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体部X-刀)对颅外中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与常规放疗联合应用的规律。方法:190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联合组100例,常规放疗前程或后程实施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另外90例给予常规放疗作为对照组.治疗后随访观察。结果:联合治疗组有效率达88%,对照组61%(P<0.01)统计学差异显著。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9.4%.联合组11.0%(P>0.05)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颅外中晚期恶性肿瘤实施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治疗并发症未增加。  相似文献   

2.
刘美莲  陈煌基  陈森 《华夏医学》2007,20(4):665-666
目的:比较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常规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对74例经病理确诊为NSCLC的患者分为常规放疗组(CRT组)44例,立体定向放疗组(LCSRT组)30例。LCSRT组:常规放疗DT40 Gy后对残存病灶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5-8Gy/次,隔日1次,总量DT24-40Gy左右。CRT组采用常规分割放射治疗总量DT60-65Gy。结果:后程立体定向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的肿瘤消退总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59.1%及60%、3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20%和4.5%,差异无显著性(P〉0.05);放射性肺炎分别为13.3%和22.7%,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后程立体定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1年生存率优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远期疗效和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福莫司汀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术证实的恶性胶质瘤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在术后3~5周开始进行,选用6MV-X线5~7个拉弧旋转等中心照射,80%剂量曲线包绕PTV为5.0GY/次,总量DT45GY/9次,共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福莫司汀(山东),按体表面积计算用药量.诱导期:每周100mg/m2,连续3周,然后休息5周,做有效评估,维持期治疗每3周静脉注射1次,共3~5次.放化疗前后作CT或MRI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和血象变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采用福莫司汀联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客观评价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疗颅内肿瘤的远期疗效.方法:将本院采取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的颅内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在本院采取开颅肿瘤切除术的颅内肿瘤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一年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立体定向间质内放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有效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中晚期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鼻咽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LCAF)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6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分割放射治疗(CF)组和LCAF组,CF组患者鼻咽部和颈部全程行常规分割放疗,LCAF组先常规放疗36Gy,25d,然后采用LCAF照射33~35Gy,16~18d,每日2次,间隔时间6h,鼻咽部剂量为65~75Gy。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颈部照射剂量68~74Gy,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预防照射剂量55~60Gy。放射治疗结束时、放疗结束后3个月复查鼻咽部CT、纤维鼻咽镜、颈部CT和/或B超检查,综合评价放疗疗效。结果:放疗结束后3个月LCAF组肿瘤全部消退率为79,31%4CF组为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80,P〈20.05),LCAF组与CF组比较,Ⅰ、Ⅱ、Ⅲ度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20,P〉0.05)。结论:LCAF放射治疗可以改善中晚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而不增加急性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6.
李崇国  李昌林  唐汉军 《四川医学》2012,33(10):1733-1736
目的评价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局部晚期(WHO分期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06年8月~2009年2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10例符合入选条件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化疗。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单次处方剂量50%等剂量曲线为350cGy~400cGy,1/d次,共12~14次,总剂量49Gy~56Gy。化疗:采用紫杉醇+顺铂方案,于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治疗后1周左右开始,平均4个周期。对照组:常规放射治疗联合化疗。采用60Co体外照射,放射剂量为50Gy~54Gy,180cGy~200cGy/次,每周5次,5~6周完成。化疗方案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年、2年生存率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81.94%、65.28%、47.22%、3.57%。对照组:有效率、1年、2年生存率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3.16%、39.47%、23.68%、16.67%。结论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联合化疗对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有效,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伽玛刀联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伽玛刀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 94例 ,伽玛刀应用组 5 9例 ,先行鼻咽部癌肿伽玛刀治疗 ,1~ 2周后再对鼻咽部亚临床灶进行外照射 ,并根据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行颈部预防性或根治性放疗 ;对照组 35例 ,单纯行常规放射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 1~ 3年随访 ,两组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98 3%和 94 2 % (P >0 0 5 )。而伽玛刀应用组常见放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5或 0 0 1 )。结论 伽玛刀联合外照射治疗鼻咽癌有助于减少放疗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后程大分割立体定向γ射线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将2003—01~2005—03收集的61例完成治疗食管癌病人,分常规放射治疗组(CRT)30例和后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组(LCHSRT)31例。CRT组,2Gy/次,5次/wk,总剂量为66~70Gy/6.5~7wk。LCHSRT组,先常规放射治疗到剂量36~40Gy/3.5~4wk,再进行大分割体部伽玛刀治疗,3.6~5Gy/次,3次/wk,20~32Gy/I.5~2.5wk,总剂量达到66~70Gy/5.5~6wk。结果:CRT组和LCHSRT组急性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40.0%和16.1%(x^2=4.322,P〈0.05)、26.7%和6.5%(x^2=4.546,P〈0.05),两组急性放射性气管炎、放射性肺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6.7%和48.4%(x^2=1.086,P〉0.05),两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RT组和LCHSRT组疗后ImoCR率分别为33.3%和61.3%(x^2=4.788,P〈0.05)、局控率分别为90.0%和93.5%(x^2=0.218,P〉0.05);3mo局控率分别为83.3%和90.0%(x^2=0.577,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mo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6.7%和83.3%(x^2=5.079,P〈0.05),两组6mo局部控制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a局控率为45.8%和76.2%(x^2=4.301,P〈0.05),两组1a局部控制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a生存率分别为41.7%和76.2%(x^2=5.472,P〈0.05),两组1a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LCHSRT提高了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1a生存率,近期疗效高于CRT。LCHSRT的放射反应小。远期疗效及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低氧放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探讨鼻咽癌低氧放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3年 7月~ 1995年 10收治的 12 0例鼻咽癌患者 ,根据临床期别区组设计 ,随机分为低氧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 ,均给予钴 - 6 0外照射 ,面颈联合野照射 34Gy后改面颈分野照射至鼻咽中平面剂量 70Gy ,低氧放疗组病例在放疗同时吸入 10 .5 %的低氧。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长期生成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低氧放疗组严重口干反应、严重口腔粘膜反应明显低于常规放疗组 (P <0 .0 0 1) ;张口困难、放射性脑病的发生率低于常规放疗组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低氧放疗可减轻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的副作用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氧放疗能否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脑病及严重张口困难等后遗症的发生率 ,尚难以推断。  相似文献   

10.
郭跃信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1):993-994
目的 :评价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或残存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 1 3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或残存的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按 1 992年福州会议分期标准 , 期 0 % , 期 1 3% , 期 74.6% , 期 1 2 .4% ,外照射鼻咽部 DT66~ 80 Gy/7~ 8周 ,中位剂量 73Gy。对经足量外照射后 2~ 4周鼻咽部及咽旁间隙仍有肿瘤残存的或治疗半年后复发的各期鼻咽癌患者 ,且无远处转移者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采用 siemens6m V- X线直线加速器及 Brain LAB头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以 80 %等剂量曲线包绕靶区 ,周边单次剂量为 6~ 8Gy/次 ,3次 /周 ,共 3~ 4次完成。结果 :肿瘤完全消失占 77% ( 1 0 /1 3) ,明显缩小占 1 5 % ( 2 /1 3) ,缩小占 8% ( 1 /1 3)。结论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复发或残存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CT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手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立体定向置管抽吸法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安全、快速、方法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放射性肋骨损伤的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omputed X-ray tomography,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放射总剂量:50 Gy)患者,就其放疗后第1、2、3、4、5年随访期间放射性肋骨损伤的CT表现进行分类,并采用非参数χ~2检验分别比较各随访年组放射性肋骨损伤不同类型的构成比,其中,总发生率的比较采用线性相关χ~2检验。结果:随访2、3、4、5年组放射性肋骨损伤不同类型的构成比之间有明显差异(P=0.001),其中随访2、3年组放射性骨坏死发病率最高,分别约为4.76%、9.52%;随访4、5年组放射损伤后骨质增生/陈旧性骨折发病率最高,分别约为8.33%、16.67%。5年随访期内乳腺癌术后放疗后肋骨损伤随时间延长其发生率增加(线性相关χ~2=29.33,P=0.001)。结论:放射性骨质疏松、放射性骨坏死、放射性病理骨折、放射损伤后骨质增生以及陈旧性骨折是放射性骨损伤的重要CT征象。放射性肋骨损伤是乳腺癌术后放疗常见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儿童鼻咽部腺样体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鼻咽部腺样体增生患儿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CT扫描56例表现均为鼻咽顶后壁增厚、形成肿块并向鼻咽腔内隆突,其中19例累及两侧后鼻孔,肿块较小未累及两侧后鼻孔者前缘呈火焰山状、锯齿状或不规则状,鼻咽腔变形、狭窄;肿块较大累及两侧后鼻孔者前缘平直、稍隆突或稍凹陷,鼻咽腔狭窄、闭塞.并发副鼻窦炎35例,其中单侧副鼻窦炎12例,双侧副鼻窦炎23例;上颈部淋巴结肿大2例;并发分泌性中耳乳突炎6例,其中单侧2例,双侧4例.结论 CT扫描能较全面地观察儿童鼻咽腺样体增生病变形态、大小、范围,以及有否并发鼻旁窦、乳突等器官的炎症,对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18FDG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再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首程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的鼻咽癌患者,采用CT模拟定位,结合18FDGPET确定靶区范围,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CT与18FDGPET确定靶区大小的差异、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36例患者中,18FDGPET较CT而言,大体肿瘤体积大小无变化的占36.1%(13/36)、增加的占16.7%(6/36)、缩小的占47.2%(17/36)。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2%、75.0%、58.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86.1%、72.0%;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7%、76.6%、56.1%。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口咽、鼻咽粘膜炎和口干,多为Ⅰ~Ⅱ级。晚期放射损伤包括听力丧失5.6%(2/36)、张口困难25.0%(9/36)、吞咽困难8.3%(3/36)、慢性副鼻窦炎33.3%(12/36)、脑神经损伤13.9%(5/36)。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18FDGPET确定靶区范围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局部复发或残留中有较好的疗效,同时由于靶区缩小而使放射损伤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18FDG 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再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首程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复发或残留的鼻咽癌患者.采用CT模拟定位,结合^18FDG PET确定靶区范围,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CT与^18FDG PET确定靶区大小的差异、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36例患者中,^18FD GPET较CT而言,大体肿瘤体积大小无变化的占36.1%(13/36)、增加的占16.7%(6/36)、缩小的占47.2%(17/36)。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2%、75.0%、58.3%;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86.1%、72.0%;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5.7%、76.6%、56.1%。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口咽、鼻咽粘膜炎和口干,多为Ⅰ~Ⅱ级。晚期放射损伤包括听力丧失5.6%(2/36)、张口困难25.0%(9/36)、吞咽困难8.3%(3/36)、慢性副鼻窦炎33.3%(12/36)、脑神经损伤13.9%(5/36)。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合^18FDG PET确定靶区范围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局部复发或残留中有较好的疗效,同时由于靶区缩小而使放射损伤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8月~2007年12月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82例肺癌脑转移患者资料,其中28例接受单纯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组),54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加全脑放疗(SRT+WBRT组)。SRT组:单次靶区处方剂量为4~6 Gy,总剂量12~30 Gy。SRT+WBRT组:WBRT剂量为1.8~2 Gy/次,总剂量28~32 Gy/14~16次,SRT治疗方法与单纯SRT相同。结果全组局部控制率为63.5%,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期为8个月。SRT组与WBRT+SRT组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4.5%、67.2%,SRT组的局部控制率低于WBRT+S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5,P=0.037);2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1个月、10个月(χ2=0.000,P=0.985);中位局部无进展生存期均为8个月(χ2=0.110,P=0.740);1年生存率分别为42.9%、42.6%(χ2=0.001,P=0.583),2年生存率分别为14.3%1、6.7%(χ2=0.078,P=0.525),2组的死亡原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334,P=0.617)。多因素COX模型分析表明,病理类型是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结论 SRT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结合WBRT可以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但对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影响,病理类型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肝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98例肝癌,采用OUR-OGD型三维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体部伽玛刀),单次剂量5~7Gy.结果:治疗结束后3~6个月复查AFP和CT,CR PR=79.3%.结论:该技术是治疗无手术指征的中晚期肝癌的一种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8.
青地合剂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效减毒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青地合剂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增效减毒作用的效果。方法 84例确诊为鼻咽癌的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自放射治疗开始口服青地合剂至放射治疗结束。对照组自放射治疗开始口服维生素C片至放射治疗结束。两组病人均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常规分割外照射,鼻咽区DT 7 000 cGy,颈部预防照射区DT 5 000 cGy。两组均未联合化疗。结果研究组发生急性口腔炎的时间较对照组延迟(t=126.40,P<0.001);研究组口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χ=8.64,P<0.01);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44,P<0.05)。结论青地合剂能推迟急性口腔炎的发病时间,减少口干发生率,提高局部控制率,减轻鼻咽癌放射治疗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对脑出血并发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 3 2 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美拉唑组和对照组 (无抗酸药组 ) ,在急诊观察期间 (2 4~ 96h内 )观察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发生的例数。结果 奥美拉唑组出血发生率为 3 .49% (6/172 ) ,对照组为 18.2 % (2 8/15 4) ,奥美拉唑组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 =18.79,P <0 .0 0 1) ,且病死率亦降低 (χ2 =5 .62 ,P <0 .0 5 )。结论 脑出血后预防性应用奥美拉唑 ,能有效地预防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的发生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自制复方二黄油治疗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自制复方二黄油对急性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头颈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后所致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 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4 6例 ,对照组 34例 ;4 0例Ⅲ度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2 0例。治疗组使用自制复方二黄油涂于创面 ,对照组用金因肽喷于创面。根据RTOG急性放射性黏膜炎和皮炎的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91 . 3%(42 / 4 6 )和 73. 5 %(2 5 / 34)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3 90 9,P <0 . 0 5 )。Ⅲ度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90 . 0 %(1 8/ 2 0 )和 5 5 . 0 %(1 1 /2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4. 5 1 4 ,P <0 . 0 5 )。Ⅲ度放射性皮炎愈合时间≤ 1 0d ,治疗组 6 8 .8%(2 2 / 32 ) ,对照组 2 7 3%(6 / 2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 =5 . 95 9,P <0 . 0 5 )。两组均未发现毒副反应 ,治疗组的费用仅为对照组的 1 / 4。结论 自制复方二黄油治疗急性放射性皮肤黏膜损伤明显优于金因肽 ,疗效安全可靠 ,经济 ,使用方便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