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调杳自杀未遂患者各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分析精神障碍自杀未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按市内不同地区分布抽取沈阳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进行调查,共调查239例15周岁以上的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调查员在自杀未遂患者经抢救病情好转后用自伤者一般情况表、自伤情况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和<美国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4版)科研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进行调查.结果 自杀未遂者自伤当时精神障碍的总患病率为69.46%,其中心境障碍患病率最高(48.12%);有精神障碍者中仅7.23%看过心理或精神科,并接受药物治疗.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冲动性自杀少,伤害发牛后自救率低,自伤目的 以解脱痛苦、减轻他人负担为主.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的各项抑郁症状及抑郁程度比无精神障碍者更严重(均P<0.05).结论 综合医院急诊室自杀未遂患者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自杀前就诊率低;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者以非冲动性自杀为主,伤害发生后自救率低,目的 以解脱痛苦、减轻他人负担为主;患有精神障碍的自杀未遂人群自杀与精神障碍中的抑郁成分最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自杀未遂者有无自杀意念特点,为自杀未遂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BSS)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病人版(DSM-Ⅳ)轴I障碍临床定式检查为调查和诊断工具,对同一时段内在沈阳市4所三级综合医院急诊室诊治的自杀未遂者进行调查。结果①有无自杀意念两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在这次最早出现伤害自己的想法到自伤所间隔时间、自伤最主要的目的、自杀当时想死程度、对这次自杀态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有无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者的特征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长沙市艾滋病患者的自杀意念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艾滋病患者自杀意念制定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自制的人口学量表、Zung氏抑郁量表、Zung氏焦虑量表及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对长沙市某专科医院 的504名就诊或住院的艾滋病患者进行匿名现场问卷调查。结果:长沙市艾滋病患者最近1周、最严重时及终身自杀 意念率分别为13.9%,26.6%和27.2%。同性恋(OR=4.79,2.66,2.37)及有过自杀未遂史(OR=8.56,5.63,5.56)是最近1 周、最严重、终身3种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焦虑是最严重时(OR=3.28)及终身(OR=3.05)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抑郁 是最近1周有自杀意念(OR=4.97)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沙市同性恋艾滋病患者为存在自杀意念的高危人群,而有过 自杀未遂史则为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学生家长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法,用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对5 640名中学生家长进行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杀意念终生发生率、1年内发生率和自杀未遂终生发生率分别为11.99%、6.15%和1.33%,其中,女性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文化程度较低者其自杀意念高于文化程度较高者(x2=4.354,P=0.037);经济状况差者其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发生率明显高于经济状况好者(x2=4.703,P=0.030;x2=6.993,P=0.008);无工作者发生率高于有工作者。结论:深圳市居民的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女性、文化程度较低和经济状况差的人群中,应引起社会与家庭的高度重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干预,尽量减少自杀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出现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风险因素.方法 623例双相障碍患者中筛选出68例初诊为"单相抑郁"而单用抗抑郁剂治疗的双相抑郁患者,根据半结构式访谈以及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患者服药前后的自杀风险以及服药过程中出现的激活症状等进行评估,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对患者的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的自杀风险进行因素分析.结果 68例患者中,7例(10.3%)在抗抑郁剂治疗过程出现自杀意念,4例(5.9%)出现自杀未遂,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的出现时间在抗抑郁剂治疗后2~63d,平均(17.45±5.90)d.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出现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与服药前的自杀风险(P=0.012,OR=2.073)、是否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P=0.043,OR=0.236)有关,而与临床亚型、性别、年龄、症状特点、抗抑郁剂的种类以及用药过程中是否出现激活症状无关(P>0.05).结论 抗抑郁剂治疗过程中双相抑郁患者出现自杀意念、自杀未遂与服药前的自杀风险呈正相关,而与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的使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被动自杀意念对后续的自杀行为具有一定预测作用,客观的生物学标志物对自杀意念的预测价值日益受到关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动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较高,但有关该人群被动自杀意念与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尚缺乏。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被动自杀意念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及催乳素(PRL)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0月深圳市康宁医院住院的60岁及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48例,按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中文版自杀分量表的第一个条目,将患者分为有被动自杀意念组(n=37)和无被动自杀意念组(n=211)。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总甲状腺素(FT4)和PRL水平。结果 有被动自杀意念组患者的女性、有自杀未遂史比例及PRL水平高于无被动自杀意念组,而TSH水平低于无被动自杀意念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SH水平(OR=0.654)、女性(OR=10.950)、有自杀未遂史(OR=15.917)、PRL水平(OR=1.018)是老年精神分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影响因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89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第4条(您主动尝试自杀的愿望程度如何)和第5条(您希望外力结束自己生命的程度如何)来判断有无自杀意念,任何一个条目回答"弱"或"中等强度"则认为有自杀意念,如果上述2个条目均回答"没有"则认为无自杀意念。将患者划分为自杀意念组188例和非自杀意念组707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自杀意念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有188例患者出现自杀意念,检出率为21.01%。男性、经常吸烟、大量饮酒、自知力存在、有自杀意念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检出率高,坚持服药患者自杀意念检出率低(均P<0.05)。自杀意念组SAS、SDS总分显著高于非自杀意念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SAPS、SANS、一般精神病理总分均显著低于非自杀意念组(P<0.05或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意念史(OR=1.966)、经常吸烟(OR=2.317)、大量饮酒(OR=2.680)、自知力存在(OR=1.990)、自知力缺乏(OR=5.505)、SDS得分高(OR=1.047)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均P<0.05),女性(OR=0.578)、坚持服药(OR=0.189)、主观支持分高(OR=0.862)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者自杀意念较为常见,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干预以减少悲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的自杀行为学特征和心理社会学因素间的差异.方法 以在5家医院急诊室诊治的232例自杀未遂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有精神障碍组(105例)和无精神障碍组(127例),比较两组间的自杀行为学特征和健康状况、生活质量、焦虑、抑郁、应付方式和行为的冲动攻击性等.结果 有精神障碍组平均年龄大于无精神障碍组[(37.9±l4.5)岁,(32.9±13.3)岁,t=2.710,P=0.007];女性所占比例较低(65.7%,81.1%,x2=7.099,P=0.008);自杀意向强度较高[(7.1±2.8)分,(4.8±2.3)分,t=6.498,P=0.000].有精神障碍组健康状况、抑郁、焦虑评分高于无精神障碍组,健康量表、冲动性及各因子的评分高于无精神障碍组,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付方式因子评分低于无精神障碍组,自责的应付方式因子评分高于无精神障碍组(均P<0.05).结论 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具有不同的自杀行为学特征和心理社会学特征,精神疾病在自杀行为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更大,自杀强度更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社会人口学问卷调查表、健康状况问卷(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对150名海南省某精神病院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照料者的自杀意念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5.3%(38/150)。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经济状况、有无慢性病及不同患者病程、有无暴力、住院行为的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年收入低及患者病程长的亲属照料者自杀意念强(OR=3.736、8.868、83.333、42.754,均P<0.05)。结论 急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照料者的自杀意念发生率较高,针对上述自杀意念风险较高的人群,相关政府部门应给予更多的社会关怀及支持,以最大限度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新城镇居民自杀意念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PHQ-9健康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O-7)、自编自杀意念等,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516名山东新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新城镇居民过去一年内自杀意念检出率为7.33%,焦虑(OR=11.781,95%CI:4.531~30.633)是过去一年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与父母关系一般(OR=0.179,95%CI:0.036~0.900)、与父母关系融洽(OR=0.084,95%CI:0.019~0.368)为保护因素.新城镇居民终生自杀意念检出率为13.88%,亲人有自杀意念(OR=8.653,95%CI:3.323~22.533)、偶尔饮酒(OR=2.579,95%CI:1,180~5.637)、睡眠异常(OR=2.602,95%CI:1.333~5.078)、焦虑(OR=3.680,95%CI:1.412~9.590)是终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60岁及以上(OR=0.232,95%CI:0.100~0.537)、偶尔吸烟(OR=0.099,95%CI:0.014~0.687)为保护因素.结论 亲人有自杀意念、偶尔饮酒、睡眠异常、焦虑的新城镇居民易产生自杀意念,与父母关系融洽或一般、60岁及以上、偶尔吸烟的新城镇居民不易产生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自杀意念的相关性,为自杀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oungK.S.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以及自编的自杀意念问卷、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广东省某医药院校29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298名大学生中,网络成瘾检出率为20.8%,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9.2%;有124位学生表现为抑郁状态,占总人数的41.6%;网络成瘾是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x2=9.655,P=0.002),网络成瘾组的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是非成瘾组的2.237倍(OR=2.237,95% CI=1.205-4.155).结论: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且会增加自杀的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妊娠期抑郁是常见的妊娠应激性反应之一,发生率较高,影响本人和新生儿健康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严重时会出现自伤、自杀意念和行为。开展妊娠期女性抑郁、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对于预防围生期不良事件、促进围生期保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目的 了解妊娠期女性抑郁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1-4月采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基本资料调查表对广东省两家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共448例妊娠期女性进行调查,妊娠期抑郁和自杀意念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妊娠期抑郁、自杀意念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妊娠期女性抑郁率、自杀意念发生率分别为47.8%和6.9%,妊娠期抑郁和自杀意念呈正相关(rs=0.250,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失业或家庭主妇、家庭月收入3 000元以下、精神质维度得分高是妊娠期女性抑郁的危险因素(OR=1.568、1.860、1.539,P<0.05),居住地为农村、社会支持一般、应对方式消极、内外向维度得分高是妊娠期女性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OR=2.703、12.148、5.374、15.550,P<0.05)。结论 妊娠期抑郁与自杀意念呈正相关,应该重视妊娠期严重心理问题的筛查,要重点关注失业或家庭主妇(无稳定职业者)、居住地为农村、家庭月收入低、社会支持水平一般、应对方式消极、内外向维度得分高及精神质维度得分高的孕妇。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抑郁症作为最常见的心境障碍之一,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等特点,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甚至出现自杀行为。但是,目前快速筛查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手段相对有限。目的 调查影响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建立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简易预测模型,为抑郁症患者自杀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Landeiman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抑郁症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Risk score法构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简易预测模型,并检测其预测效果。结果 共发放问卷2 233份,回收有效问卷2 09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60%。2 090例抑郁症患者中,142例(6.79%)出现自杀行为。经常吸烟、重度饮酒、既往抑郁发作次数≥1次、既往因抑郁症住院次数≥1次、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伴自杀意念、有精神障碍家族史、正在用抗抑郁药物、有其他内外科疾病的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比例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抑郁发作次数≥1次〔OR=4.308,95%CI(3.547,5.232)〕、伴焦虑症状〔OR=2.329,95%CI(1.201,4.518)〕、伴精神病性症状〔OR=2.492,95%CI(1.448,4.287)〕、伴自杀意念〔OR=4.044,95%CI(2.305,7.096)〕、SAS标准分高〔OR=1.036,95%CI(1.003,1.071)〕均是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正在用抗抑郁药物〔OR=0.110,95%CI(0.057,0.212)〕是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保护因素(P<0.05)。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Risk score预测模型为:Risk score=40.56×既往抑郁发作次数+23.50×伴焦虑症状+25.36×伴精神病性症+38.81×伴自杀意念-61.25×正在用抗抑郁药物+1.00×SAS标准分。按照Risk score预测模型绘制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为0.920〔95%CI(0.907,0.931)〕,Youden指数最大时为0.7,截断值为193.23分,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94.2%。结论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发生率较高,既往抑郁发作次数≥1次、伴焦虑症状、伴精神病性症状、伴自杀意念、SAS标准分高均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Risk score预测模型预测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94.2%。  相似文献   

14.
背景 睡眠紊乱是精神障碍患者最突出和普遍的问题,部分研究指出睡眠紊乱可能会增加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然而这些研究结果尚存在争议,因此确定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自杀的关系十分必要。目的 运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自杀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Ovid、EBSCO、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引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04-01。收集相关文献,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后,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项研究,其中17项横断面研究、4项队列研究,共8 1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未矫正与矫正混杂因素后,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总体自杀的相对风险增加均相关〔OR=2.22,95%CI(1.98,2.49),P<0.001;OR=2.17,95%CI(1.92,2.44),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未矫正与矫正混杂因素后,总体睡眠紊乱、噩梦、其他睡眠问题与总体自杀、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其他自杀类型的相对风险增加均相关(P<0.05);失眠与总体自杀、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相对风险增加均相关(P<0.05)。矫正抑郁症状后,Meta分析结果显示,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与自杀的相对风险增加相关〔OR=1.69,95%CI(1.33,2.15),P<0.001〕。结论 精神障碍患者睡眠紊乱可以增加其自杀风险。  相似文献   

15.
酒精依赖伴有自杀意念患者认知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华侨  柴萌  王爱伟  孔永彪  张津津 《医学综述》2013,19(18):3447-3449
目的 探讨伴有自杀意念的酒精依赖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天津市安宁医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55例伴自杀意念的酒精依赖患者和同期68例不伴自杀意念的酒精依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对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 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及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①伴或不伴有杀意念酒精的依赖患者间年龄、教育程度、HAMD-17评分及HAMA-14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自杀意念者与不伴有自杀意念者的婚姻状况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13,P<0.05);②伴自杀意念酒精依赖患者患者视觉广度、注意因子、延时记忆因子分值及RBANS总分均显著低于不伴自杀意念酒精依赖患者组(t=3.567、4.903、6.007、3.103,P<0.05);③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视觉广度、注意因子是酒精依赖患者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结论 伴自杀意念酒精依赖患者存在注意等认知功能损害,视觉广度、注意因子分值低的酒精依赖患者存在自杀意念的危险性可能更高,对有自杀意念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杀意念者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动思维问卷、应付方式问卷对166名研究对象施以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中有自杀意念者80名为自杀意念组(研究组),86名正常大学生为无自杀意念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调查情况。结果:有自杀意念组自动思维问卷及退避、幻想、自责得分均高于无自杀意念组(P0.01);求助、解决问题、合理化维度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自动思维与退避、幻想、自责呈正相关,与求助、合理化及解决问题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对于大学生自杀意念者,自动思维与自责是危险因素,求助是保护因素。结论:负性自动思维对于大学生自杀起到诱导作用,积极的求助及有效解决问题能力可预防自杀。  相似文献   

17.
背景 抑郁症的康复技能训练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方法,本课题通过引进成熟的抑郁症康复技术,使基层医务人员熟练掌握,为辖区内广大抑郁症患者开展康复训练,以期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疗效,降低自杀风险。目的 探讨抑郁症康复技能训练程式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门头沟区龙泉医院2018年1-9月门诊就诊的65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全部接受康复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结束3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urses' global assessment of suicide risk,NGASR)和自杀风险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共61例患者完成研究,与训练前比较,训练结束3个月后患者HAMD、SDSS评分明显降低,服药依从性除自行停药外均明显提高,自杀风险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康复训练程式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抑郁症状,减少自杀观念,在基层医院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