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塞时白细胞增多与近期预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进行研究以探讨AMI早期白细胞计数增高与其近期预后关系。结果表明,AMI患者早期白细胞>15×10~9/L者其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住院病死率均较白细胞4×10~9~8.999×10~9/L为高(P<0.05~P<0.01),白细胞>15×10~9/L者较9×10~9~14.999×10~9/L者心衰、心源性休克、住院病死率高(P<0.01)。因此AMI早期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是估计近期预后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患者血白细胞数及比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em iB io特异性细胞检测方法检测59例肿瘤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用mek8222-k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患者的白细胞绝对值及各分类比例。结果 59例肿瘤患者中12例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10×109/L),32例位于正常范围内(4~10×109/L),15例低于正常值(〈4×109/L)。白细胞数高组、白细胞数低组的T淋巴细胞总值及其亚群与白细胞数正常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细胞总数异常的细胞免疫功能显著异于白细胞总数正常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性粒细胞升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严重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32例AMI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收集患者发病情况及入院时血常规、心肌酶、心电图等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分析各参数与严重心律失常间的关系.结果 AMI合并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白细胞(P<0.01)和中性粒细胞(P<0.01)水平较高,且短期死亡的风险也增加(P<0.01).严重心律失常多出现于发病早期(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MI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与发病时间≤12 h(OR=0.50,95%CI:0.10~1.45,P=0.04)、短期死亡(OR=6.45,95%CI:3.21~13.73,P<0.01)及入院时中性粒细胞阳性(OR=2.65,95%CI:0.84~4.56,P=0.02)密切相关.结论 中性粒细胞计数>7×109/L时AMI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探索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早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出现是否与外周血白细胞有关 ,以及有关的影响因素 ,为CHF出现提供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 1月至 2 0 0 4年 4月期间 2 14例AMI病人入院时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 ,入院 4d内临床诊断的CHF ,及病人有关病史及治疗措施。对各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 ,以分析与CHF的关系。结果 CHF与中性粒细胞显著相关 ,当中性粒细胞数≥ 80 0 0个 /mm3 时 ,CHF发生增加 3倍 (P <0 0 0 1)。结论 中性粒细胞数是急性心肌梗死时早期心力衰竭发生最显著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钾血症的发病率以及高钾血症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心内科196例AMI住院患者的资料,评价其住院期间血钾水平与院内病死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纠正血钾异常是否有利于AMI患者的预后。根据血钾水平分组,将所有患者分为5.0mmol/L、5.0~5.5mmol/L,5.5~6.0mmol/L,≥6.0mmol/L 4组,分别分析其院内病死率。结果:196例AMI患者中高钾血症发病率为22.4%,中、重度高钾血症发病率为8.2%。高钾血症患者住院6~12d,平均7.5d;非高钾血症患者住院4.0~7.0d,平均5.0d。与非高钾血症患者相比,高钾血症患者院内病死率较高[优势比(OR)=6.57,95%可信区间(CI):2.37~18.24,P0.01]。未纠正血钾异常增加AMI患者院内病死率(OR=4.67,95%CI:1.10~19.85,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急性肾损伤是导致高钾血症的高风险因素。结论:AMI患者中高钾血症较常见,随着血钾水平升高,院内病死率也逐渐增高。临床上积极处理高钾血症可能有利于改善AMI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Hb)水平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后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发生AMI和老年患者414例,根据Hb水平按四分位法分成4组:最低四分位组(A组,32例)Hb水平<80 g/L;第2个四分位组(B组,115例):Hb水平为80~100 g/L;第3个四分位组(C组,217例):Hb水平为101~120g/L;最高四分位组(D组,50例):Hb水平>120 g/L。入院时均行急诊PCI,随访30天和1年。结果老年AMI患者Hb水平与糖尿病、高血压、高龄、内生肌酐清除率和LVEF减低的发生率明显相关,Hb水平越低,PCI术后30天和1年的全因病死率、心源性病死率、非心源性病死率、心功能恶化率越高,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水平对血脂、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数、心肌再梗死率无显著差异;对Hb<130 g/L的PCI术后患者,调整了年龄、血脂、糖尿病、心功能等因素的影响后,Hb水平与30天和1年的病死率明显相关(P<0.01)。结论贫血是老年AMI患者PCI术后30天和1年病死率一个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孙云飞  郎济艳 《心功能杂志》2013,(6):673-674,680
目的:探讨发病初期醛固酮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AMI患者160例,进行分析。按入院时醛固酮水平分为3组:最低值组(〈123.4 pmol/L),中值组(123.4~160.3 pmol/L)和高值组(〉160.3 pmol/L)。比较各组心肌酶水平,心功能指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及3年病死率。结果:①3组间住院病死率和3年病死率分别为低值组:4%,8%,中值组:5%,12%,高值组:12%,32%,高值组3年病死率与中低值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3组间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高值组分别与中低值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初期时高醛固酮水平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6.1 mmol/L)46例和血糖升高1组(6.1 mmol/L〈空腹血糖≤8.0 mmol/L)38例、血糖升高2组(8.0 mmol/L〈空腹血糖≤11.1 mmol/L)27例和血糖升高3组(空腹血糖〉11.1 mmol/L)11例。结果与血糖正常组比较,血糖升高1组心肌酶和心电图恢复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血糖升高2组肌酸激酶(CK)、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恢复时间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病死率升高(P均〈0.05);血糖升高3组CK、AST、乳酸脱氢酶(LDH)和ST段恢复时间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病死率升高(P〈0.05或P〈0.01)。结论非糖尿病AM I患者血糖〉8.0 mmol/L以上时,随着血糖升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与非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后临床远期预后。方法 连续行直接PCI的287例AMI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的不同部位分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AW-AMI组,142例)和急性非前壁心肌梗死组(NAW-AMI组,145例),分析其临床基本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主要观察终点为住院期病死率与随访期(平均17.3±9.8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非致命心肌梗死,非致命心力衰竭,靶血管血运重建及总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与NAW-AMI组比较,AW-AMI组的CK与CK-MB峰值显著升高[(3 533±2 888)U/L比(2322±1638)U/L,(158±197)U/L比(95±64)U/L,P均<0.01],左室射血分数降低(0.55±0.13比0.61±0.12,P<0.05)以及住院期病死率增高(4.1%比0,P<0.05)。平均随访17.3±9.8)个月,AW-AMI组的非致命性心力衰竭、总心脏死亡率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NAW-AMI组(P均<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前壁心肌梗死和前降支近段病变与AMI患者直接PCI治疗后心脏性死亡发生相关(P均<0.05)。结论 前壁心肌梗死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有关,AW-AMI行直接PCI患者的长期临床预后较NAW-AMI行直接PCI者差。  相似文献   

10.
王金帅  杨思远 《心脏杂志》2020,32(4):379-384
目的 评价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联合SinoSCORE模型对心瓣膜置换术的补充预测价值。 方法 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017年7月~2019年8月415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血清PA水平将患者分为低PA组(PA<200 mg/L)和正常PA组(PA≥200 mg/L),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际病死率及SinoSCORE对两组患者的预测病死率有无统计学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清PA与术后死亡的关联性,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整体鉴别指数(IDI)来综合评价PA的补充预测价值。 结果 低PA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高于正常PA组患者(P<0.01),术后30 d病死率(包括自动出院后死亡)分别为13.2%和4.6%,SinoSCORE对两组患者的预测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PA水平与术后死亡负关联(OR=0.989,P<0.01)。SinoSCORE联合PA后ROC曲线下面积(AUC)增加0.091,与SinoSCORE单独预测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SinoSCORE联合PA后的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整体鉴别指数(IDI)为0.092和0.023。 结论 血清PA在SinoSCORE模型预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死亡风险中有较好的补充预测价值。因此,在今后建立新的心脏瓣膜手术风险评分模型时可将血清PA作为重要的预测因子纳入到模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