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early treatment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ETDRS)视力表是在Bailey-Lovie视力表基础上发展出来专门用于临床试验的视力表,其原理较Snellen视力表科学和合理,精确度和可重复性都高于后者,检查所耗时间较后者长,其logMAR视力结果可直接用于视力统计。ETDRS视力表能通过不同测试距离(4、2、1 m)对极低视力进行量化和评分,并且不同测试距离视力值可相互转化。但1 m以下测量时理论值和实际测量值存在较大误差,为了避免夸大视力改进或丢失的情况,应谨慎对待不同测试距离的转化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智能视力表投影仪在视力检查中的可重复性及其与传统视力表测量结果的比较。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2年1月4—22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的眼部不适患者60例(120眼)。先通过智能视力表投影仪(LSJ-IVAC-6000A)对患者进行3次视力检测,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3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可重复性;再用传统灯箱的国家标准视力表测量1次,并分别采用ICC和Bland-Altman图表法分析智能视力表投影仪与传统视力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同一受检者右眼、左眼使用智能视力表投影仪测量3次的ICC值分别为0.830和0.868,双眼的ICC值均>0.8(P<0.001);同一受检者右眼、左眼使用智能视力表投影仪和传统灯箱的国家标准视力表测量的ICC值分别为0.846和0.873,双眼的ICC值均>0.8(P<0.001)。右眼、左眼使用智能视力表投影仪和传统灯箱的国家标准视力表测量差值的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25~0.20和-0.24~0.17。结论:智能视力表投影仪的可重复性较好,与传统灯箱的国家标准视力表的测量结果相比一致性较强,应用于临床工作中可提高视力筛查的效率并节省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标准对数视力表》与《低视力视力表》对远用视力检查的临床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验光部验光患者59例(118眼),每位患者分别进行两种视力表的远用视力检查,然后记录裸眼视力以及矫正视力检查结果,再进行配对设计资料检验。结果:裸眼视力检查t=2.9944,矫正视力检查t=3.5564,P<0.05,两种视力表无论是裸眼视力还是矫正视力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视力表的视力检查结果有所差异,裸眼视力相差19.953′视角,矫正视力相差15.849′视角,且低视力专用视力表的均值均小于标准对数视力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的不同对比度视力表(ZyQv视力表,美国Baush&Lomb公司)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以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为例,使用ZyQv视力表测量54例近视患者手术前后不同对比度和不同照明环境下的视力,并与标准对数视力表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得的术前BCVA和术后不同时间点UCVA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使用ZyQv视力表发现:术后1周时,三组患者明暗环境中90%对比度视力均有显著下降,术后1月时均恢复至术前水平;三组患者明暗环境中10%对比度视力均于术后1周显著下降,其中低度近视组于术后1月恢复至术前水平,而中度和高度近视组在术后3月时仍低于术前水平(明环境中10%对比度视力除外).结论 ZyQv视力表操作便捷,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可用于完善术前检查,综合评价术后视觉质量,动态观察术后视力恢复,协助临床实验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视力表在日本上海医科大学金山医院沈永明,汪芳润,。一大视力表剧又科及其各种健康检查的必备工具.油视力表测定的视力早已被列为常规及广泛采用的定量观察指标.各国采用的视力表有夙有异.在日本,视力表的设计与使用有其持"点.·本文特就新近主要资料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视锐度反映了视觉系统辨别空间细节的能力,是临床实践中最常用的视功能评估指标。视力表是使用最广的视锐度测量工具。笔者回顾了国内外视力表的发展历程,简述了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研究视力表和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设计原理和计分规则。由于传统视力表自身的精度限制,其在视力普查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中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电子视力表代替传统视力表正逐渐成为趋势。笔者分析了当前不同电子视力表的硬件特性、软件算法逻辑和测量结果,发现显示屏的分辨率和尺寸、程序的测量和计分规则等多种参数设置的不统一可能会造成不同设备测量视力的结果不具有可比性。研发规范化的新型电子视力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两种视力表检查89位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学龄前儿童Lea Symbols与Tumbling E两种视力表的检测率、单眼视力值.建立3。4周岁儿童正常的视力值。方法招募温州市区29—53月龄的89名学龄前儿童,入选标准是身体一般情况良好。智力发育正常,除屈光不正外无其他眼病。以随机顺序用两种视力表检查儿童单眼视力,用间插的logMAR记分方法记录结果。招募23名成人志愿者,分别用两种视力表检查单眼视力.获得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结果成人44眼Lea Symbols的平均视力比Tumbling E高0.02logMAR。89名儿童Lea Symbols视力表的检测率为88%.而Tumbling E视力表的检测率为65%,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60位儿童中115眼能同时配合查Lea Symbols与Tumbling E,Lea Symbols的平均视力为0.17±0.09.Tumbling E的平均视力为0.25±0.09.两者作配对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种视力表视力相关性高(r=-0.73,P〈0.01),两种视力表视力差值不随视力水平的改变而变化(P=-0.60)。正常屈光状态下儿童Lea Symbols 平均视力0.16±0.07(120眼)。Tumbling E的平均视力0123±0.07(91眼)。结论Lea Symbols视力表和Tumbling E视力表是测量视力可靠且有效的方法.检查4周岁以下儿童的视力时首选Lea Symbol视力表。与Tumbling E视力表相比,Lea Symbol视力表过高估计视力.原因可能在于两种视力表的不同设计以及儿童的认知水平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噪声视力表对儿童视力检查的可重复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门诊首诊患儿中,随机选择无理解障碍及除屈光不正外无其他器质性眼病儿童200例,使用噪声视力表进行噪声视力重复检查。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次视力测量之间差异的均数为O.03行,(P=0.515);两次视力测量结果按性别分组无明显差异(P=1.0,P=0.262);按年龄分组亦无明显差异(P=0.159,P=0.786);按屈光不正分组,其中近视组两次视力测量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0)。近视儿童视力检查一致性较差,而正视及远视儿童的视力检查一致性较好(P=0.133,P=0.083)。结论结果提示噪声视力表适合儿童视力检查,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一种儿童彩色视力表,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视力表设计采用视角原理,用彩色图形视标,各行视标间增率以几何级数(10槡10),即1.2589增加。11个彩色图形,共8行,检查距离3m,视力记录为五分记录和小数记录。以标准对数视力表为对照,用新的儿童彩色视力表检查4~6岁儿童100眼。结果:儿童彩色视力表和E字对数视力表检查,两组视力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671,P>0.05),两组视力数据存在正相关(r=0.924,P<0.01)。合作率100%,对视标的识别率90%以上。结论:儿童彩色视力表儿童容易接受,具有可靠性,适用于儿童视力的检查。  相似文献   

10.
Lea Symbols与Tumbling E视力表在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LeaSymbols视力表与TumblingE视力表在学龄前儿童中视力的检测率、视力值和双眼间视力差异。方法对温州市某幼儿园一小班24名36~50(平均43.2±3.71)个月的儿童以随机顺序先后用LeaSymbols与TumblingE视力表检查单眼视力,视力值用logMAR记录方法来表示,用logMAR单位记录双眼视力差异。结果Leasymbols视力表的检测率为96%,Tum-blingE视力表的检测率为71%,其中33只眼能配合查Leasymbols与TumblingE,TumblingE的视力为0.26±0.10,Leasymbols的视力为0.19±0.10,两者呈线形相关(相关系数r=0.76),两者作配对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t=6.068,p<0.0001),16名儿童用LeaSymbols测得的双眼视力差别为-0.004±0.065,用TumblingE测得的双眼视力差别为-0.019±0.067,两者呈线形相关(相关系数r=0.65),统计学分析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296)。结论Leasymbols视力表检查学龄前儿童视力特别是3~4周岁的儿童检测率高,LeaSymbols与TumblingE视力表一样能够很好地反映双眼间视力的差别,但与TumblingE视力表相比,LeaSymbols视力表存在过高估计视力的可能。视力的测定是个心理物理学过程,对于学龄前儿童,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视力小于0.8判断其弱视,而是要从儿童的认知水平来考虑。  相似文献   

11.
三种视力表视力测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mc-3投影式视力表(A)、普通箱式视力表(B)以及综合验光仪(C)对不同年龄段人的裸眼视力及校正视力的测量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志愿者206人(395眼),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25~45岁,共116眼;中年组:46~70岁,共102眼;老年组:71~90岁,共177眼.用视力表投影仪、普通箱式视力表以及综合验光仪分别测量各志愿者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结果:矫正视力:3组中均无差别.裸眼视力:青年组、中年组中无差别.老年组中综合验光仪的视力测量结果要好于视力表投影仪和视力了表箱,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秩和检验P<0.05).结论:在老年组的裸眼视力测量结果中,综合验光仪好于视力表投影仪和视力表箱,这种视力测量的差异可能足由于不同背景亮度及视标照度下视标的对比度不同所引起.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新型对数视力表与具有8个方向视标选项的“C”形对数视力表之间的一致性与稳定性。方法 横断面研究。对48例应届高中毕业生分别进行新型对数视力表与“C”形对数视力表的视力检查,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Cronbach′s Alpha系数分析视力测量结果的重复性,采用Bland-Altman分析一致性。结果 “C”形对数视力表Cronbach′s Alpha系数在0.8以上,ICC接近0.9,新型对数视力表Cronbach′s Alpha系数接近0.8,ICC>0.75,均显示较好的重测稳定性。2种视力表第1次和第2次视力测量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173,-0.133)logMAR和(0.198,-0.116)logMAR。结论 新型对数视力表检查结果稳定,和“C”形对数视力表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视力表的标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我国多年来视力表在设计、制作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目前使用最普遍的两种视力表《国际标准视力表》和《标准对数视力表》存在的问题。认为视力表视力检查是评价人眼主觉视力简便而实用的方法,它只对视觉功能做粗略的评估,简便和实用是其最大的特点。因此今后在设计和使用视力表时应考虑:①设计合理、简便实用、兼顾习惯、国际接轨、全国统一;②除有通用表外,另设计出供3岁左右儿童使用的视力表。建议国家标准局在业务主管部门(卫生部及中华医学会)协助下,组织视力表问题研究专题组,广泛征求意见与建议,提出规范统一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视力表在招生、招工、普查及眼科临床和科研中是非常重要而又十分常用的一个工具。迄今为止,视力表的设计已越来越趋向成熟,各国在视力表设计的核心内容方面基本趋向标准化。但人们在视力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方面仍有一些困惑,笔者仅就国际上的视力表和我国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的发展历史、视力表设计的核心内容以及目前视力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述评,以避免在视力表选择和应用中存在的误区,使之更好地应用于视力普查、眼科临床和科研等各领域。  相似文献   

15.
学龄前期(3-6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及早发现并治疗学龄前儿童视觉问题至关重要。视力表是筛查儿童视觉问题的重要工具,国内常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和儿童图形视力表,而国外则常用Lea、HOTV和ETDRS视力表。已经有很多研究报道了这三种视力表在儿童视力检查中的可测性、可重复性及诊断视觉相关问题的敏感性。然而,在国内这三种视力表的应用较为有限,本文就这三种视力表的设计原理、临床中的应用及各自的特点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在学龄前儿童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从而为未来视力检查方法的选择和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与灯箱视力表的对比研究了解电脑视力表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初三学生63例(126眼)同时用灯箱和电脑视力表进行远用视力检测,对视力检测值进行配对检验。结果:两种视力表检测值的t检验等于1.2671,P>0.20,两种视力表的检测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脑视力表和灯箱视力表在临床上具有相同的应用价值,可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用Lea对比度视力表检查研究正常儿童以及弱视治愈儿童的视觉功能状态,寻求Lea对比度视力表是否存在某对比度水平对弱视治愈者具有特别的敏感性。方法 正常视力儿童18例(36眼),弱视治愈者25例(41眼),参加实验者单眼均在最佳矫正基础上均完成100%,25%,10%以及5%对比度的Lea视力表的检查。结果 正常儿童随着Lea对比度的下降视力有显著性下降(F(3,140)=6.618,P〈0.001),弱视治愈眼随着Lea对比度的下降视力有显著性下降(F(3,160)=17.677,P〈0.001);弱视治愈眼Lea对比度视力在100%,25%,10%,5%对比度下均比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显著低下(P〈0.05),各对比度之间的视力的变化在5%对比度下变得更加明显(P=0.022)。结论 Lea对比度视力表可以用于临床弱视治愈儿童的视功能检查;正常儿童和弱视治愈眼的Lea对比度视力,随着对比度的下降明显降低;本研究中的弱视治愈眼仍未达到正常视觉功能,临床上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液晶视力表测量精度与显示屏点距的关系。方法 采用标准对照研究方法,调查常用显示屏相关参数,与新标准对数视力表国家标准(GB11533-2011)的视标大小及允许误差进行推算、对比研究。结果 液晶视力表在亮度、幅宽、白度、照明方面完全符合(GB11533-2011)要求;在液晶显示精度方面,0.27 mm点距的显示屏可准确测试远视力≤5.0视力;0.1245 mm点距显示屏可准确测试远视力≤5.2视力;点距0.077 mm的显示屏准确测试远视力≤5.3视力。结论 选择合适点距和测试距离可使液晶视力表测试结果更精确。  相似文献   

19.
杨瑶华  甄毅  吴海涛  李鹏 《眼科》2013,22(2):117-120
目的 比较灯箱视力表与Freiburg电子视力表结果的一致性与可重复性,评价Freiburg电子视力表的临床应用价值。设计 诊断性技术评价。研究对象 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的工作人员86例,平均年龄(26.3±2.1)岁。方法 所有入选者均随机由2位固定检查者分别使用灯箱视力表和Freiburg电子视力表进行检查,两种视力表检查的顺序随机决定。所有检查均在同一房间内完成,房间内亮度小于3 lux。检查距离均为3 m。对不同视力表间与检查者间测量重复性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结果的差别并计算相关系数r值。主要指标 使用两种视力表获得的logMAR视力。结果 在检查者一,用灯箱视力表查,被检者logMAR视力为0.19±0.23,Freiburg电子视力表0.20±0.15,两者差值为-0.011±0.1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1, P=0.461),但有显著相关性(r=0.808,P=0.000)。在检查者二,用灯箱视力表查,被检者logMAR视力为0.32±0.25,Freiburg电子视力表为0.20±0.15,两者差值为-0.118±0.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1, P=0.000)及显著相关性(r=0.810,P=0.000)。均用灯箱视力表,检查者一、二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72,P=0.001),两者显著相关(r=0.938,P=0.000)。而均用Freiburg电子视力表,检查者一、二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9,P=0.890),两者显著相关(r=0.986,P=0.000)。结论 Freiburg电子视力表受检查者因素的影响小于灯箱视力表,其在不同测量者间的可重复性优于灯箱视力表。(眼科, 2013, 22: 117-120)  相似文献   

20.
胡运韬  马志中 《眼科》2010,19(1):66-66
很多西文杂志发表的文章中视力的表达多采用Snellen视力,而国内由于普遍采用的小数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因此习惯使用小数或对数视力来表达。这两种视力表与Snellen视力表没有行与行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勉强把小数(或对数)视力表测得的视力近似地换算成Snellen视力会产生误差,也缺乏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