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资料完整患者63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单支病变23例,双支病变19例,三支病变21例,组间年龄、性别具有可比性。结果三支冠脉病变组与单支冠脉病变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支冠脉病变组与单支冠脉病变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总胆固醇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越高,冠脉病变越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钠浓度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冠脉造影检查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脉病变支数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比较各组血清钠浓度。结果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的血清钠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双支和三支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钠浓度和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血清钠浓度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血清钠浓度与动脉硬化其他危险因素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部位与程度对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选择冠脉造影确诊为单支血管病变,并经动态心电图证实并发各类心律失常的20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冠脉病变分为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按50%~75%,75%~90%,90%~100%分为3级。结果各组病变在引起房性心律失常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左主干病变组和前降支病变组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同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冠脉病变组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同其他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回旋支病变组和右冠脉病变组并发的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同其他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降支和左主干病变并发的室性心律失常较多,右冠脉病变和回旋支病变并发的缓慢性窦性心律失常多见,右冠脉病变并发的房室传导阻滞多见,单支血管病变越严重并发的心律失常越多。  相似文献   

4.
崔亚奇  李杰 《中医药研究》2010,(12):1441-1441
目的分析引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变血管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6月9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特征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单独右冠状动脉病变8例(9%),单独左前降支病变3例(3%),单独左回旋支病变1例(1%),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病变13例(14%),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病变5例(5%),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病变55例(60%),左前降支+左回旋支病变6例(7%),左主干+三支病变1例(1%)。结论引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病变血管以右冠状动脉为主,目前以多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5.
妊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能够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持续恶化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给妊娠带来不良后果,对加重孕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妊娠关系,妊娠期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处理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对准备怀孕的糖尿病患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apoB/apoA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304例行冠脉造影术的病人,其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分析其血脂水平及载脂蛋白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脉病变组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oA1与冠脉病变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TC、LDL-C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apoA1与冠脉病变支数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病人的血清载脂蛋白与其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以apoA1对冠脉病变的预测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7,48(1):86-86
答:糖尿病血管病变分为微血管病变与大血管病变。前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神经病变;后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底特异性改变。若阴虚燥热,症见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口咽干燥,舌红苔黄,检查有视网膜出血、水肿、  相似文献   

8.
张鹏  刘鹏  徐伟建  毕力夫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0,(11):1308-13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病变支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368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以及Gensini积分,病变支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冠脉病变狭窄较轻者以气滞证(73.3%)为主,冠脉病变较重者以痰瘀相兼证(66.4%)、血瘀证(58.1%)为主,两者与气滞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者以气滞证、血瘀证为主,多支病变者以痰瘀相兼证、痰浊证、瘀血证、阴虚证、阳虚证为主。在多支病变组,痰瘀相兼证明显多于痰浊证、血瘀证和阴虚证(P〈0.05)。各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中左前降支(LAD)病变密切相关,单支病变中LAD最多(20.7%),并且冠脉病变中存在LAD病变的也最多(80.7%);单纯左主干(LM)病变33例,但LM病变未见,多有合并其他支病变;左回旋支(LCX)与右冠(RC)病变在中医各证型分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加重,痰瘀相兼证、血瘀证、痰浊证、阴虚证逐渐增加,而气滞证、气虚证有所减少(P〈0.05)。左冠病变主要证型是痰瘀相兼证、血瘀证、痰浊证、阴虚证,与右冠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人数的增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也增多.而内皮素(ET)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着密切联系,其是强烈缩血管物质,由内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可引起血管病变,降低ET含量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极其重要.本院2005年2月-2007年8月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4例,现将该药对ET的影响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诊断中的应用包括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认识增殖前期病变,判断是否进入增殖期以及应用对糖尿病黄斑病变进行诊断与分型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过程中,合理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将会提高对病变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磊 《河南中医》2009,29(11):1075-1077
目的:探讨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定为冠心病的患者102例,中医辨证分为7型。观察指标:①比较中医分型中偏实证组和偏虚证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②比较7型之间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结果:①偏实证组和偏虚证组比较,偏实证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病变程度较偏虚证组为重(P〈0.05);②在7型中心血瘀阻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最多及病变程度最重(P〈0.05)。结论: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中,偏实组的患者与偏虚组的患者相比心肌缺血较重,病情相对较重,同时在各证型之间以心血瘀阻证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最多及病变程度最重,表明此证型患者的病情重,属高危人群,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足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普遍的观点是糖尿病足的三元学说,即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缺血性血管病变和足部感染.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自主神经病变)、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和不良的卫生等诸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旦发病,由于其治疗复杂,困难大,会面临截肢等后果。糖尿病病人,特别是对于糖尿病病史在五年或者十年以上,同时有吸烟史的病人,是糖尿病足的高危人群,为了减少糖尿病的足部病变,自我保健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中心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模式。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广州番禺何贤纪念医院收治的20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0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应用眼科中心模式进行筛查,观察组100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应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中心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筛查率和筛查完成率情况。结果:对照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筛查率为95%,观察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筛查率为96%,两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的筛查率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完成筛查人数有30例,筛查完成率为30%,观察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完成筛查人数有90例,筛查完成率为90%,观察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筛查完成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视网膜病变阳性率和转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为中心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模式相对完善,同时也可以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完成率提高。  相似文献   

15.
肖家翔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58-1458
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多由眼组织的慢性灌注不良,静脉回流障碍,毛细血管异常,或血液系统疾病引起,主要病变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分支静脉阻塞(BRVO),其它有眼缺血综合征,血液病眼底病变,以及放射性视网膜病变等。对于慢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血管病变(diabetic angiopathy,DA)包括大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2型糖尿病本身具有血管病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检眼镜下未见到视盘及视网膜病变的荧光血管造影表现。方法对72例(72眼)常规眼前段及眼底检查未见到视盘及视网膜病变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72眼确诊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64眼,确诊率89%。结论眼底镜下未发现视盘及视网膜病变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行眼底荧光造影,出现了早期充盈缺损等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脑白质病变患者脑血管功能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脑MRI结果分为脑白质病变组45例和无脑白质病变组37例,另选取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检测,同时使用北京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进行认知功能评分。结果脑白质病变组和无脑白质病变组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的搏动指数(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脑白质病变组明显高于无脑白质病变组(P0.05),而MCA、BA的平均血流速度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白质病变组P300潜伏期明显长于无脑白质病变组及对照组(P均0.05),无脑白质病变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脑白质病变组P300波幅明显低于无脑白质病变组及对照组(P均0.05),无脑白质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白质病变组Mo CA评分明显低于无脑白质病变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TCD进行PI测定可发现糖尿病患者脑微小血管病变,结合P300和Mo CA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脑白质病变后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周围神经病变(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与糖尿病性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并存,称之为“三联病症”。以远端原发性感觉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病变可发生于双侧或单侧,或对称或不对称,但以双侧对称多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占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大多数,其发病率在有症状者可达(5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大动脉病变、小动脉病变证候要素的特点。方法将6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缺血性脑血管病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分型诊断标准结合影像学的方法,分为大动脉病变组27例、小动脉组病变组33例,对2组患者中风病的证候要素特点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急性期大动脉病变组痰证、气虚证、血瘀证出现率明显高于小动脉病变组(P0.05)。2组风证、火热证、阴虚证出现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动脉病变组证候要素以2证相兼、3证相兼、多证相兼为主,小动脉病变组以2证相兼、单证为主。2组证候要素相兼分布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大动脉病变、小动脉病变证候要素存在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