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应用液相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山东地区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Luminex XMAP系统的液相芯片技术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价值,调查山东地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情况及最常见的基因型。方法 取妇科门诊就诊者宫颈脱落细胞2925例,采用液相芯片技术进行HPV基因型检测,96孔板操作,26种亚型1次呈现。639例患者同时做病理诊断,按组织病理学分为细胞学正常组、炎症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Ⅰ-Ⅱ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通过HPV DNA亚型分布结合病理诊断,分析山东地区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HPV总感染率36.0% (1054/2925),26种基因型检出23种,按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26.75%),HPV-52 (25.75%),HPV-58(10.47%),HPV-18(8.87%)和HPV-11(6.94%)。其中高危型感染占87.32%,低危型13.68%;单一型感染698例(66.22%),多重感染356例(33.78%),低危亚型11、6多与高危型多重感染。1054例HPV阳性患者中,261例(24.8%)为21~25岁女性,随年龄增大阳性例数减少, 52例(4.9%)为51~67岁女性。各病理组HPV阳性率及多重感染率依次为正常组23.37%、4.89%,炎症组33.08%、7.14%,CINI组54.54%、18.18%,CINⅠ-Ⅱ组57.14%、28.57%,CIN Ⅱ组82.61%、41.30%,CINⅢ组91.30%、43.37%,宫颈癌组100%、38.46%。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液相芯片HPVDNA检测CINⅡ、Ⅲ和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8.57%、76.63%、68.89%和92.16%。结论 所选山东地区高危人群HPV感染的常见基因型是16、52、58、18、11、6、56、31。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感染率及多重感染有增加趋势,HPV阳性以年轻女性多见。液相芯片HPVD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临床诊断及大规模筛查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2006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无妇科临床症状的已婚妇女1628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高危型HPV(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DNA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筛查效果。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8例、CINⅡ12例,CINⅢ6例,浸润癌3例,内膜癌1例,湿疣15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4.44%、特异度96.76%,阳性预测值25.0%,阴性预测值99.93%,约登指数0.91;HR-HPVDNA检测+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96.82%,阳性预测值26.47%,阴性预测值100.0%,约登指数0.97。HR-HPV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正常/炎症3.24%(51/1572)、CINⅠ84.21%(16/19)、CINⅡ91.67%(11/12)、CINⅢ100.0%(6/6)、浸润癌100.0%(3/3)、湿疣80%(12/15)、内膜癌1例未检出。结论: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TCT与HR-HP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3.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7)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Ⅰ期患者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妇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5.3%、94.1%、91.5%和87.5%,各级别之间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转阴率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平均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高,治疗后宫颈各级别病变高危型HPV的转阴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高危型HPV的转阴率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4.
邱笑飞林敏姚招男金小青李小萍沈奇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7):1597-1600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Ⅰ期患者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妇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5.3%、94.1%、91.5%和87.5%,各级别之间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转阴率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平均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高,治疗后宫颈各级别病变高危型HPV的转阴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高危型HPV的转阴率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子,宫颈癌已成为继乳腺癌之后引起女性死亡的第2大癌症.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宫颈癌已居女性癌症死亡率首位.因此,研究开发预防和治疗宫颈癌的疫苗十分必要,该文对近年来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以及前景作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预防宫颈癌的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随机抽取育龄妇女1 25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对照组接种安慰剂,对比分析两组对象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以及宫颈癌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以及宫颈癌的发生率分别为0.64%和0.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6%和1.91%(P<0.05). 结论 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够有效预防宫颈上皮内瘤样变以及宫颈癌的发生,临床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癌早期诊治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整合基因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宫颈病变筛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HPV检测,将宫颈病理检测结果作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统计HPV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采用全基因组测序、高通量HPV整合检测技术,检测HPV整合率以及整合类型。结果 HPV检测准确率90.00%、特异度71.43%、灵敏度91.40%。100例患者经HPV检测,3例CIN1、5例CIN2、5例CIN3及87例宫颈癌。其中29例检测到HPV整合,HPV整合率CIN1为33.33%、CIN2为40.00%、CIN3为80.00%、宫颈癌为25.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V类型包括2例HPV82、2例HPV73、1例HPV68、1例HPV59、1例HPV58、5例HPV56、4例HPV52、3例HPV51、4例HPV45、1例HPV39、2例HPV35、5例HPV33、6例HPV31、4例HPV18及27例HPV16。结论 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HPV整合率会逐渐增高,宫颈癌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亚型感染在崇左地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中是否具有区域特异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崇左市人民医院妇科门诊因宫颈疾病就诊患者4877例,对宫颈脱落细胞液...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幼保健》2017,(15)
目的探究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4年9月期间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妇产科就诊并住院治疗的324例HPV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HPV感染情况、HPV亚型分布情况和病变程度进行分析与探究。结果高危型HPV感染率前三种亚型依次为HPV16、HPV58、HPV52型,感染率依次为26.79%、21.46%、19.13%;低危型HPV感染率前三种亚型依次为HPV11、HPV53和CP8304,感染率依次为19.63%、8.65%和4.33%;CINⅠ患者中感染HPV前3位依次为HPV16(25.00%)、HPV58(20.83%)、HPV52(14.58%),感染CINⅡ与CINⅢ亚型前3位亚型依次为HPV16(56.60%)、HPV58(18.87%)和HPV33(11.32%);低危型HPV亚型感染较高危型HPV感染(A组或C组)或混合HPV感染(B组),宫颈病变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16亚型(OR=7.321,P0.05)与HPV52(OR=5.47,P0.05)是HPV感染患者发生高瘤变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CIN病情较严重,HPV16、HPV58、HPV52是导致CINⅠ患者的主要因素,HPV16、HPV58和HPV33是导致CINⅡ、CINⅢ的主要因素;HPV16亚型与HPV52感染是患者发生高瘤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L1蛋白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18、年龄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HPV感染者496例,检测并分析其HPV L1蛋白与宫颈病变、HPV16/18感染、年龄等的关系。结果组织病理确诊宫颈病变的患者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I组中HPV L1蛋白的阳性率高于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CC)组、CINⅡ/CINⅢ组、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rvical cancer,SCC)组(P0.05)。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ISL)组中HPV L1蛋白的阳性率高于正常范围(nega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lesion,NILM)、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不能排除高度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cannot exclude HIS,ASC-H)/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P0.05)。按年龄分层,CINⅡ及其以上病变组中≤40岁组HPV L1蛋白的阳性率高于40岁组(P0.05)。HPV L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16/18型HPV感染呈负相关(r=-0.322)。结论 HPV L1蛋白的表达可能与宫颈病变程度相关。HPV16/18感染的患者HPV L1蛋白的阳性率低于其他HPV亚型感染,HPV L1蛋白的阳性率在CINⅡ及以上宫颈病变中与年龄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9,(4)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与宫颈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行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的765例受试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其中慢性宫颈炎患者21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1级患者217例,CIN 2/3患者174例,侵袭性宫颈癌患者163例,将宫颈细胞标本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R-HPV感染与宫颈炎、CIN 1、CIN 2/3和宫颈癌的关系。结果宫颈炎、CIN 1、CIN 2/3、宫颈癌患者的HR-HPV感染率分别为39.81%、75.12%、83.91%、91.41%,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各组单一感染所占比例均高于多重感染,且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P>0.05)。HPV 16、58和52是主要的3种HR-HPV亚型。HPV 16在宫颈炎、CIN 1、CIN 2/3、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20.24%、20.86%、43.84%、6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 2/3和宫颈癌中HPV 16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和CIN 1患者(P均<0.05),且宫颈癌中HPV 16感染率显著高于CIN 2/3患者(P<0.05)。HPV 58在宫颈炎、CIN 1、CIN 2/3、宫颈癌中的感染率分别为16.67%、19.63%、23.29%、30.87%。宫颈癌中HPV 58感染率显著高于宫颈炎(P<0.05)。HPV 16和HPV 58与CIN 1、CIN 2/3和宫颈癌的发生风险均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 HR-HPV感染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的感染率逐渐上升,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是宫颈病变的致病因素之一,且HVP 16、58和52亚型是本地区宫颈炎、CIN 1、CIN 2/3和宫颈癌患者最常见的HR-HPV感染亚型。 相似文献
12.
王远行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30):30-33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L1壳蛋白、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HPV分型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 260例有性生活史的宫颈病变患者行TCT和HPV分型检测,两者中任何一项阳性或2项均阳性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测.同时对TCT异常者行HPV L1壳蛋白的检测.将TCT、HPV分型、HPV L1壳蛋白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CT结果中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细胞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在病理组织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以上的阳性率分别为19.0%(11/58),63.4%(26/41),84.6%(22/26),7/7,随TCT级别的升高,病理组织学CIN及以上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危型HPV阳性主要见于低度病变,随TCT级别的升高,高危型HPV阳性率逐渐升高,分别为36.2%(21/58),56.1%(23/41),73.1%(19/26),7/7,各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L1壳蛋白阳性患者病理组织学诊断炎性反应、CIN Ⅰ比例高于HPV L1壳蛋白阴性患者[59.2%(42/71)比39.3% (24/61)、29.6%(21/71)比14.8%(9/61)],病理组织学诊断SCC患者HPV L1壳蛋白表达均阴性.随病理组织学级别升高,HPV L1壳蛋白阳性率逐渐降低.结论 TCT和HPV分型检测能显著缩小高风险人群,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而HPV L1壳蛋白的检测可为HPV感染的状态及预后提供依据.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可为宫颈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在女性肿瘤中居第2位,占癌症患者总数的15%,现已明确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的根本致病因素。研究证实,大多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伴有HPV感染,90%宫颈癌标本可以检测出HPVDNAE[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分布情况及主要型别,为深圳地区临床宫颈癌的防治、研制适合该地区的预防性HPV疫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1月~2011年8月至该院妇科行宫颈癌筛查的1 800例妇女行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对HPV阳性病例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对其HPV感染状况,所感染的HPV亚型分布以及与病变程度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1 800例标本中检查出HPV阳性病例379例,感染率为21.06%。深圳妇女在40岁以后HPV感染率下降。单一HPV感染的有335例,占88.39%,2种以上的多重HPV感染共44例,占11.61%。单一感染和双重以上感染其引起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见的基因型高危型由高至低依次是52、16、58、56、33,低危型依次是43、42、6、11。结论:深圳妇女宫颈HPV感染亚型常见的是高危型52、16、58、56、33,低危型是43、42、6、11。其中引起高度CIN和宫颈癌的HPV亚型主要是16、33、52、58。 相似文献
15.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研究各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所感染HPV的基因型,来探讨不同基因型HPV的致病力。方法:对225例经活检证实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HPV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分析,根据病变级别分为CIN I、Ⅱ、Ⅲ3组。225例CIN患者均有细胞学检查结果,HPV检测采用亚能HPV基因分型检测系统进行23种HPV-DNA亚型分析。结果:HPV-16和58亚型感染位居各级别宫颈病变的前两位,两者感染率占48·4%;本组CIN病例HPV亚型感染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30·2%)、58(18·2%)、33(8·6%)、18(7·1%)、56(4·9%)、31(4·4%)、11(3·2%)、35(2·2%)、45(1·6%)、6(1·6%)、52、59、68、43、39、66、73、83、42型;HPV-16(57·3%)、58(21·4%)、18(10·7%)、31(9·8%)、35(7·1%)、56(3·6%)亚型居CINⅢ组的前6位,说明这些亚型致病力强,更易导致宫颈的高级别病变;在CINI~Ⅲ级病变中HPV二重或三重感染分别占19·4%、27·9%和16·7%,提示HPV双重或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级别之间无正相关性。结论:本组CIN患者HPV感染的常见亚型是16、58、33、18、56、31,易导致宫颈高级别病变的亚型是16、58、18、31、35、56,HPV-DNA的分型检测对预测病变进展、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两种检测方法(高危型HPV检测和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4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选择200例细胞学筛查阳性病例,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HPV检测,比较检测结果;并且对其200例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送病理检查,将两种方法的HPV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运用高危型HPV(HR-HPV)检测法和HPV-DNA分型法,HPV检出率分别为41.50%(83/200)和60.50%(121/200),ASCUS和LSIL细胞学诊断中,HPV-DNA分型法HPV检出率高于HR-HPV检测法(109/188,73/188),而在HSIL细胞学诊断中,两种方法HPV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以病理学诊断≥CIN1/HPV为标准,HPV-DNA分型法的敏感度和假阳性率均高于HR-HPV检测法,但特异度低于HR-HPV检测法;以病理学结果≥CIN2为标准,两种方法的敏感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统计学分析,HR-HPV检测法的特异性仍然高于HPV-DNA分型法(64.4%,43.9%)。结论:HR-HPV检测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相对于HPV-DNA分型检测法,仍然是目前临床上宫颈病变筛查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冶省娟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6,17(5):446-448
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被认为是最普遍的性传播疾病.人乳头瘤病毒的状况能够预测鳞状上皮内病变将来的进展,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肛门及生殖器区域的癌前病变及恶性病变有关.持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宫颈上皮癌变的重要危险因子.预防性疫苗旨在增强免疫应答,以预防感染和防止临床疾病的发展.治疗性疫苗适用于已经出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个体.发展中国家通过安全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宫颈癌会得到的巨大受益,儿科给药也许是较好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2007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已婚妇女1240例(其中无临床症状1026例,有妇科症状214例),门诊就诊宫颈异常者534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高危型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DNA和薄层液基细胞技术(LTCT)筛查效果。结果1774例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49例,Ⅱ级26例,Ⅲ级17例,浸润癌6例,内膜瘤2例,湿疣26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5.35%,特异度91.67%,阳性预测值22.16%,阴性预测值99.87%,约登指数0.87;HR-HPV.DNA检测+L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100%,约登指数1.0。HR-HPV.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正常(炎症)4.80%(78/1626)、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0.67%(38/7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4.44%(34/3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00%(31/31)、鳞癌100(6/6)。结论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和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LTCT与HR-HP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FoxP3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呈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宫颈黏膜HR-HPV负荷量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90例HR-HPV呈阳性CIN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为研究对象,其中CIN Ⅰ,Ⅱ,Ⅲ各为30例,分别纳入CINⅠ,Ⅱ,Ⅲ组.3组患者的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HR-HPV呈阴性的正常宫颈组织20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HR-HPV负荷量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法进行检测,FoxP3的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Elivision二步法.结果 ①FoxP3在CIN Ⅰ组与CINⅡ组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9),在CIN Ⅰ组和CINⅡ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在CINⅡ组与CINⅢ组中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44);FoxP3在各CIN组宫颈上皮中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在各CIN组宫颈间质中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CIN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FoxP3在CIN宫颈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黏膜HR-HPV负荷量呈正相关关系(rs =0.651,P<0.001;rs=0.310,P=0.003).结论 转录因子FoxP3可考虑作为CIN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mR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对3381名行机会性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分别行液基细胞学(TCT)、HPV DNA及HPV E6/E7mRNA检查,其中371例结果可疑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分别记录其TCT、HPV DNA及HPV E6/E7mRNA检测结果及活检病理结果等,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人群筛查中HPV E6/E7mRNA的总阳性率为16.47%(557/3381);炎症患者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患者HPV E6/E7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60.73%(116/191)和68.60%(83/1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98,P>0.05);炎症患者与CIN Ⅰ级患者mRNA表达量分别为7781.26±2686.13和7498.47±2860.08 copy/mL,亦无显著差异( t=0.07,P>0.05),而CIN Ⅱ-Ⅲ级患者HPV E6/E7mRNA的阳性率为89.10%(49/55),mRNA表达量为30716.66±10281.89,均显著高于炎症患者(χ2=15.55,t=2.19)及CINⅠ患者(χ2=8.47,t=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活检病理分级(≤CIN Ⅰ或≥CIN Ⅱ)中,只有HPV E6/E7mRNA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χ2=15.45,P<0.05);对于宫颈CIN Ⅱ以上病变的诊断,HPV E6/E7mRNA的敏感度最高(89.83%);TCT特异度最高(62.18%)。 HPV E6/E7mRNA最佳工作点为1637.48copy/mL,其诊断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敏感度为79.70%,特异度为63.50%。 ROC曲线下面积为0.75(P<0.05)。结论 HPV E6/E7mRNA检测诊断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宫颈癌筛查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