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或不伴有症状的心肌缺血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之一,而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因患者无明显症状而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动态心电图是临床上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临床评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7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分析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96例,其中单纯无症状心肌缺血68例.结论 并非所有冠心病患者都有心前区疼痛、胸闷或类似症状,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的改变,但无心绞痛或类似症状.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冠状动脉在解剖上有明显的固定性狭窄病变,临床上虽无绞痛及其他症状,但心电图和/或其他检查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的一种冠心病类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又称无痛性心肌缺血、隐匿型心肌缺血和寂静性心肌缺血,但与无症状性冠心病和无症状性运动试验阳性不是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4.
一、冠心病 (一)有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塞而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炎亦无冠状动脉栓塞等的证据。 (二)休息和运动后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情况(标准另订),无其他原因可查,亦无有关临床症状者。 (三)中年左右或以上病人心电图有典型的心肌缺血表现,心脏增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而无明显高血压或共他病因者(注意与心肌病鉴别)。二、可疑冠心病  相似文献   

5.
隐性心肌缺血也称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是指临床上有心肌缺血客观表现,而无与缺血有关的症状者。SMI是冠状动脉病变所致,为冠心病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少冠心病病人发病或猝死前可毫无症状,故及早发现隐性心肌缺血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SMI正受到临床医师的极大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诊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狭窄 ,或是冠状动脉痉挛或是冠状动脉内皮受损或中层平滑肌受损 (例如川崎病、病毒或衣原体感染、血尿酸升高、糖尿病等 )出现冠状动脉内血栓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为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冠心病的典型心绞痛临床症状是最主要的诊断手段之一。在剧烈活动中突感胸骨后压迫感 ,被迫停止活动或含硝酸甘油几分钟缓解 ,最具诊断意义。冠心病的检查主要依据心电图、同位素和冠脉造影。心电图表现为胸痛发作时相关导联ST段压低或抬高 ,胸痛缓解时恢复正常。持续的ST段压低大部分不是冠心病 ,而可能…  相似文献   

7.
一、冠心病 (一)有心绞痛发作或心肌梗塞而无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主动脉炎亦无冠状动脉栓塞等的证据。 (二)休息和运动后心电图有明显心肌缺血情况(标准另订),无其他原因可查,亦无有关临床症状者。 (三)中年左右或以上病人心电图有典型的心肌缺血表现,心脏增大、心力衰竭或严重心律失常而无明显高血压或其他病因者(注意与心肌病鉴别)。  相似文献   

8.
有不少患者做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但经冠状动脉造影后,却被排除在冠心病之外。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冠心病虽然可以造成心肌缺血,并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病症,但它却不是造成心肌缺血的惟一原因,其它疾病也可引起心肌缺血。正常情况下的心电图,T波呈直立状态,慢性心肌缺血病人的T波则会显示低平或倒置。然而,T波的这一改变并不一定都是由冠心病所致。所以,当心电图提示有T波改变时,不要随便给自己戴上冠心病的“帽子”。当一般人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且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时,可以先用两个简单的方法做一下自测。方法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4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以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有症状与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表现,昼夜规律变化及对病情与预后的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后心肌血液供应受阻所致。心肌缺血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不齐,心力衰竭、心脏扩大及心电图改变等病理现象,亦有在病理上发生心肌缺血改变而在临床上无所表现的病例,本病可能突发猝死,严重威协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而且男多于女,又以脑力劳动者为多见。  相似文献   

11.
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电图是临床观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简易方法。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储备能力已下降,但静息时冠状动脉血流量尚可维持正常,无心肌缺血现象,心电图可完全正常。为揭示已减少或相对固定的血流量,可通过运动或其他方法给心肌负荷诱发心肌缺血,经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改变得以证实,辅助临床对心肌缺血做出诊断。自1912年Goldberger等提出心电图运动试验有助于诊断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概念以来,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改进及发展,同时接受了临床验证及评价,目前运动心电图已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实用和相对安全的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QTc间期改变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有症状或伴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患者96例,根据冠脉造影(CAG)检查结果 分造影阳性组59例和造影阴性组37例,所含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2组的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和动态心电图指标差异情况,分析动态图心电图ST段和QTc改变对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结果造影阳性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诊断为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造影阴性者;男患者构成比、年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造影阴性患者(P<0.05).造影阳性组QT、QTc明显长于造影阴性组(P<0.05).两者联合检查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最高,均达100%,动态心电图ST段降低灵敏度最高,QTc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高于心电图ST段降低(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表现为ST段改变,同时伴有QTc延长.联合ST段和QTc改变检测可有效提高冠心病诊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肌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由持久的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胸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清酶活性增高及心电图系列演变等表现,可伴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它的基本病例特点是: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送冠状动脉血液供应中断或急剧减少,以至心急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细胞缺血、引起该供应区域的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该病的临床表现为,持续而剧烈的胸骨后疼痛持续时间多在30min以上,可伴随有大汗、恐惧、烦躁不安、濒死感、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也可能有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的(shock).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常增高,心电图呈进行性缺血坏死表现.发病急性期常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病危险因素对壁冠状动脉患者的长期临床影响.方法:31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壁冠状动脉,且均没有诊断意义的冠脉狭窄的患者,按是否有典型心绞痛症状,或心肌梗死史,或心电图有明显缺血表现,分为典型心肌缺血组和非典型心肌缺血组.比较冠心病危险因素对两组患者的影响.结果:典型心肌缺血组平均有3.4个危险因素,而非典型心肌缺血组只有1.3个危险因素(P<0.01);因心绞痛来医院就诊,典型心肌缺血组7.4次/年,非典型心肌缺血组1.6次/年(P<0.01);因心绞痛服药,典型心肌缺血组4.4种/人,非典型心肌缺血组0.6种/人(P<0.01).结论:壁冠状动脉患者总体预后良好,但合并较多危险因素的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诊治的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患者86例,按照心电图动态缺血情况分为2组,将43例心电图无心肌缺血表现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3例心电图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作为研究组,2组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具体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6分钟步行距离比对照组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手术后心功能指标较手术前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严重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疗效优于无缺血心肌表现患者.  相似文献   

17.
在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监测中发现,除伴有心绞痛或相关症状的心肌缺血外,还有无症状心肌缺血(SMI)存在.SMI与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及猝死存在着因果关系[1].本文从165例冠心病患者DCG监测中选出有心肌缺血76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冠心病SMI的DCG及其发生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无痛性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 isehemia,SMI)指具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而无心绞痛或其相关症状,SMI患者冠状动脉照影显示心脏已受到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影响,它可以突然转变为心绞痛、心梗或猝死。而在无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SMI发作远较有症状者多见,因此SMI值得充分重视。目前动态心电图是唯一能无创判断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及缺血程度的检查方法,且可早期发现SMI。[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心肌缺血总负荷在评估不同程度、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病人均行冠脉造影及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两组.一组最少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另一组最少一支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但未完全阻塞.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24h心肌缺血总负荷值、24h心肌缺血总时间、24h心肌缺血发作总次数.结果 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心肌缺血总时间、心肌缺血发作总次数增加显著.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心肌缺血总负荷、缺血时间、缺血次数有进一步增加,但只有三支病变时心肌缺血总负荷值才明显增加.冠状动脉内药物j余层支架术后心肌缺血总负荷值明显下降.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增高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重:若明显增加,反映冠心病病情加重;冠脉内药物狳层支架术是冠心病的最佳治疗:心肌缺血总负荷对判断冠心病病情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心电图负荷试验的机制心电图是临床观察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简易方法。当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以记录到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异常表现。许多冠心病患者尽管冠状动脉扩张的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