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羟基磷灰石眼眶植入物纤维血管化进程的MRI研究,MR及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淋巴瘤的价值,眼眶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眼外肌病变的MRI表现,眼附属器淋巴癌的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与病理特征.方法:对18例住院手术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认为原发于眼附属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该病发生部位、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征进行总结.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眼部占位性病变,其中发生于眼眶者12例(含泪腺3例),占66.7%;发生于结膜者3例,占16.7%;发生于下睑者3例,占16.7%.全部病例中,8例患者被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误诊为"炎性假瘤".8例被诊为眼部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经病理学检查,16例(88.9%)诊断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的结外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2例诊断为NK/T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原发于眼附属器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肿块,多发生于眼眶,临床和影像学确诊难度大,大多数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容易被误诊为"炎性假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眼眶恶性淋巴瘤CT和MRI表现,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对照手术病理表现,分析20例眼眶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肿瘤CT表现为病变包绕眼环生长,相邻眼睑软组织肿胀;眼眶球后软组织密度肿块,位于眼外肌外间隙,眼肌界限不清,眼肌受压、推移,增强后轻度强化。MRI表现为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等,边界不清楚,形态不规则,18例增强后中等强化,2例轻度强化。结论:CT和MRI定位均正确。定性诊断为CT正确12例(12/20),MRI正确16例(16/2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眼眶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53眼)经病理证实的眼眶淋巴瘤病例的超声、CT或MRI影像学资料的特点。比较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与CT或MRI在诊断眼眶淋巴瘤中的准确率。结果: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淋巴瘤确诊率为94.34%,而CT或MRI诊断眼眶淋巴瘤确诊率为52.83%(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眼眶淋巴瘤的确诊率高于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5.
眼附属器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疾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特点不具有特异性,因此疾病的诊断依赖于病理组织分析。眼附属器淋巴瘤精确诊断依赖于形态学、免疫组化、分子和细胞遗传学。随着对疾病的深入研究,发现该肿瘤的临床预后呈现出高复发特征。该文主要综述眼附属器淋巴瘤高复发率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影像学特性,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初诊时均无其他部位淋巴瘤病史,其中19例仅行CT检查,3例仅行MRI检查,4例同时行上述两项检查。结果:26例结外淋巴瘤中,发生于眼眶、腮腺、肾上腺、睾丸者,病灶密度/信号均匀,增强后呈轻中度延迟强化,眼眶病变可沿眼眶间隙蔓延呈塑形生长、亦可包绕眼环呈光芒样改变,腮腺病变均多发,肾上腺病变可保留原有肾上腺形态;发生于肺者,病变均侵犯双侧,CT表现多样化,病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及含气空腔,病灶周围呈磨玻璃样改变;发生于骨骼者,表现为骨质破坏轻、周围软组织块巨大,且病灶密度/信号均匀;发生于肝脏者,病灶均单发、位于肝脏周边,边缘模糊,密度均匀或不均,增强后呈中度延迟强化或环形强化。结论:结外淋巴瘤尽管发病部位不同,但有较明显的影像学共性;部分少见部位结外淋巴瘤具有各自的影像学特征,需要与其他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4V6在眼附属器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3例眼附属器淋巴瘤中CD44V6的表达情况。其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22例,首次诊断为DLBCL 12例,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复发演变为DLBCL 10例;MALT淋巴瘤41例,26例为初发病例,15例为复发病例;另选10例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病例作对照。结果:CD44V6阳性者细胞膜呈棕色。CD44V6在DLBCL的表达率和阳性程度均比MALT淋巴瘤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淋巴瘤中的表达率和阳性程度比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DLBCL和MALT淋巴瘤各自组内的表达率和阳性程度均无有统计学差异(P>0.05)。CD44V6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均无关。结论:在眼附属器淋巴组织异常增生疾病中,CD44V6的表达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强,提示其在眼附属器MALT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骨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特征、病理组织学表现和治疗。结果15例患者的年龄为19~69岁,中位年龄54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疼痛。单发病灶13例,多发病灶2例。骨病变部位x线及CT表现以溶骨性病变为主,MRI及骨扫描可对诊断提供帮助。病理组织学类型多为弥漫大B细胞型淋巴瘤。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局部放疗和全身化疗。结论该病是一种少见的结外淋巴瘤,单骨侵犯多见,影像学表现对诊断有所提示但不能定性,骨病变部位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确诊依据。治疗以全身化疗结合局部放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T,MRI眶内、球外良性病变的影像学特征及增强扫描对其诊断意义。方法:使用GEMAX640CT机进行薄层扫描的图像重建。MRI检查使用HTIACHI0.3T永磁扫描机。13例做了CT增强检查,5例做了MRI增强检查。结果:血管瘤7例,炎性假瘤6例,脑膜瘤2例,泪腺混合瘤6例,神经纤维瘤2例,视神经鞘瘤1例,筛窦发育异常1例,单纯眼肌肥大17例,眶内静脉曲张1例,眼眶骨膜下脓肿1例。结论:①MRI较CT有较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正确率。②MRI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有效手段。③除囊性、骨膜下脓肿及血管因素的良性占位外,增强CT,MRI扫描对良性眼眶病变的定性诊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0.
摘要: 近年来,眼部淋巴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lymphoidtissue,MALT)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即眼附属器 MALT 淋巴瘤,是眼附属器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眼附属器 MALT 淋 巴瘤在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得益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因而一些创新性 的治疗方法也被提出。本文主要从遗传、免疫以及分子信号通路入手,讨论近年来的眼附属器 MALT 淋巴瘤研究及其 局限性,为其治疗方法的完善和精准治疗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