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运用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法,分析比较了少精子症、弱精子症、精液正常者的精液沉淀物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百分比活性。结果显示:少精子症患者的LDH-C4同工酶百分比活性46%显著低于精液正常者的71%(P<0.01)及弱精子症患者的67%(P<0.01);相对的,少精子症的LDH5同工酶百分比活性16%显著高于精液正常者的4.8%(P<0.01)和弱精子症的6.3%(P<0.01)。本文认为少精子症者精液沉淀物LDHC4活性降低与其精液中的各类细胞诸如未成熟的精子细胞、白细胞及一些微生物的相对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2.
蒲小勇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2,32(1)
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原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而Y染色体长臂无精子因子( 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是引起原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的重要因素.AZF微缺失的机制及其在诊治原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方面取得了很多卓有成效的研究,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4.
5.
原发性无精子症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AZF微缺失筛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Y染色体AZF微缺失与原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之间的关系。方法:所有筛选入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均进行外周血生殖内分泌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检测及染色体核型分析,排除激素水平异常者及染色体结构与数目异常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实验对象67例分为原发性无精子症组(A组)49例与原发性严重少精子症组(B组)18例,正常生育男性对照(C组)40例。确定了8个实验用序列标签位点(STS),分别是:sY84、sY86、sY127、sY134、sY152、sY153、sY254、sY255,并以X/Y连锁锌指蛋白基因(ZFX/Y)为内对照进行多重PCR筛查AZF微缺失。结果:67例实验组样本中,共检测出AZF微缺失8例,缺失率为11.94%,其中AZFc区缺失的有4例,AZFa+AZFc区缺失的有2例,AZFb+AZFc区缺失的有1例,AZFb区缺失的有1例。对照组未检出AZF基因微缺失。经χ2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AZF区域STS总缺失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Y染色体长臂AZF微缺失与原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相关,多重PCR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54例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Y染色体上AZF微缺失与男性无精子症及少精子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重PCR技术,对54例无精子症及少精子症患者AZF4个区的1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进行了微缺失检测,并同时做了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54例患者中共有4例发现微缺失(7.4%),其中有2例在17例无精子症患者中发现(11.8%),另2例在37例少精子症患者中发现(5.4%)。结论 AZF微缺失是导致男性无精子及少精子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胞遗传学检查与AZF微缺失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复方玄驹胶囊对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密度、活力及形态的影响.方法 2007年2月-12月在门诊就诊的不育患者中,将少精子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复方玄驹胶囊和五子衍宗丸口服,于服药前、服药3个月后,运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检测精子密度、活力.以改良巴氏染色法将精子染色后运用CASA检测精子形态变化.结果 复方玄驹胶囊治疗组精子密度、活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精子畸形率和精子头部畸形率降低(P<0.01),并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复方玄驹胶囊能够提高精子密度、活力及活率,降低精子畸形率和精子头部畸形率,且效果优于中药传统复方五子衍宗丸. 相似文献
8.
9.
《中华男科学杂志》2017,(1)
目的:分析部分型圆头精子症患者精液常规参数及精子形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100例部分型圆头精子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非圆头精子症的不育患者180例。根据精液中圆头精子所占比例不同将病例组分成5组:1组(25%~40%)、2组(41%~55%)、3组(56%~70%)、4组(71%~85%)、5组(86%~99%),根据WHO《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标准对其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包括精子浓度、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对不同畸形精子进行计数并计算畸形精子指数(TZI)及精子畸形指数(SDI)。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精子活动率[(35.76±24.88)%vs(62.03±10.20)%]、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26.11±20.39)%vs(45.62±6.87)%]、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1.45±1.45)%vs(5.98±2.21)%]和SDI(1.33±0.11 vs1.27±0.5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年龄[(29.82±4.90)岁vs(30.33±3.59)岁]、精子浓度[(46.01±40.38)×10~6/ml vs(54.00±25.15)×10~6/ml]和TZI(1.35±0.11 vs 1.34±0.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各组精子活动率、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TZI和SDI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而年龄和精子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随着圆头精子比例的升高,精子头部形态由异质性偏向于均一性。结论:精液中不同比例的圆头精子与精液常规参数和形态学指标密切相关,可对不育患者辅助生殖技术的选择和受精率的预测起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精子核成熟性与少、弱、畸形精子症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少、弱、畸形精子症以及精子头部形态缺陷和精子核成熟性的关系。方法2005年3月至2005年7月329例不孕不育患者(其中少精子症患者50例、弱精子症52例、畸形精子症83例)分别采用精液常规检查、精液改良巴氏染色检查以及精液苯胺蓝染色检查。结果①少精子症组患者精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的中位数为12%(P=0.035),弱精子症组为8%(P=0.947),畸形精子症组为10%(P=0.033)。②少精子症患者精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与锥形头畸形呈正相关(r=0.635),畸形精子症患者精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与大头、小头呈正相关(r=0.368、0.304),而和梨形头畸形呈负相关(r=-0.396)。结论少精子症患者和畸形精子症患者中核未成熟精子比例增加,精子头部形态中大头、小头和锥形头畸形与核未成熟精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精子发生相关基因VASA在正常和少精子症患者精子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生殖细胞高度特异性基因VASA和信号分子BMP-4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正常和少精子症患者精液通过Percoll梯度分离获得精子和未成熟生精细胞,采用RT-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分析基因转录产物表达。结果少精子症精子VASA基因转录产物是正常精子的1/5;两种样本精子中均检测到荧光信号,正常组信号强,与Western blot结果相一致;两种样本精子RT-PCR均未检测到BMP-4及其Ⅰ型受体Alk-3表达,但在分离的未成熟生精细胞中均表达。人正常睾丸组织可检测到BMP- 4及其Alk-3表达。结论少精子症患者精子发生过程中VASA基因及其产物发生变化;BMP-4及其受体Alk- 3并不直接上调VASA表达;睾丸组织包括精子所存在的部分转录产物,而精子转录产物并不完全等同于睾丸组织;睾丸组织内表达BMP-4和Alk-3的可能主要是精原和精母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与特发性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关系,及探讨Y染色体基因微缺失的位点、缺失率有无民族间的差异性.方法:应用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40例汉族及维吾尔族特发性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Azoospermia Factor(AZF)因子多位点的微缺失检测.结果:23例特发性无精子患者中,3例发生AZF因子缺失,缺失率为13.04%;17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2例发生AZF因子缺失,缺失率为11.76%.结论:Y染色体AZF因子微缺失的范围和位置对于胞质内体外受精治疗男性不育具有重要意义,但Y染色体AZF因子的缺失的位点及缺失率有无民族间的差异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无精子症病人的病因分为梗阻性和睾丸源性 ,在临床上 ,对无精子症病人重在判断病因并估计预后。精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对病因及预后的判断既经济实用又快速简单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无精子症病人 5 1例 ,年龄 2 3~ 35岁 ,婚龄 1~ 8年 ,性生活均正常。多次检查精液示离心沉渣无精子 ,无明确的睾丸附睾炎、睾丸损伤或其他相关生殖系统病史。体格检查 :睾丸 12~ 2 5ml(睾丸模型比拟法 ) ,附睾及输精管未见异常 ,无其他明显异常体征。所有病例均行精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睾丸活检 ,其中 3例行输精管造影。精液细胞学检查方法为 :病人禁欲 2…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T1基因多态性(GSTT1)与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的关系。方法:按WHO手册标准,采用WLJY-9000伟力彩色精子质量检测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精液分析,根据精液检测结果将研究对象分成特发性无精子症组(n=34)、少精子症组(n=40)和正常对照组(n=53),各组研究对象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无统计学差异。基因组DNA来自研究对象提供的外周血有核细胞,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研究对象GSTT1基因进行分型。结果:特发性无精子症组、少精子症组GSTT1缺失型基因频率分别为76.5%和7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精子症组vs正常对照组,OR=3.13,95%CI为1.20~8.16,P=0.020;少精子症组vs正常对照组,OR=2.53,95%CI为1.06~6.11,P=0.038)。结论:GSTT1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有相关性;GSTT1缺失基因型是特发性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精子症不育者精液中白细胞(WBC)密度、一氧化氮(NO)和尿酸(UA)之间的关系。方法依据WHO诊断标准,选择白细胞精子症不育者40例,非白细胞精子症不育者35例,生育者30例,采用过氧化物酶染色法进行精液WBC密度计数;采用镀铜镉还原荧光法检测NO代谢产物硝酸盐(NO_3);UA含量测定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结果白细胞精子症组精液NO含量为(106.95±4.13)μmol/L、WBC为(1.985±0.696)×10~9/L,而UA含量(166.9±68.1)μmol/L,生育组NO含量(41.31±3.67)μmol/L、WBC为(0.038±0.024)×10~9/L和UA含量为(398.6±52.3)μmol/L。NO和WBC显著高于对照组,U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UA与NO及WBC均呈显著性负相关(r=-0.795,P<0.01:r=-0.857,P<0.01)。结论白细胞精子症患者精液NO产生增多致UA含量下降,使精子中毒受损。提示临床在治疗时应加用抗氧化药物,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精液离心沉淀分析在无精子症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世界范围内不育症的发病率高达10%-15%,与男性相关的因素约占50%,其中又有10%的男性不育为无精子症。精液质量分析是诊断和治疗男性不育症的重要依据,而目前临床对无精子症与少精子症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因此,无精子症患者精液中是否存在精子不仅决定无精子症诊断成立与否,也关系到患者在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时如何获取精子。在临床工作中常遇到很多医疗单位仅凭常规镜检时未发现精子即作出无精子症的诊断。为此,本研究对经外院检查为无精子而来我院男性不育科就诊的301例患者精液进行离心涂片复检,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男性无精子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染色体核型和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无精子症患者63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49例和精液参数正常生育男性60例,抽取外周血分别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染色体核型和性激素水平。结果:63例无精子症患者中,7例Y染色体微缺失,微缺失的发生率为11.11%(7/63);49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4例Y染色体微缺失,微缺失的发生率为8.16%(4/49),与正常精液组(未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精子症患者中,染色体核型异常率为9.52%(6/63),而正常生育男性精液组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中均未发现异常染色体核型。与正常生育男性精液组[FSH(3.88±2.21)IU/L;LH(4.63±1.51)IU/L]比较,无精子症[FSH(20.41±19.34)IU/L;LH(11.44±9.48)IU/L]和严重少精子症[FSH(8.88±7.04)IU/L;LH(6.78±3.85)IU/L]不育患者FSH和LH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不育患者有必要进行遗传学和性激素检查,便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血铅、镉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男性少、弱、畸形精子症患者血铅、镉的测定,探索职业、环境、嗜好、生活习惯对男性生殖的影响。方法经检查确诊为少、弱、畸形精子症的79例患者,检测其血铅、镉含量和进行精液分析,将其结果与精液正常的34人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79例患者中,血铅(Pb)≥100μg/L或镉(Cd)≥5μg/L共53例,占总患者的67.1%;正常组中仅5例Pb>100μg/L,占14.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金属铅、镉对精液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