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前瞻性探讨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即刻和长期效果。方法  1 997年 5月~ 2 0 0 0年 1 2月共 4 6 5例冠心病患者入选该研究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示 4 6 5处靶病变狭窄程度 6 0 %~ 99%,平均 (79± 1 0 8) %,均为单支、单处病变 ,随机分至无预扩直接支架组 (A组 )、预扩后置入支架组 (B组 )及单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组 (C组 )。结果 A组与B组支架置入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PTCA组术后即刻残余狭窄明显大于两个支架组 (P <0 0 1 )。A组X线暴光时间、手术时间、造影剂及球囊导管用量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术后所有患者心绞痛消失。随访 8~ 5 1(2 7 9± 1 5 9)个月 ,A、B、C组心绞痛复发率分别为 4 3 %、1 8 6 %及 2 9 5 %(P <0 0 5 ) ;共有 1 87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示A、B、C组再狭窄率分别为 8 6 %、1 3 3 %及 2 8 6 %,无症状存活率分别为95 2 %、80 3 %及 6 8 2 %(P <0 0 1 )。结论 对选择恰当的冠状动脉病变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具有较高的即刻成功率、安全性和较理想的长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参照国外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标准 ,对 2 7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结果  2 7例患者共 2 8处病变 ,置入 2 8个支架 ,其中 A型病变 14例 ,B1 型病变 10例 ,B2 型病变 4例。置入支架前管腔狭窄程度为 78.2 %± 5 .6% ,支架置入后血管残存狭窄程度为 0 .9%± 1.4% ,支架置入成功率为 10 0 % ,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 1年 ,2例患者出现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证实 1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结论 正确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 ,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选择性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37例直接支架置入术患的病变特点及临床预后了分析,并与367例预扩张后支架置入术患进行了比较。结果 对筛选的254例患尝试直接支架置入术,237例(93.4%)获成功,其中A型病变52.7%,B1型病变40.1%,17例(6.7%)直接支架置入术失败,其中血管内超声肯定的钙化病变7例,斑块纤维化4例,血管严重成角6例(血管多个弯曲>45度)。结论 对有经验的心脏介入医生筛选的病变,并避开钙化病变,严重成角血管和长病变,可考虑行直接冠状动脉动脉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5.
国外近有报道 ,在无球囊预扩张的情况下行直接支架冠脉置入术 (directstenting ,DCS) 〔1,2〕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和较少的并发症。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方法探讨DCS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住院病人 10 5例 ,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DCS组 5 3例 ,男 40例 ,女 13例 ,平均年龄 5 2 .9± 10 .6岁 ;对照组 5 2例 ,男 42例 ,女 10例 ,平均年龄5 5 .1± 9.6岁。入选标准 :①年龄 <76岁的稳定或不稳定心绞痛 ,陈旧性或亚急性心肌梗死 ,并符合冠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指征 ;②无阿司匹林、抵克立得及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3年5月~2006年5月入院的90例ACS患者,均行多体位多角度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确定靶血管后,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预扩张再置入支架76例,直接置入支架14例,观察置入不同大小、类型支架手术成功率,住院和随访期间的临床心脏事件、心功能情况。结果90例患者置入支架115枚。支架直径2.5~4.0mm,长度8~32mm;支架类型为Evolution5枚,MedtronicS660 7枚,Vismed 10枚,B/BRAUN 27枚,Biodiv Ysiooc 47枚,Firebird 19枚。全部随访3至12个月,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手术即刻出现急性心肌梗死(AMI);1例1个月后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术后未规律抗凝,半年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重新置入支架;1例多支病变置入3枚支架,1年后死于心肌梗死;1例多发冠状动脉瘤半年后心脏性猝死。手术即刻成功率97.78%,心脏事件发生率6.67%,心功能改善62.50%。结论ACS行支架置入术安全有效,随访心脏事件发生少,心功能得到改善。但多支病变置入多枚支架再狭窄发生率高,易出现心脏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患者复杂性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 4 5例冠心病患者施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病变血管共 5 8支 ,B型病变 4 9处 ,C型病变 1 3处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4处 ,共置入支架 64只。置入左前降支 2 7只 ,左回旋支 1 3只 ,右冠状动脉 2 4只。De Novo支架置入 4 4只 ,Suboptimal支架置入 1 5只 ,Bail-out支架置入 3只 ,再狭窄病变支架置入 2只。结果 术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疗效满意 ,支架置入成功率为 98.4 %。术前病变平均直径狭窄 (86.5± 7.8) % ,术后残余直径狭窄 (5 .1± 1 0 .3 ) %。住院期间无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 1例出现假性动脉瘤 ,1例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三次心室颤动 ,4例患者术后心绞痛复发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发现了 3个支架节段血管有再狭窄。结论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技术 ,其成功率高 ,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95年6月至1997年12月,我院为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置入48个冠状动脉(冠脉)内支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资料与方法46例中,男42例,女性4例;年龄60~74岁,平均66岁。全部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病史1~16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 Multi- L ink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总结和分析行 Multi- L ink支架置入术的 96例冠心病患者 ,并做长期临床随访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  结果 :共置入 Multi- L ink支架 116只 ,平均每例 1.2 (1~ 4)只。急性心肌梗塞行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30只 ,初发原位病变 (De Novo) 34只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效果不满意 38只 ,非阻塞性内膜撕裂 9只和濒临闭塞(bailout) 2只 ,再狭窄病变 3只。手术成功率 99.0 %。住院期间死亡 1例 ,余无其他心脏事件发生。49.0 %患者于术后平均 17± 11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 ,再狭窄率为 2 .1%。临床随访 2 7± 8个月 ,无临床心脏事件生存率为 91.6 %。  结论 :Multi- L ink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支架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将我院123例年龄≥60岁(老年组)和265例年龄<60岁(非老年组)已行支架术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病灶特点、手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及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对照分析。 结果 老年组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基础上行支架术总成功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96.7%与99.6%,P>0.05);老年组手术死亡率为1.6%(2/123),但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冠状动脉血管、外周血管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老年组因冠状动脉扩张后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或严重内膜撕裂而置入支架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3.7%与14.3%,P<0.001);老年组左主干病变比例明显高于非老年组(3.2%比0.3%,P<0.001)。随访6~54个月,两组患者恶性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老年组患者血运重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16.3%与7.8%,P<0.05)。 结论 随着PTCA及支架置入技术的日臻完善,老年患者行支架术的成功率与非老年患者无明显差异,均达国内先进水平,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急性期并发症及长期临床疗效与非老年患者比较无明显差异,均与全国注册水平相似,因此支架术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DS)治疗非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将 10 5例病人随机分为无球囊预扩张直接支架置入术 (DS)组和在球囊预扩张的基础上行支架置入术 (对照 )组 ,分别比较两组的支架置入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平均 X线照射时间、平均造影剂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DS组支架置入成功率为 91.0 % ,对照组为 95 .7%(P>0 .0 5 )。DS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2 3.5 0± 13.5 4min vs2 7.96± 15 .2 3min,P<0 .0 5 )。DS组平均 X线照射时间较对照组减少 (6.0 4± 4.13m in vs 6.67± 3.65 min,P<0 .0 5 ) ,而且平均造影剂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135± 65 ml vs 15 7± 62 ml,P<0 .0 1)。DS组和对照组住院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1.89%和 3.85 % ,P>0 .0 5。结论  DS治疗非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而且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短及造影剂用量少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尿酸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与血清尿酸的关系。方法 :2 13例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因胸痛复发或医生动员行冠脉造影随访 ,以支架置入段内径狭窄≥ 5 0 %为再狭窄。记录这些患者的冠心病易患因素 ,并测定血清尿酸浓度。结果 :2 13例患者共 2 5 7处病变所置入的支架中 ,支架内再狭窄 87例 (138处病变 ) ,其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无再狭窄患者 (P <0 .0 5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高尿酸血症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1.15 )。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冠脉内支架再狭窄明显相关 ,降低血尿酸浓度可能减少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及其优越性。方法:将46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组(观察组)20例,与传统的经球囊预扩张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组(对照组)26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操作成功率相似,均能获得满意的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缓解心绞痛的效果两组无差异: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急性事件;但观察组可缩短手术时间34.87%,减少X线曝光时间26.76%,减少造影剂用量35.80%,降低治疗费用27.62%。结论:无预扩张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的经球囊预扩张后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病例的临床情况,探讨药物支架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的机制及远期预后。方法:支架置入后5~12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对比药物支架与普通支架术后冠状动脉瘤发生情况;并对发生动脉瘤的患者进行长期临床随访。结果:457例患者于支架术后5~12个月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有5例随访时发现了支架部位冠状动脉瘤(4例药物支架,1例裸支架);Cypher支架、Taxus支架和裸支架后发生冠状动脉瘤的比例分别为2.13%(3/141)、0.90%(1/111)和0.49%(1/205),P>0.05;药物支架术后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瘤分别有2.05%(3/146)、2.08%(1/48)和0%(0/48),P>0.05。这些患者平均19个月的临床随访中没有发生任何不良事件。结论:药物支架和裸支架在不同部位发生动脉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随着球囊预装支架通过狭窄病变性能的改进及支架置入技术的成熟 ,对冠状动脉病变有选择性的直接支架置入术已开始在临床应用〔1 ,2〕。本文旨在探讨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及其效果。1 对象与方法  自 1 997年 5月~ 2 0 0 1年 3月对 1 7例冠心病患者采取了直接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男 1 2例 ,女5例 ,年龄 42~ 62 ( 5 6.3± 5 .2 )岁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 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8例 ,近期急性心肌梗死 3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 ;伴糖尿病者 2例 ,伴高血压者 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病变血管为A型或B1 型者首选直接冠状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81例接受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即刻疗效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81例患者共置入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 88枚。根据ACC AHA分型 ,A B1 型病变 38处 ,B2 C型病变 5 0处。原发病变 5 2处 ,单纯球囊扩张术疗效不满意病变 2 2处 ,内膜撕裂病变 14处。支架成功置入 82处 (93 2 % )。 3例严重钙化病变需辅以高压 (16~ 18atm)球囊才充分扩张 ,2例支架远端发生内膜撕裂 ,1例弥漫性病变支架置入术后TIMI血流 2级。 75例患者平均随访 (7 5± 3 0 )月 (3~ 13月 ) ,无心源性死亡和心肌梗死 ;17例 (2 2 7% )有心绞痛 (CCS分类Ⅰ级 )发生 ;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 ,2例显示支架内再狭窄 ,予再次血管重建术后缓解。结论 Coroflex冠状动脉内支架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Driver冠状动脉内支架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接受Driver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患者的即刻疗效和临床随访结果。结果49例患者根据ACC/AHA分型,A-B1型病变25处,B2-C型病变29处。全部支架成功置入。1例术后TIMI血流2级。平均随访6~9月,无心源性死亡和心肌梗死,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未显示支架内再狭窄。结论Driver冠状动脉内支架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86例 2 0 4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 2 2 9只支架 ,其中置入左前降支 12 3只 ,右冠状动脉 73只 ,左回旋支 31只 ,左主干 2只。结果 :186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 ,即刻效果良好。其中 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置入支架后 10例病情迅速缓解 ,2例术后死亡 ,死因分别为再次心肌梗死和颅内出血。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无一例死亡。其他并发症为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2例 ,术后低血压反应 9例。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57例206支冠状动脉病变内置入203只支架,其中置入左前降支103只,右冠状动脉57只,左回旋支42只,左主干1只。结果 157例全部置入成功。置入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狭窄消失,效果良好。其中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急诊置入支架后,病情迅速缓解。择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全部置入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的介入性治疗方法、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心病多支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冠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比较.方法:入选2005-01-2008-01在我院行血管重建术的215例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其中114例行DES置入术(DES组),101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 (CABG组).比较2组住院期和随访期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的临床和冠脉病变特征相似, 与DES组比较,CABG组左主干病变(29.2%∶5.0%,P<0.01)、LVEF<50%发生率(39.7%∶19.2%,P<0.01) 和完全血管重建率(81.2%∶58.8%, P<0.01)较高.住院期2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CABG组住院期病死率有增高趋势(6.9%∶1.8%,P>0.05).平均临床随访12~36(17±9)个月,2组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仍无明显差异(9.6% ∶13.4%,P>0.05) ,但DES组再次血管重建的发生率较CABG组有增高趋势(9.8%∶2.1%,P>0.05).结论:DES置入术应用在冠心病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中安全可行,总体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CABG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