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敦美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2):190-190,193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组 3 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 ,加用硫普罗宁 2 0 0 m g/ d,疗程 1个月 ;对照组 2 0例予常规综合基础疗法。以血清总胆红素 ( SB)、谷丙转氨酶 ( AL T)、谷草转氨酶 ( AST)、血白蛋白 ( AL B)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 SB、AL T、AST恢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5 ) ;在 AL B的恢复上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可能为观察时间尚短所致。结论 :注射用硫普罗宁对降低慢性肝炎的转氨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叶下珠合剂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叶下珠合剂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叶下珠合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40例 ,并与拉米夫定单用治疗 30例随机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组治疗 6个月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治疗总有效率为 92 .5 % ,肝功能 AL T、AST、A/ G、SB的复常率分别为 70 .0 %、80 .5 %、81.3%和 77.3% ,疗效优于对照组 (P<0 .0 5 )。治疗组 HBs Ag、HBe Ag、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 12 .5 %、5 2 .8%、5 8.8% ,与对照组比较(6 .7%、36 .0 %、39.1% ) P>0 .0 5。结论 :叶下珠合剂与拉米夫定联用能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血清甲胎蛋白 (AFP)升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病毒性肝炎 5 0 9例常规检测血清 AFP、AL T、AL B、TBil,观察异常 AFP水平与临床类型、肝功能、治疗情况等的关系。结果 :5 0 9例病毒性肝炎中 AFP异常 2 34例 ,占4 6 .0 %。各型病毒性肝炎均可见 AFP升高。AFP阳性率、AFP、AL T、TBil值随炎症程度分级的上升而明显增加。慢性中重度肝炎、重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组 AFP、AL T、AL B、TBil值与慢性轻度肝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治疗后 1个月 AFP下降 2 0 8例 (88.9% ) ,3个月内恢复正常 189例 (80 .7% )。结论 :AFP水平升高是反映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及反映肝细胞坏死后再生的敏感指标。对 AFP异常的慢性肝炎患者 ,应长期动态监测 AFP变化  相似文献   

4.
周建明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2):202-202,204
目的 :观察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 )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 78例用苦参素6 0 0 mg/ d静脉注射 ,对照组 70例予口服肝太乐及维生素 ,疗程均 3个月 ,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检测 HBVM,HBVDNA和 T淋巴细胞亚群 ,每周检测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 HBe Ag和 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T4 ,T4 /T8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0 .0 5 ) ,观察组 AL T复常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苦参素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对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3例给予苦参碱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照组80例单纯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肽氨酶(r-G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I、V型胶原(IV-C)、Ⅲ型胶原(PCⅢ)及门静脉内径(D)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ALT、AST、ALPr、-GT、TBil、HA、LN、IV-C、PCⅢ均降低,D值变小,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改善更明显,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54%和67.5%,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用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降酶、退黄、抗肝纤维化、缩小D值及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白细胞 (WBC)数值 ,中性粒细胞 (N)百分率 ,谷草转氨酶(AST) ,谷丙转氨酶 (AL 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入院的第 1日、康复出院时抽静脉血检测。结果 :中毒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入院第 1日抽静脉血检测血液白细胞 (WBC) ,中性粒细胞 (N) ,谷草转氨酶(AST) ,谷丙转氨酶 (AL T) ;中毒组有明显升高 (P<0 .0 5 )。经过积极地抢救 :采用彻底地洗胃、清洗机体可能接触有机磷的部位、使用阿托品、护肝和营养心肌使用能量合剂等 ,康复出院时 WBC、N、AST、AL T中毒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均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时 ,患者血液 WBC、N、AST、AL T结果会升高 ,说明有机磷中毒时可能对心肌细胞及肝细胞有一定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肝功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患者肝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日立 7170 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 89例甲亢患者及 4 0例健康人行肝功能检测 ,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 (AL T)、谷草转氨酶 (AST)、谷胺酰转肽酶 (GGT)、碱性磷酸酶(AL P)、血清总胆红素 (TBil)。结果 :药物性肝损害甲亢组的 AL T、AL P、GGT、TBil较甲亢性肝损害组高 (P <0 .0 5 )。两组肝损害指标均较无肝损害甲亢组、正常对照组高 (P <0 .0 1) ;甲亢性肝损害组血清游离 T3(FT3)、游离 T4 (FT4 )比药物性肝损害甲亢组和无肝损害甲亢组高 (P <0 .0 5 ) ,药物性肝损害甲亢组和无肝损害甲亢组的 FT3、FT4 水平相近 (P >0 .0 5 )。结论 :甲亢治疗后或初诊者都应监测其肝功能变化 ,对了解甲亢患者的代谢紊乱程度、估计病情、判定肝损害原因、指导抗甲亢药物的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单纯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人工肝血浆置换疗法对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北京 WL XGX- 888型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设备对 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治疗共 17次 ,每次置换同型血浆 2 0 0~ 30 0 ml,分别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电解质及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人工肝治疗后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 10 0 %。生化指标、总胆红素 (TBil)、转氨酶 (AL T、AST)。碱性磷酸酶 (AL P)、总胆汁酸 (TBA)及凝血酶原时间 (PT)改善显著 ,其下降幅度分别为 2 78.6 1±15 9.0 8μmol/ L,10 5 .1± 112 .2 4 μ/ L,71.73± 6 0 .2 5 u/ L,78± 4 7.6 7μmol/ L,5 1.82± 5 9.81μmol/L和 8.12± 2 5秒 (P<0 .0 0 1,0 .0 5 ,0 .0 5 ,0 .0 0 1,0 .0 5及 0。0 0 1)。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上升显著 ,其上升幅度为 15 .4± 10 .1% (P<0 .0 0 1) ,但术后 72小时总胆红素反弹 ,甚至超过术前水平 ,总成活率为 33% (2 / 6 )。治疗前后蛋白、胆固醇、电解质及血细胞无显著性变化 (P>0 .0 5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35 .3% ,其中荨麻疹、低血压最常见。讨论 :血浆置换为重症肝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早期可提高疗效 ,关键在肝细胞坏死程度。  相似文献   

9.
早期大剂量甘利欣治疗重型肝炎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民娇 《华夏医学》2004,17(1):46-47
目的 :观察甘利欣治疗重型肝炎 (重肝 )的疗效。方法 :将 1 0 6例重肝分为对照组 4 1例 ,使用常规护肝 ,对症治疗 ;治疗组 6 5例常规治疗及用大剂量甘利欣 ,观察其临床症状、黄疸指数 (TBi L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谷丙转氨酶(AL T)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的症状及各项指标改善较快 ,病死率为 2 1 .5 4 % ,对照组病死率为 5 3.6 6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 ,而早期重肝比中晚期重肝疗效更好。结论 :大剂量甘利欣对重肝早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国产与进口异氟醚对颅脑手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4 0例择期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 ,术前肝肾功能均正常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分别应用国产异氟醚 -芬太尼复合麻醉(A组 )和进口异氟醚 -芬太尼复合麻醉 (B)组。测定麻醉前和手术后 72 h患者的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 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胆汁酸 (TBA)、尿素氮 (BUN)、肌酐 (CRE)的含量。结果 :A组麻醉前后 AL T、AST、TBIL、DBIL、TBA、CRE差异无显著性 ,BUN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B组麻醉前后 ALT、AST、TBIL、DBIL、TBA差异无显著性 ,BUN、CRE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AB两组麻醉后 ALT、AST、TBIL、DBIL、TBA、CRE差异无显著性 ,BUN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对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国产异氟醚可以替代进口异氟醚 ;但对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 ,国产异氟醚是否可以替代进口异氟醚安全用于临床还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倪扬  钟刚 《四川医学》2012,33(5):853-85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9月~2011年2月收治的12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拉米夫定治疗,比较治疗后6周、12周、24周两组患者乙肝病毒DNA(HBV-DNA)阴转率、治疗24周后HBV-DNA水平、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Cllild-Pugh评分、疾病进展情况等指标。结果①HBV-DNA阴转率:治疗6周、12周、24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TBil、HBV-DNA水平:治疗24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③Child-Pugh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Child-Pugh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短期应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贯煎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一贯煎合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LT、AST、TBil及Alb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4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LT、AST、TBil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而Alb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贯煎合五苓散联合西药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舒瑞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hild-Pugh评分、肝功能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AST、TBil、DBil、ALT、LN、HA、PC-III和IV-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Child-Pugh评分、AST、TBil、DBil、ALT、LN、HA、PC-III和IV-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效果良好,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得到改善,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左瑞菊  徐春军  邹济源 《海南医学》2016,(24):4001-4003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期间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102例黄疸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给予内科综合保肝、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结果经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ALT、AST和TBil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ALT、AST和T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2.4%和9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和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TNF-α和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黄疸型肝炎能显著改善肝功能,降低TNF-α和IL-6水平,总有效率高于甘草酸二胺单独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灵芪蠲肝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到重度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基础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灵芪蠲肝液.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ALT、AST、TBIL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治疗组各项症状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ALT、TBIL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明显(P<0.05),AST降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灵芪蠲肝液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凯西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凯西莱(硫普罗宁,Tiopronin)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2003年3月-2004年11月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不用其它褪黄、降转氨酶以及抗病毒药物。在基础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再给予静滴凯西莱200mg/d,对照组则给予静滴泰特(还原型谷胱甘肽,TAD)120mg/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转氨酶(ALT、AST)、白蛋白(A1b)、球蛋白(Glb)、胆红素(TBil、DBil)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的变化。结果两组肝功能、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ALT、AST、Glb、TBil、DBil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组间比较除Alb、Glb外,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和71.43%,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西莱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但疗效确切,而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苦参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2例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另给予苦参素400 mg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14ml入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然后观察肝功能、乙肝病毒标记物、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疗程结束及治疗结束5个月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ALB、A/G、TBIL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仅ALT、AST有改善(P<0.05);HBV-DNA及HBeAg阴转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化指标水平,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少数患者出现腹泻和注射部位硬结。结论 苦参素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控制活动性肝硬化的炎症活动,抑制HBV复制,且具有抗纤维化的作用,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陈锋文 《河北医学》2011,17(5):625-628
目的:观察思美泰(SAMe)联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9例黄疸型乙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思美泰组静脉滴注1000mg,1次/d;优思弗组口服优思弗50 mg,3次/d;联合组同时使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记录治疗前、第1、2周的谷丙转氨酶(ALT) 、谷草转...  相似文献   

19.
甘利欣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其文  黄重敏  徐湘 《右江医学》2004,32(4):310-312
目的 探讨甘利欣对抗结核药物致肝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98例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5 0例 ,停用抗结核药 ,改用基础治疗 (肝泰乐、肌苷、维生素B) ;治疗组 48例 ,不停用抗结核药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利欣进行保肝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P <0 .0 1) ,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5或 <0 .0 1)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9.6% ,高于对照组的 74.0 % (P<0 .0 5 )。结论 甘利欣对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Th22细胞及IL-22分子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42例(肝硬化组),肝癌伴乙肝肝硬化患者38例(肝癌组),及门诊健康受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1例(慢性乙肝组)。收集各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白蛋白(ALB)信息,并分别收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2份,一份用ELISA方法测定IL-22表达水平,另一份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h22细胞含量。统计分析各组指标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患者的AST、ALT、TBIL和ALB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肝癌组患者AST、ALT、TBIL和ALB高于乙肝肝硬化组(P<0.01),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间AST、ALT、TBIL和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着肝癌的发生发展,AST、ALT、TBIL和ALB逐渐升高(P<0.05)。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均高于慢性乙肝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肝癌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高于肝硬化组(P<0.05),慢性乙肝组的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肝癌的发生发展,Th22细胞含量及IL-22表达水平逐渐升高(P<0.05)。结论:Th22及IL-22水平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