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护理观念的改变,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发展成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手术室护士对病人实施术前访视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需要,存在的心理问题,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术中细心观察,用贴切的语言,围绕患者实施人性化的心理护理;术后随访,评估手术中心理护理的效果。认真做好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1术前心理护理(1)手术前一日,手术室护士面带微笑的走到病人床旁,亲切的称呼病人,用温和的语言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让患者明白你的身份和工作目的。人生病时都希望被关心、被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 护理工作是比较繁重的工作,精神科更为突出。其工作性质与其它科室不同,病人的病情复杂,情绪变化快,工作危险性大,所以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往往出现不良的心理活动,而影响他们的工作。良好的自身心理调节能克服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1.不良的心理状态 1·1 紧张的心理 精神科的病人大部分是兴奋、躁闹、冲动伤人或自杀的病人,且一般都处于护理人员少  相似文献   

3.
生、老、病、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自然规律 ,尽管死亡将剥夺生命的一切期望与快乐 ,但人们最终都要走向人生旅途的终点。使病人顺其自然地、坦荡安适地面对死亡 ,尽可能的减轻他们临终前身体与心理上的痛苦 ,是护士的重要职责。临终关怀从优化生命末端过程出发 ,了解和帮助临终病人 ,解决各种生理需要 ,尽可能使之死得安宁、平静 ;了解和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理需要并予以心理支持 ,用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临终者正视现实 ,摆脱对死亡的恐惧 ;指导临终者认识生命价值及弥留之际生存的社会意义 ,使之至死保持人的尊严。临终病人是处于生命末端的…  相似文献   

4.
长期卧床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正>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护理工作从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向以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的护理模式转变。心理护理学是在医学模式转变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掌握病人的心理动态,针对不同的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维持病人心理和生理平衡,最终使病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是我们护理工作者的天职。下面就长期卧床病人的心理分析及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的护理也不在不断的完善,心理护理在临床中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妇科病人的手术中,都存在着被医护人员所忽视的手术前后的心理障碍,因此心理的护理也是很重要的。1常见的心理状态以及解决措施1.1病人有一种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有很多病人在入院后会不习惯医院的环境,担心自己的病情,得知会需要手术时,心理会有一种很紧张的感觉。由于强烈的紧张感觉,就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在疾病防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护士服务的对象是病人,病人从住院开始直至出院都离不开心理护理.在这里,主要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特点,掌握烧伤病人的心理规律,有的放矢地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过程快速向健康方面转化.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放射治疗是一种对人体破坏性较大的治疗方法,病人的心理常发生复杂变化,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是受心理因素制约的.因此,做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放疗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痛苦,并教育自身提高职业道德,使自己的心理品质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从而保证放疗及药物等治疗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1 放疗前后病人的心理特点 当病人得知自己身患癌症需要放疗时,常产生恐惧、忧虑等副性心理;放疗后给精神和心理上都带来巨大创伤.  相似文献   

8.
<正>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病人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几年来,本人从门诊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中体会到,心理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可减少病人术前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增强对治疗疾病的信心。如果忽视了门诊病人的心理护理,就有可能使小病成大患,给病人和家属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  相似文献   

9.
陈玉霞 《吉林医学》2004,25(7):61-6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改变,心理护理在疾病防治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护士服务的对象是病人,病人从住院开始直至出院都离不开心理护理。在这里,主要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特点,掌握烧伤病人的心理规律,有的放矢地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过程快速向健康方面转化。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了使抑郁症病人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开拓更广阔的治疗和护理途径;方法 对50 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与50 例对照组对比分析,统计结果采用t 检验;结果 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在缩短病程、减少药物用量、延长复发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 且可增强病人自我克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结论 心理因素不仅是心因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的重要诱因,而且在患病的过程中,病人也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这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都可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述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改变,自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单一疾病护理,发展成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时,心理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已占据护理工作的重要位置。方法:本文阐述了手术室护士术前、术中、术后对病人实施的心理护理。①术前访视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存在的心理问题。做到重视病人;主动提供信息;给病人以安全感。②术中铭记病人是个特殊人并尊重病人。做到使病人“精神上感到舒适”。③术后随访,便于评估手术中护理的效果。结果:通过围术期的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术前恐惧的心理,排除了患者心理负担,使其能平和积极地配合手术治疗。真正实现现代护理中要求的心理护理和医疗护理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正>肿瘤在我国已是高发的慢性病,普通人对于癌症都是"谈癌色变",患者及家属应保持良好心态更重要。对于住院刚发现癌症的病人,一般都有以下心理反应:1.怀疑心理,癌症病人确诊前可有疑癌心理,怀疑自己的病可能是癌症,病人心情紧张,坐卧不安,到处求医,要求做种种特殊检查等等2.恐癌心理,一般病人对恶性肿瘤的认识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都有恐惧心理,认为癌症是绝症,甚至认为癌症是判死刑而缓期执行的人,真可谓  相似文献   

13.
<正> 手术治疗对肝癌病人来说是生的希望和死的考验。因此,有的病人希望尽早手术,有的则对手术缺乏信心。前者由于对手术有过份的依赖心理,而对手术的危险性、术后并发症及康复的艰巨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后者则对手术持恐惧、焦虑的负性心理反应。这些不良心理活动对病人的手术及术后恢复都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并给予相应的精神安慰与正确的心理指导,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我在上海长海医院肝胆外科学习时曾对6例肝癌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均获得近期治疗效果。现介绍其中2例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护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护理工作的对象是病人,而不是单纯机械地去完成某种操作。因此,护理工作中要深入病房,及时观察病情外,还需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不同需求,做好各种病人的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使病人在治疗的同时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各种疾病的及早康复。本文仅以如何做好慢性肾炎病人的心理护理浅谈几点。1 慢性肾炎病人的心理特征慢性肾炎病人的病情都较长,病情反复发作,家庭应对无效,加之部分病人治疗后外貌形象的改变。病人常对周围事物敏感,对别人的话将信将疑,既想要了解有关自…  相似文献   

15.
<正>接触精神病人不仅是为了完成治疗及护理任务,更重要的是贯彻对病人整体的心理护理。病人从入院到出院,都有责任护士全程进行心理及生活方面的护理。心理护理开展是否顺利,关键在于接触病人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美国精神科护理鼻祖佩博芳在其所著的人际关系在护理上的应用一文中指出:精神科工作人员在进行心理治疗时,必须利用谈话和病人建立关系,才  相似文献   

16.
<正>脑血管意外是目前威协老年人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甚至中年人的发病率也有日趋升高之势.近年来通过对脑血管意外所致偏瘫的患者观察,发现这些病人渡过昏迷阶段清醒之后,心理状态都不同于正常人,有着特殊的心理需要和不良的心理反应.不良的心理状态是影响疾病转归的重要因素,所以护士在给于病人治疗及多方面的基础护理外,还必须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建立最佳的心理状态,取得早日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放疗前后病人的心理特点当病人得知自己身患癌症需要放疗时,常产生恐惧、忧虑等负性心理;放疗后给精神和心理上都带来巨大创伤。放疗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1)放疗前的心理护理:①取得病人的信任,消除恐惧、陌生感:癌症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加之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不足,人们往往谈癌色变。新入院病人因环境陌生,往往带有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因此,病人入院后护士就要用自己的言语、表情、行为去影响病人的感受,并取得病人的信任,消除恐惧、陌生感,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②帮助病人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相似文献   

18.
<正> 门诊是病人接触医疗的第一线、是病人就诊的场所,由于病人受各种疾病的影响,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来到医院从挂号、候诊、到医生检查,以及各种辅助检查,直到最后施实治疗离开医院、病人常常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由于看病程序复杂,环境生疏,常使病人产生复杂的心理反映,如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而任何一个不良刺激都可引起病人的情绪变化,甚致发生病情突变。因此掌握好不同门诊病人的心理状态。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是做好门诊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护士与病人沟通,实施心身整体护理的重要工具,无论是入院介绍、术前术后护理;还是为病人做各种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士都必须先用语言与病人沟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际护理科学迅速发展,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而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贯穿始终,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妇科手术由于病人都是女性,而且涉及到生育功能、性生活等有关的问题。因此对手术的反应更为强烈,所以医护人员通过病人术前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的焦虑与恐惧,帮助病人维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病人术后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