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冠心病并发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SHF)占73.8%;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DHF)占26.2%。二者临床表现难及区别,但辅助观察有明显不同。对DHF进行分组对照治疗5周,证明心得安较常规疗法为优。  相似文献   

2.
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桦 《医学综述》2004,10(8):512-512,F003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占全部心衰20%~40%,老年人发病率更高。且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方案,对其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故提高对DHF的认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超声心动图是诊断DHF最重要的无创性检查。  相似文献   

3.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军 《医学综述》2009,15(14):2143-2146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即主要表现为舒张功能异常的充血性心力衰竭。DHF的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DHF的治疗基于DHF的病理生理、小样本的临床研究和来自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本文对DHF的概念、诊断标准及目前的治疗状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刘兵 《医学综述》2007,13(18):1397-1399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一组具有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受损而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本文着重对老年DHF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及目前的治疗状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 DHF)是具有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而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及临床预后均不同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 SHF),但二者却有相似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随着DHF发生率、再住院率以及病死率的不断升高使其成为近年来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DHF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舒张性心力衰竭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立红 《疑难病杂志》2005,4(3):157-158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由于舒张期心室的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和心室顺应性降低导致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障碍,使心搏量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增高而发生心力衰竭,而代表收缩功能的射血分数(LVEF)正常。DHF往往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之前,成为临床独立的疾病,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1/3。为探索DHF的发病原因及心力衰竭程度的特点,我们将确诊的DHF 81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88例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诊断以超声心动图为主要手段,收缩功能障碍与DHF有明显的区别,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18例,误诊率20.5%。药物治疗以p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荆、钙离子拮抗剂为主。结果: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是引起DHF的最常见病因。临床表现以各种类型的呼吸困难为主,占100%;老年人发病率高,占63.6%;出现精神障碍15例,占17%。结论:提高对DHF的认识有助于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顽固保垒,20世纪90年代以来,药物治疗降低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SHF)病死率方面疗效显著,但是如何降低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患者病死率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甚至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南来规范DHF的诊断标准和防治方法.本文将结合新近的国内外心衰指南以及临床研究结果探讨DHF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VA)是猝死的主要原因,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本文从干预CHF时神经体液过度激活,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CHF并室性心律失常58例,观察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心室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及被动顺应性下降所致的独立临床症候群。近20年流行病学显示DHF占所有HF患者的50%以上,且预后凶险程度与SHF相同。目前已引起相当的重视,老年、女性、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和左室肥厚都是DHF的常见病因。早期检出和积极防治DHF有可能减少晚期混合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然而目前尚没有统一明确的有关DHF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将简明叙述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概念及发病机制,从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2个方面阐述了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舒张期心力衰竭诊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张期心力衰竭(dilation heart failure,DHF)是指以心肌松弛性(relaxation)和顺应性(compliance)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且发生于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e heart failure,,SHF)之前。在临床上正确诊断和治疗舒张期心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以存在心力衰竭(CHF)的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EF)正常或轻度降低,舒张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种常见且预后不良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左心室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心肌顺应性下降,致左心室在舒张期的充盈受损,心搏量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压增高而发生的心力衰竭.可单独存在也可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并存.近2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CHF中至少50%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CHF的症状是由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所致.  相似文献   

13.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指左心室的容量和收缩功能正常,但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受损,使左心室充盈压力增高,导致肺循环和体循环瘀血而出现的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且没有瓣膜的异常。研究表明,DHF的发病和预后取决于年龄、性别、地区、种族、诊断的方法、试验的设计以及LVEF的正常界定值。其发病率为50%-55%。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约40%-6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属于DHF,  相似文献   

14.
陈菲  王真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8):867-869
目的 通过对比来分析N端前体B型钠尿肽(NT-proBNP)和超声心动图(UCG)对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和舒张性心力衰竭(DHF)的鉴别诊断意义,为临床判断和处理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 采集符合美国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SHF患者80例(SHF组)和DHF患者106例(DHF组),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NT-proBNP>2 000 ng/L为心力衰竭确诊标准.分别比较SHF组和DHF组同一NYHA级别者的NT-proBNP水平.患者均进行UCG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为收缩功能不全,比较SHF组和DHF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和左房压力(LAP).结果 SHF组的LVEDD、LAD及LAP明显高于D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F组和DHF组同一NYHA级别患者NT-proBNP水平比较,SHF组明显高于D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F组NYHA Ⅲ、Ⅳ级患者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不能确定范围内,NYHA Ⅱ级患者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排除范围.结论 UCG检查对SHF和DHF有鉴别诊断意义,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NT-proBNP对同一NYHA心功能级别的SHF和DHF有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老年舒张性心力衰竭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是一组具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射血分数正常或轻度受损而舒张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在老年人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目前尚无被普遍承认的治疗方案。笔者介绍了老年DHF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血清脂联素与脑利钠肽(BNP)和白介素-18(IL-18)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其在DH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80例DHF患者(DHF组)和8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血浆BNP和IL-18等指标。结果:DHF患者的脂联素、BNP、IL-18、收缩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BNP水平随DHF心功能级别的增加而显著上升(P<0.05);DHF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与BNP(r=0.661,P=0.000)和IL-18(r=0.582,P=0.003)呈显著正相关。结论:DHF的发生发展是脂肪因子、利钠肽系统和炎性反应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舒张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的临床特点及正确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DHF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DHF常见于冠心病(57.5%)及高血压病(55.0%)患者,临床表现以劳力性呼吸困难最常见,结合胸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以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拮抗剂为主。结论:DHF并不少见,超声心动图可作为确诊的主要手段,如能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正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属于一种肺瘀血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心脏收缩功能正常,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出现射血分数正常而有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体征。其占心力衰竭总数的33.3%,在老年患者中,冠心病DHF是最常见的心力衰竭类型。临床研究~([1])表明,单纯西医治疗DHF效果不佳,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增加疗效。本研究探讨丹参多酚酸盐针与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DHF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类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随访了34年的Framinham心脏研究发现,它是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50岁时患病率仅1%,而80岁以上则可达10%。过去的10~15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生率仍在继续增高,而且预后极差。NYHA Ⅳ级者年死亡率可达50%。随着对心力衰竭发病机理的认识深入,内皮素受体拮抗剂(ERAs)作为一类新的治疗心力衰竭药物得到了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和死亡率有增多趋势。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中医治疗CHF有较好的疗效,而且能减少副作用和疾病复发率。参麦注射液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患者中应用广泛,本研究旨在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CHF(气阴两虚证)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