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RAS)经皮支架植入术后狭窄复发的治疗措施。方法:对6例肾动脉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患者行自体肾移植术治疗。结果:随访8~88个月(平均29个月),6例自体肾移植后,2例血压转为正常,4例得到改善。3例肾功能不全中,1例改善,2例稳定。结论:自体肾移植术对肾动脉内支架植入后狭窄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明显降低血压和改善肾功能,可列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是肾移植术后持续性高血压、移植肾功能不全甚至移植物功能丧失的原因之一,及时的诊治可以避免严重后果。因此,TRAS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我院1999至2004年间共行同种肾移植术231例,术后经肾动脉造影确诊TRAS 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在1%~23%左右,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原因、诊断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5.
我院 2 0 0 1年 2月收治移植肾动脉狭窄 1例 ,行球囊血管成形加Strecker网状支架置入术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患者 ,男 ,5 1岁。多囊肾慢性肾功能衰竭 ,3个月前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术前血压 16 0 / 10 0mmHg(1mmHg =0 .133kPa)。术后 30d出现头痛 ,头晕 相似文献
6.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动脉狭窄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移植物的丧失,我院于1995年11月-1997年1月对4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1例行粘连松解术,3例行网状支架植入术,术后血压及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远期效果佳。认为这两种方法是治疗移植肾动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供肾动脉带主动脉袖口预防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对955例(1030例次)行肾移植患者的肾移植供肾动脉,全部采用主动脉袖口与受者髂内动脉吻合。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B超及移植肾动脉血管造影排除移植肾动脉狭窄。结果:955例(1030例次)肾移植无一例出现移植肾动脉狭窄。结论:供肾动脉带腹主动脉袖口可以防止移植后肾动脉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8.
移植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 (TRA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对 8例TRAS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 结果 8例经彩超检查 ,5例明确诊断为TRAS ,3例提示移植肾动脉可疑狭窄 ,诊断TRAS的特异性为 78% ,阳性预测值为6 2 %。 7例行经皮穿刺移植肾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 (PTRA) ,均获得近期临床治愈 ,随访 3~ 12个月 ,血Cr 186 .2~ 12 1.3μmol/L ;1例切除移植肾。 结论 肾移植术后出现不明原因高血压、突发性尿量减少和血Cr升高应考虑是否有移植肾动脉狭窄。彩超检查可作为筛选及随访手段 ,PTRA可作为TRAS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人受者接受小儿供肾移植术后发生的移植肾动脉狭窄临床特点、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9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泌尿外科进行的25例小儿供者整块双肾移植和27例小儿供者单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受者均≥18岁)。结果其中1例双肾移植成人受者(4.0%)和2例单肾移植受者(7.4%)在移植术后13~23个月诊断为移植肾动脉狭窄, 高于同期接受成人供肾的成人受者移植肾动脉狭窄率(1.1%)。移植肾动脉狭窄成人受者与非狭窄组比较, 其供者年龄更小(P<0.05), 但是供者、受者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部位内径1.40~1.63 mm, 均为移植肾动脉自供者腹主动脉起始部而非吻合口本身。肾动脉非狭窄段内径2.31~4.93 mm, 与相应年龄小儿正常肾动脉一致。3例移植肾动脉狭窄受者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后均得到有效治疗。结论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可能与过度剥离肾动脉周围组织, 影响其术后继续发育相关。谨慎选择成人受者接受婴儿单供肾, 保留肾动脉周围组织可能有助于预防移植肾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血管成形术在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治疗作用。我们将18例移植肾动脉狭窄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了血管成形术治疗。疗效以临床随访、血管造影和超声迫踪为评价。结果18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成形术后,所有患者均治愈。认为血管成形术是移植肾动脉狭窄所致长期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的有效的和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经皮血管成形术在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导致的移植肾功能损害和(或)高血压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7月至2007年1月经皮肾动脉造影明确诊断为移植肾动脉狭窄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在16例患者被确诊前先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有13例被发现TRAS,3例阴性,假阴性率为18.75%.对16例TRAS患者均采取经皮血管成形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了3年的随访,分别在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和3年时评估肾功能和高血压改善状况.以平均动脉压较术前下降至少15%定义为高血压改善;以血清肌酐降低至少20%定义为移植肾功能改善.结果 经皮血管成形术成功率100%,16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临床治愈.术后1周、6个月、1年、2年和3年时,肾功能改善率分别为81.25%、68.75%、62.5%、56.25%和50%,高血压改善率分别为62.5%、75%、75%、56.25%和50%,所有患者服用降血压药物的种类和用量均减少.结论 经皮血管成形术对TRAS导致的肾功能损害和高血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受者诊疗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移植术后并发TRAS的16例受者(TRAS组)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16例未发生TRAS的肾移植受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两组受者介入治疗前年龄、等待移植时间、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收缩压/舒张压、移植肾动脉峰值流速(PSV)和段间动脉阻力指数(RI),以及TRAS组治疗后与TRAS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肌酐、eGFR、收缩压/舒张压、移植肾动脉PSV、段间动脉RI的差异。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受者性别、供肾来源、透析方式、供肾侧别、供肾动脉吻合方式及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情况;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受者移植前糖尿病、高血压和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TRAS组受者中13例行球囊扩张,2例置入球扩支架。随访至2018年8月31日,期间除1例受者因慢性排斥反应行移植肾切除术外,余15例受者移植肾功能均稳定。两组受者年龄、性别、移植前糖尿病、移植前高血压、等待移植时间、供肾来源、透析方式、供肾侧别、供肾动脉吻合方式、移植前血清肌酐、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及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介入治疗前,TRAS组受者平均血清肌酐、收缩压及移植肾动脉PSV分别为(5.6±3.5)mg/dL、(144±9)mmHg(1 mmHg=0.133 kPa,下同)和(3.4±1.6)m/s,均高于对照组[(1.9±0.8)mg/dL、(130±19)mmHg和(1.3±0.5)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4、2.35和4.73,P均<0.05);TRAS组受者平均eGFR和段间动脉RI分别为(18±15)mL/min和0.5±0.1,均低于对照组[(49±20)mL/min和0.6±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4和-3.88,P均<0.05)。介入治疗后,TRAS组受者平均血清肌酐、收缩压、舒张压和移植肾动脉PSV分别为(3.2±1.5)mg/dL、(128±16)mmHg、(76±8)mmHg和(2.0±1.0)m/s,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3、4.40、3.72和3.03,P均<0.05),但平均血清肌酐高于仍高于对照组[(1.5±0.5)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P<0.05)。TRAS组受者平均eGFR和段间动脉RI分别为(26±13)mL/min和0.6±0.1,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5和-3.25,P均<0.05);但平均eGFR仍低于对照组[(58±17)m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P<0.05)。
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怀疑发生TRAS的受者应先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然后再根据血管动脉造影进行确诊。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TRAS受者移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13.
移植动脉狭窄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导致移植物的丧失。我院于1995年11月~1997年1月对4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1例行粘连松解术,3例行网状支架植入术,术后血压及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远期效果佳。认为这两种方法是治疗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经皮血管腔内成形(PTA)及支架置入的安全性及中远期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8例移植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经同侧股动脉,15例经对侧股动脉人路治疗。4例单纯PTA治疗,8例PTA后置入支架,6例直接置入支架。共置入14枚支架,均为球扩式支架,其中2枚为药涂支架,技术成功率100%。平均造影剂用量64ml,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50%〜99%,腔内治疗后狭窄率降为10%〜30%。收缩压由术前的(157.2±43.0)mmHg降至术后的(129.8±8.6)mmHg;血清肌酐(SCr)水平由术前的(258.8±214.7)μmol/L降至术后的(176.3±101.1)μmol/L,尿素氮由术前的(15.7±1.6)mmol/L降至术后(10.6±1.1)mmol/L(均P<0.05)。术后中位随访42.4个月(3~93个月),治愈17例,无效1例,1例单纯球囊扩张后术后30 d出现再狭窄,予以置入支架。除1例移植肾动脉出血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移植肾动脉狭窄是导致移植肾失功的常见血管因素,腔内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肾动脉血运重建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PTRAR)治疗对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因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行肾动脉血运重建术的6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其中18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62例患者共76条肾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均成功开通,14条肾动脉仅行球囊扩张,62条肾动脉行支架置入。住院期间未出现任何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24 h血压也有明显的下降[收缩压:(150.8±16.4)mmHg比(132.0±12.8)mmHg;舒张压:(88.6±12.7)mmHg比(80.1±11.1)mmHg,P均0.05]。术后24 h肾功能不全的18例患者平均血压降至(135.7±16.0)/(83.8±11.4)mmHg。针对18例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结果发现,与术前相比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138.4±11.8)mmHg比(148.7±9.1)mmHg;舒张压:(88.1±10.7)mmHg比(93.5±9.5)mm·Hg,P均0.05]。所有62例患者术后服药种数明显减少。18例肾功能不全者中6例(33.3%)治愈,7例(38.9%)改善,5例(27.8%)无变化;术后血清肌酐水平的监测发现9例患者的肾功能好转,6例患者的肾功能未受明显影响,3例患者的肾功能恶化。结论肾动脉血运重建术对肾动脉狭窄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带来明显的获益,但对肾功能的改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行支架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对27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内血压、肾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并与同期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27例进行比较.结果介入组27例植入支架40枚,手术成功24例(88.9%,24/27),失败3例(11.1%,3/27),手术并发症5例(18.5%,5/27).术后在血压下降(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肌酐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方面,介入组获益率明显优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随访6个月~8年6个月,中位数为1年9个月,介入组有19例能比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药物组仅12例能维持生活和工作.结论支架介入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肾动脉狭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细胞腺瘤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6例本病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无临床表现,经B超体检偶然发现“肾脏占位”;1例腰痛、腰部不适、触及腹部包块。CT、IVU等影像学检查均有阳性发现。行肾脏部分切除术2例,根治性肾脏切除术4例。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确诊。结果:6例术后均痊愈。随访13~96个月,平均78.6个月,2例随访时间未满5年,4例已超过5年(60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肾脏嗜酸细胞腺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多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均有阳性发现;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检查对确定术式有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