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修复对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0例声门型喉癌T2-T3病变采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发音和呼吸功能回顾性分析。结果 总拔管率86.6%(26/30),甲状软骨膜修复组拔管率100%(10/10),胸骨舌骨肌单蒂肌瓣修复组拔管率70.0%(7/10),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组拔管率90.0%(9/10)。发音良好12例,发音一般10例,发音较差8例。结论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能保证呼吸和发音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联合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手术方式的5年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5年47例行垂直部分喉切除联合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手术的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疗效。结果 47例患者术后均拔管(100%),其中42例5年后仍生存(89.36%)。42例患者有不同程度声嘶,发音功能恢复,其中2例病变复发(4.25%)。结论声门型喉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联合胸骨舌骨肌双蒂肌瓣修复术较好地保留喉的生理功能,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单蒂半厚胸骨舌骨肌瓣在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后的修复方法。方法:对24例T1、T2声门型喉癌或声门上型喉癌行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术后采用单蒂半厚胸骨舌骨肌瓣修复喉缺损。结果:术后拔管率100%,3、5年生存率分别为63%(15/24),25%(6/24)。患发音质量良好。结论:单蒂半厚胸骨舌骨肌瓣避免了全厚肌瓣的臃肿,大小合适,血供好。该计是修复垂直部分喉切除术后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后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方法:对8例声门型喉癌(T12例,T25例,T31例)行垂直喉部分切除7例,3/4喉切除1例,以双蒂胸舌骨肌骨膜瓣(1例加带蒂舌骨)作喉功能重建术。结果:7例在术后10天左右拔管,呼吸正常,1例喉狭窄带管出院。全部病例经口进食正常,发音质量良好,随访6个月~4年均健在。结论:声门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以双蒂胸舌骨肌骨膜瓣重建声门,可彻底切除癌肿,挽救生命,保存喉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后功能重建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8例声门型喉癌(T12例,T25例,T31例)行垂直喉部分切除7例,3/4喉切除1例,以双蒂胸舌骨肌骨膜瓣(1例加带蒂舌骨)作喉功能重建术。结果:7例在术后10天左右拔管,呼吸正常,1例喉狭窄带管出院。全部病例经口进食正常,发音质量良好,随访6个月~4年均健在。结论:声门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以双蒂胞舌骨肌骨膜瓣重建声门,可彻底切除癌肿,挽救生命,保存喉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舌骨在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喉癌患者进行喉部分和喉次全切除术,缺损的喉部全部采用带胸骨舌骨肌和带肩胛舌骨肌的舌骨体做支架修复重建,通过拔管率、恢复吞咽情况及发音质量对其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在第9~10天顺利拔管和恢复吞咽,22例均恢复较好的发音。结论带胸骨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的舌骨体适用范围较广,是喉癌部分切除和次全切除喉重建中较为理想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双蒂双肌瓣在喉功能重建中应用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蒂双肌瓣在晚期喉癌切除、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  1991— 1995年对 312例喉癌 T3、T4病变行扩大部分喉切除 ,应用单侧或双侧双蒂双肌瓣修复喉腔 ,重建喉功能。其中男 2 87例 ,女 2 5例。声门上型 2 2 6例 ,声门型 72例 ,声门下型 14例。术式包括 :扩大声门上水平部分喉切除术 ,扩大垂直部分喉切除术 , 喉切除及次全喉切除术。结果  3年生存率 78.2 % (2 44 / 312 ) ,5年生存率 5 6 .7% (10 4/ 2 89) ,喉功能恢复情况 :总拔管率为 5 4.8% (171/ 312 )。其中扩大声门水平喉拔管率为 76 .6 % (98/ 12 8) ,扩大垂直喉拔管率为 42 .9% (40 / 93) ,次全喉切除拔管率 36 .3% (33/ 91)。吞咽功能在 7~ 10 d后恢复 ,无呛咳。发声功能良好。结论 该术式的应用 ,扩大了喉部分切除的适应证 ,提高了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喉癌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选择28例B、T4期声门上型及声门型喉癌行垂直半喉切除术(3例)、垂直侧前位喉部分切除(15例)、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10例),重建材料采用舌骨肌瓣7例、改良会厌瓣9例、胸骨舌骨肌软骨膜瓣11例,胸锁乳突肌瓣1例。结果随访3~5年,3年存活率82.1%(23/28)、5年存活率61.9%(13/21),气管套管拔除率67.9%(19/28),发音清晰、响亮占64.3%(18/28),2例出现咽瘘,换药后4-6周愈合,所有病例吞咽保护功能均完全恢复。结论晚期喉癌选择性施行喉功能保全性手术是可行的,根据肿瘤部位采用适当术式,利用各种组织瓣进行喉功能重建能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前带状肌瓣在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中喉缺损修复的应用。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对21例喉癌患者行部分喉切除术,用颈前带状肌瓣修复缺损。结果 1个月后的拔管率为95.2%,进食正常。术后1年发声功能Ⅱ、Ⅲ级分别为48.7%和41.3%。术后随访满2年8例,0.5~1.5年13例,2例术后分别于1年、1.5年复发,行喉全切除术+颈清扫+放疗。目前在访人数21例。结论声门型喉癌(T3以下)行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后,颈前带状肌瓣是修复喉缺损较好的材料,取材方便、容易制作、容易存活,术后拔管率高、发声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声门型喉癌喉中段切除及残喉的修复方法。方法总结12例声门型喉癌(T2N0M0-N1M0)喉中段切除,利用局部组织修复残喉,重建喉功能。全部病例均未利用皮瓣或其它肌瓣等组织重建声门。结果12例病经1~7年随访无复发,拔管率为100%,全部病例恢复经口进食,拔管后均能发音,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喉中段切除术并利用局部组织修复残喉,术后无严重误咽,发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唐骅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3):156-157
目的 :探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方法 :34例喉癌患者均行喉部分切除术 ,其中单侧声门上水平喉切除术7例 ,声门上水平喉切除术6例 ,声门上水平垂直切除术4例 ,垂直半喉切除术9例 ,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术8例。结果 :34例均恢复发音功能 ,拔管率100 %。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 4 %、70 6 %。结论 :喉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喉癌的有效方法 ,应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选择术式 ,尽量保留健康喉组织 ,以利保存或修复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晚期喉癌喉行喉部分切除术后喉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对有选择性的16例T3、T4期喉癌患者行垂直侧前位喉次全切除(10例)或水平垂直部分喉切除术(6例),同期采用舌骨肌瓣联合改良会厌瓣进行喉功能重建。结果随访3—5年,3年存活率为87.5%(14/16)、5年存活率为66.6%(6/9),气管套管拔除率为87.5%(14/16),发音功能及吞咽保护功能完全恢复。结论晚期喉癌选择性施行喉功能保全性手术可行,采用舌骨肌瓣联合改良会厌瓣进行喉功能重建能有效恢复喉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声门癌术后就近取材修复喉缺损的方法。方法对23例早期、中期、选择性中晚期声门癌患者行患侧垂直喉部分切除、垂直额侧喉部分切除、扩大垂直喉部分切除术,一期以双蒂颈前带状肌皮瓣(胸骨舌骨肌皮瓣)修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缺损。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4年,均健在。其中19例顺利拔管,恢复喉的呼吸、发音功能;4例不能拔管,但发音清晰,进食无呛咳。结论部分喉切除术后利用双蒂颈前带状肌皮瓣修复喉缺损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十分重要。双蒂胸骨舌骨肌皮瓣具有血运好,不易坏死,且就地取材,术式简单,易于操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屈凤勤  李海霞  李梅生 《安徽医药》2017,38(11):1476-1478
目的 探讨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声门型喉癌患者共70例,采用随机区组法分为常规组35例和改良组35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改良组患者采用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发音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拔管率及随访24个月患者生存率等。结果 改良组患者发音功能和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拔管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随访24个月,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改良垂直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声门型喉癌可有效促进发音功能、吞咽及呼吸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不降低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部分切除术后发声功能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施行手术21例,采用胸舌骨肌瓣修复喉缺损同时行声带重建。手术创面均用粘膜覆盖,若粘膜大范围缺损,同期移植口腔粘膜覆盖。结果19例10~30天恢复经口进食,拔管率90.5%(19/21),发音良好者占85.7%(18/21),总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2%(16/21)和73.7%(14/19)。结论喉部分切除并维护喉的正常解剖形态,有利于患者恢复良好的吞咽和发音功能,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软骨外骨膜瓣应用于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喉部创面修复的疗效.方法 对126例行街垂直部分喉切除患者,利用甲状软骨外骨膜瓣修复喉部创面,重建声门,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无咽漏发生,平均拔除气管套管为6.7天,平均拔除胃管的时间为8.5天,均能较好恢复呼吸、发声及吞咽功能.结论 应用甲状软骨外骨膜瓣修复垂直部分喉部创面并重建声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甲状软骨外骨膜瓣应用于垂直部分喉切除术中喉部创面修复的疗效.方法 对126例行街垂直部分喉切除患者,利用甲状软骨外骨膜瓣修复喉部创面,重建声门,观察其疗效.结果 术后气管套管拔管率100%,无咽漏发生,平均拔除气管套管为6.7天,平均拔除胃管的时间为8.5天,均能较好恢复呼吸、发声及吞咽功能.结论 应用甲状软骨外骨膜瓣修复垂直部分喉部创面并重建声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喉部分切除后重建喉功能的方法及材料多种多样,其中胸骨舌骨肌在喉修复中应用广泛。我们自2001年来,在喉部分切除术后行单纯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修复术1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术式的选择:喉裂开一侧声带切除;水平部分喉切除术;垂直部分喉切除;3/4喉切除术;次全喉切除术。修复方法:颈前肌皮瓣修复;颈深筋膜浅层筋膜瓣修复;颈前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会厌瓣修复;会厌瓣+颈前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残留的喉腔黏膜缝合成发音管。结果64例中,随访满3年有62例,死亡8例,失访3例。随访满5年者61例,死亡15例,失访3例。失访按死亡计算,其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1%(53/64)、71.88%(46/64)。呼吸功能术后拔除气管套管57例,因喉腔狭窄及局部复发未能拔管者7例,拔管率为89.06%(57/64)。结论喉部分切除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和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吻合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声门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类型将其分为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吻合术组(传统组)和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组(改良组)各10例.记录两组术后生存率、拔管率、拔管时间、误咽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术后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的术后拔管时间短于传统组;改良组患者的误咽程度多为轻中度,而传统组的误咽程度多为重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喉癌患者实施扩大垂直半喉切除术,可较好地保全其喉功能,缩短术后拔管时间,提高吞咽功能水平,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