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间分辨荧光分析(TRFA)技术是一种以镧系元素螫合物为标记物,测量其发射荧光的超灵敏的无放射性污染的标记分析技术,在生物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近些年,研究发展了酶放大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时间分辨猝灭分析和分子信标等分析系统,其灵敏度更高,满足了不同的需求,使TRFA技术在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获取小动物体内近红外荧光深针的荧光图像,找出体内探测深度与荧光深针浓度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低温制冷高灵敏度CCD作为系统的深测器,通过探测器采集出荧光探针在小动物体内,以及液态仿体内不同深度的荧光信号.结果 得到了不同浓度的荧光探针在不同探测深度的荧光强度信息.结论 找到了小鼠体内不同位置及深度的荧光强度关系.近似地找出了荧光探针浓度与探测强度的线性关系,可作为日后实验系统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异硫氰酸荧光黄(FITC)染色胺化的Sephadex G-25微球,从而制得Sephadex G-25荧光微球.Sephadex G-25荧光微球的荧光发射与胺化时间、染色时间和FITC的浓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该荧光微球标准的稳定性较好.我们用它标定了本实验室研制的光学纤维-显微荧光计.其标定结果与用铀玻璃荧光标准标定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检测生物标本的荧光发射的轻便光学纤维-显微荧光计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结构特点和性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铽(Tb3+)的理化性质、发光机理及其配体。综述了近年来Tb3+在酶放大镧系发光法(EALL)、多标记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直接固相TRFIA、核酸分子杂交分析、生物大分子结构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离体正常与粥样硬化人主动脉壁的荧光光谱。用荧光分光光度计,以308nm为激发波长,分别记录市售动脉各种已知成分及动脉壁提取成分的荧光光谱。用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测人血红蛋白吸收光谱、动脉壁经超声后上清液吸收光谱。对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和粥样硬化动脉荧光光谱分别以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为主构成,418nm波谷是由于血红蛋白再吸收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显微自体荧光差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显微自体荧光信号在肠壁各层的分布差异,为荧光法诊断早期大肠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共聚焦显微自体荧光图像系统采集与分析15例大肠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显微自体 荧光图像。结果:正常组织的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呈现很强的荧光信号,腺上皮细胞荧光很弱,癌组织中癌细胞的荧光信号很弱,癌间质中呈现分散的小片段荧光信号。正常组织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的自体荧光强度显著地高于癌组织(P<0.001),结论:大肠正常组织各层荧光强度显著地高于癌组织对应深度的荧光强度,癌变后组织结构完整性的破坏和生化成分的改变是癌组织自体荧光强度降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非特异性探针Cy5.5在裸鼠体内分布及显像研究,探讨近红外荧光成像对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价值。方法:用MGC-803细胞株建立胃癌动物模型,进行早期、实时活体及离体显像实验。结果:近红外荧光成像可检测早期胃癌移植瘤的平均大小为2.807mm×3.045mm,与游标卡尺测得的肿瘤大小呈直线相关,r=0.924,P〈0.05。Cy5.5主要分布在肿瘤组织,主要代谢器官为肾脏;注入探针30min后,裸鼠肿瘤部位成像清晰,荧光寿命、荧光强度均高于对照部位(P〈0.05)。60min后,肿瘤区的荧光强度始高于血液(P〈0.05)。90min时达峰值。肿瘤部位的平均荧光寿命为(3.1376±0.9894)ns,明显高于对侧部位(P〈0.05)。结论:近红外荧光成像可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及瘤体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9.
胶质瘤的手术切除原则是在保存重要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切除肿瘤以减少复发率,但术中肉眼识别肿瘤边界较为困难,而影像引导技术在辅助外科胶质瘤手术中通过实时成像有助于保护神经、提高肿瘤切除率和改善病人预后情况。现就CT、MRI、多模态影像技术、荧光影像导航技术、新材料及靶向探针在胶质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优势和局限性,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及重复性好的用荧光测定梭曼的方法。该方法检测灵敏度:梭曼的可测出浓度最低能达到10ng/ml。变异系数在2.8%以内。梭曼浓度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微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激光荧光光谱技术荧光的发光原理是物质分子吸收了照射光的光子,由基态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能级,处于激发态的分子通过无辐射驰豫降至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然后再由这个能级以辐射驰豫的形式回到基态,发出分子荧光。分子荧光光谱与激励光源的波长无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光敏剂荧光检测联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受到国内外学者地广泛关注,为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带来新的福音。本文就光敏剂荧光检测的历史背景及基本原理重点阐述该技术联合PDT在各种肿瘤诊治中的优势及光敏剂荧光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探索胃癌分子成像技术的新方法,构建一套新型灵活的宽视场荧光内镜系统,并用于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荧光成像研究。方法 通过合理的光路设计及光学组件机加工,装配宽视场荧光内镜系统,通过对不同浓度的2-DG-750荧光探针进行成像,分析系统性能;对尾静脉注射100 μl 2-DG-750荧光探针的裸鼠胃癌移植瘤模型进行在体荧光成像,对ROI的像素值和成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体外成像ROI的像素值与荧光探针浓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在2-DG-750剂量为31.3 pmol时,该系统即可检测到荧光信号,提示该系统灵敏性好;在体成像显示用该系统联合2-DG-750荧光探针观察到了肿瘤组织的较高荧光信号强度。结论 宽视场荧光内镜系统具有很好的灵敏性,可以同时实现白光及荧光的双模式成像,具有实现光学分子成像诊断胃癌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激光诱发药物荧光与激光诱发自体荧光在肺癌组织中的光谱区别。方法15例肺癌病人(药物组)术前3h静脉注射HMME3mg/kg,20例肺癌病人(对照组)术前不注射HMME,使用三倍频Nd∶YAG激光(波长355nm)和多光道分析仪(OMA)对切除肺癌标本的癌组织进行激光诱发荧光光谱测定,82个检测点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两组肺癌组织主峰(462.4nm±7.1nm与463.6nm±4.9nm)差异无显著意义;(2)药物组于623.4nm±1.6nm处有一明显的特征峰(即药物峰),对照组于主峰右侧平滑下降;(3)以600nm~623nm波段的斜率表示两组特征,结果药物组斜率为负值,对照组斜率为正值,负值越大,说明药物峰越高。结论新型光敏剂血卟啉单甲醚(HMME)激光诱发药物荧光与激光诱发自体荧光在肺癌组织中的光谱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6.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辐射剂量学中应用进展姜涛作者单位:100088北京,卫生部工业卫生实验所早在六十年代,当染色体分析技术开始用于辐射剂量估算时,一些染色体工程学者就打趣说:“如果生物学家能将每一条染色体涂染成不同颜色,一切就将变得简单得多”。三十年后...  相似文献   

17.
血清荧光法筛查恶性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通过对血清中与癌症相关分子标志物的荧光光谱分析,探讨在分子、电子水平上对恶性肿瘤的筛查方法。方法:采取肘静脉血并制备血清,采用光致发光的方法研究血清中的发光中心,观察机体产生恶性肿瘤后原卟啉、类胡萝卜素代谢的变化。通过经原卟啉、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测量归纳出的经验函数,施行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结果:血清中主要的发光分子是蛋白质、类胡萝卜素、卟啉等。观察到癌患者的卟啉、类胡萝卜素代谢异常。在早期阶段随着肿瘤的发展癌患者血清中的卟啉水平升高;在进展期随着肿瘤的发展癌患者血清中的卟啉水平逐渐下降而类胡萝卜素代谢在升高。采用I=IA/IB-1的经验公式开展了恶性肿瘤的临床检测,其诊断符合率达90%。结论:癌患者卟啉代谢异常,原卟啉Ⅸ可以作为癌的分子标志物。通过血清荧光分析进行原卟啉Ⅸ的相对测量,采用归纳出的经验函数,能够施行恶性肿瘤的临床筛查。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荧光标记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过程,各种探针的特点、用途及制备方法,并叙述了此技术在基因定位、生物剂量估计和临床诊断等领域里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正常肺、支气管组织与肺癌组织激光诱发自体荧光光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分析正常肺、支气管组织和肺癌组织的激光诱发自体荧光(LIAF)光谱特征,探讨利用LIAF区分正常肺、支气管组织与肺癌组织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肺癌手术标本42例,每一标本的不同部位即肿瘤组织和正常肺组织及正常支气管组织,分别平均测定4 ̄5条光谱曲线,共测得196个部位的LIF光谱图,其中癌组织74个,正常肺组织67个,正常支气管组织55个。使用三倍频YAG激光(波长355nm)和光学多道分析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