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426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且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菌株对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检测,以评估本市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病率和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在门诊1746例患者中,筛选426例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异烟肼、利福平的耐药检测。结果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有26例(6.1%)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在400例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且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有37例为耐异烟肼和(或)利福平的耐药菌株,其中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为12例。结论分枝杆菌菌种鉴定有助于减少肺结核误诊误治,通过药敏检测可以及早发现、治疗耐多药结核病,从而控制耐多药结核病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萍乡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药物敏感性特点,更好地为临床结核病诊疗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对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标本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44株,其中耐药株34株、敏感株10株,耐药率77.3%。结论本地区结核耐药菌已普遍存在并已出现耐多药菌株,应重视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对结核病进行合理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3.
301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本地区初、复治肺结核病人结核分枝杆菌初治耐药和复治耐药情况及耐药结核杆菌的药物依赖性监测。方法:对在本所住院的肺结核病人痰标本分离培养出的301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所有试验均严格按照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操作。结果:培养阳性率36.3%,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4药总耐药率为54.8%,初治耐药率41.3%,复治耐药率74.6%,含异烟肼 利福平(HR)方案的耐多药结核病(MDR-TB)病人的耐药率为19.3%,药物依赖性菌株占19.2%。结论:结核菌耐药率逐年下降反映我市结核病控制工作已见成效,但仍属于高耐药区域。及早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有效药物是成功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本地区结核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抗结核药物,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方法 采用直接涂片检查法和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法进行培养鉴定,采用菌液浓度比例法进行药敏测试.结果 385例结核菌培养阳性分离株中,耐药总例数为144例,总耐药率37.4%,单耐药99例,单耐药率25.7%,以耐S最多11.0%(42/385),385例阳性标本中至少耐H、R的有17例,耐多药率4.42%.结论 我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现状仍不容乐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值得重视,应进一步加强结核病患者的归口管理,推行全程化疗督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汉油田矿区及其周边县市肺结核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本地区300例肺结核患者中痰培养阳性80例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绝对浓度法试验。结果本地区初始耐药率70.3%,其中耐2药及3药者分别占18.9%和9.5%。结论加强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监测,对初治肺结核患者合理管理及督导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绍兴市肺结核病患者耐药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耐药结核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4年期间在绍兴市就诊的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的痰标本进行培养,经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菌株进行异烟肼(isoniazid,INH)、利福平(rifampicin,RFP)、链霉素(streptomycin,SM)和乙胺丁醇(ethambutal,EMB)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测试。结果 检测的3042份结核分枝杆菌阳性标本总耐药率为11.28%,其中,初治患者耐药率9.11%,复治患者耐药率26.60%,耐药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INH、SM、RFP和EMB;耐多药率为5.33%,初治患者耐多药率2.9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22.07%。结论 绍兴市肺结核耐药率总体低于全国水平,但复治患者耐多药率较高,应加大耐多药结核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杭州市耐药结核病疫情现状及特点,为及时调整杭州市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杭州市登记所有涂阳患者痰标本,采用传统生化反应法进行菌型鉴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改良罗氏培养基比例法,进行异烟肼(Isoniazid,H)、利福平(Rifampicin,R)、乙胺丁醇(Ethambutol,E)、链霉素(Streptomycin,S)、氧氟沙星(Ofloxacin,O)和卡那霉素(Kanamycin,KM)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结果全年共报告1845例涂阳患者,开展痰培养并培养阳性1394例,其中菌群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并有药敏试验结果者1184例。1184例患者中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H、E、R、S)的总耐药率为31.33%,总耐多药率为11.57%。广泛耐药率为0.90%,其中耐多药患者中,耐氧氟沙星者占29.93%,耐卡那霉素者占3.65%。一线药物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H(19.51%)、S(17.15%)、R(16.98%)和E(5.07%),复治患者耐药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结论杭州市耐药结核病疫情相对较重,需进一步研究耐药病例合理的化疗方案,重点加强对初、复治患者的管理,从源头上减少耐多药甚至广泛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5年重庆市结核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重庆市结核病耐药情况,为制定耐药结核病防治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于2005年3月至2007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重庆市的40个县(区)随机抽取28个县(区)为监测点。各监测点连续收集33个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例,期间的复治涂阳病例同时纳入,并对全部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茵型鉴定及4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比例法)检测。结果共1119例结核病病例纳入监测分析,总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是14.9%和4.6%。初始耐药率和初始耐多药率分别为10.9%和2.4%,获得性耐药率为40.8%,平均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是SM(9.1%)、INH(8.3%)、RFP(6.2%)、EMB(3.6%)。结论重庆市结核病总体耐药水平处于较低水平,在进一步实施DOTS策略情况下,应加强耐药趋势的监测和耐药产生因素调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耐药结核病痰菌阴转情况,制定合理化疗方案,提高结核病的治愈率。方法对488例肺结核病患者痰菌阳性的耐药性监测结果分敏感组和耐药组与痰菌转阴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药敏试验488例中敏感386例,耐药102例,总耐药率20.9%,敏感组痰菌转阴375例,阴转率97.2%,耐药组痰菌转阴86例,阴转率84.3%,耐1药、耐2药、耐3药和耐4药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6.0%、92.6%、64.7%和25.0%。结论对药物敏感患者其化疗效果优于初始耐药和复治耐药病例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不同标本对结核病临床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技术检测不同标本对结核病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技术对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7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30例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共计196例结核标本进行检测;对非结核病患者痰标本10例、胸水5例、灌洗液5例,共计20例标本进行检测。每例标本同时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结果86例痰标本、73例胸水、30例肺泡灌洗液、7例脑脊液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3.49%(46/86)、49.32%(36/73)、60.00%(18/30)、0(0/7),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分别为24.42%(21/86)、2.74%(2/73)、20.00%(6/30)、0(0/7),罗氏培养分别为44.19%(38/86)、4.11%(3/73)、36.67%(11/30)、0(0/7)。20例非结核患者标本,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都未检出阳性。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病标本的阳性率高于涂片和罗氏培养,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对结核病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技术检测临床标本对结核病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技术对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7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30例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共计189份临床标本进行检测;对非结核病患者痰标本10例、胸水5例、灌洗液5例共计20份标本进行检测。同份标本同时进行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结果86例活动性结核患者痰标本、7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30例肺结核患者肺泡灌洗液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3.49%(46/86)、49.32%(36/73)、60.00%(18/30);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分别为24.42%(21/86)、2.74%(2/73)、20.00%(6/30);罗氏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4.19%(38/861、4.11%(3/73)、36.67%(11/30)。20份非结核患者标本,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涂片抗酸染色、罗氏培养都未检出阳性。结论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检测结核病标本的阳性率高于涂片法和罗氏培养,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对结核病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石荔  朗珍  魏淑贞  万康林 《疾病监测》2007,22(6):388-389
目的 了解西藏地区复治肺结核患者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化学药物的耐药状况,为有效防治肺结核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西藏自治区结核病防治所2000-2005年复治失败病例169例痰标本,用改良罗氏培养基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绝对浓度法检测分离菌株对4种抗结核药物[链霉素(SM)、异烟肼(INH)、乙氨丁醇(EMB)、利福平(RFP)]的耐药性测定.结果 共检测169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耐药株165株,总耐药率高达97.63%,其中耐多药(所耐药物中含R和H)133例,耐多药率为78.70%.复治失败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明显高于全国46.50%的水平.对RFP、INH、SM和EMB的耐药率分别为91.12%(154/169)、84.02%(142/169)、75.15%(127/169)和21.30%(36/169).结论 西藏地区属高耐药区,应加强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V)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的疗效。方法:对于临床确定为耐多药结核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3ADZE+V/9DE+V;对照组采用3ADZE/9DE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病灶吸收率(95.8%)与对照组(87.5%)无显著差异;两组中无一例因副作用而退却。结论:左氧氟沙星(V)对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效果好,杀菌作用强,副作用少,为至今氟喹诺酮类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较为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结核病耐药与用药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吉英  王国杰  王国斌 《临床荟萃》2005,20(18):1031-1033
目的 研究结核病耐药与用药史的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对耐药结核病的认识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应用2001年河南省第二轮结核病耐药监测资料,病例入选、药敏试验及耐药标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IUATLD)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采用整群抽样、比例法,选取30个监测县共1487例结核病患者,其中初治1222例,复治265例;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并填写临床资料调查表,对药敏结果和用药史进行分析。结果 初治失败患者耐药率和耐多药率最高,分别为90.0%和80.0%,其次为慢性排菌者,其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为73.3%;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均随用药时间的增加呈升高趋势,且从未化疗及化疗〈1个月者耐药率及耐多药率均低于化疗2个月及以上各组。结论对初治失败及慢性菌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应落实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DOTS)策略,加强强化期督导管理,防止耐药产生。  相似文献   

15.
107例耐多药结核病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MDR-TB)的耐药状况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匡氏琼脂培养基法进行结核杆菌分离培养及四种抗痨药物:异烟肼(H)、利福平(R)、链霉素(S)、乙胺丁醇(E)药敏试验,筛选出107例耐多药性肺结核痛例,分析其耐药种类及耐药形成原因。【结果】107例原发性耐多药病例12例(11.2%),获得性耐多药病例95例(88.8%);耐多药病例以耐H、R、S和H、R、E和H、R、S、E为主(92.5%)。耐药形成原因中。化疗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别(P〈0.05),初治期间不规则用药和不满规定疗程自行停药共占72.6%。是MDR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同性别原发和获得性耐多药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耐多药的原因主要为不规则治疗所致,抓好初治病例合理化疗和贯彻全程督导治疗原则是防止耐多药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该院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抗结核药的耐药情况,为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培养及药敏结果资料,对比分析耐多药分枝结核杆菌对5种二线药物耐药比率。结果初治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对二线耐药情况如下:耐药顺次由高到低依次为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丙硫异烟胺、阿米卡星及卷曲霉素的耐药比率分别为17.7%、14.5%、12.9%、8.1%及3.2%,耐两种的比率为4.8%,耐3种及3种以上的比率均为3.2%;复治情况的耐药顺次同初治顺次,但耐药比率不同,分别为50.0%、33.9%、25.9%、21.4%和16.1%,耐2种的比率为16.1%,耐3种为13.4%,耐3种以上的为12.5%。初治与复治的各种情形耐药比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院耐多药结核杆菌耐药比率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复治病例耐药比率高于初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临床上十分棘手的问题.疗效差、传染期长、治疗费用高,可能成为难治甚至不可治愈的疾病,对结核病的控制规划的实现均构成严重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991年至1997年,我院住院菌阳病人316人、初治254人、复治62人。用药前及用药后每月来痰一次做结核菌培养和药敏检测。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绝对浓度法,耐药标准按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和细菌学检验规程的标准。检测药物有INH、RFP、SM、PAS‘KM、TBI、EMB。结果分析初治病人耐药率48%,单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外来人口结核病管治模式的研究,探索出适合我市对外来人口结核病管治模式。方法:外来人口纳入区域结核病防治规划。与本市户籍人口结核病一样实行免费DOTS管理。结果:1993~2004年初诊检查可疑肺结95948例,其中综合医院转诊69774例,占初诊总数的72%。1993年至2003年登记初治涂阳肺结核10496例,2月末痰菌阴转9392例、阴转率89.5%,3月末痰菌阴转10075例、阴转率96.0%,治愈10027例、治愈率95.5%。外来人口结核病得到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明显下降。结核病细菌耐药监测结果耐药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将外来人口纳入结核病控制项目,有利于区域结核病疫情控制,减少了耐多药结核菌的产生,有效降低了疫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宝安区就诊的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结核病与肺部疾病联合会制订的《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的要求,采用比例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情况。结果25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耐药菌株126株,总耐药率为50.0%;耐多药菌株89株,多药耐药率为35.3%。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至低依次为利福平(RFP)38.1%,异烟肼(INH)36.5%,链霉素(SM)27.0%,乙胺丁醇(EMB)13.9%。结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情况仍不容乐观,应加强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2011-2015年期间四川省肺结核患者结核菌耐药特征分析,进一步掌握该省耐药结核病流行特点,为制定十三五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四川省12个市(州)108个县(市、区)中所有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及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痰标本分离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FP)、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M)的药物敏感性,对其耐药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筛查的6158例患者中,总耐药率为43.10%,初治患者耐药率为32.00%,复治患者耐药率为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3,P0.01),任何耐药顺位为INH OFX RFP KM。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占耐药患者比例为30.97%,广泛耐药结核病患者占耐多药结核病患者的18.13%。男性患者耐药率为45.19%,高于女性(2=21.06,P0.01);农村患者耐药率为45.77%,高于城市;30~60岁年龄组患者耐药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四川省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及耐多药结核病高危人群耐药率高于全国水平,且高于2010年该省第五次流行病学调查水平。45~60岁农村男性患者是耐药防控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