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1]。痛风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多  相似文献   

2.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个可逆性的尿酸盐晶体异常沉积性疾病.嘌呤代谢长期紊乱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并可由此引起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1]饮酒、高蛋白饮食可增加尿酸合成,促使痛风性关节炎发生.2006年以来,笔者用四妙丸加百合、革薢内服、外洗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林荔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701-1702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所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  相似文献   

4.
从虚论治痛风性关节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晓芳  朱戎 《西部中医药》2005,18(12):20-22
痛风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增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症疾病。其临床表现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形成,痛风性肾病。原发性痛  相似文献   

5.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疾病,可表现为急性复发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尿酸性泌尿系结石,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约5%~12%的高尿酸血症最终可发展为痛风,血尿酸的升高不仅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而且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近年来,针对痛风性关节炎发病率逐年提高的趋势,中医药对痛风性关节炎作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就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结石、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与祖国医学的“痹证”、“历节”相类似。多由肝肾不足、感受风寒湿邪或过食辛辣炙之品至湿浊痰瘀交阻,邪毒侵袭关节所致。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04年5月,采用自拟泄浊  相似文献   

7.
正痛风(Gout)是一组由于长期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尿酸合成增多或排出减少所致的慢性疾病,主要以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为特点。中医学将其归为"痹证"范畴,因其走注关节、痛势甚剧,故又名"白虎历节",此  相似文献   

8.
痛风(Gout)是一组由于长期嘌呤代谢发生紊乱,尿酸合成增多或排出减少所致的慢性疾病,主要以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肾实质性病变和尿酸石形成为特点。中医学将其归为"痹证"范畴,因其走注关节、痛势甚剧,故又名"白虎历节",此  相似文献   

9.
许宁 《光明中医》2011,26(4):739-739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本研究通过随机选择符合治疗标准的痛风缓解期患者50例,有效防止痛风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0.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减少,使血中尿酸盐浓度过高而导致的一组疾病。包括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以及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甚至发展为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于祖国医学的“痛风”、“痹证”、“历节风”等范畴,但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此病大多属于“痹证”中之湿热痹。笔者曾有幸跟随  相似文献   

11.
痛风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病因导致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反复发作的急性单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严重者可导致骨关节病变和骨关节活动障碍与畸形,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形成,导致痛风性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患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目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尚无根治方法,但是及时有效地早期治疗可以减少痛风发作。  相似文献   

12.
曾伟刚 《中医杂志》2007,48(1):58-59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亦发生巨大变化,高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善,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若未经适当治疗,最终通常发展为痛风性肾病。  相似文献   

14.
朱其卉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2357-2358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不全。笔者采用梅花针叩刺配合艾条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在我国呈现上升趋势,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最终导致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形成。近年来许多医  相似文献   

16.
痛风是一种嘌呤核苷酸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障碍性疾病,其特征是尿酸盐结晶在关节或其他结缔组织中沉积,临床表现包括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结石、痛风石等和高尿酸血症。痛风的成因90%是因为尿酸排出不够,另外10%的原因多为尿酸制造量过大,这与后天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7.
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组疾病,特点为反复发作的高尿酸血症、急性单一关节炎、尿酸钠盐形成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近些年来,痛风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痛风性关节炎也成为针灸科的常见病之一.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放血治疗痛风患者5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一组慢性疾病,其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1].现将痛风的预防及生活方式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痛风性关节炎系指嘌呤代谢紊乱,导致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附近的软组织,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痛风石慢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0.
李金祥 《河北中医》2009,31(9):1311-1312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一组慢性疾病,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肾脏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为患者日常所摄入的嘌呤、核酸物质增加,从而使体内尿酸排泄负担过重,致尿酸盐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肾脏、皮下及其它组织,而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和痛风性肾性损害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其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目前西药治疗需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如秋水仙碱、保泰松、消炎痛等,且药物毒副反应过大,多造成白细胞计数降低、秃发、血小板计数减少、胃肠道刺激、水钠潴留、皮疹及转氨酶升高等肝、肾功能损害。2005-01—2008-12,笔者运用萆薢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24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