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晓莲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12,(18):85-87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有可能造成IH呵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84例患者中有12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4.3%,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术后制动时间、麻醉方式、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骨水泥、肢体延长是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P〈0.05),其中BMI、抗凝药物的使用及肢体延长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DVT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共同结果,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评估,术前积极预防,术后精心护理,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例与同期随机142例无缺血性脑卒中事件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髋关节置换术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为1 .8%。年龄、高血压、脑卒中病史、术中收缩压及舒张压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 .05);而性别、心脏病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术中的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年龄、高血压、术中血压的变化及术前脑卒中病史是髋关节置换术后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全髋置换术(THR)后脱位易发因素。方法采用后外侧切口,THR患412例437髋,其中发生脱位11例(2.52%),章通过分析其基本情况,关节类型及脱位原因。结果:11例患大多数为肌胖体质,10例后脱位,均为无防脱位内衬假体,1例前脱位,脱位时间均在术后2周内。除1例术后2周发现脱位需手术切开复位外,其余均行牵引加手法复位成功,经术后随访,未再发生脱位。Harris评分,平均83分。结论:脱位的主要原因是假体安放不当及软组织失衡,均与医师的手术操作技术及经验有关,同时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及术后脱位的预防也应引起医患双方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6.
7.
8.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护理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通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患术后常见并发症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估,提出护理干预措施,指出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人工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术前对并发症危险因素的充分评估及术前、中、后的护理干预,是提高THR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患肢需穿"丁"字鞋外固定,置于外展中立位15~20°3周左右,长期固定不变的姿势使患者极度不舒服,而且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大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各器官系统的衰退,常合并各种慢性疾病,机体的不舒适常是各种慢性疾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10.
介绍对83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矫形手术,是用工程学的方法,模拟人体髋关节,代替严重受损的关节.临床用于治疗高龄股骨颈、股骨粗隆间骨折、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病患.其目的是通过手术置换假体,解决患者的疼痛问题,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大关节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12.
13.
回顾性总结了80例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特点与方法,主要措施为手术室护理人员做好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术中护理,术后正确搬动与转运.认为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能保证手术顺利与安全. 相似文献
14.
叶金莲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4):59-61
目的总结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及康复护理。结果 38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住院期间未发生切口、肺部、泌尿道感染,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均顺利康复,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术后的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毛小丹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9):63-64
随着关节外科手术的提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术前良好的护患沟通、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保证。术中严格的无菌护理观念、术后正确的体位放置、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深静脉栓塞(DVT)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制定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7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302例,分为血栓组(40例)和非血栓组(262例)。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量化和赋值相关危险因素,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女性、三酰甘油(TG)大于或等于1.7mmol/L、使用骨水泥以及手术时间过长为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多因素分析则说明,使用骨水泥危险性最大(OR=9.247),其他因素依次为年龄(OR=6.781)、性别(OR=6.374)、TG(OR=5.647)、手术时间(OR=4.247)。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DVT与多种因素关系密切,临床上应针对性的开始围术期干预,确保患者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3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护理,认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落实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等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分析影响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管理策略,为临床降低术后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3年和2014年收治的31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基础疾病、抗菌药物使用、导管留置时间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制定相应护理管理策略,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将2013年和2014年的3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的20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 年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及导管留置时间是影响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7.69%,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5.78%.结论 年龄≥60岁、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过长、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使用多种抗菌药物及引流管放置时间超过24 h是引起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护理管理策略,可明显降低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福建省福清市医院行THA治疗的6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2组(DVT组和非DVT组)。收集2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THA术后并发DVT的影响因素。结果 67例行THA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术后有13例发生DVT,发生率为19.40%。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后卧床时间、有无吸烟史、是否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脂血症以及假体类型经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BMI≥28.0 kg/m2、术后卧床时间≥3 d、有吸烟史、合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以及假体类型为骨水泥均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THA术后并发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老年髋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