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予以丹参多酚酸盐、地塞米松、脑蛋白水解物静脉滴注以改善循环、减轻神经水肿、营养神经,并配合针灸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小柴胡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对照组为70.9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损程度越轻,疗效越好,不同程度耳聋总有效率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4):268-270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以期提高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13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2组,对照组65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65例,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小柴胡汤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总疗效上,对照组痊愈率30.77%、总有效率83.07%;观察组痊愈率47.69%、总有效率9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在PT、APTT、TT、FIB、D-D、纯音听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柴胡汤合补阳还五汤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以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凯时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13.3%和63.3%,对照组分别为16.7%和56.7%,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腕踝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锻炼及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加用腕踝针疗法。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和VAS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60例的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结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33.26±4.82)分、Fugl-Meyer(87.46±8.57)分,高于对照组;NIHSS(4.51±0.45)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对预后改善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6.
董宏夫 《新中医》2015,47(5):217-21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72例(80耳),随机分为西医组(36例41耳)和中西医组(36例39耳),2组患者均予能量合剂、维生素B、钙离子拮抗剂和甲钴胺片等基础治疗。西医组患者予以地塞米松针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2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组临床总有效率94.87%,高于西医组的78.05%(χ2=4.77,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较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且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脑卒中恢复期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恢复期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则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头晕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磷酰胺治疗儿童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短期疗效。方法:将47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对照组24例。2组均给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水煎分服,1剂/d。2组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缓解率对照组为54.17%,观察组为82.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环磷酰胺能够提高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缓解率,降低药物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114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1,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48例患者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归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加用补阳还五汤和疏血通注射液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8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及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研究补阳还五汤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中医治疗偏头痛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偏头痛患者共104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52例中,总有效50例,总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偏头痛积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补阳还五汤对偏头痛患者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症状缓解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小针刀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小针刀康复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小针刀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小针刀康复治疗脑梗塞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脑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孙小迪 《光明中医》2016,(24):3588-3590
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联合针灸在突发性耳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丹参注射液配合口服甲钻胺,同时予以95%的纯氧和5%二氧化碳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传统中医治疗方式,予以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治愈率为70.0%,对照组患者中治愈率为50.0%,两组间的差距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76.7%。两组间的差距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联合针灸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捏脊疗法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捏脊疗法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捏脊疗法治疗气虚血瘀证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2.5%.观察组总有效率84.4%.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1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统计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运动功能评分(Fuel-Meyer)。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52/56),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Fuel-Meye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Fuel-Meyer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ue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予以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可显著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按期分经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中风偏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分期、分经及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按期分经电针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偏瘫疗效优于常规针灸治疗,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良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评分。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2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S评分、NDS评分、Fugl-Mey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耀武 《新中医》2019,51(2):76-79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脂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估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分级、血脂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心绞痛总有效率、心电图总有效率观察组分别为94.55%、87.27%,对照组为76.36%、70.9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P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 0.05);除疾病认知程度评分外,观察组其余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