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一项基础性的护理技术操作,由于拔针方法不同,常致患者拔针后出现皮下淤血,疼痛加重。经过临床护理观察和实践,笔者采用平行直压拔针法,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护理中多强调输液前的健康教育和输液中的巡视工作,对于输液毕拔针过程重视不足,易出现拔针不及时或过早拔针使液体浪费等现象,有损患者对护士的信任.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护理中多强调输液前的健康教育和输液中的巡视工作,对于输液毕拔针过程重视不足,易出现拔针不及时或过早拔针使液体浪费等现象。有损患者对护士的信任。针对眼科患者视力不佳.对护士依赖性强的特点,我科2006年6~10月实施了“护士等候拔针,让患者满意”的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静脉抽血是临床常用操作,穿刺角度及拔针方式会对患者疼痛产生影响.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笔者对真空管留取血标本操作中的拔针方式进行改良,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静脉输液后新式拔针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新式拔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0例静脉输液患者按单、双日输液顺序,单日患者行新式拔针法,输液毕,护士不关闭输液调节器开关,不提前按压穿刺点,即用左手将无茵干棉签沿血管走向轻放于穿刺点上方,以拇指固定,右手拔针并反折针头软管,以防液体漏出,拔针后用左手拇指迅速按压穿刺点上方3 min;双日患者行常规拔针法.结果 新拔针方法其疼痛程度、针头回血率低于常规拔针法(均P<0.01).结论 新拔针方法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婴幼儿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意外拔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710例婴幼儿意外拔针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意外拔针的原因包括患儿自身的原因、家属照顾不周、护理人员技术不精及宣教不到位、输液室环境不佳等.结论 婴幼儿意外拔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应进行专业技术的训练,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同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小儿进行抚慰减少恐惧心理,创造良好温馨的输液场景,以避免意外拔针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静脉输液后常发生局部皮肤青紫,主要是由于拔针后按压时间不够,或是按压点不准确所致。鉴此,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笔者对住院患者均采用一种新的拔针方法,防止拔针后局部肿胀、青紫的现象,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后新式拔针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新式拔针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0例静脉输液患者按单、双日输液顺序,单日患者行新式拔针法,输液毕,护士不关闭输液调节器开关,不提前按压穿刺点,即用左手将无菌干棉签沿血管走向轻放于穿刺点上方,以拇指固定,右手拔针并反折针头软管,以防液体漏出,拔针后用左手拇指迅速按压穿刺点上方3min;双日患者行常规拔针法。结果 新拔针方法其疼痛程度、针头回血率低于常规拔针法(均P〈0.01)。结论 新拔针方法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肌内注射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肌内注射拔针后采用错位按压法可避免注射处渗血、渗液.  相似文献   

10.
肌内注射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肌内注射拔针后采用错位按压法可避免注射处渗血、渗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在门诊输液过程中意外拔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710例婴幼儿意外拔针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意外拔针的原因包括患儿自身的原因、家属照顾不周、护理人员技术不精及宣教不到位、输液室环境不佳等。结论婴幼儿意外拔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应进行专业技术的训练,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同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小儿进行抚慰减少恐惧心理,创造良好温馨的输液场景,以避免意外拔针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真空负压静脉穿刺抽血拔针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英 《护理学杂志》2006,21(6):29-29
真空定量采血器主要利用负压原理达到采血功能。该采血器使用方便,但在常规拔针时,真空管内负压已消失,而拔针时由于惯性作用致少量血液随针头溢出,给护理工作增加了许多不便,也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通过临床实践,笔者改革拔针方法,有效防止了血液外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缩短内瘘拔针后的止血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方法 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高压静脉内瘘患者12例,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例患者透析后立即拔针(常规拔针法)和后延10 min拔针(延时拔针)各720例次.比较两种方法穿刺点止血时间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延时拔针法穿刺点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拔针法,相关并发症(局部出血、血肿、肿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拔针法(均P<0.01).结论 对高压瘘患者透析结束后延10 min拔针可缩短内瘘拔针止血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周围静脉输液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药液配制、排气中气泡残留问题、静脉准备及穿刺方法、无痛拔针及拔针后按压穿刺点等方面综述了静脉输液中的相关问题,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拔针按压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诗霞 《护理学杂志》2007,22(15):27-27
静脉输液是儿科一项主要治疗措施.由于患儿的恐惧心理,拔针时大多不能合作,哭闹、肢体摆动,易致按压部位出血[1].为此,我科改进拔针按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静脉穿刺拔针后皮下瘀血现象,特别是老年人更常见.老年人的静脉血管多有硬化,管壁厚而无弹性,腔隙窄,脆性大,缺乏皮下脂肪,皮肤松弛,又加之所用某些药物可降低血液粘稠度,稀释血液,使血管渗透性增高,又因经验缺乏、错误操作等原因,致静脉穿刺拔针后,血液渗入皮下组织,造成皮下瘀血,给病人造成恐慌、痛苦,给下一步的静脉用药造成穿刺困难,掌握老年人血管特点,掌握拔针后止血要领,熟悉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是预防皮下瘀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药液配制、排气中气泡残留问题、静脉准备及穿刺方法、无痛拔针及拔针后按压穿刺点等方面综述了静脉输液中的相关问题,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程媛芳 《护理学杂志》2006,21(17):63-63
CT增强静脉注射时由于所用的针头大(多为12号),导致患者血管和皮肤损伤较大,如按常规拔针,则患者较为疼痛,且易导致拔针后穿刺点皮下瘀斑.鉴此,我们对拔针方法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笔者总结一种静脉穿刺无痛拔针法即先慢后快法,介绍如下。方法:拔针前在针两侧绷紧皮肤,顺血管纵轴平行,向外缓慢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快速拔出体外,并立即用棉球平行于静脉压住穿刺点(棉球压于静脉穿孔处而不是皮肤穿孔处),然后抬高患肢少许即可。折起输液管,以防回血及药液污染被褥和地面。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是儿科一项主要治疗措施。由于患儿的恐惧心理,拔针时大多不能合作,哭闹、肢体摆动,易致按压部位出血。为此,我科改进拔针按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