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伟群 《当代医学》2010,16(14):79-80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995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42例残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生存率。结果 42例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胀痛不适,主要诊断方法是通过消化道钡餐和胃镜检查。其中34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根治性切除的20例病人生存5年以上者11例,其余的22例均在1.5年内死亡。结论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病人要定期随诊并胃镜检查,才有利于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残胃癌根治性手术后的5年生存率近似于胃原发癌。早期诊断对提高残胃癌术后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小敏  孙利国  支珍  康孝贤 《吉林医学》2011,32(16):3290-329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收治的17例残胃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残胃癌3例非手术者就诊半年后死亡,手术组病例中无手术相关死亡,8例术后存活不到2年,2~5年者5例,生存5年以上者1例,2年生存率为35.3%,5年生存率为5.9%。结论:加强胃切除术后随诊,做到早期发现,定期胃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残胃癌的关键,根治性切除是外科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手段,辅助化疗的作用是肯定的,综合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残胃癌29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9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男26例(89.7%),首次手术行BillrothⅡ吻合22例(75.9%),首次手术距诊断残胃癌平均间隔时间11.6年,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本组29例全部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接受手术27例,其中根治性切除术18例(66.7%),胃空肠吻合术3例,姑息性肿瘤切除1例,行剖腹探查5例。发生并发症9例(33.3%),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获得随访25例,随访时间3个月~5年,未行手术2例及仅行剖腹探查或胃空肠吻合或姑息性肿瘤切除者,术后生存时间3~7个月;行根治性切除者术后生存1~3年12例(41.4%),3~5年5例(17.2%),超过5年1例(3.4%)。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超过5年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行纤维胃镜检查,可早期发现残胃癌,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胃癌复发42例再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的复发因素及再手术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回顾我院1998年-2008年间的42例胃癌术后复发的手术资料,就复发因素、再手术适应证、再手术疗效等进行分析。结果42例中术后生存5年以上者6例,3年以上者8例,2年以上者5例,1年以上者8例,1年以内死亡者11例,单纯探查者4例(均在术后2个月~6个月内死亡)。结论提高胃癌的根治度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凡证实吻合口或残胃复发者,且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者,均应进行再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残胃癌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残胃癌临床资料,早期癌8例中行部分残胃切除术2例,行全残胃切除术6例;进行期癌24例中全残胃切除术14例,联合横结肠、脾切除术10例。结果手术切除率为100%,早期癌病例3年生存率为100%;进行期癌中8例生存平均16个月,16例于手术后平均8个月死亡。结论早期胃镜检查诊断并行根治性残胃切除术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 ,有关残胃癌的报道日益增多 ,已引起外科医师的广泛重视[1] 。作者回顾性分析本科从1980~ 1996年收治的 2 8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残胃癌患者均为胃良性手术切除 10a以上残胃内的原发肿瘤 ,均经病理证实。男性 2 5例 ,女性 3例。年龄最小 4 3岁 ,最大 72岁 ,平均年龄 5 8岁。胃大部切除病因及首次术式 :因胃溃疡手术者 12例 ,十二指肠溃疡手术者 13例 ,复合溃疡手术者 2例 ,胃息肉行胃切手术者 1例 ;B II式胃切除术者 2 6例 ,B I式胃切除术者 2例。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42例残胃癌的诊断和治疗经过,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06月—2012年06月4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非手术治疗,4例行剖腹探查术(2例胃空肠吻合,1例空肠造瘘,1例仅探查,均置入中人氟安颗粒),8例行姑息性残胃切除术,26例行残胃全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根治切除率68.4%(26/38)。术后30例患者随访时间超过3年。4例剖腹探查术后患者生存时间均不超过8个月,5例姑息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60%(3/5)、0,21例根治性手术患者1、3年生存率100%、71.4%(15/21)。结论胃部分切除手术后10年内定期胃镜检查是残胃癌早期诊断的关键。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探讨因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残胃癌患者,应用3D全腹腔镜残胃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19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残胃癌手术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既往因胃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本次入院术前均经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癌。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对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病理情况、住院费用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随访其生存及复发情况。 结果 (1)手术情况:19例残胃癌患者中,行3D高清全腹腔镜根治性残胃切除术18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姑息性残胃切除术1例。19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残胃切除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23.63±53.47)min,术中出血量为(136.32±82.95)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05±6.84)枚。(2)术后情况:术后离床活动时间(1.39±0.46)d,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2.08±0.92)d,术后进流食时间(4.45±2.39)d,拔除引流管时间(9.95±5.28)d,术后住院时间为(13.74±9.69)d。总费用(80271.69±22536.91)元。患者术后出现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例,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3)随访情况:对19例行3D高清全腹腔镜残胃切除术患者随访,随访时间3~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随访期间死亡7例,存活12例。 结论 对于因良性疾病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的残胃癌,应用3D全腹腔镜行残胃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残胃癌和残胃复发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5年2月~1995年10月间共行胃癌手术1903例,其中残胃癌手术34例,残胃复发癌手术19例,分别占同期胃癌手术的1.787%(34/1903)和0.998%(19/1903)。两种特殊胃癌的手术方式:根治性残胃全切除术(R2式)35例,左上腹内脏联合切除1例,姑息性切除8例,剖腹探查9例。35例残胃全切除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7.1,34.7,23.6%。故认为胃部分切除术后应定期行胃气钡双重造形或胃镜检查,一经确诊为残胃癌或残胃复发癌,力争行根治性残胃全切除术,并辅以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4月~2004年9月收治的33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多在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10年后发病。毕Ⅱ式术后残胃癌30例(90.90%),毕Ⅰ式术后残胃癌3例(9.09%),毕Ⅱ式术后残胃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毕Ⅰ式。残胃癌的治疗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33例患者中生存5年以上6例(18.18%),生存3年以上10例(30.30%);6例患者行姑息性切除治疗,生存1~2年;3例患者未能行手术治疗,生存1~10个月。结论:胃良性病变行胃部分切除术后的患者应行严密随访,早期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效果较好,晚期也应积极行姑息手术切除,以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1.
蔡茁  黄志新  娄安亭  夏旻  蔡光泽 《安徽医学》2012,33(10):1307-1308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2000~2011年收治的18例残胃癌患者临床资料加以总结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38~79岁,首次手术胃肠重建方式BilrothⅡ式14例(78%),BilrothⅠ式3例(17%),胃空肠Roux-en-y吻合1例(0.5%)。癌灶发生于吻合口附近10例(55.5%),残胃小弯侧6例(30.3%),胃底贲门部位2例(14.2%)。18例中行根治性残胃切除8例(44.4%),姑息性残胃切除6例(30.3%),联合脏器切除5例(27.8%),剖腹探查+空肠造瘘4例(22.2%)。根治性切除组1、3、5年生存期分别为87.5%,50%,12.5%。姑息性切除组中位生存期平均为15个月,剖腹探查组均在1年内死亡。结论残胃癌多发生在残胃吻合口附近,以Bi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见,男性多于女性,就诊时多属于中晚期,联合脏器切除率高,根治性手术可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复发性胃癌患者再手术的治疗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复发性胃癌再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85例复发性胃癌再次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生存资料.结果 本组85例中,复发局限于残胃46例,复发时间<2年58例.全组再手术切除45例,其中根治性切除34例,姑息性残胃切除11例,联合行脏器切除19例.根治性残胃切除术后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7%和21%,中位生存期56个月;姑息性手术及其他综合治疗者的生存时间为6~26个月,中位生存期16个月;未切除患者均于半年内死亡.结论 术后定期复查有助于复发性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复发性胃癌以残胃复发多见,具有较高切除率,应积极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和外科治疗,观察不同手术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不同的肿瘤分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胃镜对残胃癌的确诊率为83.3%。本组残胃癌发病距首次手术的平均时间为22年。在12例残胃癌中11例行根治性手术,1例行姑息性胃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5年生存率为27.3%。结论:纤维胃镜及病理活检是诊断残胃癌的主要手段,残胃联合脏器切除是治疗残胃癌的主要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临床病理学特性和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根治性外科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淋巴结转移规律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残胃癌占同期收治胃癌的4.07%,其中Ⅰ期4例,Ⅱ期7例,Ⅲ期11例,Ⅳ期10例。根治性切除率为77.27%,联合脏器切除率为54.5%,全胃切除31例,剖腹探查1例,全胃切除后消化道再建用Roux-en-Y术式。经腹腔完成残胃癌根治手术26例,经胸腹联合切口完成残胃癌根治手术6例。淋巴结转移率为63.63%,淋巴结转移站别分别为:pN。8例,pN1 16例,pN2 7例,pN3 1例。残胃癌工期和Ⅱ期平均生存时间为(80.17±17.21)个月,中住生存时间为(56.12±19.52)个月;残胃癌Ⅲ期平均生存时间为(31.16±9.15)个月,中住生存时间为(22.0±13.70)个月;残胃癌Ⅳ期平均生存时间为(23.55±6.08)个月,中住生存时间为(16.30±15.30)个月,LogRank=0.0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比较单纯残胃癌根治组与联合脏器切除组、姑息手术组与标准根治手术组及扩大根治手术组、初次胃手术再建为BillrothⅠ与BillrothⅡ、高中分化腺癌组与低分化腺癌组,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残胃癌外科治疗应选择在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基础上进行扩大根治手术和联合脏器切除。  相似文献   

15.
ClinicalstudyonreservationofpartofstomachforpatientswithcardiaccancerofthegastricstumpZhangGuangcun张广忖,MiaoLinchuan缪林川,ZhangH...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广义残胃癌(gastric stump cancer,GSC)的预后情况和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9年期间收治的32例GS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全部经胃镜和CT确诊.发病距前次手术时间平均(375.75±131.47)月,其中消化性溃疡(411.56±109.47)月,胃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癌的治疗及预后,分析其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693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残胃癌的发生、治疗及其预后;同时就与残胃癌发生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93例胃大部切除术中,发生残胃癌76例。5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36例行根治手术,15例行姑息性切除,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两种术式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7月和14.2月。未行手术切除的25例残胃癌患者,于发病后3~11月内死亡。76例残胃癌中,原溃疡位于胃部59例(22.3%,59/259),十二指肠球部17例(3.9%,17/434),两部位的残胃癌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采用B illrothⅡ式和B illroth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残胃癌发生率分别为12.7%和7.1%,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残胃癌发病距首次手术的平均时间为15年。结论手术在残胃癌的治疗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残胃癌多发生于B 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且原发溃疡位于胃部的患者,术后10年以上者发生癌变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胃癌患者78例,根治性手术切除术46例(58.9%),采用非根治性手术32例(41.1%),其中剖腹探查3例,单纯空肠造瘘术5例,胃空肠吻合术8例,姑息性胃大部切除术16例。结果:78例患者经过随访,1年生存77例,1年生存率98.7%;3年生存71例,3年生存率91.0%;5年生存66例,5年生存率84.6%,死亡11例,均经过淋巴转移。结论:手术治疗胃癌疗效确切,5年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9.
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病的定义、产生病因、早期诊断与合理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残胃癌与残胃再发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残胃癌多在胃切除术后10年发病,残胃再发癌多在5年内发病;胃镜检查优于钡餐,早期癌可行部分残胃切除,进展期癌应行全残胃切除或并邻近脏器联合切除。结论:对胃良性疾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病人进行定期内窥镜检查,胃癌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病人1-2年进行一次内窥镜检查及多处取活检是早期诊断的重要途径。早期病例外科治疗效果好,晚期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行毕Ⅰ式和毕Ⅱ式重建术后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原因及防治原则。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4月-2009年7月检出的200例胃癌患者按毕Ⅰ式和毕Ⅱ式胃大切术后分组,并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残胃病变的发生率在胃大部切除术后行毕Ⅰ式和毕Ⅱ式后高达935%,其中胆汁反流在毕I式术后的发生率为1.9%,明显低于毕Ⅱ式术后的发生率692%,毕Ⅰ式术后残胃原发癌、残胃及吻合口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9%、448%,均显著低于毕Ⅱ式术后的361%和77.4%的发生率;残胃及吻合口溃疡在毕I式术后的发生率为239%,明显高于毕Ⅱ式术后的594%(P〈0.01);在两组中其余残胃病变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毕Ⅰ式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要远低于毕Ⅱ式;防治残胃病变尤其是残胃癌,复查内镜及病理是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