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了正常人红细胞膜中脂肪酸的含量,选择氮气环境中三氟化硼-甲醇酯化法。结果该方法能够使红细胞膜中脂肪酸酯化完全且不饱和脂肪酸不易氧化。测定了正常人红细胞膜中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提示此方法快速准确,稳定性重复性皆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对红细胞膜流动性和红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期患者45例,测定膜胆固醇、磷脂含量、胆固醇/磷脂比值,同时用DPH探针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形态。结果 肺心病患者膜胆固醇含量、胆固醇/磷脂比值明显升高,膜磷脂含量和膜流动性明显降低,异常形态的红细胞明显增多;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含量改变是引起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和红细胞形态异常的基本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复制糖尿病模型并观察糖尿病(DM)红细胞变形能力(RCD)及酶活性变化。并探讨了DM早期上述指标改变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用四氧嘧啶制备家兔糖尿病模型,测定RCD和红细胞膜ATP酶活性,膜唾液酸(SA)含量及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糖尿病模型RCD和红细胞膜,ATP酶活性,SA含量和细胞内SOD含量及MDA均降低,结论 糖尿病早期即有红细胞形态和  相似文献   

4.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轻度、中度和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正常孕妇、正常已婚未孕妇女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和脂肪酸的含量,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别为15例、11例、10例,正常孕妇、已婚未孕妇女分别为24例、22例。结果: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红细胞膜的胆固醇、胆固醇磷脂比值较正常妊娠组、正常已婚未孕组明显增高(P<001),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正常妊娠组、正常已婚未孕组红细胞膜的胆固醇、胆固醇磷脂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红细胞膜的成分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气相色谱等方法测定了轻度,中度和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正常孕妇,正常已婚未孕妇女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和脂肪酸的含量,其中轻度,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分别为15例,11例,10例,正常孕妇,已婚未孕妇分别为24例,22例。结果:中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红细胞膜的胆固醇,胆固醇磷脂比值较正常妊娠组,正常已婚未孕组明显增高,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正常妊娠组,正常已婚未孕组  相似文献   

6.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测定葡萄糖 - 6 -磷酸脱氢酶 (G6PD)缺乏时红细胞膜唾液酸的含量 ,以进一步了解G6PD缺乏溶血的机理 .方法 :以G6PD缺乏红细胞为研究对象 ,按常规方法分离红细胞膜 ,酸水解得到膜唾液酸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法测定G6PD缺乏红细胞膜唾液酸的含量 .结果 :G6PD缺乏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红细胞 ,P <0 0 1.结论 :随着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和非酶糖基化的发展 ,唾液酸含量下降 ,从而导致膜表面负电荷减少 ,红细胞聚集 ,诱导红细胞形成缗线状红细胞簇 ,变形能力下降 ,并且使膜糖蛋白和糖脂次末端的半乳糖残基暴露 ,红细胞易被巨噬细胞识别并吞噬 .因此 ,红细胞膜唾液酸含量下降 ,可能是G6PD缺乏红细胞溶血的原因之一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期间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气相色谱法对22例正常妊娠妇女及24例健康未妊娠妇女进行了红细胞膜磷脂、胆固醇及八种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正常妊娠组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及胆固醇/磷脂的比值均高于健康未妊娠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膜八种脂肪酸含量在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常妊娠组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含量的升高可能是血清脂质变化的反映,正常妊娠组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这种变化不影响红细胞变形性、全血粘度及子宫──—胎盘微循环的灌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与健康人群的红细胞脂肪酸分布及Omega-3指数的差异。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别测定广州地区29例健康人群和22例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的红细胞脂肪酸,计算出红细胞Omega-3指数等指标,并对两组人群红细胞脂肪酸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人群与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间的C22:5n3(P=0.018)、C20:4n6(P=0.042)、总Omega-6脂肪酸(P=0.028)、Omega-6/Omega-3(P=0.007)及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化值(AA/EPA)(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人群红细胞中总Omega-6脂肪酸、Omega-6/Omega-3、AA/EPA均高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红细胞膜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4:0、16:0、18: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18:1)成分的变化.方法 本实验分为急性冠脉综合症组(42例)、稳定性心绞痛组(40例)、冠心病高危人群组(43例)及正常对照组(51例),采用氯仿-甲醇法快速提取红细胞膜脂肪,并用碱法甲基化,经薄层层析纯化的甲基酯用100 mm×0.25 mm气相色谱毛细管柱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 正常对照组红细胞膜中14:0、16:0和18:0脂肪酸较其余三组低(P<0.01),而正常对照组红细胞膜中18:1脂肪酸较其余三组高(P<0.01);冠心病高危患者组中红细胞膜14:0、16:0、18:0和18:1脂肪酸与稳定性心绞痛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冠心病高危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与急性冠脉综合症组则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红细胞膜中单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之间有重要的联系,特别是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有更显著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牛磺酸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后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观察牛磺酸对红细胞(RBC)的保护作用。(2)方法:实验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采用荧光偏振法,以DPH(1.6-二苯-1、3、5己三烯)为探剂,测定红细胞膜的流动性;以硫代巴比妥酸法及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3)结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2h后,RBC膜流动性增强,再灌注4h后RBC膜流动性降低。而牛磺酸既能改善再灌注2h的膜流动性增强,又能改善再灌注4h的膜流动性,并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加SOD活性。(4)结论:牛磺酸可保护RBC膜免受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生成过多而引起的损伤。  相似文献   

11.
本文测定了第1-7天急性心梗塞患者红细胞磷脂主要组分含量。结果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膜的神经鞘磷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磷酯酰胆硷,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乙醇胺含量却较正常人明显降低。这说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存在红细胞磷脂代谢紊乱,这时心肌缺血的重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急性脑梗塞、脑动脉硬化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性、脂质含量以及红细胞成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微滤筛法和锥板式粘度计分别测定红细胞变形能力和多切变粘度,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ATP酶活性和膜磷脂、胆固醇含量及其比值。结果:发现中风患者存在红细胞膜ATP酶活性降低,脂质成分改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且在发病前就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临床上对中风前期病变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治疗和发病后采取适当的改善微循环,纠正离子转运障碍等措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物与衰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程度与衰老的关系,本文测定了10名青年献血队员及10名健康老年人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其结果为健康老年人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程度与衰老的关系,本文测定了10名青年献血队员及10名健康老年人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其结果为健康老年人的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青年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人红细胞为模型,评估香烟烟雾提取物(CSE)对生物膜的损害作用.方法:以市售香烟提取CSE,然后作用于红细胞,通过测定细胞溶血率、膜脂质过氧化水平、细胞内高铁血红蛋白以及还原谷胱甘肽含量、膜磷脂组成和膜蛋白谱变化等指标,对CSE导致的红细胞膜损害进行评估.结果:香烟烟雾水溶物CSE可导致红细胞溶血,红细胞丙二醛和高铁血红蛋白水平升高,谷胱甘肽含量降低.并且能够改变膜磷脂组成和诱导膜蛋白聚集.结论:香烟烟雾水溶物对红细胞具有氧化损害作用,这种损害作用可进一步导致红细胞丧失其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红细胞膜中提取鞘磷脂并降解成神经酰胺。方法:采用分离血液,取血球,溶血,脱水,干燥等方法提取鞘磷脂,并用磷脂醇C降解鞘磷脂成神经酰胺。结果:采用不同的提取条件,其提取物中鞘磷脂含量在3%--9%之间不等。结论:用此法可将红细胞膜中的鞘磷脂解成神经酰胺,但还需进一步改进工艺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感染附红细胞体对小鼠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附红细胞体的致病机理。方法测定感染附红细胞体小鼠的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ATPase和SOD活性、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感染附红细胞体小鼠的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压积略有下降,红细胞的ATP酶的含量降低,SOD值略有下降,RBC-C3b花环率下降,RBC-IC花环率升高。结论附红细胞体侵袭红细胞导致其破裂溶血、内外阳离子平衡失调、抗氧化能力降低,同时破坏膜表面的C3b受体,膜表面游离状态的C3b受体数量明显减少,机体红细胞的免疫黏附活性降低,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8.
生物发光法快速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建立检测细胞内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生物发光方法,并利用该方法检测红细胞和不同再灌注处理心肌细胞内ATP的含量。方法制备所需测定的细胞ATP提取液,采用荧光素一荧光素酶检测系统检测ATP含量,ATP的含量与系统中所发射的光子数成正比,发光强度越大,ATP含量越高,通过检测发光强度计算ATP的含量。结果通过对红细胞内ATP含量的测定,确定了测定细胞内ATP的最佳反应条件:pH=7.8,温度20~25℃,荧光素酶浓度3.0mg/ml。利用确定的最佳条件对各种不同处理的心肌细胞内ATP浓度进行了检测,ATP检测结果与心肌功能的实验观察结果符合。结论生物发光方法测定ATP含量方法简单、结果可靠,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是一种检测细胞内AT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Murphy的超速离心法,将10名我国正常人的红细胞分为三个龄组,以HPLC和酶学方法测定不同龄红细胞的几种核苷酸含量及膜ATP酶活性。结果表明,正常人红细胞内ATP含量和NAD含量随细胞老化而降低,但ADP、AMP,和NADP含量的改变不明显;红细胞膜的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亦随红细胞老化而降低,其Na~+,K~+—ATP酶活性的改变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病机制的影响,本文作者应用721分光光度计对10名健康对照组及1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红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物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