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近4年有关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结果 认为,目前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辨证分型尚存在分歧,缺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研究总体水平不高.如能在以上方面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将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机理的揭示,提高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萍 《中医临床研究》2013,(15):109-110
目的:通过对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的统计分析,探索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对收集的1086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归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学规律,分析其中医证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期等方面的分布情况。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性方面有差异。结论:青岛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呈现风寒湿热夹杂、气血阴阳亏虚、痰瘀互结的特点,寒湿痹阻证、风湿痹阻证为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采用SPSS(13.0),选择活动期RA患者126例,研究中医证候与病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实验室指标及晨僵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X线征象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活动期RA患者证候分布比例差异较大,不同证候在病程、双手X线分期上存在差异。活动期RA中医证候在主要临床症状、体征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邪从热化"趋势是活动期RA病机的主要标本特征。反映出随着RA疾病不断进展,其病机变化存在着一个由实至虚实夹杂,再到虚的动态演变规律。关节疼痛数等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及ESR等实验室指标并不能反映活动期RA中医证候分布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桂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RA)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从广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取RA患者128例,采用SPSS(11.0)建立数据库及统计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年龄、关节炎的临床症状、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 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情况、实验室指标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桂中地区RA证候以湿热阻络最多见,且病程短,病情重,且多见于疾病活动期,ESR、CRP与其相关,PLT与痰淤互结型相关,可作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及判断中医药疗效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个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本病多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如不给予适当治疗,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可引起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目前西医治疗RA尚无特效方法,且长期服药毒性和不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RA的特色是分证论治,而证候机制研究一直是相关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常见的中医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规律。方法以因子分析法对300例急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因子分析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四诊信息中提出21个因子,其中4个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分别是寒湿痹阻、湿热痹阻、寒热错杂、肝肾亏虚4个证候,同时对各个症状在4个证候中的权重进行量化,得出每个证候的主症和次症。结论因子分析所得的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常见的证候分类及量化诊断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型、主要舌脉与类风湿因子、关节肿痛、关节畸形之间的关系。结果:寒湿痹阻以舌淡或淡红多见,分别为60.0%与33.0%;湿热痹阻以舌红多见(71.9%);肾气虚寒以舌淡多见(69.0%);肝肾阴虚以舌淡红或红多见,分别为52.6%与36.8%;痰瘀痹阻以淡瘀舌或青舌多见,分别为38.1%与23.8%。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舌象多表现为所感邪气的性质及体质差异的征象。寒湿痹阻以苔白、白腻或薄白多见,分别为36.0%、19.0%与19.0%;湿热痹阻以苔黄腻多见(25.0%),肾气虚寒以苔白多见(48.3%),肝肾阴虚以苔白多见(31.6%),痰瘀痹阻以苔白多见(47.6%)。提示本病患者的舌苔与其所感邪气性质有关。寒湿痹阻以脉细弦、细滑及沉细多见,分别为29.0%、13.0%与13.0%;湿热痹阻以脉细弦、脉细多见,分别为21.9%与18.8%;肾气虚寒以脉细弦及脉细多见,均为24.1%;肝肾阴虚以脉细弦多见(31.6%);痰瘀痹阻以脉沉细多见(47.6%)。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舌脉象主症与中医痹证虚实夹杂的证候特征相符。  相似文献   

8.
李哲  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2015,10(3):345-347,351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方法:对257例RA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主要实验室指标、入院前后DAS28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各证型在发病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别、病程、主要实验室指标、DAS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年龄较轻者多为痰瘀痹阻型和湿热瘀阻型,年龄较大者多为痰瘀痹阻型和湿热痹阻型;寒湿瘀阻型和湿热痹阻型病程最长;各证型DAS28前后评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鲁丽  吴洋  刘维超 《光明中医》2012,27(2):297-299
目的 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436例RA患者进行调查,并研究中医证候与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等与中医证型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各证型与RF分型、血沉、C反应蛋白等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5个证型按构成比排列顺序为寒湿痹阻>肾气虚寒>湿热痹阻>肝肾阴虚>痰瘀痹阻.结论 实验室指标主要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特点,而很难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特点;中医正邪盛衰的动态变化,贯穿于疾病的始终,反映了疾病不同阶段的标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证候分布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1例RA患者进行调查,研究中医证型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中医证型与免疫学、血常规、血液流变学等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邪气痹阻、瘀血阻络是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或发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证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型及各证型的证候特点,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证型进行规范化研究。方法:采用临床调查方法,收集7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运用SPSS软件,统计出各证型的频数,用聚类分析对症状进行归类,确立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的主要症状。结果:得出7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所占百分比,并按由高到低顺序列出各证型相应症状的出现率,同时得出7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的主要症状。结论:确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型及各证型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多发于女性,临床上有迁延不愈的特点,其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现代医学治疗尚缺乏满意效果。中医中药治疗RA有明显的特色和优势,迄今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膝关节病变的超声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RA的中医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中医辨证属寒证或热证的RA膝关节病变患者52例(104个膝关节),以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种不同证型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厚度和滑膜血流,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热证与寒证患者在关节腔积液及滑膜增生的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别,但热证患者的关节腔积液量较寒证患者显著增多(P0.05),且热证患者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较寒证者显著增多(P0.05)。结论 RA患者膝关节增厚的滑膜内血流信号及关节腔积液量与寒热辨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应用超声观察RA患者的膝关节积液量和滑膜血流情况,可为中医寒热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ERA)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肌骨超声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60例ERA患者,按证型分为寒湿痹阻证61例、湿热痹阻证31例、寒热错杂证68例.记录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评分(DAS28),检测患者外周血中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类的系统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类风湿性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为例, 在流行病调查和RCT临床试验的基础上, 开展了RA 中医证候分类学的系统生物学基础研究。在重点探索RA 寒热证候的基因组表达谱区别、RA中医四诊信息分类的统计学依据以及与传统中医分类的联系、RA 中医证候分类与疾病分类指标的关联关系、RA 中医证候分类与ACR 疗效的关联关系的基础上, 认为RA 中医证候分类有系统生物学基础, RA 中医证候分类能对RA 再次分类, 并对RA 的进一步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为例,在流行病调查和RCT临床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RA中医证候分类学的系统生物学基础研究。在重点探索RA寒热证候的基因组表达谱区别、RA中医四诊信息分类的统计学依据以及与传统中医分类的联系、RA中医证候分类与疾病分类指标的关联关系、RA中医证候分类与ACR疗效的关联关系的基础上,认为RA中医证候分类有系统生物学基础,RA中医证候分类能对RA再次分类,并对RA的进一步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候、各证候的诊断标准。方法:采用临床调查方法,收集7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出7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各证型所占百分比,并按由高到低顺序列出各证型相应症状的出现率,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论:确定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证型及各证型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予温针灸配合口服中药汤剂,对照组予口服甲氨喋呤,柳氮磺吡啶及扶他林,治疗90d后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09%,对照组为81.40%(P>0.05)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治疗组22.73%明显小于对照组的53.49%。[结论]采用中医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费用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影像学角度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关节功能分级与中医证候的关系.方法 对150例RA患者进行关节功能分级、X线分期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X线分期与关节功能分级的关系以及中医证候与关节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RA关节功能分级与X线分期呈正相关(P<0.01).湿热痹阻证与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湿痹阻证与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痹阻证与寒湿痹阻证患者关节功能多为Ⅰ、Ⅱ级;肾气虚寒证与肝肾阴虚证患者关节功能多为Ⅱ、Ⅲ级. 结论 RA患者X线分期越高,关节功能分级也越高;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关节功能Ⅲ级分布最少,而肾气虚寒证、肝肾阴虚证则以关节功能Ⅲ级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风湿科住院的223例RA患者,记录其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瘀痹阻证RA患者中男性居多,各中医证型间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痹阻型RA患者血小板水平高于其他3种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湿热痹阻型RA患者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其他3种证型,与肝肾阴虚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患者的DAS28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阻型RA疾病活动度高,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