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X区和P区的shRNA表达载体,通过纳米聚合物将其转入HBV感染的细胞模型,并检测其对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3条针对HBV基因编码区的干扰RNA序列,合成3对64nt的寡核苷酸,插入载体pRNAT-U6,构建重组干扰质粒Sl、S2和S3,利用纳米转染剂转入HBV感染的HepG2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HBVmRNA含量。结果干扰质粒S1、S2对HBv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荧光定量检测转染后HBVmRNA表达水平发现,HBVmRNA含量分别减少至空白对照组的70.2%和61.2%,无关对照质粒则无抑制作用。结论成功构建针对HBv编码区的shRNA表达载体,并能在体外有效抑制HBVmRNA。  相似文献   

2.
孙文旦 《职业与健康》2010,26(2):121-123
目的从人肝癌细胞系HepG2中获得PinX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方法采用RT-PCR技术从HepG2中扩增PinX1,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蛋白的表达。结果RT-PCR方法扩增获得PinX1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inXl-vsv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细胞核内有PinX1表达。结论成功获得PinX1基因,构建的重组载体可在Hek293细胞内表达,为探索PinX1在端粒、端粒酶调控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D,并在体外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体外PCR扩增出gD糖蛋白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PCR、酶切和测序证实插入的gD基因正确后,转染COS-7细胞,用原位ELISA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构建了pcDNA3/gD真核表达质粒,经原位ELISA证实,转染,COS-7细胞表达的gD蛋白能和gD单克隆抗体ID3和DL11结合,证明该蛋白具有天然gD蛋白的抗原性。结论:柯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D能够在COS-7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D,并在体外COS-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体外PCR扩增出gD糖蛋白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PCR、酶切和测序证实插入的gD基因正确后,转染COS-7细胞,用原位ELISA鉴定表达蛋白。结果:构建了pcDNA3/gD真核表达质粒,经原位ELISA证实,转染COS-7细胞表达的gD蛋白能和gD单克隆抗体ID3和DL11结合,证明该蛋白具有天然gD蛋白的抗原性。结论: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gD能够在COS-7细胞中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CV)preS1基因与截短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瞬时表达。方法PCR方法扩增HBV核心区羧基端部分缺失的基因片段和preS1全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测序鉴定,并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CHO细胞。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preS1,成功转染CHO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证实pcDNA3.1(-)-Ct-preS1在CHO中表达截短的核心基因和preS1基因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reS1基因与截短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在CHO细胞中瞬时表达,为深入研究HBV基因免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和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X基因(HBx)特异性的小干扰RNA(siRNA)体内表达载体,筛选抑制X基因表达的有效siRNA,并初步探讨其对HBV复制功能的影响。方法:以X基因为目的基因,以产生siRNA质粒载体pSilencerTM-U6为表达模板,细胞内转录合成3条siRNA,并构建携带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重组质粒载体plucF-HBx。将重组质粒载体plucF-HBx与产生siRNA的质粒pSilencerTM-U6共转染HepG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活性以筛选出抑制荧光素酶表达的有效si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x mRNA的表达,进一步证实siRNA对HBx表达的抑制效果,然后将siRNA转染HepG2.2.15,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siRNA对HBV复制的影响。结果:合成的3条siRNA中有1条抑制荧光素酶表达,抑制效率为76.3%,并能特异性抑制HBV的复制。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到针对X基因表达的有效siRNA质粒,为HBV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HBV S基因与HCV C基因嵌合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含HBV S基因及HCV C基因的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为HBV和HCV嵌合基因疫苗研究奠定基础。方法:PCR扩增分别获得HBV preS1 preS2、preS2 S、S基因片段及HCV C基因片段,以pcDNA3.1( )为载体,构建同时含HBV preSl preS2 S、preS2 S或S基因与HCV C区基因的嵌合真核表达质粒S1S2SCpcDNA3.1、S2SCpcDNA3.1、SCpcDNA3.1。结果:经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所构建的嵌合表达质粒均连接正确,与预计一致。结论: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将为观察嵌合基因免疫及HBV、HCV基因疫苗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胶体金探针标记乙肝病毒(HBV)全基因转染的人胎盘滋养细胞(HPT-8-HBV),示踪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HPT-8-HBV细胞中的分布。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HBV全基因转染HPT-8细胞,G418筛选,通过ELISA、免疫组化对转染细胞进行检测;采用胶体金标记的HBsAg单克隆抗体作为探针(简称胶体金探针)对转染细胞中的HBsAg进行标记示踪。结果成功将质粒pcDNA3—3HBV转染到HPT-8,转染后第1、2代培养上清ELISA检测显示HBsAg阳性,免疫组化检测第2代转染细胞中HBsAg阳性;通过胶体金探针标记发现HBsAg存在于转染滋养细胞中的粗面内质网、分泌泡、空泡和溶酶体内,以及细胞膜和绒毛上。结论可以从重组质粒pcDNA3—3HBV转染的滋养细胞的树脂切片中获得HBsAg的超微结构定位。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pcDNA3.1-RASSFl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从人RASSFlcDNA中扩增出RASSF1基因后,以内切酶XhoI和EcoRI进行双酶切,将其克隆人用相同酶处理的载体pcDNA3.1;将重组质粒pcDNA3.1-RASSF1转染肝癌HepG2细胞,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RASSF1的表达水平;用AnnexinV/PI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DNA3.1.RASSF1构建成功;Westernblot法结果表明转染pcDNA3.1-RASSF1后HepG2细胞中RASSFl表达升高;AnnexinV/PI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空白组、pcDNA3.1组和pcDNA3.1-RASSFl组HepG2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8±0.42)%、(7.48±0.68)%和(35.1±3.15)%。结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RASSF1构建成功;RASSF1蛋白在HepG2细胞中高表达,并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1b型F蛋白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0-F-EGFP,并利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epG2,同时设pcDNA3.0-C-EGFP-HepG2阳性对照、pcDNA3.0-HcpG2为阴性对照及未转染HepG2为空白对照,以Act-D、TNFα诱导四组细胞系发生凋亡,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率,并使用细胞凋亡DNALadder检测,进一步验证HCV 1b型F蛋白在肝细胞凋亡的生物学功能效应.结果 pcDNA3.0-F-EGFP-HepG2细胞系在发生凋亡的时间上比peDNA3.0-C-EGFP-HepG2快,但相对空白质粒转染组及未转染HepG2细胞系有明显延迟,凋亡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阴性对照及空白对照细胞系(P<0.001).结论 外源性基因HCV 1b型F的引入及表达,对HepG2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范芳荣  伍军  田松 《中国医师杂志》2007,9(8):1037-1039
目的构建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株TJ899的单纯疱疹病毒的胸腺激酶/丙氧鸟苷(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探讨该体系在脑胶质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RT-PCR、融合PCR、酶切、连接等技术构建由自杀基因pcDNA3.1(-)CMVTK表达载体;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MVTK质粒转染进入TJ899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并用M IT法检测感染后细胞对(GCV)的敏感性。结果pCMVTK质粒经测序证实含有TK目的基因;脂质体介导Pcmvtk质粒成功转染了TJ899细胞,并在体外实验研究中显示很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建立了作用于恶性人脑胶质瘤细胞株TJ899的HSV-Tk/GCV自杀基因治疗系统,为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构建的质粒pHBc-EGFP转染HepG2细胞,瞬时表达HBV核心抗原和增强型绿荧光蛋白的可行性.方法克隆HBV核心抗原基因进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增强型绿荧光蛋白表达,并行RT-PCR及细胞免疫组化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重组pHBc-EGFP质粒可在HepG2细胞内瞬时表达HBV核心抗原和增强型绿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结论pHBc-EGFP质粒构建成功,增强型绿荧光蛋白的表达可报告HBV核心抗原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HB4颗粒为呈现载体的阳V多表垃复合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NS-l内的表达。方法 PCR扩增HBc 1-72aa及93-183aa编码序列并合成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定向克隆至pcDNA3.1( )。经双酶切及核苷酸序列测定等方法筛选阳性克隆。阳性质粒以Lipofetamine介导转染NS-l细胞,通过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等方法检侧细胞表达产物。结果 双酶切及测序结果证实阳性质粒正确克隆了约890bp的HBc与HBV多表位复合基因的杂合基因。重组于成功转染NS-l细胞并表达HBc-Mep融合蛋白。结论 HBc颗粒为呈现载体的HBV多表位复合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NS-l内正确表达目的蛋白。为研究pHBc-Mep作为DNA疫苗的免疫活性奠定基础。为后期检测核酸疫苗pHBcMep的细胞免疫效果提供靶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HBV基因瞬时和稳定转染HepG2细胞后表达TLR4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G2.2.15上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及阳性细胞率,将前期试验获得的HBV全基因组,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在细胞上表达的MFI及阳性细胞率,台盼蓝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分析其与细胞表达TLR4的关系.结果 HepG2.2.15细胞上TLR4表达的MFI及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高于HepG2(均为P'<0.01),HepG2细胞于转染HBV DNA各剂量组48h后TLR4表达的MFI和阳性细胞率与无HBV DNA脂质体转染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均P'<0.01),并且MFI和阳性细胞率与转染剂量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细胞存活数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瞬时和稳定转染HBV的HepG2细胞,都存在细胞TLR4的上调,这种上调伴随着细胞存活的减少,并可能参与了急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pcDNA6.2-GW/EmGFP-miR-29c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miR-29c的功能和靶基因鉴定奠定基础。方法根据miR-29c成熟体序列设计合成1对miRNA寡聚单链DNA,经退火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6.2-GW/EmGFP-miR中,瞬时转染肺腺癌A549细胞后,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cDNA6.2-GW/EmGFP-miR-29c在肺癌细胞中表达miR-29c。结果 A549转染pcDNA6.2-GW/EmGFP-miR-29c 24 h后,miR-29c表达量上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6.2-GW/EmGFP-miR-29c,并能有效表达miR-29c。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HBV基因瞬时和稳定转染HepG2细胞后表达TLR4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G2.2.15上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及阳性细胞率,将前期试验获得的HBV全基因组,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在细胞上表达的MFI及阳性细胞率,台盼蓝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分析其与细胞表达TLR4的关系。结果HepG2.2.15细胞上TLR4表达的MFI及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高于HepG2(均为P’〈0.01),HepG2细胞于转染HBVDNA各剂量组48h后TLR4表达的MFI和阳性细胞率与无HBVDNA脂质体转染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均P’〈0.01),并且MFI和阳性细胞率与转染剂量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细胞存活数均呈负相关(均尸〈0.01)。结论瞬时和稳定转染HBV的HepG2细胞,都存在细胞TLR4的上调,这种上调伴随着细胞存活的减少,并可能参与了急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HBV基因瞬时和稳定转染HepG2细胞后表达TLR4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在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G2.2.15上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及阳性细胞率,将前期试验获得的HBV全基因组,采用脂质体瞬时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在细胞上表达的MFI及阳性细胞率,台盼蓝计数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并分析其与细胞表达TLR4的关系.结果 HepG2.2.15细胞上TLR4表达的MFI及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高于HepG2(均为P'<0.01),HepG2细胞于转染HBV DNA各剂量组48h后TLR4表达的MFI和阳性细胞率与无HBV DNA脂质体转染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均P'<0.01),并且MFI和阳性细胞率与转染剂量均呈正相关(均P<0.01),与细胞存活数均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 瞬时和稳定转染HBV的HepG2细胞,都存在细胞TLR4的上调,这种上调伴随着细胞存活的减少,并可能参与了急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