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AHH)对肝肿瘤手术病人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肝肿瘤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n=15),研究组(Ⅱ组,n=15).麻醉诱导后分别输入林格氏液和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行扩容治疗(15mi/kg),扩容速度50ml/min.在AHH前、AHH完毕、AHH完毕后30min记录HR、SBP、DBP、CVP、SPO2并检测红细胞比容(Het)、血红蛋白计数(Hb)、血小板计数(Ph)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IT)、凝血酶时间(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两组HR、SBP、DBP平稳,CVP在AHH完毕和AHH完毕30rain时增高(P<0.01),组间无差异(P>0.05).Ⅰ组Hot、Hb、Plt在AHH完毕时明显下降(P<0.05),30min后恢复(P>0.05).Ⅱ组Het、Hb、Plt在AHH完毕时下降显著(P<0.05或P<0.01),Hot、Hb 30min后仍降低(P<0.05),但Plt 30min后恢复(P>0.05).Ⅰ组PT在AHH完毕时延长(P<0.05),FIB显著减少(P<0.01),但两者30min后恢复(P>0.05).Ⅱ组PT在AHH完毕时明显延长(P<0.01),FIB明显减少(P<0.01),30min后仍未能恢复(P<0.05).两组TT和APTT无明显变化.结论:缩合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在肝肿瘤手术病人行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可以有效地维持术中循环功能的稳定,但部分病人CVP增高或PT延长及血浆FIB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腺癌患者术前四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值与临床病理学方面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胃腺癌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F)、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值。结果APTT在不同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低年龄段胃腺癌APTT较高年龄者延长,而TT较后者缩短(P〈0.05)。TT在Ⅲ期胃腺癌较Ⅰ~Ⅱ期缩短(P〈0.05)。FIB在高年龄组、高分期、肿瘤范围≥5cm、淋巴结转移数〉2枚者要高于低年龄组、低分期、肿瘤范围〈5cm、淋巴结转移数0—2枚者(P〈0.05)。其余凝血指标在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阴阳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组胃癌患者APTT、TT、FIB不同,提示在研究胃癌凝血功能时要对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紊乱,特别是恶性程度高的胃腺癌患者FIB升高,提示FIB可作为监测胃癌恶性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对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方法对42例AL(治疗组)化疗后Plt〈20×10^9/L的患者皮下注射rhIL-111.5mg/d,用至Plt≥40×10^9/L停药;对其中17例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成2个疗程化疗后统计疗效,并以35例未加用rhIL-11的AL患者和其中15例初诊AML(对照组)完成2个疗程化疗患者作对照。结果治疗组Plt升到≥40×10^9/L所需时间平均为(9.8±2.7)d,短于对照组(14.6±4.8)d(P〈0.05);治疗组在第2个疗程化疗后Plt〈15×10^9/L的患者有3例(17.6%),明显少于对照组10例(66.7%)(P〈0.05);第2个疗程化疗前Plt水平和化疗后Plt最低平均水平,治疗组为(173.7±81.2)×10^9/L和(23.5±18.3)×10^9/L高于对照组(99.6±74.5)×10^9/L和(10.2±9.8)×10^9/L(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是70.6%和73.3%,有效(CR+PR)率分别是82.4%和86.7%,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IL-11可安全有效地促进AL化疗后Plt恢复,而且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机体应急反应的影响。[方法]2007年9月~2008年9月6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开腹手术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3、5d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术后第1dET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3d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开腹组手术前后ET无显著性变化。两组患者术后IL-6、CRP水平均增高(P〈0.01),且开腹组显著高于腹腔镜组(P〈0.01),术后第5d腹腔镜组IL-6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5d两组CRP水平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5).且开腹组显著高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对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相比开腹手术应急反应轻.强度小.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6%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yl starch,HES)溶液行急性高容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D),观察其对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肺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个组:6%羟乙基淀粉(HES)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HES组麻醉前快速输注6%HES(15ml/kg,于30min内),术中的失血量用等量的HES溶液补充,其余的液体需要量用乳酸钠林格氏液(RL)补充。对照组仅输注RL,不实施AHHD。检测输注液体前(T1)、手术开始后5min(T2)、术毕30min(T3)、术后6h(T4)时的血栓弹力图参数反应时间(R)、凝血时间(K)、α角(ANG)、最大振幅(MA)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数目(PLT)。结果HES组:T2、T3、T4时的ANG、MA均低小于对照组;T2、T3、T4时的凝血时间、PT、APTT、TT均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T2、T3、T4时的PLT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HES组T3、T4时的各项凝血指标与T1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T3、T4时的ANG、MA均大于T1时;凝血时间、PT、APTT、TT均短于T1(P〈0.05或P〈0.01)。2组的失血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用6%HES行AHHD对围术期肺癌患者能产生一定的抗凝效果,这对本来就存在凝血功能亢进的肿瘤患者的预后及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Intermittent Androgen Blockade,IAB)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EORTCQLQ—C30总量表和QLQ—PR25子量表对51例接受IAB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12个月进行3次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尽管IAB使家庭经济负担加重(P〈0.05),但在间歇期负担减轻(P〈0.05)。IAB治疗6个月后患者总体健康状况明显好转(P〈0.01),尤其在治疗间歇期更加明显(P〈0.05);全身或局部疼痛缓解(P〈0.01);排尿症状改善(P〈0.01);虽然治疗6个月时患者躯体(P〈0.05)、角色(P〈0.05)、情绪(P〈0.01)、社会(P〈0.01)等功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疲倦加剧(P〈0.01),但在12个月进入间歇期后这些功能逐渐恢复。治疗相关症状如潮红与乳房胀痛等在6个月时显著出现(P〈0.01),但12个月时减轻(P〈0.01)。治疗期性趣明显下降(P〈0.01)、性生活丧失,但在间歇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P〈0.01)。结论:虽然IAB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机体与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是可恢复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手术前后血小板参数及凝血功能变化对病情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SF-3000以及凝血仪检查乳腺癌80例和良性乳腺疾病80例术前及术后全血以及凝血功能。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前组PLT、MPV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术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与对照组PLT、MP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及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癌手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术后明显高于术前(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术后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动态观察乳腺癌手术前后血小板参数可能作为一个新的预后因子,而凝血功能变化可作为判断患者病情发展及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对防治乳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化疗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肺癌住院化疗患者(病例组)及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健康组)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肺癌患者(病例组)化疗前PT、FIB、APTT、PLT、PCT、MPV、PDW值均显著大于健康组( P<0.05)。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PT、FIB、APTT、PLT、PCT、MPV、PDW值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P>0.05)。4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PT、FIB、APTT、PLT、PCT、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化疗后较化疗前均有所改善,MPV、PDW值在化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化疗可逐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犬头颈部外科实验性手术的适宜麻醉方法。方法成年杂种犬13只,随机分为2组。单纯组(n=7):首剂3%戊巴比妥钠1m]/kg腹腔注射。复合麻醉组(n=6):首剂为5%戊巴比妥钠0.25ml/kg与速眠新Ⅱ0.05ml/kg分别肌注。结果单纯戊巴比妥钠组麻醉显效时间为(19.7±6.2)min,维持时间(119.6±34.6)min,术中追加麻药次数不定,术后恢复差。复合麻醉组显效时间为(5.5±1.8)min,维持时间(112.5±24.3)min,此时追加首次剂量的一半,可延长麻醉时间至少(169.8±20.2)min,术后恢复快。两组麻醉的诱导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追加次数(P〈0.05)及戊巴比妥钠总量与推荐量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巴比妥钠联合速眠新复合麻醉较单纯使用戊巴比妥钠起效快,术中麻药追加次数少且稳定,麻醉剂用量少,麻醉程度满意,术后恢复快,是更为适宜的喉全切除并喉功能重建术的实验犬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30例,分为2组(每组n=15):丁丙诺啡组(B组)与芬太尼组(F组)。术毕均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镇痛时间为48h。两组分别于术前2h,术后2h、1d、3d和5d各记录一次。并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IL-6水平。评估术后病人镇痛4个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病人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各观察时点的IL-2水平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各观察时点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IL-6水平术后2h与术前相比显著升高(P〈0.01),术后1d和3d与术后2h相比逐渐下降(P〈0.01),仍高于术前水平(P〈0.05),术后第5d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间相应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效消除术后疼痛,对术后患者血清中IL-2水平无明显影响,能抑制IL-6水平的明显升高。提示丁丙诺啡与芬太尼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镇痛,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体内细胞因子及内环境的稳定,能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轻术后免疫功能抑制,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液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出50名(ASAⅠ-Ⅱ级)乳腺癌患者,分别测定手术前后凝血系列(FIB,TT,PT,APTT,ALT)。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FIB明显高于术前(P〈0.05),APTT明显低于术前(P〈0.05),PLT较术前增高(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因而术后存在深部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危险,及时预防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对骨肿瘤患者全麻手术期间呼吸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进行全麻下骨肿瘤手术的ASA分级Ⅰ级的骨肿瘤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所有患者进行常规麻醉诱导后行机械通气,待循环和容量状态稳定后,对照组增加PEEP 8cm H2O,观察组不增加。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麻醉插管后15min、麻醉插管后30min和拔管后的呼吸功能指标[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PaO2和PaCO2)]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结果两组组内比较显示,随时间推移,对照组内Ppeak和Ppla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观察组内Ppeak和Ppl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O2值随时间推移均下降(P<0.05),HR、MAP及CV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显示,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的PaO2值、Ppeak及Ppla明显增加(P<0.05),PaCO2、CVP、HR、M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下骨肿瘤患者手术期间应用PEEP,可增加PaO2、Ppeak及Ppla,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但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在全麻骨肿瘤患者手术中,适当进行PEEP通气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 D- 二聚体 (DD) 与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 的动态变化对早期预测全髋关节置换术 (THA)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 的意义。方法 选择 2012 年4月至9月,108 例初次 THA 手术患者,术前所有患者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测均阴性,根据术后5天下肢彩超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血栓组 (n=28) 和非血栓组 (n=80) 。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1、3、5天对血浆 DD、FIB 进行检测,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B超检查结果对比,比较血浆 DD、FIB 两个检测指标及两个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非血栓组比较,血栓组 DD 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 (P<0.01),FIB 术后3、5天明显增加 (P<0.01)。与基础值比较,两组 DD 术后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于术后1天到峰值:非血栓组 (4.94±1.27) mg/L,血栓组 (8.96±1.67) mg/L (P<0.01);FIB 术后3、5天明显增加,且5天值较3天值增高明显:非血栓组 (5.13±0.48) g/L,血栓组 (7.24±1.23) g/L (P<0.01)。术后3天,DD 结合 FIB 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 94.7% 和 93.3%。结论 本研究涉及参数均提示术后血液呈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大。血浆 DD、FIB 的联合检测对 THA 术后并发下肢 DVT 具有早期预测价值,其在术后第3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水平进行测定,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化疗前肺癌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血小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肺癌患者化疗后与化疗前各项指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化疗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恶性肿瘤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患者及正常体检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及凝血酶时间(TT),并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PT和TT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和FIB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PT、TT、AP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TT和FIB的测定在监测恶性肿瘤患者凝血功能上有一定的意义,其应用价值可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瑞  姜伟  冯文广  袁伟  申新 《现代肿瘤医学》2020,(22):3963-3968
目的:评估不同配比HES 130/0.4电解质注射液在老年肝癌患者肝部分切除术前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cut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H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拟行肝部分切除术的老年男性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15例。术前30 min 三组患者分别以HES 130/0.4电解质注射液10 mL/kg、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 mL/kg+HES 130/0.4电解质注射液5 mL/kg、乳酸钠林格注射液10 mL/kg行AHH。术中监测患者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于AHH前(T0)、AHH开始后10 min(T1)、AHH开始后20 min(T2)、AHH结束即刻(T3)、AHH后1 h(T4)、AHH后2 h(T5)以及手术结束即刻(T6)采血样监测凝血功能;在T0、T3及T6采血样监测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参数及Na+、K+、Ca2+、Cl-水平。同时记录术中出血量、尿量、输血量及输液量,随访记录术后24 h腹腔引流量。结果:AHH后,与T0时比较,A、B两组MAP在T3之后显著升高,三组CVP在T4之后显著升高(P<0.05)。A组术中输血量及输液量显著少于B、C组(P<0.05)。与T0比较,A、B两组PT、APTT在T3后均明显延长,大于同时间点C组;FIB水平在T4后显著降低,低于同时间点C组;血栓弹力图R值在T6时明显升高,高于同时点C组(P<0.05)。与T0时比较,B、C两组K+浓度在T6时显著减低,且明显低于同时间点A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HES 130/0.4电解质注射液行AHH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电解质水平等无明显不良影响,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肝切除术中,有效减少异体血输入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回输对脑膜瘤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7年12月临汾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0例择期脑膜瘤手术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全麻诱导后30 min内输入琥珀酰明胶 15 ml/kg。手术开始时用乌拉地尔行控制性降压,维持平均动脉压(65±5)mmHg,并用自体血液回收仪回收并回输术野出血。对照组除未行控制性降压外,其余操作均同观察组。两组术中连续监测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记录出血量、异体血输入量及手术时间,并分别于AHH前后、术毕测定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pH值、碱剩余值。 结果 观察组失血量[(837±245)ml]和自体血回输量[(405±123)ml]均低于对照组[(1 197±295)ml]和[(593±247)ml](P<001)。两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在AHH后和术毕较AHH前降低(P<001),两组各时点pH值、碱剩余值无明显改变。观察组未输入异体血,对照组5例输入去白悬浮红细胞2 U,5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00 ml。两组均未发生创面异常出血、肺水肿及心衰等并发症。 结论 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可安全用于脑膜瘤手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配合自体血回输技术可减少输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球蛋白(globulin,GL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在肿瘤相关易栓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组136例,分为肿瘤组76例,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gkin lymphoma,NHL)19例、胃癌(gastric cancer,GC)30例、肺癌(lung cancer,LC)27例。均为初治病例,于化疗后1月纳入统计。非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组(non-tumor deep vein thrombosis,NT-DVT)60例,均为确诊的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后2周纳入统计。对照组90例,来自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经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血球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PTT、PT、TT、FIB、D-D、RBC、HGB、HCT、PLT、MPV及GLO、TG、HDL水平变化。结果:肿瘤组患者化疗前D-D表达水平升高(P<0.05),化疗后下降(P<0.05)。肿瘤组患者化疗前HDL表达水平下降(P<0.05),化疗后升高(P<0.05)。肿瘤组患者化疗前FIB、PLT、GLO表达水平升高(P<0.05)。NT-DVT组治疗前APTT、FIB、D-D表达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APTT延长(P<0.05),FIB、D-D下降(P<0.05)。结论:D-D、FIB、PLT、GLO、HDL水平是反映肿瘤相关易栓症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雄激素阻断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发现接受雄激素阻断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常常会发生糖耐量的异常.然而间歇性或持续性雄激素阻断对糖耐量的影响是否不同,国内外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ntermittent androgen blockade,IAB)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即手术去势与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及治疗方式,将139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为4组。高BMI去势组(A组)30例,BMI≥24kg/m^2,采用手术去势治疗;高BMI间歇阻断组(B组)32例,BMI≥24kg/m^2,采用IAB治疗;低BMI去势组(C组)37例,BMI〈24kg/m^2,采用手术去势治疗;低BMI间歇阻断组(D组)40例,BMI〈24kg/m2,采用IAB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时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血胰岛素水平(fastingser Hmlevel of insulin,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结果:去势治疗6个月时,4组患者均有FINS的上升和IRI的升高.且IAB组较手术去势组更为明显(FINS:tA:B=7.7516、P〈0.01,tC:D=4.8078、P〈0.01;IRI:tA:B=7.3671、P〈0.01,tC:D=5.1005、P〈0.01)。在去势治疗12个月时,由于IAB进入治疗间歇期,D组FINS恢复到治疗前水平(q=2.5255,P〉0.05);B组FINS较6个月时下降(q=9.0942,P〈0.01);而手术去势组FINS及IRI未见下降。结论:去势治疗会促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但在IAB治疗间歇期,胰岛素抵抗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GP方案时辰给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0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药物剂量相同。时辰化疗组:吉西他滨1000 mg·m^-2,d1,8,3:00开始静脉滴注,30 min滴完;顺铂20 mg·m^-2,d1~5,每天18:00开始静脉滴注,60 min滴完。常规化疗组:吉西他滨1000 mg·m^-2,d1,8,09:00开始静脉滴注,30 min滴完;顺铂20 mg·m^-2,d1~5,每天10:00开始静脉滴注,60 min滴完。每例患者至少连续接受2周期化疗评价疗效。结果时辰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87.0%,高于常规化疗组的59.3%(P〈0.05);时辰化疗组生存状况优于常规化疗组(P〈0.05);时辰化疗组毒副反应发生低于常规化疗组(P〈0.05)。结论 GP方案时辰化疗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高效低毒,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