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重建及非酶糖化抑制剂对其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SD大鼠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 ,随机分为糖尿病组 (DM )及氨基胍组 (AG) ,分别饲养 3月和 6月 ,运用视网膜消化铺片和图像分析方法 ,观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结构改变及非酶糖化抑制剂对其影响。结果 DM组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数目较 12周明显减少 (P <0 0 5 ) ,内皮细胞数目无明显变化 ,核染色深 ,形态异常 ,毛细血管闭塞。AG组病变减轻。结论 非酶糖化抑制剂对糖尿病视网膜毛细血管重建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用肝素凝血酶凝固时间法测定47例糖尿病病人血浆血小板4因子(PF4)高于31例正常人(P〈0.001),其中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组血浆PF4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01),经治疗后有视网膜病变者血浆PF4下降(P〈0.05);用双缩脲法测定47例糖尿病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高于31例正常人(P〈0.001),而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组较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者增高(P〈0.001)。  相似文献   

3.
卡托普利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链脲佐菌素所致(70mg/kg,单剂量腹腔注射)糖尿病大鼠模型中,观察了卡托普利(0.1%卡托普利饮水给药,4周)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胶原非酶糖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的主动脉胶原和胶原AGE含量升高,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卡托普利治疗组大鼠的主动脉胶原和胶原AGE含量降低,和未治疗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同时还观察到卡托普利治疗能升高糖尿病大鼠血浆游离胰岛素水平(P<0.05),但对血糖却无明显影响(P>0.05)。结果提示,卡托普利能减轻糖尿病大鼠血管胶原蛋白非酶糖化损害,其作用途径可能不依赖于血糖浓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酶糖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和具有非酶糖化抑制作用的川芎嗪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氨基胍(100mg· kg-1· d-1)治疗组、糖尿病川芎嗪(150mg· kg-1· d-1)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诱发糖尿病。16周后,处死大鼠,分离主动脉,测定组织非酶糖化,观察bcl-2,bax的表达,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①治疗16周结束,糖尿病各实验组大鼠体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各实验组间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糖尿病各实验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氨基胍治疗组与川芎嗪治疗组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非酶糖化明显升高(P<0.01),氨基胍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较糖尿病组非酶糖化降低(P<0.01)。④透射电镜下见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氨基胍治疗组、川芎嗪治疗组大鼠细胞凋亡改变减轻。结论非酶糖化抑制剂氨基胍、川芎嗪抑制非酶糖化、抑制细胞凋亡,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DF)与微量白蛋自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对87例 2型糖尿病合并与不合并糖尿病足患者用放射免疫法(RIA)进行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并用眼底荧光造影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分析。结果:DF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显著高于NDF组(P<0. 05)。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尿病足显著相关,r=0.264,P<0.05;DF组DR发生率显著高于NDF组(P<0.0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足显著相关,r=0.462,P<0.01。结论:微量白蛋白尿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足的发生显著相关,微血管病变参与了糖尿病足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与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24h尿白蛋白排泄量(UAE)将58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正常组(I组)和微量尿白蛋白组(Ⅱ组)比较两组血脂,血压,冠心病及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差异,结果示:Ⅱ组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1与载脂蛋白B100的比值(ApoA2/ApoB100)较I组降低(P〈0.05),冠心病,视网膜微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相关性分析示:ApoA1,ApoA1/Apo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血脂变化与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对正常人、2型糖尿病无DR患者及其合并DR患者(包括单纯型和增型)进行系列血脂项目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无DR组的TG、LDL-C、LP(a)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2型糖尿病合并DR组的TC、TG、LDL-C、LP(a)、apoB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两组的HDL-C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输精管阻断对大鼠生精细胞增殖和生精过程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输精管阻断4周和8周组大鼠的生精细胞DNA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输精管阻断4周和8周,实验组的精子细胞和精子比例明显少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而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比例则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5);同时,输精管阻断后生精细胞的增殖指数(PI)值明显降低(P〈0.05),且细胞多处于G0/G1期,其中8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对308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APO-B在有DR组较无DR组明显增高(P〈0.05)。增殖期DR组中,TC,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PO-B较单纯期DR组非常显著或显著增高(P〈0.01,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时的Lp(a)水平改变。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正常人、2型糖尿病人以及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Lp(a)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2型糖尿病组的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2型糠尿病的组间分析显示:合并冠心病组的Lp(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组(P<005);大血管病变组的Lp(a)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但与微血管病变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微血管病变组和2型糖尿病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p(a)水平在2型糖尿病时已明显升高,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和大血管并发症时升高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祛瘀生新中药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归巢"的影响,探讨活血化瘀法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重塑的效应机制。[方法]清洁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16只。中药组大鼠术前3 d给药,1次/d。7 d后,检测外周血BMSCs含量,分析各组非梗死区心肌胶原含量,硝基四氮唑蓝(N-BT)染色评价梗死面积,并观察心肌组织苏木-伊红(H-E)染色结果及免疫组化检测心肌c-kit细胞数。[结果]药物组较模型组c-kit细胞数均明显增多,中药组与西药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能减轻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及降低心肌胶原含量和梗死面积。[结论]活血化瘀法可能通过对BMSCs"归巢"的动员作用,从而有效的抑制AMI后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对非肾脏疾病早期肾损害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的影响.方法入选糖尿病伴早期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及冠心病伴早期肾损害三组患者195例,再将各组随机分为二个亚治疗组,分别给予ACEI及ACEI加中药治疗.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病组及冠心病组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高于正常老年对照组(P<0.01),亚组1经ACEI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或P<0.05).亚组2经ACEI加中药治疗后,UAER比亚组1降低(P<0.05).结论 ACEI加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中药能有效减少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早期肾损害患者尿蛋白排出,延缓肾损害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ACEI治疗.  相似文献   

13.
刘文艳  刘晓舒  韩健  曲志成  高普  宋光熠 《吉林医学》2013,34(16):3082-3083
目的:证实复方中药组分防治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肌病的有效性以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链尿菌素复制大鼠糖尿病模型,对复方中药组分进行了药效学实验观察,并对各组动物的血液及某些组织作了一系列相关的指标测定。结果:复方中药组分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并可降低血红蛋白、心肌、肾脏的糖化值。结论:复方中药组分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的非酶糖基化,可防治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心肌病。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方面阐述了活血化瘀法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认为活血化瘀类方药运用是把“双刃剑”,应针对疾病病因病机与病理生理特点及病程阶段状况和西药抗凝治疗情况,将中医辨证与西医诊断分型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中药传统药性与中药现代药理相结合,采用中西医序贯疗法,科学合理地应用活血化瘀类方药,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医活血化瘀类方药治疗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江素茵教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江素茵教授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立法,用败酱红紫汤加减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结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08~2017-03在延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气虚血瘀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为中药足浴法结合硫辛酸静脉滴注;对照组35例为硫辛酸注射液静脉滴注,1个疗程后(14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疼痛、麻木、乏力、感觉减退)及神经传导速度、远端感觉阈值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足浴结合硫辛酸注射液治疗气虚血瘀型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的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7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内服及外治法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6例带状疱疹的患者给予内服中药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重用田七末,每次3g,每日2~3次冲服;并配合外治法,选用灯火灸或外涂朱梅散(朱砂、冰片)治疗。结果76例全部痊愈,其中2周内痊愈50例,3周内痊愈8例,余18例持续4周后痊愈。18例6个月后随访,除2例局部有少许痒麻感外,余病例均无异常。结论中医内外法相结合治疗带状疱疹能达到活血祛瘀、较快止痛、痊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骨乐宁胶囊对大鼠骨折模型VEGF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的疗效。[方法]64只大鼠右胫骨骨缺损造模,分为骨乐宁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活血化瘀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于7、14、212、8 d分4批处死,取骨折模型部位骨痂行免疫组化染色,统计骨痂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阳性染色细胞的数量与面积。[结果]在72、1 d时,骨乐宁高剂量组VEGF阳性表达细胞的数量与面积高于活血化瘀组(P<0.01)。[结论]骨乐宁胶囊在骨折愈合早期有助于VEGF合成与释放,且其作用较单纯活血化瘀中药明显。  相似文献   

19.
化瘀温经利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瘀温经利湿中药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CD4^+CD25^+CD127^lo调节性T细胞(regulative Tcells,Treg)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瘀温经利湿中药治疗组20例和西药对照组20例,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对症状出现率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loTreg的数量及其在CD4^+T淋巴细胞中所占的比例;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eptide,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和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显著升高,ESR、CRP及症状出现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化瘀温经利湿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D4^+CD25^+CD127^loTreg表达水平,促进免疫调节,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