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8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斌 《解剖与临床》1999,4(3):187-187
1994年4月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坐骨神经痛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80例,男48例,女30例;年龄55~82岁;病情最短4天,最长8年:腰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60例,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致坐骨神经痛14例,骶髂骨关节炎致坐骨神经痛4例,腰椎管狭窄致坐骨神经痛2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应用芍药甘草汤随证加减方案对患有坐骨神经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患有坐骨神经痛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采用常规西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在常规西药基础上,采用芍药甘草汤随证加减方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坐骨神经痛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表现彻底消失时间和用药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芍药甘草汤随证加减方案对患有坐骨神经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利吉仑对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CI)大鼠模型热痛阈和机械痛阈表达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坐骨神经上结扎四个松结制备实验CCI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I组和阿利吉仑组(50 mg/kg,腹腔注射)。造模后14 d检测各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坐骨神经TNF-α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阿利吉仑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显著降低,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0.01)。与模型组比较,阿利吉仑组坐骨神经热痛阈、机械痛阈显著增高,TNF-α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0.01)。结论阿利吉仑上调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大鼠坐骨神经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可能与下调TNF-α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
陈运红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10):1763-1764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甲钴胺治疗对坐骨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疼痛介质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进行坐骨神经痛92例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甲钴胺+塞来昔布胶囊等治疗)和研究组(47例,对照基础上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疼痛介质中的血清中疼痛介质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75.56%(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介质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疼痛介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甲钻胺治疗对坐骨神经痛能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疼痛感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纪宪法  杜磊  任丽红 《医学信息》2010,23(13):2209-2209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因风寒湿热之邪痹阻经脉,闪挫引起经脉气滞血淤所致[1]。2005-2009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96例,收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因风寒湿热之邪痹阻经脉,闪挫引起经脉气滞血淤所致[1].2005-2009年,笔者采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96例,收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移植对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CI)大鼠热痛阈和机械痛阈表达及坐骨神经中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在坐骨神经上结扎四个松结制备实验CCI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ADSCs组。ADSCs组尾静脉注射ADSCs细胞悬液,造模后14 d检测各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坐骨神经IL-10和IL-1βm 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DSCs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显著降低,IL-10和IL-1βm RNA表达显著增高(0.01)。与模型组比较,ADSC组坐骨神经热痛阈、机械痛阈、IL-10 m RNA显著增高,IL-1βm RNA表达显著降低(0.01)。结论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降低CCI神经性疼痛可能与调节CCI大鼠模型坐骨神经IL-10和IL-1β等抗炎症因子和前炎症因子的表达,上调热痛阈和机械痛阈相关。  相似文献   

8.
梨状肌的应用解剖与坐骨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100例梨状肌和肌腱的形态、毗邻及其与坐骨神经的关系,并依此分析了坐骨神经痛的起因。梨状肌分四型。梨状肌腱分五型。79%±4.07的梨状肌有附加起点。5%±2.18的梨状肌腱止端的下方有滑液囊。38%±4.85的梨状肌与坐骨神经的关系异常。16%±3.67的坐骨神经及其分支通过梨状肌两腱之间或一腱的前方或后方。认为梨状肌腱与坐骨神经的异常毗邻关系是压迫坐骨神经及其营养血管,引起坐骨神经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坐骨神经出盆的局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坐骨神经的神经干长,行程又长,故椎管内、外的病变如椎间盘疾病,椎管内占位性疾病,椎管狭窄,骶髂关节病变,梨状肌等沿神经走行的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引起坐骨神经痛,但要区别沿坐骨神经经路引起的放射性痛和反射性痛,其解剖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观察了坐骨神经出盆时与梨状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同时观察了坐骨神经分成腓总神经和胫神经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步态特征,辅助临床的诊断评估。方法连续住院治疗的43例伴有坐骨神经痛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佩戴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后自由下平地行走120 m,同时纳入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匹配的4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的步态数据,包括7个时空参数(单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单双腿支撑时间比、步态周期时间、步速、步频、步长)以及4个加速度参数(拔腿强度、摆腿强度、地面冲击、足落地控制),对比患者与正常人、患者患侧与健侧下肢之间的步态差异。结果患者单支撑时间、单双腿支撑时间比、步速、步频、步长及4个加速度参数明显小于正常人,而双支撑时间延长。相比于患者健侧下肢,患侧下肢支撑时间、步频及4个加速度参数显著性减小,步长增加。结论坐骨神经痛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出现障碍,影响步行能力。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可反映坐骨神经痛患者下肢的异常步态特征,为临床诊断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坐骨神经鞘膜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明确成人盆部坐骨神经筋膜鞘存在与否及其完整性,为临床坐骨神经阻滞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选用14具盆腔至腘窝段完整的成人坐骨神经标本,采用局部乳胶注射解剖(10例),矢状位、水平位断层解剖(2例),组织学切片(2例)和磁共振(MRI)(20例)等方法来观察坐骨神经盆腔段的形态学特点。
结果 盆部乳胶未沿神经根走行扩散;断层和组织学资料显示,骶丛神经根无完整鞘膜包裹,骶丛神经和闭孔神经之间无筋膜分割;MRI结果与断层结果相符。结论 坐骨神经根在成人盆腔段无完整筋膜鞘包裹,骶旁阻滞可以阻滞到闭孔神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大鼠坐骨神经电损伤后疼痛行为进行定量检测,探索周围神经电损伤后出现的感觉功能障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电损伤65 V、75 V、100 V、125 V、150 V和坐骨神经慢性压榨(CCI)组,共7组,每组8只大鼠。分别于术后1、2、4周对大鼠后足进行热痛敏和机械痛敏定量检测。结果:和对照组相比65 V和75 V组表现出明显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减小,125 V组1周时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减小,而2周和4周时则明显增大。150 V组1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无明显变化,2周和4周时明显增大。100 V、125 V和150 V均表现为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延长。CCI组不论机械还是热刺激,其缩足反射阈值均减小。结论:坐骨神经电损伤可引起大鼠机械性痛阈值和热痛阈值的改变,其中较低电压损伤组大鼠机械性痛阈值减小,而较高电压组大鼠机械刺激阈值和热刺激阈值反而增高,说明较高电压可能导致坐骨神经的感觉传导功能完全受损。  相似文献   

13.
俞玮 《医学信息》2001,14(12):883-884
目的 探讨成人脊柱滑脱症是否有特异性症状、体征、功能异常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方法 随机对相继就诊的 111例成人脊柱滑脱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功能异常情况与 39例不明原因下腰痛患者治疗前进行比较。嘱患者完成了一个包括病史、症状及疼痛性质的问卷调查 ,记录体征并对功能异常和疼痛情况分别用12项和 2项标准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6 2 %的患者既有坐骨神经痛又有下腰痛 ,7%和31%的患者仅有坐骨神经痛或下腰痛 ,特异性体征少见。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12 % )和腰 5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 (13% )最常见。脊柱滑脱症和慢性下腰痛患者症状相似 ,…  相似文献   

14.
梁胜 《解剖学杂志》2018,41(1):98-99
正在臀部将局麻药物注入坐骨神经周围,用于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并进行下肢手术,或治疗坐骨神经痛等疾病,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穿刺操作之一。在医学院校实践教学中,一般采用臀部肌肉注射与解剖结构模型进行模拟操作,模型多使用塑胶制作,穿刺手感不好,结构显示不清晰,使用后效果一般。因此,在解剖学教学实践工作基础上,我们发现,使用人体解剖学实验中常用的福尔马林防腐固定标本,选择臀部部位可以设计制作灯光显示坐骨神经模拟穿刺装置,在进行解剖学教学的同时,利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QP4抑制剂对坐骨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采用热痛刺激仪测量热痛感受性潜伏期,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双重染色)方法检测ERK, JNK, p38表达。结果神经损伤可诱导ERK, JNK, p38信号分子表达及卫星胶质细胞活化,AQP4抑制剂TGN-020则削弱ERK,JNK和p38信号分子及卫星胶质细胞的活化;p-ERK和GFAP共表达的细胞在损伤后明显增多,TGN-020则显著降低这一表达。结论抑制AQP4减轻坐骨神经结扎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制神经节卫星胶质细胞活化和MAPK信号通路活化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经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与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的疗效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50例因腰椎间盘突出而引起坐骨神经痛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50例患者均为经CT、MR检查确定有腰椎间盘突出伴明确坐骨神经痛阳性临床体征者,将5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年龄均在65岁以上)随机分为经穴电针治疗组和经皮穿刺治疗组,各25例。穴位电针疗法:取以关元俞、气海俞等为主,环中、环跳、承扶、承山、昆仑、委中、为辅,另根据选取补泻法配以同侧腰腿穴位电针刺激。同时采用"一指禅"推拿肾俞、委中、承山等穴。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准确地注射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得宝松及混合药至相应椎间孔附近,同时应使药液均匀分布椎管内硬膜外。结果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药被准确灌注,成功率达100%。2个疗程结束后,电针组痊愈率为80.0%,经皮穿刺组痊愈率为44.9%,两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0.005)。结论经穴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2X4受体在坐骨神经周围给予重组大鼠TNF-α(recombinant rat TNF-α,rr TNF)引起的机械痛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180~200 g),Western blot检测坐骨神经周围给予rr TNF后3 d、7d和14 d脊髓背角P2X4受体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双染观察脊髓背角P2X4受体的表达部位;在坐骨神经周围给予rr TNF的大鼠前鞘内注射TNP-ATP,行为学检测大鼠50%机械撤足阈值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脊髓背角TNF-α的表达是否发生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坐骨神经周围给予rr TNF(100 ng/L)后3 d、7 d和14 d同侧脊髓背角P2X4受体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P2X4受体只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中,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没有表达。坐骨神经周围给予rr TNF的大鼠前鞘内注射TNP-ATP可防止rr TNF诱导的机械痛敏并抑制脊髓背角TNF-α的上调。结论:小胶质细胞P2X4受体可能通过上调脊髓背角的TNF-α介导rr TNF诱导的机械痛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内质网应激特有caspase-12凋亡途径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和坐骨神经慢性压迫(CCI)模型组。检测大鼠在手术前及术后21 d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CCI术后21 d,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TUNEL法检测脊髓背角内细胞的凋亡。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在术后均明显下降,脊髓背角内GRP78、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均增高,凋亡染色阳性细胞数目也较多。结论: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内神经元凋亡的途径之一是内质网应激特有caspase-12介导的,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坐骨神经的分型、左右侧对称性、分支部位、及其出梨状肌部位的直径。方法观察经福尔马林常规防腐固定的成人尸体25具,其中男17具,女8具,共50侧坐骨神经,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出梨状肌部位的直径。结果Ⅰ型(正常型)占64%、Ⅱ型占26%、Ⅲ~Ⅶ型占10%。左右侧对称型占74%、非对称型占36%。坐骨神经分支在腘窝上界者占66%、在梨状肌下缘者占23%、在大腿上中份分支者占11%。坐骨神经在梨状肌下缘的平均直径为12.4 2.2mm。结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位置关系复杂多样,坐骨神经的变异及梨状肌的损伤与坐骨神经痛的发生有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大鼠脊髓背角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的镇痛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又分为生理盐水组和处理组,分别在手术当日及术后每日鞘内注射生理盐水0.1 ml和丹参酮ⅡA 20 mg/kg,连续注射14 d。检测各组大鼠在手术前及术后14 d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术后第14天,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内CHOP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CHOP和caspase-3的表达增多;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处理组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脊髓背角内CHOP和caspase-3的表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鞘内注射丹参酮Ⅱ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内CHOP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