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青 《河北中医》2000,22(3):205-205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拔罐治疗 64例 ,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2 8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 64例 ,其中男 38例 ,女 2 6例 ;年龄 2 0~ 35岁1 6例 ,36~ 46岁 2 2例 ,46~ 61岁 1 8例 ,61~ 78岁8例 ;病程 <半月 1 5例 ,半个月~ 7个月 32例 ,7个月~ 3年 1 4例 ,>3年 3例 ;双侧坐骨神经痛 1 8例 ,单侧坐骨神经痛 46例。对照组 64例 ,其中男 38例 ,女 2 6例 ;年龄 2 0~ 36岁 1 4例 ,36~ 46岁 2 5例 ,46~ 61岁 1 8例 ,61~ 78岁 7例 ;病程 <半月 1 3例 ,半个月~ 7个月 33例 ,7个月~ 3年 1 5例 ,>3年 3例 ;双…  相似文献   

2.
针刺配合刺血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针刺配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疗效颇佳,现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刺血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坐骨神经痛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它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临床少见 ,多由坐骨神经炎引起 ,患者主诉多有受寒病史 ;继发性则主要见于梨状肌综合征 ,腰椎间盘脱出症 ,退行性腰椎病变等。主要表现为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剧烈疼痛 ,由臀部、髋部向下括散到小腿外侧和足背。近两年来 ,我们临床上采用刺血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 2 7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7例患者中 ,男性 16例 ,女性 11例 ,年龄最小 39岁 ,最大 72岁 ,病程最短者 2月 ,最长者15年。其中坐骨神经炎 3例 ,梨状肌综合征 7例 ,…  相似文献   

4.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络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由感染受寒,中毒等原因直接损害坐骨神经所引起的,后者是有小中经通络近组织的病变,对坐骨神经产生刺激,压迫粘连或破坏而造成的,根据神经受损的部位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其中以干性多见。  相似文献   

5.
针刺、刺血加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江苏镇江建筑公司卫生科戴学银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是建筑工人常见病,其发病率高。笔者用针刺、刺血加拔罐治疗该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对尽快消除疼痛。恢复功能见效快、疗程短、远期疗效佳、治愈率高,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  相似文献   

6.
电针加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16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赤 《西部中医药》1999,12(6):38-39
坐骨神经痛是针灸临床常见病之一,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放射性疼痛,是多种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属祖国医学中“痹证”范围。笔者自1987年以来,采用电针加拔罐治疗该症16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兹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65例患者中男性104例,女性61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5岁,其中27~45岁年龄段占60%以上。病程最短3天,最长15年。3年以内占80%。按症分型:太阳型94例,少阳型34例,混合型37例。2 治疗方法2.1 主穴取大肠俞,L4、L5夹脊穴;配穴1组:秩边,殷门…  相似文献   

7.
坐骨神经痛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从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其受损部位又分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笔者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以来,笔者用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100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00例中,男75例、女25岁,年龄21~76岁,病程1~15天18例、16天~6个月82例。坐骨神经炎26例,继发于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16例,腰臀部软组织损伤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增生性腰椎炎21例,其他病因2例。  相似文献   

9.
电针配合拔罐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海音 《河北中医》2004,26(4):280-280
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为多种病因所致的沿坐骨神经通路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2000-05~2003-07,笔者采用电针配合拔罐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25例,并与芬必得胶囊治疗2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主要症状是沿着坐骨神经通路有剧烈疼痛,由臀部向下扩散到小腿外侧和足背。属“痹证”范畴。为了探寻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我们采取针灸拔罐、穴位封闭等一系列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60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60例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在22岁~60岁之间,病程为2年~10年。按中医经络辨证分型属足太阳型(症见腰背部以下及下肢后疼痛)45例;足少阳型(症见腰以下肢外侧痛)15例。 2 治疗方法 以循经取穴为主,经络辨证取穴为…  相似文献   

11.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的疼痛,是一较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是由感染、受寒、中毒等原因直接损害坐骨神经所引起;后者是由神经通路邻近组织的病变,对坐骨神经产生刺激、压迫、粘连或破坏而致。笔者采用针灸并拔罐治疗坐骨神经痛1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 17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采用针刺配合药浴治疗 ,效果满意 ,总有效率为 94 %。  相似文献   

13.
王林玉 《河北中医》2002,24(1):25-25
坐骨神经痛系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坐骨神经原发或继发性损害所产生的一种沿其通路及其分布区疼痛的临床综合征。 1 996- 0 8~ 2 0 0 0 - 1 2 ,笔者运用针刺加拔火罐治疗坐骨神经痛 5 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65岁 ;病程 <6个月 2 9例 ,>1年 2 1例 ,最长者 3年 ,最短者 3日 ;病患于左侧 2 3例 ,右侧 2 1例 ,双侧 6例 ;按经络辨证 ,足太阳经型(腰背部以下及下肢后疼痛 )为主者 2 5例 ,足少阳经型 (股及下肢外侧痛 )为主者 1 4例 ,混合型 (两型症…  相似文献   

14.
温和灸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怡 《江苏中医药》2002,23(1):34-35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学“痹症”、“腰腿痛”范畴。笔者近 2年来采用温和灸配合针刺治疗本病 4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40例均为门诊患者 ,男 2 7例 ,女1 3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71岁 ,平均 5 1岁 ;病程最长者 7年 ,最短者 3天 ,平  相似文献   

15.
针刺攒竹、风池穴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坐骨神经痛属于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素有“腰腿痛”之名,又有痛痹”、“骨痹”、“寒痹”之称,我们在1997年3月-2000年9月间,试用针刺攒竹、风池穴方法对50例病人进行了治疗观察,效果较佳,故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92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用针刺配合推拿进行治疗,治愈76例,显效10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4.4%,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刺血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委中穴刺血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委中穴刺血拔罐配合针刺组(简称刺血组)50例和电针组45例。两组针刺方法相同,前者于针刺后进行委中穴刺血拔罐,后者在针刺时用G6805电针仪通电留针。结果首次治疗1 d后的即刻疗效对比,刺血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6.0%,电针组分别为17.8%和66.7%;全部疗程结束1 d后的短期疗效对比,刺血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8.0%和98.0%,电针组分别为46.7%和88.9%;半年随访的远期疗效对比,刺血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4.0%和96.0%,电针组分别为37.8%和84.4%。三阶段疗效对比,刺血组均优于电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委中穴刺血拔罐配合针刺对坐骨神经痛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60例临床观察3200浙江省德清县第一人民医院沈健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74岁。青壮年患者居多数。右腿发病45例。病程最短者一天,最长者三年,半年以内者居多。受风寒湿感染所致的坐骨...  相似文献   

20.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春燕 《陕西中医》2008,29(4):486-48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取环跳、委中、阳陵泉、秩边、昆仑、腰三针、阿是穴等穴针刺,并配合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结果:总有效率92.9%;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