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汽油对作业工人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汽油对作业工人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加油站正常工作的237名加油工人和200名非职业接触汽油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中TG、TC水平,分析其水平及异常率的差异。结果接触组及年龄≤40岁和>40岁年龄段T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在≤40岁年龄段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男女比较,接触组和对照组各年龄段TG水平男性均高于女性,TC水平在接触组中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接触组≤40岁年龄组TG、TC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性别比较,接触组和对照组各年龄段TC异常率男性均高于女性,TC异常率在接触组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汽油可干扰脂质代谢,影响机体的血脂水平,对男性TC水平升高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二硫化碳(CS2)对作业工人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化纤厂长丝车间作业工人2624名和376名非CS2暴露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中TC、TG水平,按不同工龄组、性别分析其水平及异常率的差异。结果接触组TC水平、异常率在11~20和20a工龄段男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各工龄组内性别间TG水平除对照组≤10a工龄组外,其他各组均男性高于女性(P0.01);性别间TC水平在接触组≤10和11~20a,对照组11~20a工龄段男性高于女性(P0.01,P0.05)。组间比较,男性2组TG水平随工龄增加逐渐增高(P0.01),女性TC水平2组均随工龄增加而呈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提示CS2可干扰脂质代谢,影响机体的血脂水平,对TC水平升高的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肪肝相关因素。方法2007年在笔者所在医院健康体检的郑州市企事业单位1016名干部职工。经B超诊断脂肪肝,并做血清总胆固醇(1℃)、甘油三脂(TG)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观察脂肪肝及高脂血症发病率,以及脂肪肝与年龄、性别、血脂及肝功能的关系。结果脂肪肝组患病率68.11%,高脂血症组患病率60.83%,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中老年人及男性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高,脂肪肝组患者的血清TC、TG均明显增高,脂肪肝与非脂肪肝组的肝功能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性别、血脂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混苯和噪声联合暴露对工人脂肪肝患病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工作场所混苯与噪声暴露情况将634名工人分成4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外周血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检测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混苯与噪声联合暴露组工人脂肪肝患病率为33.3%,ALT偏高率为2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0%和14.0%(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联合暴露组工人脂肪肝患病风险升高,OR=2.629(95%CI=1.412~4.898),外周血TG浓度和体质指数(BMI)升高者脂肪肝患病风险也增加,OR值分别为1.602(95%CI=1.320~1.946)和1.292(95%CI=1.187~1.406)。结论外周血TG、BMI及混苯与噪声联合暴露可增加接触工人患脂肪肝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某高校教职工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某高校教职员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方法 人选1 571名教职工为调查对象,清晨空腹静脉采血,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并作肝脏超声检查.结果 B超检查诊断检出脂肪肝者143人,在受检年龄段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检查人群中脂肪肝检出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1).脂肪肝组的血脂和空腹血糖(FBG)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领导干部发病率明显高于教员与工人(P<0.01).结论 高血脂、高血糖、高职务将更易导致男性知识分子患脂肪肝.  相似文献   

6.
孙昌琴 《工企医刊》2015,(2):1277-1279
目的对松江2010年~2013年企业在职职工健康体检中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脂肪肝的病例资料,根据性别、年龄的分布特点分析高脂血症对脂肪肝的影响。方法对松江2010年~2013年企业在职职工健康超声体检结果,每一年按年龄段任意抽取1000份,统计患脂肪肝的数量和患病率;从2010年~2013年体检的企业在职职工中任意抽取1000份(每年250份),分析脂肪肝患者与高血脂症的关系。结果(1)脂肪肝的患病率,体检人群中男性脂肪肝的总患病率从2010年的15.33%逐年增加到2013年的25.2%(1.60倍);各年龄段的男性脂肪肝患病率逐年增长,2013年与2010年比较,增长率分别为:21岁~30岁(1.65倍),31岁~40岁(1.70倍),41岁~50岁(1.85倍),51岁~60岁(1.42倍),表1体检人群中女性脂肪肝的总患病率从2010年的5.05%逐年增加,到2013年的13.88%,差不多2.7倍;各年龄段的女性脂肪肝患病率逐年增长,2013年与2010年比较,增长率分别为:21岁~30岁(3.8倍),31岁~40岁(2.8倍),41岁~50岁(1.7倍),51岁~60岁(2.6倍),(2)脂肪肝与高血脂症的关系,1000名体检人群中,高脂血症221例,脂肪肝患者146例;其中高甘油三酯(TG)146人,脂肪肝66人,占45.2%,高血清总胆固醇(TC)36人,脂肪肝3人,占8.3%;二者均升高者39人,脂肪肝17人,占44.4%;血脂正常者779人,脂肪肝60人,占7.7%。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者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P=0.0243,<0.01);其中单纯高TC的脂肪肝患病率与血脂正常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G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单纯TC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P=0.034,<0.05),单纯高TG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P=0.0352,<0.05),而TG、TC两者均升高的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者(P=0.0337,<0.05),表3。结论 2010年~2013年松江企业在职职工的脂肪肝患病率逐年增高,男性高于女性,年轻化趋势明显,特别是青年男性患病率高,高血脂症增加脂肪肝患病率,其中单纯高TG和TG、TC两者均升高对脂肪肝的患病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东风公司员工健康检查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测定4340名健康检查者的体重指数(BMI),空腹抽血查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B超检查脂肪肝。结果脂肪肝患病率为30.5%,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6.5%,女性为18.7%,性别间脂肪肝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2,P〈0.01);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从3l岁后上升明显,50岁以上人群约50%者患有脂肪肝,但均以轻度为主;BMI、TG、TC正常时,脂肪肝患病率较低;BMI、TG、TC异常时,脂肪肝患病率明显上升。结论年龄、性别、BMI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TG、TC2种生化指标升高是脂肪肝的预警信号,提示体内脂肪积存,有患脂肪肝可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O脂代谢异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闻收治的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异常率;根据B超检查将观察组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比较其血清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异常率。结果:观察组患者TG、TC和ALT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患者TG、TC和ALT水平随着脂肪肝严重程度加重而加重,轻、中、重度脂肪肝患者间TG、TC、AL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不仅仅是脂代谢紊乱的结果,还和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高校中、老年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探讨血液生化指标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整群抽取湖南文理学院≥45岁以上教职工538人,调查其饮食和行为习惯、体格检查、血液生化以及肝脏实时超声检查。结果538例研究对象,约占该院中、老年人口的86.8%(538/620),脂肪肝患病率为27.9%(150/538),不同年龄与性别患病率有差别。脂肪肝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非脂肪肝组相比分别呈下降和升高(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P<0.01),其升高异常率明显大于非脂肪肝组(P<0.01)。ALT与FBG、TG、TC存在正相关,与HDL-C存在负相关;AST与TC、ALT存在正相关;其中ALT与TG、HDL-C相关具极显著性,AST与ALT相关具极显著性。结论该院中老年教工脂肪肝患病率男性较女性高,男女性别内部患病率存在年龄差异;热量过剩可能是其主要病因;脂肪肝患者多项血液生化指标异常,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作为脂肪肝确诊及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张正霞  马元福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400-1401
目的探讨高校知识分子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状况及其与四高症(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发生的相关性,为改善相关人群的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检测兰州理工大学2 600名教职工血清中的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尿酸(UA),测量血压,通过腹部B超检查诊断脂肪肝,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共检出脂肪肝410例,检出率为15.77%(410/2 600),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2.14,P<0.01);脂肪肝组高血压、高血糖、高TG、高TC、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高校教职工非酒精性脂肪肝检出率较高,脂肪肝与高血压和血清中的TG,TC,GLU,UA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噪声对作业人员血脂的影响,为更好地保护噪声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油田噪声作业人员2261人为噪声组,以该油田既往无噪声接触史的机关、后勤服务人员1258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纯音听力测试、血脂检测,结合噪声监测资料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噪声组血脂异常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噪声组不同性别3个年龄组甘油三酯、胆固醇(TG、TC)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性别3个年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噪声组接触噪声工龄与血脂异常检出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r=0.219,P〈0.01),噪声强度与TG、TC异常检出率均呈正相关关系(rTG=0.122,P〈0.01;rTC=0.092,P〈0.01)。结论噪声可引起作业人员血脂中TG、TC升高,且接触噪声工龄越长,强度越大,TG、TC异常的检出率越高,表明接触噪声工龄、强度与TG、TC异常之间均存在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温+噪声和单纯噪声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血脂水平的影响,为预防和减轻高温及噪声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提供依据,同时探讨血脂是否可作为噪声、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方法选择某工厂的冶炼工、浇铸工、热处理工60名为高温、噪声接触对象;选取该厂的原料工、打磨工、制模工60名为单纯噪声接触对象;选取该厂不接触噪声、常温作业的财务人员、销售人员、采购人员72名为对照组。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温+噪声组、单纯噪声组和对照组工人的血脂成分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x珋±s)和甘油三酯(TG)中位数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中位数水平,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工人HDL-C水平多重比较显示,高温+噪声组与噪声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温+噪声组与对照组、噪声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工人血脂增高率比较,TC、LDL、TG,均P0.05,HDL-C增高率P0.05。TC、TG、LDL水平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温+噪声组、单纯噪声组的血脂异常检出率(除HDL-C外)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脂检查不应做为噪声、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胆囊结石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体检发现的45岁以上的胆囊结石患者542人为研究组,肝囊肿389人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及两组人员的各项血脂异常的例数。结果:两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其异常例数均无统计学差异,但研究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异常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老年人群的胆囊结石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有一定的相关性,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异常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其与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对21-60岁铁路职工健康查体中经B超确诊的脂肪肝患者1299例和非脂肪肝者2221例进行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测定。结果脂肪肝患病率为36.9%(1299/3520),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各年龄组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4.82,P〈0.01)。男性患病率(47.2%)高于女性(9.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420.50,P〈0.01)。脂肪肝组TG、TC、FBG均高于对照组(P〈0.01)。随脂肪肝程度加重。TG、TC、FBG水平升高,各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铁路职工脂肪肝患病率较高,其患病与年龄、性别、血脂、血糖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豆卵磷脂对高脂血症人群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大豆卵磷脂对高脂血症人群血脂的影响。方法10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血脂水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每日服用大豆卵磷脂20g,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疗程为8周。分别于服用前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结果服用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的TC、TG和HDL-C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服用8周后试验组的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服用前(P〈0.01)。结论大豆卵磷脂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水平在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158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铁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等各指标检测及肝脏超声检查,根据肝脏超声结果分为NAFLD组(68例)及正常对照组(90例),比较两组间血清铁蛋白水平及血脂、血糖、尿酸、转氨酶等生化指标情况。结果NAFLD组中血清铁蛋白水平及甘油三酯、尿酸、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进一步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铁蛋白与谷草转氨酶及谷丙转氨酶显著相关(r=0.260、0.299,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升高可能提示NAFLD患者肝损的一个有效指标,并在NAFLD的进展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甘油二酯食用油对大鼠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n=10)、甘油二酯(DG)组(n=17)和甘油三酯(TGL)组(n=18)。大鼠喂养12周,每周称体重,于4、8、12周末禁食眼眶静脉采血,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取大鼠肝脏作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变化。结果大鼠血清ALT、AST、TC、TG、TBA在实验4周时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8周时TGL组除TG外各血脂指标均显著高于NG组(P〈0.05),除AST外各血脂指标均显著高于DG组(P〈0.05,P〈0.01);12周时TGL组各血脂指标均显著高于NG组(P〈0.05,P〈0.01),除AST、TBA外各血脂指标均显著高于DG组(P〈0.05,P〈0.01)。大鼠肝脏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可见TGL组肝小叶结构破坏,细胞质内可见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圆形脂肪空泡,细胞核被挤到一侧;DG组肝细胞浊肿明显减轻,有散在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内偶有小脂滴。结论甘油二酯食用油不会引起大鼠肝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台州地区人群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MCP-1-2518A/G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关系,为AS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浙江省台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共358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按狭窄程度分为不同病变组及对照组,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状动脉损害严重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MCP-1水平,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其基因2518A/G位点的多态性,所有生化指标采用雅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组(n=260)吸烟史、高血压史的比例高于对照组(n=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1(LDH1)、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血清MCP-1水平[(242.47±45.97)pg/ml]高于对照组[(221.12±57.1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55)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116)的MC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P-1-2518A/G位点多态性与AS无明显相关性。血清MCP-1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140,P〈0.05),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在台州地区人群中,MCP-1-2518A/G位点多态性与AS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血清MCP-1水平与AS严重程度有关,并反映了病情的严重程度,可以作为初步预测急性冠脉事件和判断AS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血液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无脂肪肝的80例中青年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80例中青年男性有NAFLD但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单纯NAFLD组(A组),80例中青年男性有NAFLD且合并2型糖尿病者作为NAFLD合并2型糖尿病组(B组),对三组的血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TC、TG、LDL-C分别为(4.09±1.01),(1.94±2.14),(2.47±0.93) mmol/L,A组分别为(5.16±2.13),(3.01±1.56),(3.15±1.12) mmol/L,B组分别为(6.21±1.17),(4.35±1.20),(3.21±0.15) mmol/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组TC、TG、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B组TC、TG、LDL-C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与血脂密切相关,影响了人体部分脂代谢功能的正常运转,且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脂代谢显著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和白蛋白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33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25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82例;并选同期住院的非急性胰腺炎患者237例作为对照组.于24h内分别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白蛋白(ALB)。结果急性胰腺炎组T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TG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P〈0.01)。而TC、HDL—C和LDL—C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G水平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00,P=0.000)。急性胰腺炎组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ALB水平明显低于轻症急性胰腺炎组(P〈0.01);ALB水平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60,P=0.000)。结论血清甘油三酯和白蛋白水平可以作为预测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