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膀胱功能训练仪对拔除尿管后患者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泌尿外科需要留置尿管5d以上的患者60例,按照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膀胱功能训练仪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则常规续开放尿管,在拔尿管的前Id间断夹闭尿管.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情况及排尿5次后的残余尿量.结果 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尿5次后,观察组患者的残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功能训练仪可促进患者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尿潴留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预留膀胱冲洗液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拔除尿管前预留膀胱冲洗液对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意义。方法将80例宫颈癌Ⅱa~Ⅱb期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在留置尿管期间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实验组在拔除尿管前采用预留部分膀胱冲洗液的方法拔除尿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结果实验组有37例拔除尿管后自行排尿,对照组有30例自行排尿,两组在首次排尿顺畅程度及排尿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尿管6~7h后,两组患者行残余尿量测定,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患者预留膀胱冲洗液可有效提高残余尿测定合格率,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后不同留置导尿时间对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妇科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留置导尿7d和10d后拔除尿管,观察拔除尿管后残余尿测定及排尿情况。结果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10d组患者拔除尿管后残余尿合格率及排尿正常率明显高于7d组患者。结论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导尿10d拔除尿管更有利于膀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拔除后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前期收治的宫颈癌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对照组给予常规尿管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情况、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拔尿管后3 d排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尿管拔除后首次排尿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拔尿管后3 d内排尿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个性化开放尿管能有效提高宫颈癌患者术后的自主排尿功能,减少排尿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术后患者导尿管拔除的方法,提高拔管后自主排尿的成功率,减轻患者主观不适感。方法将93例术后需拔除导尿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的拔管方法,观察组(47例)采用改进法(计划拔除导尿管当天间歇导尿并行膀胱功能锻炼2~3次,然后夹闭尿管;当患者有尿意时,臀下放便器,抽尽尿管气囊中的液体或气体,鼓励患者自行尽力排尿)。观察两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成功率、首次排尿时间及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首次排尿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首次排尿时间提前(P0.01),主观不适感明显降低(P0.01)。结论采用改进的导尿管拔除方法,尿管在患者自然排尿的过程中能顺势排出,效果优于传统的尿管拔除方法。  相似文献   

6.
王冬军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2):905-906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拔除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方法 将7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分为实验组和观察组各35例,实验组在膀胱充盈时拔除尿管,对照组在膀胱空虚时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患者第1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功能.结果 实验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预留部分膀胱冲洗液,拔除尿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结果实验组有3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对照组有10例患者发生尿潴留,2组在首次排尿顺畅程序及数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拔除尿管6~7h,2组患者行残余尿测定,尿潴留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的患者预留膀胱冲洗液,可有效地预防尿潴留的发生,进而提高残余尿测定的合格率,促使膀胱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首次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住院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基础上,实验组采用预留部分膀胱冲洗液,拔除尿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结果实验组有3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对照组有10例患者发生尿潴留,2组在首次排尿顺畅程序及数量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拔除尿管6~7h,2组患者行残余尿测定,尿潴留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留置尿管的患者预留膀胱冲洗液,可有效地预防尿潴留的发生,进而提高残余尿测定的合格率,促使膀胱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方法对55例宫颈癌术后患者分别于拔除尿管后8~10 h、24~26 h、32~34 h进行残余尿测定,比较不同时间的残余尿,研究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时间.结果拔除尿管后在3个不同时间测定残余尿,8~10 h测定合格率最低(P<0.01),只有44.44%;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较多(P<0.01).24~26 h及32~34 h测定合格率分别为83.33%和89.47%,拔除尿管后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较少(P<0.01),但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50岁以上患者比50岁以下患者的残余尿与测定时间的相关性更大(P<0.01).结论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拔除尿管后24~26 h测定残余尿效果较好.50岁以上患者测定时间应适当延长.  相似文献   

10.
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留置导尿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的留置尿管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尿管的护理;实验组在留置尿管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即膀胱功能训练及需要拔除尿管时待患者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把尿管气囊内的液体抽吸干净后,嘱患者自然排尿,让尿管随尿液一同排出.比较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患者排尿情况及舒适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膀胱功能训练及在有尿意时拔除尿管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顺利排尿率及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 对留置导尿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自行排尿,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后不同导尿管管理方法对膀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33例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6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采用低压潮式引流+间断放尿的导尿管管理方法,对照组仅给予间断放尿的导尿管管理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首次拔出导尿管后膀胱功能恢复成功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二次置管率及泌尿系统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压潮式引流+间断放尿的导尿管管理方法,能起到训练膀胱括约肌功能的作用,可缩减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提高首次拔出导尿管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成功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There is scant evidence‐based literature on the best strategies for short‐term urinary catheter removal. This clinical trial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an early urinary catheter clamping protocol on bladder function in neurosurgical patients. Eligibl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groups.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their catheter clamped postoperatively on return to the ward and unclamped at dedicated interval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standard care; the catheter was on free drainage during the entire time in situ. The mean catheter indwelling time was 2.6 day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experienced shorter time to first postoperative urination, less residual urine volume and better subjective perception during their first postoperative urination.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neurosurgery and associated short‐term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ization, an early catheter clamping protocol is effective in facilitating bladder function, reducing the rate of dysuria and making patients feel more comfortable after catheter remova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拔管时机对全麻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尿管相关下尿路症状和拔管后尿控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分层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全麻手术患者术后留置尿管患者198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9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过循证护理论证,及院内尿管材质、型号进行的水囊测定试验结果制订的拔管方法。对照组拔管时机为膀胱空虚、患者没有尿意情况下拔除尿管,等尿意出现时,再协助排尿;观察组拔管时机为膀胱处于充盈状态且患者有尿意时,借助腹压使尿管随尿液自然排出。比较两组患者尿管相关下尿路症状和拔管后尿控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核心下尿路症状评分、尿频、尿急及急性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和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拔管后72 h控尿率和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待全麻术后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充盈且有尿意时拔管可以降低尿管相关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有助于患者恢复膀胱功能,提高尿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结合围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对胃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胃肠手术后急性尿潴留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结合围术期膀胱功能训练。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有效率、首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及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力及初尿感膀胱容量均优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模型的护理干预结合围术期膀胱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胃肠手术后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促进尿动力学指标及心理状态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脊髓损伤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心理护理等治疗,对照组进行留置导尿常规护理。2个月后分析两组患者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恢复自主排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膀胱容量恢复或接近正常,泌尿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间歇导尿可使患者较快地恢复自主排尿功能,膀胱容量增加或恢复至正常,残余尿量减少,降低泌尿系感染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楠  翁莉 《全科护理》2014,(14):1261-1262
[目的]观察集束化干预应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将85例行PICC置管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置管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集束化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并发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导管异位率、堵管、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导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延长患儿置管时间、减少置管相关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康复护理方案在颈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颈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扳机点膀胱功能训练结合间歇导尿法,对照组采用Crede膀胱功能训练结合间歇导尿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和最大排尿量、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最大容量和最大排尿量优于对照组(P<0.05),尿路感染及尿路结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扳机点膀胱功能训练结合间歇导尿法和Crede膀胱功能训练结合间歇导尿法对颈髓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进行治疗均有效,但应用扳机点膀胱功能训练法结合间歇导尿效果更好,并发症显著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间歇导尿技术在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将104例病情基本相同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应用间歇导尿技术进行护理,对照组应用传统的保留尿管方法进行护理。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尿常规、尿培养、膀胱残余尿量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建立反射性膀胱者(膀胱残余尿量≤100 ml)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间歇导尿技术和积极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膀胱容量、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功能评分及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最大排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逼尿肌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膀胱容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残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膀胱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流动力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膀胱功能,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有效提升膀胱的顺应性,对膀胱平衡状态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