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3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分析陈德滇汤学良*寸英丽*邹天宁*大约80%~90%的甲状腺癌属低度恶性〔1〕,其早期的临床表现和腺瘤极为相似。因此,术前常误诊为良性癌而做局部切除。我科1993年~1997年共行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66例,其中首次按良性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0年来89例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手术治疗的原因和术式。结果 89例接受再手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62%(5例),术后随访率为95.5%(85/89),随访至今有10年,生存率为(81/89)91.1%。结论甲状腺癌行部分切除术残癌率高,应选择甲状腺全切除术+颈部淋巴清扫术,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再手术方式.方法对32例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32例中,原发癌灶残留1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后复发或局部淋巴结转移8例,对侧甲状腺及对侧颈淋巴结出现病灶5例,甲状腺微小癌并颈淋巴结转移4例.再手术方式包括:①原发灶残留者行残叶及峡部切除,或加对侧叶次全切除术;②对颈淋巴结转移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③对侧甲状腺及对侧颈淋巴结转移者,行对侧甲状腺癌根治术④对甲状腺微小癌并颈淋巴结转移者,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结论对局限于一侧甲状腺叶的甲状腺癌,首次手术至少行患侧甲状腺叶及峡部切除,避免单纯肿瘤摘除术;根治术后复发或局部淋巴结转移,手术仍为主要治疗手段;应重视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意义、方式和注意事项。方法对甲状腺癌再手术5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次手术不当,再手术时甲状腺及周围组织中残留癌发生率为50.0%。再手术后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92.1%(35/38)和70.0%(14/20);乳头状癌复发后再手术5年生存率85.7%(6/7)。再手术涉及颈淋巴结清扫和甲状腺残叶处理时,可选用“L”型切口。结论甲状腺癌再手术是必要的。首次术式选择不当,2次手术间隔最好为1~3个周。再手术术式选择应根据首次手术、肿瘤病理类型、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陈思梦  沈美萍  王水 《江苏医药》2000,26(2):120-121
探讨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原因和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4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各种原因,比较甲状腺癌初次手术和再手术的主要并发症。结果误诊是甲状腺癌近期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癌手术和再手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脊髓肿瘤再手术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8 1年 7月~ 1998年 6月 ,收治脊髓肿瘤术后症状复发而再次手术 16例 ,行 17例次手术。其中肿瘤复发 10例 ,其它原因 7例次 ,现对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分析。1 一般资料本组 16例中 ,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16~ 5 6岁 ,平均 3 6岁。再次手术部位为颈段 3例 ,胸段 9例 ,手术 13例次 ;腰段4例。2 再手术原因及处理2 .1 因肿瘤复发再手术 10例 ,哑铃形肿瘤 4例 ,恶性硬脊膜外肿瘤、髓内肿瘤、髓外硬脊膜下肿瘤各 2例。其中 5例第一次未行全部切除 ,髓内肿瘤、硬脊膜外恶性肿瘤各 2例 ,胸段哑铃形肿瘤 1例。 2例髓内肿瘤第一…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术后复发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复发者是否需行再手术。方法 对我院20年间甲状腺再手术94例,第一次手术行术中冰冻检查62例进行分析。结果 94例甲状腺再手术患者,最初病理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53例,腺瘤23例,囊腺瘤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2例,乳头状腺癌的5例,滤泡状腺癌2例,混合性癌1例。行术中冰冻检查的62例中有甲状腺癌2例(3.2%)。未行术中冰冻检查的32例中有6例为甲状腺癌(18.75%)。在86例良性病变中,再手术复发为恶性者5例(5.8%)。再手术并发症包括:2例短期的喉返神经损伤,2例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 术中冰冻检查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适当的术式选择可以避免再手术,良性结节的次全切除有利于预防复发。甲状腺再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再手术的原因、方法、手术入路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甲状腺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11例,滤泡状癌2例,结节性甲状腺22例,甲状腺腺瘤1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再手术后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2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2例,乳糜漏1例,总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8%(5/39)。结论首次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和误诊是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再手术并发症多,必须强调做好术前评估,术中仔细操作,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00例DTC患者(≤16岁14例,〉16岁84例),采用手术治疗加促甲状腺素(TSH)抑制治疗。单因素分析用Kapian-Meier计算,回归多因素分析用Cox模型计算。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0年,随访时间(99.9±20.8)个月,全组死亡8例,死亡时间均超过10年。Kapian-Meier计算10年累积生存率为97%。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首次治疗时的年龄、原发灶的大小、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是影响少年和青年DTC预后的因素。结论远处转移、原发灶的大小和年龄是影响青年DTC预后的独立因素。无远处转移的少年和青年DTC行甲状腺单腺叶加峡部切除加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式为主。术后促甲状腺素抑制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乔宗海  徐洁洁 《江苏医药》1998,24(5):349-349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重危病人的常用手术。在颈部气管周围组织结构正常的情况下,该手术并不复杂,行之得当,术后并发症亦不多见。而甲状腺癌患者,尤其是晚期病人,由于癌肿组织包绕压迫气管,常增加气管切开的难度,如有不慎,常引起病人死亡。本文就我院1990~1995年遇到的3例病例分析如下。例1,男,48岁。颈部肿胀8个月,伴呼吸困难B”~皿”。入院时查预部高度肿胀如“牛颈”,肿块质地较硬,肿胀范围累及整个前颈部,周围境界不清。为缓解呼吸困难,在插管全麻下行气管切开术。颈前正中切口,切口长10cm左右,分离颈前肌后,即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后病理证实为分化型甲状腺癌需再次手术治疗的45例临床病理资料。结果:45例再次手术患者原因为将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35例(77.7%),首次手术时25例术前未行定性检查,8例病理误诊为良性。首次手术术式选择不当33例(73‘3%),术后病理证实癌残留19例(42.2%),术后复发2例f4.4%)。发生短暂喉返神经损伤2例,短暂低钙抽搐2例,发生术后窒息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再次手术者术后随访3~7年,平均随访5年,1例手术后34个月死于肺及骨转移,5年生存率为97.77%。结论:甲状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误诊,手术切除范围不够是造成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提高对甲状腺癌的认识水平,强调术前B超+穿刺细胞学检查,常规术中快速冰冻切片,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重要环节,熟练掌握再次手术的人路及技巧是确保再次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癌再手术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再手术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36例再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中二次手术者28例,三次手术者8例;36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发现总残癌率为58.3%(21/36),其中原发部位残癌率44.4%(16/36),颈部淋巴结转移36.19%(13/36).结论 甲状腺肿瘤手术应行甲状腺腺叶切除;疑有颈淋巴结转移时要行规范化的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3.
赵玲  马步云 《安徽医药》2023,27(2):288-291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甲状腺髓样癌(MTC)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21年5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病理诊断的32例MTC和127例PTC病人SWE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者SWE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对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 MTC杨氏模量平均值(Emean)为23.50(12.40)kPa小于PTC Emean 36.15(18.65)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C杨氏模量最小值(Emin)为1.50(7.80)kPa小于PTC Emin 13.70(20.25)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TC与PTC杨氏模量最大值(Emax)、结节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杨氏模量比值(Eratio)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Emean截断值为27.80 kPa,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灵敏度为0.72,特异度为0.76。Emin截断值为10.10 kPa,AUC为0.75,...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转移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余祥  罗小平 《江西医药》2007,42(2):110-1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移癌的CT表现及CT诊断价值.方法 6例甲状腺转移癌中,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2例经细针穿刺细胞学证实.原发食道癌2例,肺癌、直肠癌、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各1例.CT平扫加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单发结节型4例,表现为甲状腺叶内单个结节状低密度灶,重度强化,但仍呈相对低密度,边缘清楚或部分模糊,其中1例伴颈淋巴结转移及边缘强化.多发结节肿大型2例,表现为甲状腺显著肿大伴内多发结节低密度灶,不均强化伴内不规则坏死区,其中1例伴有粗钙化灶.结论 甲状腺转移癌CT表现多种多样,单发结节型,多发结节肿大型,厚壁囊变型,病灶内可伴钙化及有颈淋巴结转移,与原发性甲状腺良恶性病变CT表现相似,无特征性,确诊需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但有恶性肿瘤既往史,年龄大于50岁,CT发现甲状腺单发结节、多发结节肿大或厚壁囊性灶的患者应考虑甲状腺转移癌可能,CT能为临床提供转移灶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及有无同时伴颈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的推移、侵犯.  相似文献   

15.
成人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相当高,其中大多数为良性病变,无需特殊处理,而恶性病变占5%~15%,需要及时处理。鉴于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且临床处理方法不同,所以鉴别结节的良、恶性非常重要。一般可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核素扫描、细针穿刺、实验室检查等几方面评估甲状腺结节性质。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需采取手术、同位素、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等综合手段,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五种癌基因蛋白产物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天星  罗尧生 《河北医药》2000,22(3):165-167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癌变的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于石蜡切片对43例甲状腺癌,17例腺瘤,19例瘤旁甲状腺组织进行了c-erbB-2,p53,Bcl-2,c-myc,p16癌基因产物的检测。结果 癌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1种或1种以上基因产物表达与腺瘤及瘤旁组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c-erbB-2表达随癌组织分化程度增高而增高。  相似文献   

17.
朱卫东  王鑫  张一兵 《河北医药》2010,32(20):2820-2822
目的研究EZH2基因在甲状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PCR方法对50例甲状腺癌和20例甲状腺瘤组织进行EZH2检测。结果EZH2蛋白和mRNA在甲状腺癌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甲状腺瘤组织(P〈0.05);发生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EZH2表达高于未转移组(P〈0.05)。结论EZH2基因可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作为辅助诊断有助于良恶性甲状腺肿瘤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再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68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8患者中除外3例术后有短期的轻度口唇麻木外,余均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严格手术人员的培训,认真细致的术中操作及被膜保留技术是防止产生手术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CNo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2年6月入住我院进行手术的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CNo患者,术中进行常规手术探查颈部Ⅵ淋巴结并清扫送检。结果 36例患者有9例(25%)患者发现淋巴结阳性,其巾术中探及淋巴结肿大6例(16.7%),6例中4例阳性(66.7%)。3例术后复发行颈清扫术:结论 对临床颈淋巴结阴性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应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探查,在技术纯熟的前提下尽量清除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曲格列酮对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FTC-133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FTC-133与不同浓度的曲格列酮共培养,4-甲基偶氮四唑蓝( MTT)法观察其对FTC-133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DNA定量法分析曲格列酮对FTC-133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PCR法测定曲格列酮对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p27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曲格列酮可以抑制FTC-133细胞的增殖,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曲格列酮作用后,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FTC-133的G0/G1细胞的比例增加(P<0.05);p27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曲格列酮可以抑制甲状腺滤泡状癌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转化,从而抑制其增殖,曲格列酮可能成为治疗甲状腺滤泡状癌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