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凤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9):7136-713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于出院后4周填写生存质量量表.结果 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7月入住我院治疗的38例符合纳入条件的胃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护理干预后应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患者生存质量较接受干预前有所好转(P<0.01)。结论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以使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得到更高水平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共28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及改良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于出院后1个月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显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心理反应及术后身体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措施及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对照组只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前心率、血压、焦虑及术后身体康复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干预组术前心率、血压、焦虑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持续疼痛、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肠道排气时间及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也较对照组提前(P〈0.05,P〈0.01)。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手术应激的不良反应,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加快身体康复,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状况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恢复状况与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状况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能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干预前后采用修订后生存质量调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情志护理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得分较干预前高,干预前后比较,t=-2.0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情志护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1日~2022年6月30日372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2例和对照组1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吸氧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吸氧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个月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基于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还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对100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其术前l周、术后1个月、术后3~6个月的生存质量状况,对可能影响生存质量状况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且针对性提出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1个月患者总的生存质量、生理功能、社会功能均低于术前1周(P<0.05),术后3~6个月患者总的生存质量、生理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较术前1周、术后1个月均有提高(P<0.05,P<0.01).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与面对、屈服、SDS、社会支持、疾病因素、经济状况、重返工作岗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术后需给予有效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系统化全程护理干预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胸外科食管癌术后患者106例,分为对照组52例和干预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强心理指导、完善健康宣教、加强营养指导、出院后随访等全程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化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生命意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18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8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从入院至住院期间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再加护理干预。以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为工具,测量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2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测评表(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胃癌根治术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术后患者胃乏力发生及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76例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乏力发生率及各项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胃乏力发生少于对照组,胃肠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胃癌根治术后胃乏力发生情况,改善胃肠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直肠癌根治术男性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男性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5例,对照组按直肠癌根治术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包括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留置尿管护理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排尿功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术后拔尿管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15 d排尿功能比较,干预组排尿功能障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排尿功能障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全程心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护理干预方式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全程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和全程心理干预联合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可显著缓解其负面情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对提升临床疗效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90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的情况。结果:研究组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肠鸣音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及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且能够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警性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9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预警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预警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提升,但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预警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护理效果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拟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予常规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另加术前和术后的全程心理护理。结果:研究组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中各因子分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抑郁焦虑程度的减轻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后的全程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疼痛及睡眠时间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共136例,分为干预组86例与对照组50例,对干预组进行特定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比较分析2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疼痛的评分,并比较干预前后2组的睡眠时间。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及疼痛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睡眠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胃癌患者术后的负性情绪及疼痛,有效增加睡眠时间,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渡式护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于本院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72例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为对照组,并将同期采用过渡式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7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1,2个月的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1,2个月的肺癌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过渡式护理模式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更为积极,更有助于患者心理与生理双方面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7年6~12月行胃癌根治术的3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8年1~7月行胃癌根治术的38例患者分为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心理状态等。结果:干预组术中低体温、寒战、躁动、切口感染、苏醒延迟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护理体验,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