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降低病死率与误诊率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笔者对我科1994~1996年儿童病死原因及如何降低病死率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1994~1996年住院儿童死亡原因见表1,各年度住院儿童病死率统计见表2。表1 1994~1996年住院儿童死亡原因分析致    死    病    种性别地区住院时间重症肺炎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窒息败 血 症肠   炎化脓性脑膜炎蚕 豆 病病毒性脑炎颅内出血营养不良肝 脓 肿哮喘性支气管炎沉着症肺含铁血黄素肾功能衰竭中毒性菌痢中毒性脑病白 血 病颅内肿…  相似文献   

2.
对1968~1997年30年间住院病死儿童进行统计,分析其死亡病谱及变化。结果:总病死率为143%,后10年与前10年平均病死率、入院24h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病死儿童主要为新生儿及婴儿,两者占5341%;死因顺位排列中肺炎及脑炎一直居各年段前列,营养缺乏病、传染病逐年段下降,白血病排位逐年段升高。提示:加强呼吸道感染的防治,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白血病的诊疗技术是降低住院儿童病死率的关键;加强围生期监测、提高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抢救与护理技术也是重要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教学医院,通过对1976~1994年住院病人病死率及死因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住院病人病死率明显下降;2、在死因顺们一上恶性肿瘤18年来一直占第一位,70年代消化系疾病排第二位,自80年代起循环系和呼吸系疾病分别排2-3位;3、消化系、泌尿系、妊娠及分娩疾病、新生儿在死因构成比中有明显下降;而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则明显上升;4、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大类疾病中具体病种也有较大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我院儿科自1986~1996年共收治患儿13104例,死亡180例,现分析如下。1 一般情况180例死亡病例中男112例,女68例。新生儿74例(其中<7天49例),婴幼儿98例(其中~3月48例,~1岁43例,~6岁7例),学龄期儿童(7~12岁)8例。农村136例,城市44例。2 死亡原因 见表1。8例学龄期儿童死因为白血病3例,肾病综合征2例,肾炎1例,心肌炎1例,腹泻病1例。表1 新生儿与婴幼儿死因分析新生儿例(%)婴幼儿例(%)肺炎18(24-3)肺炎32(32-7)窒息16(21-6…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15年儿童传染病住院病种和病死率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西安市1989~2003年0~14岁住院患儿传染病病种构成和死亡率变化.方法将近15年西安市第八医院住院的全部传染病患儿分为1989~1993年、1994~1998年及1999~2003年3个年段,对各年段17种传染病的构成比和病死率变化进行分析.结果0~14岁儿童17种传染病住院例数占同期传染病住院总例数的比率逐年段下降.其中猩红热、细菌性痢疾、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白喉、伤寒、百日咳和风疹等住院患儿均显下降;麻疹、乙型肝炎住院比例相对上升,其它细菌性腹泻近5年住院比例亦有所上升.儿童传染病总病死率从2.25%降至0.32%,各型传染病病死率均逐年段下降.结论15年来儿童传染病住院比例及病死率显下降,目前需重点加强对乙型肝炎和细菌性痢疾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袁萍 《农垦医学》2013,(6):506-508
目的:了解本地区住院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特征及主要死因,提出减少新生儿死亡的措施。方法:对本院2008-2013年住院死亡新生儿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住院新生儿的病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8年的2.96%降至2013年的0.51%,死亡新生儿中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约占2/3,新生儿主要死因顺位依次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感染、窒息、出生缺陷、颅内出血。结论:加强孕期保健监护及早产儿管理,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及机械通气技术,积极防治感染及其并发症,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1989~2003年儿科住院病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邵阳地区患儿死亡的疾病变迁及年龄构成、城乡分布情况,指导儿童预防保健。方法 对1989~2003年儿科住院死亡病例(744例)进行分析。结果 (1)年龄愈小死亡率愈高,尤以新生儿为甚;(2)致死疾病前5年以肺炎、硬肿症、破伤风为主,中间5年以肺炎、窒息、破伤风为主.后5年以窒息、肺炎、颅内感染为主;(3)中毒呈上升趋势;(4)农村病死率明显高于城市。结论 降低儿童病死率重在预防呼吸道感染,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及降低意外伤害,提高农村人口的卫生保健知识。  相似文献   

9.
7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病死率和死因分析(附6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7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病死率及死因。方法 回顾我院近12年来675例7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死亡病例,按死亡顺位排列分析主要疾病。结果 675例因脑血管疾病死亡176例、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154例、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33例、因恶性肿瘤死亡116例。结论 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主要杀手。  相似文献   

10.
380例住院患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的死亡原因及变化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6年来我科住院死亡患儿的病历资料,分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三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年来共死亡380例患儿,总病死率1.04%,病死率呈下降趋势。其中住院前3天死亡219例,占57.6%;3岁以内死亡283例,占74.5%。各组死亡疾病前3位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结论应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对婴幼儿疾病特别是新生儿疾病的救治。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对死亡病人做动态分析,力图找出造成医院病死率上升的原因,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依据。方法:用相对数时间序列反映病死率变化;用ICD-10国际疾病分类对该区间做死因排序;用卡方检验季节对死因的影响。结果:病死率从统计中期陡增后呈逐年阶梯式递增;死因前三位:循环性疾病、损伤中毒、恶性肿瘤病死率分别占55.09%、15.84%和8.34%;季节对死因影响有显著性差别(0.01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院住院死亡病例的主要致死疾病和位次 ,弄清10年来我院疾病谱和死因谱的结构变化 ,以便给临床医生针对死因 ,制定更合理、全面的治疗措施提供主要的科学依据。本文统计 1990~ 1998年我院住院死亡病例 2 32 1例 ,现将统计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32 1例死亡病例资料均来自我院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共 9年间的住院死亡病例。全部病例均按国际疾病 ICD- 9分类编码。病死率按 :病死率 (% ) =(死亡人数 /出院病人数 )× 10 0 %计算 [1 ]。死亡诊断以临床诊断、病理、手术为准。1.2 方法 :统计方法采用…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1994年10月~2001年4月住院患儿死亡301例。其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1例死亡病例中:男218例,女83例;1~7d106例(35.22%),7~28d31例(10.30%),28d~6个月58例(19.27%),6个月~1岁28例(9.30%),1岁~3岁24例(7.97%),3~7岁25例(8.31%),7~14岁29例(9.63%);来自农村213例(70.76%),来自城区88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一段时间内住院患儿疾病谱特点,为儿童的医疗保健及疾病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01/2007年住院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损伤和中毒、先天性疾病、新生儿疾病在各年度疾病谱排前5位;先天性疾病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新生儿疾病有显著的上升趋势。不同年龄段患儿疾病系统及病种分布有显著差别。结论儿童易患疾病较为集中,但随着年龄增长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应借鉴先天性疾病的防控思路,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对重庆市九龙坡区十七个医院的住院死亡病例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住院患者共23317例,死亡632例,住院病死率为2.7%。主要死因为: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意外伤害。值得注意的是:占死因首位的恶性肿瘤中(按死因构成比排列),以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胆囊.胆管癌位居前五位。  相似文献   

18.
725例住院新生儿死因分析王群思,战立功,成怡冰1982年1月~1993年12月我院共收住新生儿7566例,死亡725例,死亡率占周期住院新生儿9,58%,砚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725例中,男559例,女166例,男女之比为3.4:1。病死率与孕期之...  相似文献   

19.
程爱萍 《中原医刊》2007,34(3):92-93
目的 了解县区级综合医院年内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探索干预措施,以降低住院病死率。方法 对本院2005年123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分析。结果 年内住院病死率为1.29%,前6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新生儿疾病、糖尿病,其构成比分别为24.39%、17.89%、13.82%、13.01%、9.76%、6.50%。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前6位死因的防治及早期干预,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保证生命质量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各种影响我们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改变,患者的死因与以前相比是否有了很大变化,给临床及预防机构提供一些死因资料.方法:对我院7年(2004—2010)死亡患者1293例进行分析,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死因分类按出院第一诊断为死因进行分析.结果:死因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死亡单病种前5位为肺恶性肿瘤、脑出血、脑梗塞、肺部感染、肝癌.讨论:死亡患者中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应多关心男性的心理、生理状况,降低男性病死率;开展普及健康教育,提倡合理的饮食结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四十岁以后定期体检,对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加强冬春季节的健康防护,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