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世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有效控制血糖是DM患者的主要治疗目标,而胰岛素治疗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地特胰岛素注射液(IDet)作为新一代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具有减少体质量增加的优势[1].格列美脲作为新一代磺酰脲类(SU)降糖药物,具有降低体质量和减少低血糖风险的特点,并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本研究拟观察IDet联合格列美脲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IDet联合格列美脲对T2DM患者可能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全球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上升,儿童青少年T2DM患病率明显增加,并有超越儿童既往以1型糖尿病(T1DM)为主的传统流行模式,因而引起各国糖尿病学界的关注。显然,加强对儿童青少年T2DM的防治研究,不仅关系到能否降低T2DM患病率和保护儿童青少年健康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在学术上过去数十年专注于儿童青少年T1DM的研究,所以目前对儿童T1DM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与治疗已基本清楚,而对儿童青少年T2DM的研究则刚起步,许多问题尚待研究。目前有限的基于临床观察的资料表明和成人T2DM相比,环境因素和胰岛素抵抗也是儿童T2DM发病…  相似文献   

3.
肥胖和T2DM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相当复杂。近年发现,肥胖及T2DM患者的肠道激素水平发生改变,肠道激素,如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释放肽(GIP)、酪酪肽(PYY)、胆囊收缩素(CCK)、胃促生长素与肥胖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导致一系列代谢障碍,可能是引起肥胖及T2DM发生发展的病因之一。以肠道激素为基础或与之相关的治疗方案成为近年来糖尿病研究领域的热点方向之一。目前,部分基于肠道激素的治疗手段已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本文就肠道激素的认识历程、肠道激素影响糖尿病和肥胖发生的机制,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糖尿病(DM)是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症状,疾病后期合并多种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障碍疾病。2010年全球DM直接死亡人数已达130万[1],而由于DM导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死亡人数更高达1290万。目前我国已有近12%的成人罹患DM,其中以2型糖尿病(T2DM)占多数,而仅有25.8%接受正规DM治疗[2]。既往研究认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是T2DM发病机制。两者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近年来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血清ghrelin与PG、Ins水平的关系。方法同步测定34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DM0)、治疗达标后2周(DM1)及6个月(DM2)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时血清ghrelin、Ins、PG水平。结果(1)DM1、DM2比DM0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明显增加(P〈0.05);(2)DM0多点血清ghrelin及ghrelin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DM2(P〈0.05);(3)DM2空腹血清ghrelin水平与HOMA-β(r=0.446,P〈0.05)呈正相关;与FPG(r=-0.274,P〈0.05)、FIns(r=-0.35,P〈0.05)、BMI(r=-0.276,P〈0.05)呈负相关。结论Ghrelin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老年糖尿病(DM)患者由于应激机制下降,自主神经病变、脏器功能损害及多种疾病并存,常有其自身特点,治疗中血糖波动大,低血糖发生率高,发生低血糖时反应不明显。因此需要一种符合生理需要的治疗方法。瑞格列奈作为一种非磺脲类促泌剂,其特点是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对餐后血糖控制较好,不良反应少。甘精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能有效控制空腹血糖(FPG)。本文拟观察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对老年2型DM(T2DM)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估我国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方法研究对象分为LADA组、2型糖尿病(T2DM)组、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患者均为初诊未治,经2周胰岛素强化治疗血糖控制达标后进行研究。对全部研究对象空腹测定临床参数及生化指标,应用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定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LADA组FC-P及Fins显著低于NC组(P〈0.05),年龄、BMI、wHR、SBP、DBP、TC、TG、LDL—C、HDL-C与N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LADA组BMI、WHR、SBP、Fins、FC-P、TC、TG、LDL-C均显著低于T2DM组(P均〈0.05)。NC组、LADA组、T2DM组ISI分别为12.83±1.09、6.70±0.71、3.80±0.20,三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NC组相比,LADA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其程度较T2DM组轻。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DM)因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高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肥胖的2型DM(T2DM)发病率逐年提高,肥胖的T2DM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IR),可并发多种并发症.因此,长期以来,T2DM IR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是人们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维吾尔族 2型糖尿病 (DM )家系非糖尿病一级亲胰岛素敏感性及 β细胞功能。方法 收集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 2型DM家系 2 1个。在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排除DM的前提下 ,选择先证者的一级亲为观察组 (89人 ) ,选先证者或其血缘亲属的配偶 (78人 ) (除外有DM家族史者 )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HOMA β和HOMA IR。 结果 在正常OGTT情况下 ,DM家系一级亲组血浆空腹胰岛素和OGTT 2h胰岛素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5 )。观察组的HOMA IR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HOMA β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维吾尔族DM家系非DM一级亲在正常糖耐量情况下已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但 β细胞功能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的病因研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十年前就已认识到糖尿病在病因方面是呈异质性 ,它们共同的临床特征是血糖增高。对糖尿病病因认识的深入反映在对糖尿病病因分型的不断修正及补充上。近 2 0余年来病因研究进展最快的莫过于发现许多种单基因突变糖尿病 ,例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线粒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以及多个与胰腺发育、胰岛分泌调控有关的转录因子基因突变引起的糖尿病。这些基因突变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研究不仅使我们在糖尿病病因上有了进一步的细致分类 ,而且使我们对糖尿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胰岛 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及周围组织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王伟伊  马慧珍  李曼 《山东医药》2022,62(2):97-100
2型糖尿病(T2DM)是临床常见内分泌疾病,以血糖异常及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肌少症则是以骨骼肌质量及力量减少为特征的症候群.两者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着共同点,临床也常合并出现.T2 DM合并肌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骨骼肌代谢平衡紊乱、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及胰岛素抵抗.T2 DM合并肌少症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胰岛素抵抗在糖尿病的发生及病理衍变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发现了一些胰岛素增敏药,其作用机制各不相同.随着人们对这类药物认识的加深,有些药物不但能减轻糖尿病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而且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抗氧化应激、保护心血管功能等,并对多囊卵巢也有良好的疗效.现就近年来人们对胰岛素增敏药的认识及临床应用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3.
由于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揭示,使得2型糖尿病(2型 DM)胰岛素治疗总趋势倾向积极。在2型 DM 病程进展中,当血糖升高到足以诊断糖尿病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均存在,并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素分泌不足便成为主要矛盾。为使血糖达标,延缓病程进展及生存所需,最终则需要胰岛素治疗。1 2型 DM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机理与必要性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结果显示,2型 DM 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胰岛功能逐渐减退,如果按照患者胰岛功能减退的速度推算,大约15年左右,  相似文献   

14.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T2DM)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由于牵涉多个基因及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糖尿病发病机制异常复杂,至今其分子生物学病因仍然不明。以前的调查发现,一些基因的异常与T2DM发生有关,但对这些基因的研究甚少;最近发现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在胰岛素分泌异常和T2DM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 (T2DM )患者绝大多数存在胰岛素抵抗 ,且随着病情的进展 ,多伴有脂类代谢紊乱 ,它们与T2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尤其与老年T2DM发生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本文选择了10 0例老年T2DM患者 ,分为有或无大血管病变组及 40例正常对照组 ,测定所选对象的空腹血糖 (FBG)、血脂、空腹胰岛素 (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AI) ,进行统计学处理 ,旨在探讨血脂改变、胰岛素抵抗与老年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选择我院住院的 10 0例老年T2DM患者为老年糖尿病组。其中有大血管病变组 5 8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 (T2DM )及 2型糖尿病病人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胰岛 β细胞功能、胰岛素抵抗 (IR)及早期胰岛素分泌功能 ,探讨其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59例正常对照组、58例T2DM病人糖耐量正常的T2DM病人一级亲属及 38例T2DM ,他们的体重指数 (BMI)均 <2 5kg/m2 ,计算并比较三组的血清胰岛素、血糖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β细胞功能指数 (HOMA β)及胰岛早期分泌指数 (△I30 /△G30 )。结果 非肥胖的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组的HOMA IR均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但低于T2DM组 ;而HOMA βTI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但高于T2DM组 (P <0 0 1 ) ;△I30 /△G30 显示一级亲属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结论 非肥胖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在糖耐量正常时就已经存在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早期分泌指数减低 ;IR并非继发于肥胖和高血糖症。  相似文献   

17.
<正>早期针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恢复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保持血糖稳定同时能避免餐后高血糖〔1〕,且能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使部分受损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或功能恢复,从而避免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内服用降糖药〔2〕,有学者〔3〕认为,一部分新确诊糖尿病(DM)患者如能早期正确治疗甚至能可逆性恢复健康。本文对DM发病机制及治疗原理,认识胰岛素治疗DM使用中的利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缓慢进展并终身存在的疾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IR贯穿在T2DM发生发展的始终,胰岛细胞功能缺陷是其发病的必要条件。众多学者都对T2DM发病过程中β细胞功能的病理表现特点投入了很大精力进行研究。2010年,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的Rizza教授因在胰岛素分泌及肝糖代谢等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获得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最高科学成就奖——Banting奖。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病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我国已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最多的国家.T2DM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状态受损害而容易并发各种感染.定植于人类胃黏膜上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些胃肠及胃肠外疾病的病原体,感染了超过50%的世界人口.H.pylori与T2DM均对公共健康造成重要危害.一系列研究表明,T2DM与H.pylori感染有明显关联性.T2DM患者H.pylori感染可引发系统性炎性反应,增加了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慢性H.pylori感染与胰岛素分泌损害相关,可能是T2DM以及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危险因子.面对H.pylori感染和T2DM疾病的庞大人群和处置难度,在进一步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同时,应合理有效予以控制以遏制一系列相关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20.
瘀血阻络是糖尿病(DM)并发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清热活血等治疗原则,调整人体内环境,改善患者代谢状况。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能够从不同方面改善高血糖、高血脂及胰岛素抵抗对心血管的损害,延缓2型糖尿病心血管损害进程。miRNA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糖尿病并发症诊断与治疗的靶点。miRNA在DM心血管并发症中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介导的DM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制是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