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以及疗效与时程的关系。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33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5组,最后符合方案125例,其中A组27例,予电针治疗;B组23例,予电针配合铺棉灸治疗;C组24例,予电针配合火针治疗;D组20例,予电针配合叩刺拔罐治疗;E组31例,予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口服治疗。10天为1疗程。观察不同时程的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结果:针灸各组(A、B、C、D组)在治疗前后疗效方面与西药组(E组)相当(P〉0.05);经治疗,5组患者从治疗2次后至治疗10次结束,病情轻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治疗的2~8天,针灸各组(A、B、C、D组)的疗效较西药组(E组)有优势(P〈0.01,P〈0.05);D组相对于B组疗效要好(P〈0.01,P〈0.05),在治疗2、4、6、7天D组疗效优于A组(P〈0.05),在治疗3天D组疗效优于C组(P〈0.05)。结论:在治疗的2-8天带状疱疹患者接受不同的针灸方法治疗均能获益,而且以电针配合叩刺拔罐法较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的止痛效应,并分析患者满意度与止痛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心随机、时照的方法,将101例带状疱疹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最后符合方案94例,其中A组27例,予电针治疗;B组23例,予电针+铺棉灸治疗;C组24例,予电针+火针治疗;D组20例,予电针+叩刺拔罐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等疼痛评价指标与患者满意度,并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治疗后各组的VAS评分、疼痛缓解程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各组的VA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与治疗后的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不同针灸方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满意度与不同针灸方法的止痛效应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针灸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通过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189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5组:基础针刺组、铺棉灸组、火针组、叩刺拔罐组、西药组。基础针刺组取阿是穴(围刺)、夹脊(电针)、支沟(电针)、后溪(电针),铺棉灸组、火针组、叩刺拔罐组在基础针刺组的基础上分别施以铺棉灸、火针、叩刺拔罐,西药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胶囊(300mg/次,2次/d)、维生素B1(10mg/次,3次/d),均每日治疗1次,共治疗10d。比较不同方法治疗前后疱疹评价指标(包括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强度的变化和综合疗效。结果:在疱疹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和综合疗效方面,5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疼痛强度比较,治疗第1-6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7-10天4个针灸组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5),而4个针灸组间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结束时的疼痛强度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种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疗效基本相当,在疱疹止疱、结痂、脱痂时间及综合疗效等方面与西药疗法无明显差异,但在治疗第7天以后镇痛效果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电针加叩刺拔罐疗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止痛时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7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为电针加叩刺拔罐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支沟穴、后溪穴、围刺阿是穴治疗,后予阿是穴局部叩刺拔罐,1次/d;对照组31例,为西药组,予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强度(VAS)评分、疼痛缓解及持续时间等。结果:两组试验第4天VAS评分改善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疼痛缓解≥30%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完全消失时间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与西药治疗相比较,电针加叩刺拔罐疗法在治疗早期对急性期带状疱疹的止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自拟解毒止痛汤联合贴棉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2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入联合组与基础组各64例。基础组给予相应的抗病毒、营养神经、调节免疫力等治疗,联合组在除基础组治疗外,另予自拟解毒止痛汤并贴棉灸疗法;两组治疗均10d为1个疗程。结果联合组止疱与结痂时间均短于基础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P0.01),且联合组评分相较于基础组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或P0.01);且联合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基础组(均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基础组的70.31%(P0.05)。联合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9.38%,低于基础组的45.31%(P0.05)。结论采用自拟解毒止痛汤联合贴棉灸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张强  张爱珍 《新中医》2012,(2):89-90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电针法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带状疱疹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抗病毒、营养神经和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子午流注电针法治疗。检测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观察免疫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血清IL-2含量升高,外周血中CD3+、CD4+含量及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CD8+含量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血清IL-2含量升高,外周血中CD4+含量、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IL-2含量升高,外周血中CD3+含量、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CD8+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子午流注电针法能提高老年人带状疱疹患者体内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7.
卢壮  郑建宇 《河南中医》2013,(12):2191-2192
目的:观察电针疗法联合神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方法:选取带状疱疹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神灯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维生素B1治疗,两组均治疗10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有效改善带状疱疹综合评分(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疼痛均逐渐减轻,但治疗组减轻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联合神灯是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一种有效方法,可明显缩短疼痛病程,加快疱疹结痂,有效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朱俊平  张伟  杨怡  杨定彬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6):863-864,923
目的比较穴位注射夹脊穴加电针与单纯用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穴位注射加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其止痛、止疱、结痂及减少后遗症方面的效果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注射夹脊穴加电针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毫针皮下扇形透刺配合艾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予毫针皮下扇形透刺配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疗程(14天)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毫针皮下扇形透刺配合艾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有良好疗效,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急性期的疗效及针灸与面肌痉挛的关系。方法:624例面神经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针灸组,两组各312例。西药组予西药常规治疗,针灸组予针灸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观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及评定House-Brac Kman分级。治疗结束后2年内每2月电话随访1次,询问是否发生面肌痉挛。结果:针灸组愈显率74.8%高于西药组的51.8%(P〈0.01)。针灸组2年内发生面肌痉挛6例,西药组发生面肌痉挛5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期针灸介入治疗面神经炎可明显提高疗效,且不会导致面肌痉挛发生。  相似文献   

11.
The authors treated thirty acute herpes zoster cases with cotton-pave moxibustion combined with surrounding electroacupuncture from December 2006 to February 2010,and the report is as follows.CLINICAL DATAGeneral dataAll the 30 cases were outpatients from th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Department and Dermatological Department of this hospital,19 cases  相似文献   

12.
The author adopted plum blossom needle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tton-pave moxibustion to treat 52 cases of herpes zoster in recent 10 years.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are reported as follows.CLINICAL DATAAll of 52 cases were the outpatients in our clinic,of those,27 cases were male,25 cases female;aged from 12 to 75 years,being sick in the range from 1 to 10 days;5 cases were in the head and face,5 cases in the neck and shoulder,32 cases in the lumbar and hypochondriac region and 10 cases in the buttocks and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行常规针刺后,予艾灸治疗;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针刺。结果: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92.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0.7%;两组患者临床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加细灸条着肤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庥疗效。方法将6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细灸条着肤灸治疗,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疼痛持续时间均于优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P〈0.05)。结论针刺加细灸条着肤灸治疗带状疱疹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控制疱疹发展,缓解疼痛,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针灸理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随机选取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4例带状孢疹患者,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针灸理疗配合穴位注射加钴胺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痊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在3—7天后愈合,并且没有后遗痛,而对照组患者在10左右痊愈,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理疗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能够缩短患者的痊愈时间,并且没有明显不良反应,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放血拔罐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脱落2例),治疗组34例采用刺络放血结合拔罐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针刺治疗,治疗后第3、7、15天评价VA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并于治疗后比较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出现减少,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7、15天VAS评分均持续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分别为2.9%和8.8%。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血疗法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与针刺治疗比较,在镇痛作用方面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并能有效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截法与围刺合刺络拔罐加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镇痛作用。方法:将10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龙头、龙尾截法与围刺从四周向疼痛中心平刺,局部刺络拔罐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对照组取病变相应神经节段夹脊穴和局部阿是穴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后20 min,1、6、12、24、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各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疗效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镇痛效果、综合疗效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截法与围刺加刺络拔罐合龙眼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有显著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电针结合回医烙灸疗法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铂  龚谨  范灵 《新中医》2012,(8):128-130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回医烙灸疗法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中后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创伤性脊髓损伤中后期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使用电针疗法治疗,观察组22例在电针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烙灸疗法,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3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9%,对照组为77.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回医烙灸疗法治疗创伤性脊髓损伤具有疗效理想、风格独特的优点,临床上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