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 用两种方法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于广亮 《吉林医学》2011,(4):706-707
目的:探讨经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特点及手术优势。方法:结合240例经腹股沟入路的小儿斜疝手术病例,均采取静脉基础麻醉方法,并对嵌顿斜疝先行手法复位,尽量避免急诊手术,以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手术创伤及并发症发生。对240例经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的小儿斜疝临床资料作总结分析。结果:240例斜疝小儿经腹股沟入路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7 m in,住院时间1~3 d,手术治愈率高,无手术并发症。结论:经腹股沟入路手术治疗小儿斜疝适合基层医院特点,符合小儿解剖生理特征。手术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满意,手术适应证广,适合不同时机的小儿斜疝,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4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腹壁小横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总结。结果:44例全部治愈,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腹壁小横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 临床上很少能自愈.国外亦有学者认为小儿腹股沟斜疝一旦诊断明确,无明显禁忌证,即可行手术治疗[1].而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只要做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简便、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脐单孔法腹腔镜下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共60例。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6.8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3.3 d。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及并发症出现。结论:经脐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患儿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复发率很低,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的常见病,治疗上主要是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发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日趋增多,2009年6月-2010年4月我们采用单孔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缝扎术的方法治疗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小儿腹股沟斜疝甚为多见,是所有出生缺陷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而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是儿童外科最为常见的手术,手术方法较多,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达到疝囊的高位结扎[1]。我院自1998年3月至2011年3月共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08例,根据病情的不同采用经腹股沟管入路与经皮下环入路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临床上很少能自愈。国外亦有学者认为小儿腹股沟斜疝一旦诊断明确,无明显禁忌证,即可行手术治疗^[1]。而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只要做单纯的疝囊高位结扎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2]。上世纪初以来,经腹股沟区疝囊高位结扎术(以下简称传统手术)被公认为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基本方法^[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42例,采取经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本组4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并取得治愈,术后有着良好的恢复效果.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符合基层医院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方法选择的临床决策流程。方法:分析现有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的手术方式特点,结合基层医院的设备条件,在患者家属全知情的情况下,选择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结果:就诊后确诊的89例患者中有81例选择了在基层医院接受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所建立的临床决策流程方案适合基层医院开展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皮下缝合法,对10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结果 皮下缝合、不缝合皮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创伤小,手术无瘢痕,免除拆线换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应用皮下缝合法疗效好,无复发,无切口感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腹腔镜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使该疾病的治疗走向了微创[1].与成人斜疝手术方式不一样,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步骤主要是疝囊高位结扎,无需补片修补.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完成了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缝合术116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07例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1例因患儿术后合并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疝复发。结论: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腹横纹切口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皮下缝合法,对6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结果 皮下缝合、不缝合皮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创伤小,手术无瘢痕,免除拆线换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应用皮下缝合法疗效好,无复发,无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美容小切口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8例斜疝患儿在静脉复合麻下取腹股沟皮肤小切口长约1~1.5cm,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 18例患儿全部治愈,术后无并发症,住院时间1~2天.结论 美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对组织损伤小,美容效果好,术后恢复快,是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治疗128例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林 《中外医疗》2010,29(13):104-104
目的推广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28例。结果 128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im,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d,随访无复发。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小儿股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方法各不相同。1979年以来,日本用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斜疝已占优势。其它方法逐步为此法所取代。近年来国内不少地方相继开展腹横纹下横切口作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取得良好效果。这种腹横纹下横切口(以下简称横切口)方法目前己被公认为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典型方法。我科自1984年4月至1985年11月先后在门诊和病房采用此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1例.手术85人次(4例双侧).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腹股沟斜疝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其手术治疗是小儿外科最基本手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所采用的术式不尽一致,术后并发症也较高。我院从1987年以来,采用经腹腔修补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股沟嵌顿疝及复发疝共27例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