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3种蚊香对淡色库蚊的效果。方法:采用GBl3917——1992和GB/T17322--1998规定的测试方法和评价标准进行。结果:在实验室3种蚊香对淡色库蚊KT50蜘为2.27~4.98min,24h死亡率为91.4%~100%;在模拟现场2h击倒率为100%,24h死亡率为96%~100%。结论:3种蚊香对蚊虫均能达到较好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3.
淡色库蚊幼虫对几种杀虫剂抗药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淡色库蚊幼虫对几种杀虫剂抗药性测定@王慧敏$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31 @王伟杰$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31 @刘文$辽宁省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沈阳110031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市面上流行的3种声波驱蚊器(EMRs)对淡色库蚊的驱散效果。方法以刺叮率和驱散距离为评定标准。比较是否开启驱蚊器对淡色库蚊刺叮率的影响,以及驱散距离的比较,将结果进行卡方检验,比较均值的差异(P〈0.05)。结果是否打开驱蚊器,对淡色库蚊的刺叮率和驱散距离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市面流行的3种声波驱蚊器对淡色库蚊没有实际驱散效果。  相似文献   

5.
淡色库蚊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色库蚊是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也是实验常用蚊种之一。研究淡色库蚊生物学特性对进行杀虫剂筛选、抗性测定、生物防治等实验提供足够的虫源而又不致造成浪费有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对淡色库蚊进行了饲养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虫源:实验室...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成为右旋丙烯菊酯的两种电热片蚊香对淡色库蚊的杀灭效果,经实验室生物测试,KT50为6min15s ̄8min23s和5min01s ̄6min47s,24小时死亡率为63% ̄87%和48% ̄90%,两样品8小时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成分为右旋丙烯菊酯的两种电热片蚊香对淡色库蚊的杀灭效果,经实验室生物测试,KT_(50)为6min15s~8min23s和5min01s~6min47s,24小时死亡率为63%~87%和48%~90%,两样品8小时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正> 淡色库蚊为我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中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也是重要的夜晚吸血蚊种之一。所以对该蚊种的夜晚叮人活动观察研究,防制蚊媒,阻断丝虫病的传播有着非常  相似文献   

9.
几种植物叶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柑桔、樟树、柚子、雪松、柳杉、柏树、桂花和牡荆等 8种常见植物叶粗提物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毒杀效果 ,为寻找新的杀蚊化合物打下基础。方法 :用无水乙醇浸提植物叶粉 ,然后用水稀释粗提物 ,并测定其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的毒效。结果 :在试验浓度下 ,各植物叶粗提物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均有一定的毒杀效果 ,其中以雪松、柏树和桂花的毒杀能力最强。与对照相比 ,各处理存活幼虫的平均发育历期延长、蛹重减轻 (柳杉叶处理除外 )。结论 :柏树叶粗提物对淡色库蚊Ⅲ龄幼虫有良好的毒杀效果 ,其杀蚊幼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球形芽孢杆菌(下简称B.s),是目前最具有使用前途的微生物(1)。为了观察验证B.s现场应用效果,我们于1987年4~10月,在邹县城区现场进行了大而积应用B.s—10菌液防制淡色库蚊的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应用拟除虫菊酯灭蚊虽仅有几年历史,但已发现其敏感度降低,有的地区已成为蚊虫对溴氰菊酯的高抗区。为此,我们选用顺义农药厂生产的氯氰菊酯,在实验室内及模拟现场对淡色库蚊进行了毒杀效果试验,并进行了小白鼠急性口服毒性及对家兔皮肤接触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电热片蚊香的药效、降低成本,笔者根据卫生杀虫剂复配原理对可用于电热蚊香片的拟除虫菊酯药物进行了复配,通过对20种配方进行了筛选,其中重点测定了2种复配电热蚊香片对致乏库蚊的灭效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药物92%Es—生物炔丙菊酯、92%富右旋反式烯丙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连市淡色库蚊对敌敌畏、仲丁威、溴氰菊酯及高效氯氰菊酯的抗药性现状,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强迫接触法。结果自然品系淡色库蚊对敌敌畏、仲丁威抗性较低,抗性倍数分别为0.36和1.96;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抗性较高,抗性倍数分别为43.75和118.89。结论应加强蚊虫抗药性监测,并根据具体情况,采用适宜防蚊方法,合理的使用杀虫剂,预防与减缓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淡色库蚊对3种杀虫剂的敏感度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湖州等市现场淡色库蚊种团(以下简称现场品系)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动态,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指导灭蚊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方法药液浸渍法,测定Ⅳ龄期幼虫半数致死浓度。结果现场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右旋丙烯菊酯、滴滴涕等3种杀虫剂的抗性倍数依次为:湖州市:2.6、3.3、1.2;加兴市:2.8、3.2、1.3;丽水市:2.2、2.8、1.1;金华市:2.8、2.5、1.4;衢州市:3.0、2.1、1.5;台州市:2.9、3.1、1.6。结论现场品系对3种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但滴滴涕的抗性指数接近于正常品系。  相似文献   

15.
淡色库蚊是长春市优势蚊种,密度较高,在蚊虫活动的高峰季节,人房内以淡色库蚊为主.近年来,不少城市反映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敌敌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抗药性[2,3,4,6],为了了解我市淡色库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笔者于2004年8~9月进行了淡色库蚊幼虫对敌百虫、球形芽孢杆菌C3-41敏感性的试验.  相似文献   

16.
我省广大农村贫下中农每当蚊虫密度增高的夏秋季常用艾、蒿野生植物烟熏驱蚊,减少蚊虫叮咬,推想此等野生植物对蚊虫许有熏杀作用。为肯定艾、蒿等野生植物是否具有熏杀蚊虫的作用。特于一九六五年八月在长葛县南席区对当地艾叶、黄蒿、白蒿熏杀淡色库蚊成虫的效果进行了实验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植物对淡色库蚊雌蚊的驱避效果。方法将5种植物粉碎后用无水乙醇浸提,然后用“Y”形嗅觉仪测定其对淡色库蚊雌蚊的驱避效果。结果20%的薄荷及20%的石菖蒲粗提液对淡色库蚊雌蚊的驱避率分别为91.5%和86.1%;2%的薄荷、2%的石菖蒲及2%的橄榄粗提液对淡色库蚊雌蚊的驱避率分别为81.2%、80.4%和78.2%,均具有良好的驱避效果,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0%的薄荷粗提液与各种浓度的荆芥或苍耳粗提液之间的驱避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来源丰富、价格便宜的薄荷驱蚊效果最好,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沂河沿岸淡色库蚊生态习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沂河沿岸淡色库蚊生态习性,为有效控制蚊虫密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人帐诱捕法观察淡色库蚊吸血高峰及规律;采用挥网法调查淡色库蚊密度、季节消长、群舞交配等情况。结果 淡色库蚊幼虫于5月份出现,11月份消失。越冬成蚊4月份开始活动,8月份密度最高,11月份进入冬眠。一昼夜内有2个明显活动高峰,前一高峰在日落后2h,另一高峰在日出前3h。群舞交尾常发生在黄昏时,交尾时间40min左右,雌雄比例一般为30~50:1。结论 沂河沿岸淡色库蚊的生态习性与其他区域基本相似,但常年密度偏高,故应根据季节高峰、生态习性做好相应的防制工作,有效控制其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不同浓度的辣蓼浸出液对淡色库蚊幼虫的杀灭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且植物中所含的一些活性物质具有低毒、不易产生抗性及不污染环境等特点,为此,我们从辣蓼植物中筛选出一些有效成分,对淡色库蚊幼虫进行了杀灭效果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生物测试,观察羟哌酯驱蚊液对淡色库蚊的药效。方法按照GB/T 13917.9-2009方法对其进行实验室药效测定并进行现场应用评估。结果实验室测试20%羟哌酯驱蚊液,涂布量为1.5μl/cm2,对淡色库蚊的有效驱避时间为10.25 h,现场应用对淡色库蚊的有效驱避时间为7.66 h。结论羟哌酯驱蚊液性质稳定,驱蚊效果持久,使用安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