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患儿,女,1.6岁。以巩膜、皮肤黄染3m余于1988年2月29日入院。检查:发育营养尚可,慢性病容,体温38.5℃,脉搏130次/mim,呼吸26次/mim,巩膜、皮肤黄染,心、肺(-),腹部稍胀、软,肝肋下3cm,脾肋下4cm,质中,右上腹可及一6cm×5cm大囊性肿块,稍活动,压痛不明显。B超:胆总管呈球形扩张63mm×47mm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胆管囊肿是较常见的胆道畸形,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是公认诊断本病的金标准。最近我院PTC检查误诊1例,现报道如下。患者,女,14岁,上腹痛伴皮肤、巩膜黄染1月余。体检:皮肤中度黄染并见抓痕,右上腹可触及一枚5 cm×3 cm大小囊性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血总胆红素TBIL 89.9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 80.6μmol/L,间接胆红素BIL 9.2μmol/L。B超检查提示:胆总管囊状扩张。PTC示:肝门区可见一10 cm×7 cm椭圆形囊腔,右肝内多支扩张的胆管与之相连,左肝内胆管、胆囊及胆总管未见显示(图1)。PTC诊断:肝门部先天性胆…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多在儿童时期发病 ,成人较少见 ,手术时应作囊肿切除、胆道重见 ,外科手术操作上相对复杂 ,腹腔镜镜下完成难度更大。我科完成 2例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 ,现就其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女 ,18岁。因“反复右上腹部疼痛伴皮肤、巩膜黄染 3年”于 2 0 0 3年8月 2 8日入院。体查 :皮肤、巩膜明显黄染 ,腹平软 ,右上腹扪及一约 10cm×8cm× 8cm包块 ,边界欠清 ,质中 ,轻度压痛。CT示胆总管、肝总管囊状扩张 ,胆囊泥沙样结石、胆囊炎。血生化示 :ALT 2 0 2U/L ,TBIL 32 1mmol/L ,DBIL2 1…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右上腹间歇性疼痛3年入院。查体:T36.8℃,P88次/min,BP15/10.7kPa。肥胖体型。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及剑突下有压痛,无胆囊肿大。B超示胆囊内有大小2.3cm×1.9cm结石,胆总管正常,脾不大。化验血常规白细胞计数5.5×10^9/L,嗜中性粒细胞56%,淋巴细胞44%,肝功能各项正常,尿常规及血生化均正常。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亦称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症、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肝外胆道囊性扩张症等,笔者曾遇4例,其中2例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于后。例1 女,12月。因腹胀,黄疸4月,腹块1月于1976年9月19日入院。病婴系第三胎足月顺产,生后发育正常。7月起食欲下降,体重不增,阵阵哭闹。8月出现黄疸,时轻时重。多处就医,以“肝炎”等论治,曾腹部摄片检查,诊断不清。12月住我院治疗。检查:体温38.2℃,脉搏92次/分,呼吸24次/分,营养差,体重7.5公斤,皮肤、巩膜黄染( ),腹部膨隆,右上显著,扪及直径约14厘米之囊性包块,光滑无压痛。  相似文献   

6.
李扬健 《四川医学》2003,24(8):816-816
患者 ,女 ,73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 3年 ,复发加重伴黄疸 3d入院。查体 :T 37 8℃ ,BP 15 2 /85mmHg ,P 96次 /min。皮肤巩膜轻度黄染 ,右上腹压痛 ,Murphy征阳性。B超示 :胆囊多发结石 ,胆囊积液 ,胆总管扩张 1 2cm ,下段见 0 6cm的结石。手术行胆囊摘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型管引流术 ,手术顺利。术毕 ,在小网膜孔置血浆引流管一根。术后 3h更换敷料 3次。检查发现血浆引流管口周围有鲜血溢出。检查病人血压 ,脉搏 ,呼吸均正常。但动态观察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均下降。予剖腹探查。见腹腔引流口周围有约 10 0g的血凝块 ,并见引流…  相似文献   

7.
我院1980~1989年共收治20例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其中3例胆总管穿孔。现报道如下:例1:女,39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畏寒发热,黄疸7天入院。反复发作类似症状6年。T39.5℃,BPo/o,烦躁,皮肤巩膜黄染,腹肌紧张,满腹压痛反跳痛。WBC 20×10~9/LN0.90。抗休克治疗、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内脓性胆汁液2000ml,胆囊茄样肿大。胆总管扩张,直  相似文献   

8.
女患,54岁。反复右上腹疼痛4年伴发热,皮肤黄染4天,于1990年4月30日入院。T39℃,P100次/分,R22次/分,BP12.79/8.5kPa。急性痛苦面容,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胆囊来触及,墨非氏征(±)。肠鸣音弱。WBC12×10~(?)/L.N0.86.L0.14。胆囊造影检查均未显影。B 超检查提示胆囊结石,左右肝管结石,肝管扩张。入院后诊断胆囊炎,胆石症,于5月14日手术治疗。术中见肝肿大,表面光滑。肝内外均未见胆囊,肝总管直接进入十二指肠,上段明显扩张直径约3cm,内有2×2cm、1.5×1cm、1×1cm 三颗棕竭色堆集成团的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3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1年,加重1周入院,体检:T36.8℃,P86次/分,R21次/分,Bp110/60mm Hg.神志清楚,慢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肝脾肋下未满意扪及,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B超示:胆囊大小正常,壁厚0.4cm,毛糙,内见一枚1.5cm大小强回声伴声影,胆总管不扩张;血常规:凝血分析,肝肾功能检测及心肺功能术前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10.
肖向华  苏斌  蒲含河 《四川医学》2001,22(11):984-984
患者 ,女 ,4 5岁。因上腹饱胀 1月 ,伴黄疸 ,阵发性腹痛 8天入院。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 ,皮肤巩膜黄染 ,右上腹深压痛。B超示胆囊增大 ,胆总管扩张约 1.2 cm,内见约 1.1cm回声光团后伴声影 ,胰腺钩突异常 ,主胰管扩张。血淀粉酶 2 0 IU/ L。以胆道结石择期手术。术中见胆囊 12 cm× 5 cm,壁厚约 0 .3cm。胆总管扩张直径达 1.5 cm,其下端一结石直径 1.3cm。切除胆囊 ,胆总管切开取石。探及胆总管下端乏特氏壶腹部狭窄 ,3号探子不能通过。胰腺弥漫性结节性肿大质硬。行胆肠 Roux- en- y吻合 ,胰体取活检 ,胆道及腹腔 (胰腺前 )分别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9岁,干部。反复右上腹绞痛2~3年。B超示胆囊内有2.5cm×2.0cm及1.5cm×1.0cm结石两颗,以胆囊结石入院。检查:巩膜无黄染,皮肤粘膜无紫癜及出血点,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Hb130g/L,WBC9.4×10~9/L,N0.76,L0.24,出血时间1.5分,凝血时间2.5分,肝功能正常。在硬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手术经过顺利,出血不多,未输血。次日出现右腰部胀痛,巩膜皮肤黄染。第4日再次剖腹探查,见胆囊窝无积血,胆囊管距胆总管0.5cm处结扎完好,胆总管无损伤,直径0.8cm,切开见内有血凝块。误认为系手术粗暴损伤胆管引起出血所致,置T管引流。二次术后6小时腹部切口发生难以控制的渗血,用大块纱垫绷带加压包扎仍渗血不止。追问病史,患者8年前因血尿经上海多家医院检查未找到病因,1年前拔牙时发生大出血,经输血治愈。此时才考虑到有凝血机能障碍可能。经多次输鲜血、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5岁,因阵发性上腹疼痛3天于2005年9月7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C,血压120/70mmHg,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胆囊未触及,剑突下偏右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墨菲氏征阴性。B超示胆囊内直径1.0cm结石,胆总管扩张1.5cm。可探及段未见占位病变;CT示胆囊内直径1.0cm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胆总管内多发结石,最大者直径1.5cm。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乳头状瘤2例报告刘兵,王海东,杨含维(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我科近2年收治了2例胆总管乳头状瘤,报告如下:例1男,58岁。右上腹发作性疼痛伴恶心2月余,无寒战、高热及皮肤巩膜黄染。入院后查体温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右上腹深压痛。B超示胆囊大小约4...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5岁,因"皮肤巩膜黄染9年,加重1周."于2003年3月18日入院.9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瘙痒,伴食欲不振、消瘦,无腹痛、发热.查ALT 44IU/L,AST 53IU/L,ALP 168IU/L,GGT 179IU/L,TBIL 64.98μmol/L,DBIL 45.02μmol/L,B超、CT均提示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占位.疑诊胆管癌,行手术探查发现:胆囊增大,胆囊管、胆总管、肝管均硬韧,呈索条状,胆总管壁厚约0.2cm,肝脏未见结节及肿物.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60岁。反复右上腹痛 10年入院。体检 :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未见异常。全腹无压痛 ,murphy征 (- )。 B超示胆囊 5 cm× 3.5 cm大小 ,壁厚 0 .5 cm,其内探及一直径 2 .3cm强光团伴声影 ,胆总管内径 1.5 cm,上段探及 1.5 cm× 0 .5 cm强光团伴声影。术前诊断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胆总管结石。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 ,术中发现胆囊 5 cm× 3cm× 2 cm大小 ,与周围组织粘连 ,切除胆囊。胆总管外径 1.5 cm,扪及结石 ,切开胆总管 ,其壁厚 0 .3cm,完整取出直径 1cm大小结石 1枚 ,呈灰黄色 ,表面光滑 ,质硬。 7号探子通过胆总管下段有梗阻…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70岁.因右上腹疼痛伴周身皮肤黏膜黄染10 d,大便陶土色,尿液赤黄,在外院按"肝炎"治疗半月无好转来我院就诊.20年乙肝病史.20年前因患子宫癌已切除子宫.查体: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腹部膨隆,右上腹可触及3cm×3 cm包块,有压痛,无肌紧张,心肺(-),肠鸣音正常.入院诊断:梗阻性黄胆,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胆囊癌?入院后X线检查:心肺膈未见异常.B超检查诊断为胆囊颈管与总肝管交界处多发结石,胆囊结石伴胆囊炎,肝内胆管轻度扩张.CT诊断:①胆囊结石,胆囊壁明显增厚局部与肝脏分界欠清;②肝门区高密度影,胆总管近端占位性病变(胆总管癌?),肝内胆管扩张.入院2 d后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镜见肝内胆管扩张,呈枯藤状,肝总管及胆总管上段完全闭塞,部分呈不规则充盈缺损,长约3.2 cm,考虑胆总管癌;X线摄片,胆总管插管后注入安其格纳芬后可见胆总管近端狭窄长约3 cm,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明显扩张,术中沿导丝在扩张肝外胆管狭窄及闭塞处取活体组织2块送病理.病理结果:极少破碎的胆囊黏膜及少许肠黏液.  相似文献   

17.
Mimai综合征是因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式合并炎症以及结石长期压迫胆管引起胆囊胆管瘘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是胆囊结石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少见,约占胆囊切除术的0.7~1.1%,现将1例罕见的胆囊与肝胆总管完全融合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2年,加重2月入院.体查,体温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尿三胆阴性,肝功能检查正常.B超显示,胆囊轮廓不清,该区一片声影,胆总管内径1.4cm,远端1.0cm强光团伴声影.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扩张.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囊区存7×5cm大小团块状物,扪其为囊性,内充满结石,周围存粘连、尤其与左侧关系不清.胆囊三角消失,胆总管不能显露,且胃壁紧贴于此处.由囊块右侧分离粘连,将其由肝区上剥离,纵行切开囊壁,共厚约0.4~0.6cm,粘膜粗糙,内充填较大结石,共4枚,其中一枚4×3cm大小,另3枚3×2cm及2×2cm大小,取除后,则囊腔内上方有清亮胆汁由两小孔溢出,该腔向下延续为一管道,探条由此深入,进入十二指肠;囊腔上方两小孔用探条探查,是入左、右肝管.即判断该囊腔  相似文献   

18.
肝包虫囊肿破入胆道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35岁,右上腹间断性疼痛1年余,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3月,发热1周。血常规:WBC19×109/L。超声:肝右叶斜径132 mm,左叶85 mm/106mm,肝门部见39 mm×57 mm的液性暗区,边界欠清,壁厚6 mm,其内见卷曲的光带及光斑回声。胆囊:97 mm×48 mm,壁毛糙,右肝管扩张,内径9mm,总胆管内径27 mm,其内充满条索状光带及光斑回声,与肝门部液性暗区分界不清(图1)。结论:肝包虫破入胆总管,胆总管及右肝管扩张。入院后手术证实肝门部见一4 cm×3 cm大小的包虫囊腔已破入肝总管,腔内有较多的粉皮样内囊及坏死组织。左肝管通畅,右肝管不能满意探及。例2.男,53…  相似文献   

19.
<正> 患者王某,女,7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部放射,进食后加剧。巩膜及皮肤黄染,尿色加深,纳差,乏力。 诊断:“胆囊炎”、“胆道蛔虫症”。 B超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右肋缘下斜切,可见肝脏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正常,胆囊大小为6.6×2.6×2.2cm,壁毛糙,肝内胆管轻度扩张,于门静脉上方胆总管部位探及约5.6×4.8cm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内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3岁。以“发现右上腹包块 2个月”为主诉入院。母亲述 2月前无意中扪及患儿右上腹有一鸡卵大小包块 ,患儿无腹痛 ,无发热及皮肤黄染 ,大小便均正常。查体 :T 36.5℃ ,P 1 0 0次 /分 ,R 2 2次 /分。一般状态良好 ,生长发育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 ,心肺听诊无异常 ,腹软 ,肝脾肋下未触及 ,右上腹可扪及一 3.0cm× 4.0cm大小椭圆形包块 ,质韧 ,表面光滑 ,界清 ,无压痛 ,活动度良好。肠鸣音正常。CT及腹部B超提示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 ,胆汁淤积。行剖腹探查术见胆囊与肝十二指肠韧带之间有一 8.0cm× 5.0cm× 4.0cm桑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