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呼吸科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院内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并选择同时期普通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49例患者作为对照,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DR-A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切开)、放置胃管、导尿管、住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7 d、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半合成青霉素类、碳氢酶烯类抗菌素、使用三种以上抗菌素及使用抗菌素≥7 d是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住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7 d(OR=8.31,95%CI:1.73~39.79)、使用三代头孢菌素(OR=8.08,95%CI:1.95~33.45)、半合成青霉素类(OR=4.76,95%CI:1.02~22.16)、碳氢酶烯类抗菌素(OR=32.16,95%CI:2.14~484.24)、使用三种以上抗菌素(OR=22.39,95%CI:3.44~145.93)及使用抗菌素≥7 d(OR=40.24,95%CI:1.90~167.24)。结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三代头孢菌素、半合成青霉素类、碳氢酶烯类抗菌素的使用及入住监护室密切相关,临床应规范此类抗菌素的使用,尽可能缩短使用时间及减少联合用药,以控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头孢菌素的临床应用已十分广泛,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选择,较合理使有该类抗生素,已成为临床工作者了解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根据头孢菌素的合成及使用,可分为第1代头孢菌素,我国于1964~1974年合成;第2代头孢菌素于1974~1979年合成;第3代头孢菌素,于1980年以后陆续合成。本人通过临床实践和复习有关文献,现分别浅析各代头孢菌素临床实用中的药理特点。  相似文献   

3.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类抗生素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上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多,  相似文献   

4.
头孢菌素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头孢菌素类 (Cephalosporins)是一族 β -内酰胺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 ,抗菌部位为其母核 7-氨基头孢烷酸 ( 7ACA) ,而侧链取代基与其抗菌谱、抗菌活性、对 β -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某些药动学有关。第一代头孢菌素在我国临床已广为应用 ,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已开始引进。第四代头孢菌素在国外正在大力研究和开发 ,不久将引进我国并推广使用。1 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链球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对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奇形变形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活性 ,但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不敏…  相似文献   

5.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Cephalospofins)类抗生素是以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为原料,在其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上加接不同的侧链而制成的一类广谱半合成抗生素。自上世纪60年代第一个头孢菌素类药物问市以来,头孢菌素类药物便以其抗菌谱广、杀菌力强、耐酸、耐酶、毒副作用小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40多年来,国内外研  相似文献   

6.
硫脒头孢菌素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硫脒头孢菌素是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于1974年研制成功的新半合成头孢菌素衍生物,其他学名称为7α-[(N,N-二异丙基)脒硫乙酰氨基]头孢菌素酸内胺盐,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永明 《吉林医学》2014,(35):7865-7866
目的:探讨计划性剖宫产用药24 h预防感染临床可实施性,规范实施临床路径剖宫产用药。方法:选择60例进入临床路径计划性剖宫产孕足月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62例进入临床路径计划性剖宫产孕妇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不用药,只是在手术回病房之后才开始做药敏试验,头孢菌素一代静脉滴注频率为2次/d,一直持续到术后5~7 d。观察组在手术前1天进行药敏试验,手术当日将头孢菌素一代带入手术室,当胎儿娩出断脐后进行头孢菌素一代静脉滴注1次,12 h后再静脉推注1次,术后24 h停药。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体温、切口愈合、子宫复旧、产褥感染、血象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相关治疗费用和术后住院时间要比对照组明显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性剖宫产用药24 h预防感染,具有较强的实施性,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值得在临床上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头孢菌素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60年代初,美国礼莱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采用化学方法裂解头孢菌素C,在其母核7—氨其头孢烷酸(7-ACA)接上不同侧链,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头孢菌素的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对胃酸及β—内酰胺酶较稳定。自应用于临床后,因其疗效好,毒副反应较少,深受医师和患者的欢迎,从而促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迅速发展,至今约有40余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解剖性血流阻断法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在大肝癌切除过程中的适用范围.方法 接受手术切除的大肝癌病例212例,按血流阻断方式分为A组(解剖性血流阻断法)与P组(Pringle法),按肿瘤与肝内血管的毗邻关系,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比较A组与P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病例背景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A组(632±437) ml,P组(546±549)ml]、输血病例数(A组44.33%,P组33.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P组术后第1天、第7天丙氨酸转氨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ALT:A组术后第1天(384±171)U/L,第7天为(53±24) U/L;P组;第1天(446±253)U/L,第7天为66±30)U/L.TBIL:A组第1天(22.2±8.6) μmol/L,第7天为(17.6±5.1)μmol/L;P组第1天(25.7±8.1) μmol/L,第7天( 20.4±7.7) μmol/L]恢复的快(P<0.05);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部位分类后:中央型肝癌A组较P组:术中出血量(P=0.007)、输血病例数(P=0.026)减少;术后ALT及TBIL恢复快(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0.031),住院时间缩短(P =0.042).周围型肝癌A组较P组:术中出血量(P=0.000),输血病例数(P=0.001)增加;术后ALT、TBIL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性血流阻断法适用于邻近主干血管的大肝癌切除.  相似文献   

10.
张宁生 《河北医学》2000,6(10):921-922
本院外科从 1994年 10月至 1999年 10月间共收治本病患者 2 7例 ,在术前应用抗生素、肠道准备、术中肠道灌洗、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等方面有一定体会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男性 12例 ,女性 15例。发病年龄为2 3~ 8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 58岁。其中合并完全梗阻者 6例 ,合并不完全梗阻者 2 1例。 2例于入院后 2 4 h内行急诊手术 ,2 5例经保守治疗 2~ 6 d后手术。1.2 肿瘤位置及分期肿瘤位于升结肠者 1例 ,占 3.7% (1/ 2 7) ,于肝曲者 2例 ,占 7.4 % (2 / 2 7) ,于横结肠者 5例 ,占 18.5%(5/ 2 7) ,于脾曲 3例 ,…  相似文献   

11.
头孢噻肟钠是半合成的第 3代头孢菌素 ,其抗菌活性较第 1代、第 2代头孢菌素类强 ,临床上多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但其分子结构中有 β -内酰胺环 ,水溶液不稳定。为测定其稳定性 ,本实验参照恒温加速试验法[1]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相对百分含量 ,测定在不同实验温度下头孢噻肟钠在 0 .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和储存期 ,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药品和仪器 注射用头孢噻肟钠 (上海第三制药厂 ,批号 :0 0 0 50 7) ,氯化钠注射液 (徐州第四制药厂 ,批号 :2 0 0 0 - 110 5,pH6 .4 )。pHS - 3C型酸度计(上海…  相似文献   

12.
氨噻肟头孢菌素(Cefotaxime代号HR-756商品名Claforan)是第三代头孢菌素,不仅具有第二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的特点,而且具有抗菌作用更强,更广的优点,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特别有效,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新型头孢菌素.现将观察的110例感染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在观察的110例中,均经临床及化验室各种检查诊断明确,伴各种感染,大部分病例经其它抗菌素治疗不见效.而细菌培养仍阳性的重患者,其中呼吸道感染40例.胃肠道感染20例,败血症10例,恶性血液病继发感染10例,外科术后感染10例,其他感染20例.另设对照组,选择相同病例110例,(新生儿10例,1~12岁100名),应用头孢拉定治疗并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的产生与临床抗生素应用的关系。方法 :应用双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ESBLs检测 ,并对患者在ESBLs检测前的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6 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 5 7株 (35 4 % )。感染ESBLs阳性菌患者在检测前使用任何抗菌药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比率 [分别为 96 4 % (5 5 5 7)和 4 2 1% (2 4 5 7) ]明显高于感染ESBLs阴性菌患者在检测前使用任何抗菌药及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比率 [分别为 80 6 % (84 10 4 )和 16 3% (17 10 4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0 5 ) ;并且前者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时间 [(7 5± 5 4 )d]也明显长于后者 [(2 7± 2 .6 )d](P <0 .0 0 5 )。结论 :抗菌药的应用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应用 ,是ESBLs阳性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头孢菌素对敏感菌株有强烈抑制作用,属β 内酰胺类抗 生素。头孢类抗生素是7-氨基头孢烷酸(7-ACA)的衍生 物。到目前为止,它们的主要来源是用半合成法将7 ACA 进行结构改造,制备出有活性的头孢菌素类化合物。据统 计,1990年以前,各国使用的头孢菌素主要品种有39种[1], 而1990~  相似文献   

15.
头孢硫脒是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于1974年研制成功的新半合成头孢菌素衍生物,其化学结构名为7α-(N,N-二异丙基硫脒乙酰氨基)头孢菌素酸内胺盐。头孢硫脒的抗菌谱较广,抗菌作用强,特别是对较顽固的肠球菌感染亦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该药已于1978年应用于临床。鉴于头孢硫脒覆盖了大多数感染常见的  相似文献   

16.
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孢菌素类药是一类半合成广谱抗生素 ,属于β 内酰胺类抗生素范畴。近年来我国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国内绝大多数医院在使用头孢药物前不做皮试或用青霉素皮试液代替。我们发现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反应 1例 ,现报道如下。1  病例患者 ,男 ,4 1岁 ,经商人员 ,因咽部疼痛来我社区就诊 ,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给予青霉素 80 0万U静脉输液 ,每日 1次。治疗 3d后咽部疼痛未缓解 ,改用头孢曲松钠 2g静脉输液治疗。 3d后患者以心慌气短 ,全身瘙痒再次就疹。查体 ,咽部充血 ,体温 37 8℃ ,脉搏 110次 /min ,呼吸 2 4次 /mi…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宁夏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熊 《宁夏医学杂志》2003,25(7):387-389
1 宁夏非典疫情应急反应能力评估自 2 0 0 3年 4月 7日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第1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非典 )病例起 ,至 5月 10日 ,先后共收治 6例临床诊断和 8例疑似病例 ,先后排除1例临床诊断病例和 8例疑似病例。1.1 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与全国疫情比较 ,宁夏病例较少 ,其典型性、代表性较差。做一项较粗略的比较 :宁夏临床诊断病例排除率 1/6(16.7% ) ,而全国截至 6月 2 4日 ,累计报告临床诊断病例 5 60 7例 ,排除 2 81例 ,排除率 5 .0 1% ;宁夏疑似病例排除率 8/8(10 0 % ) ,而全国累计报告疑似病例 6443例 ,自 5月2日起累计排除 4 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治疗口腔黏膜创伤性血疱破裂后溃疡性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口腔黏膜创伤性血疱破裂后创面溃疡病例47例,治疗组采用EGF喷雾剂均匀喷涂于黏膜创面,3次/d。对照组采用1∶5 000呋喃西林溶液含漱,3次/d。分别于用药后3、5、7、>7d随访。结果:治疗组5d以内愈合者占95.83%,对照组5d以内愈合者仅占26.09%。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EGF对口腔黏膜创伤性血疱破裂后溃疡性创面的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静脉溶栓( T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施行的因素,提高AMI患者的TT治疗率。方法:分析比较未用TT和TT治疗两组AMI病例入院时间、年龄等的差异。结果:未TT组入院时间>1 2 h病例占47.2 % ( 85 /1 80 ) ,高于TT组的2 0 .6%( 1 4/68) ( P<0 .0 1 ) ;未TT组年龄>70岁病例占36.1 % ( 65 /1 80 ) ,高于TT组的1 0 .3% ( 7/68) ( P<0 .0 1 )。结论:TT治疗率低,有待提高。入院时间、年龄、心律失常影响TT临床施行,缩短AMI发作至接受治疗的时间是提高TT治疗率的关键。年龄不应作为临床决定施行TT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头孢菌素合成常采用混合酸酐法、DCC法、活化酯法等肽类合成方法。羰基二咪唑(简称CDI,I)法也属肽类合成方法。最近有文献报道,将此法用于头孢菌素C_3·位乙酰氧基的改造以及氨苄青霉素α-氨基的修饰。但用于头孢菌素C_7位缩合未见报道。本文采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