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鱼腥草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6例,选用鱼腥草注射液1~2ml/(kg·d);对照组35例,选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两组均加用青霉素10万u/(kg·d),静滴。结果:治愈时间,治疗组(5.29±1.65),对照组(5.69±1.61)d,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鱼腥草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副作用小,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门诊及住院部的手足口病患儿,年龄1~5岁,病程均小于2d,不伴心肌炎、脑炎等严重并发症患儿1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采用静脉滴注喜炎平注射液5mg/(kg·d),联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注射液10mg/(kg·d);对照组66例,单纯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10mg/(kg·d),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3d总有效率分别为94.59%和75.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低,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在常规抗病毒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静脉滴注喜炎平,可明显提高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其安全性高、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低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低热的疗效。方法将19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低热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1~5岁者予5mL/(次·d)[体质量<10kg者予0.5mL/(kg·次)],5~12岁者予0.5~0.8mL/[kg(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10mL/(kg·d),静脉滴注,治疗3d。结果治疗3d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低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的效果。方法把本院收治的100例上感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静滴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5~10mg/(kg·d)静滴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98.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不良反应小,治疗小儿上感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喜炎平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4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5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 0 .2~ 0 .4 m L· kg-1· d-1稀释后滴注 ,1日 1次。对照组 4 3例 ,用利巴韦林注射液 10 mg· kg-1· d-1稀释后滴注 ,1日 1次。 2组总疗程平均为 3d,2组综合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1.11% ,对照组总有效率 74 .11%。结论 该药在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刘燕玲 《今日药学》2011,21(6):367-368
目的 分析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5例,加用喜炎平注射液5 mg·kg<'-1>·d<'-1>,qd,疗程3~5 d;对照组95例,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4>·d<'-1>,qd,疗程3~5 d.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为(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88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分为喜炎平治疗组(实验组)44例,利巴韦林治疗组(对照组)44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平均治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退热时间及伴随症状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喜炎平注射液具有疗效确切、退热时间短、伴随症状消退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刘晓燕  李华彬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33-3235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0.2~0.4 mL/k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比两组治疗3天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3天后,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和见效时间两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作用,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浏阳市人民医院永安中心医院诊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6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各8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应用退热、止咳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炎琥宁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1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10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d。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改善快(P<0.05),两组见药物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炎琥宁应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减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加速退热过程,缩短疗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对小儿水痘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水痘患儿分为3组。阿昔洛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昔洛韦注射液15 mg/(kg·d)、分2次静滴。利巴韦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5 mg/(kg·d),分2次肌注。结果:利巴韦林组与阿昔洛韦组治疗后退热时间及结痂天数无明显差异,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利巴韦林和阿昔洛韦对小儿水痘均有显著疗效,但利巴韦林效价比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优化我院手外科罂粟碱注射液给药方式。方法通过对我院手外科显微外科术后的患者进行自设问卷调查,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制定优化罂粟碱注射液给药方式的方案,对新给药方式进行同样的问卷调查。结果显微外科术后罂粟碱注射液使用微量泵入的给药方式相比于肌肉注射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通过优化罂粟碱注射液的给药方式,使药物发挥了更好的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黄连、清开灵、穿琥宁3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近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有关3种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16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种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无关,与药物成分及制剂杂质、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过敏性休克主要发生于用药30min之内,占总例数的82.74%;死亡9例,占总例数的5.52%。结论:临床应重视3种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以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对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良好控制血糖基础上,治疗组用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使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30d。结果在疼痛、感觉异常、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四个方面,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酸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DPN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中枢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复方麝香组(治疗组)63例,清开灵组(对照组)41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22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73.17%,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起效时间和达最大效应时间也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从证效关系分析,复方麝香注射液对痰热内闭型的疗效优于痰浊内盛型(P〈0.025);同时提示复方麝香注射液的治疗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具有醒脑止痉、清热凉血、行气活血和解毒止痛等功效,是防治意识障碍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不同温度(25℃、37℃)下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临床用药量的奥硝唑注射液加到临床用药量的木糖醇注射液中,在不同温度下放置,0~8h内观察外观、测定混合液pH值、紫外分光度法测定混合液中奥硝唑的含量.结果在25℃与37℃条件下放置8h内,两种注射液配伍后的溶液的外观、pH值、奥硝唑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可以配伍,在8h内配伍液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16.
王卫东  高天  何燕  郭雅静 《中国药房》2010,(36):3390-3392
目的:考察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用开放式方法观察比较其临床不良事件。结果:血塞通注射液和血栓通注射液不良事件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用药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临床安全性表现除类型外其安全性无差异,但发热寒战及局部用药反应为说明书中未有的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胰岛素注射液与葡萄糖及香丹注射液体外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配置A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胰岛素注射液4IU(0.1ml);B液: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胰岛素注射液4IU(0.1ml),香丹注射液20ml(2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胰岛素在24h内在配伍中的稳定性,并考察24h内两组液体的pH值及外观变化。结果:胰岛素在24h内,外观、pH、含量稳定。结论:三者配伍过程中胰岛素在24h内无明显变化,性质稳定。本实验初步结果液体外可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于绝经后妇女摘取宫内节育器。方法将164例绝经后要求取环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联合用药;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取环成功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镇痛效果、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可减少绝经后妇女取环并发症和痛苦,提高取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舒血宁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以丹参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效率相差11.9%,有效率明显提高,说明治疗组比对照组的治疗效果明显。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两药合用,能起到协同作用。加强了对自由基的清除,保护了脑细胞、血管内皮细,扩张脑血管,明显改善了由于梗死导致的周围组织缺血情况,从而减轻了脑梗死所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症状,对急性脑梗死有明显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方静  周学琴 《中国药房》2011,(19):1792-1793
目的:考察舒血宁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和果糖注射液配伍后,混合液放置时间与药物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模拟临床用药浓度,在室温(25℃)下将舒血宁注射液20mL分别与250mL5%葡萄糖、果糖注射液配伍,放置0、1.0、1.5、2.5、3.5h后考察配伍液的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与吸光度的变化。结果:舒血宁注射液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配伍后,性状、pH值无明显变化,吸光度、不溶性微粒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在室温25℃时,舒血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建议在1.5~2h内使用;果糖注射液最好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