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MRI结合MRV对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的MRI及MRV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经临床证实的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均做MRI及MRV检查,分析MRI及MRV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MRI平扫中见正常的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增强MRI见空三角征,MRV见静脉窦闭塞。结论:MRI及MRV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2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病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结果 CT平扫发现静脉窦区高密度影,MRI平扫见正常的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增强MRI见空三角征,3D CE-MRV显示静脉窦内稍高信号充盈缺损影.结论 MRI、CE-MRI、3D CE-MRV联合运用可以提高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准确率,CT扫描用于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初筛及并发症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14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均行MRI平扫,其中9例行MRV或MRA检查,6例增强.7例患者同时接受CT检查.结果:①常规MRI检查表现为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n=13/14),急性期(n=2/14) 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亚急性期(n=7/14)T1WI、T2WI均呈高信号;慢性期(n=4/14)T1WI、T2WI信号减低,表现复杂.增强扫描可见充盈缺损(n=6/6)及脑回样强化(n=1/6);②MRV(n=9/9)表现为受累静脉窦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③MRA检查(n=1/1)受累静脉窦异常显影;④7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的患者共22个静脉窦受累,CT检出率45.4%,MRI检出率100%.结论:常规MRI联合MRV对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具有高度敏感性,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和MRV(磁共振静脉成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和MRV表现。20例均行常规MRI,10例行MRI增强,15例行MRV检查(2DTOF)。结果20例常规MRI榆查中,12例静脉窦内正常流空效应消失,T1WI,T2WI和FLAIR静脉赛内见等、高或低信号,3例静脉宴内未见明屁异常信号但伴有腑组织水肿、出血、梗死及脑积水。5例海绵窦区T1WI见稍低或等信号,T2WI见高信号并可见强化.15例MRV见静脉窦高信号缺失、静脉窦粗细不规则、静脉窦内充盈缺损。结论MRI和MRV相互结合可有助于对顿内静咏窦血栓形成的早期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MRI及MRV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硬脑膜静脉窦血栓形成为少见脑血管病,病情严重,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死亡率较高,不易早期诊断。以往对该病的诊断常依靠有创检查,如普通X线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随着磁共振成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率有了明显提高,我院用MR检查6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7年7月~2000年8月间6例,男2例,女4例,年龄35~60岁,平均45岁。分别于病后2~8天就诊入院。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5例有视乳头水肿,4例脑脊液穿刺检查显示脑脊液压力升高,1例并发脑疝者行手术治疗后好转,余病例均经内…  相似文献   

6.
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00036北京海军总医院陈小菡,刘兴州,李舜伟中图法分类号R743.331825年Riles首先论述了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此后文献报道多为尸检材料[2 ̄4],对于该症的生前诊断一直存在较大困难。现将我们所见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的静脉窦血栓患者中,行CT检查11例,MRI+ MRV检查15例,DSA检查8例.结果 CVST直接征象12例,即血栓本身征象:急性和亚急性期CT平扫静脉窦区可见三角形或条索样高密度灶,慢性期为低密度灶;MRI平扫,正常静脉窦流空信号消失,其内见不同时期血栓信号.CT和MRI增强扫描见静脉窦内三角形或条索样充盈缺损.MRV和DSA可见静脉窦内充盈缺损或静脉窦不显影.间接征象6例,表现为脑实质内水肿、静脉性脑梗塞及不典型部位脑出血、脑静脉扩张.其中3例同时可见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结论 综合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DSA检查是诊断静脉窦血栓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磁共振的常规扫描序列和三维相位对比法MR静脉造影(3D-PC法MRV)对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共收集34例临床确诊的脑静脉窦血栓病例,男15例,女19例.年龄1~71岁,中位年龄38岁.所有病例均行常规MR序列,3D-PC法MRV扫描;急性期(1~5天)脑静脉窦血栓7例;亚急性期(6~21天)18例,慢性期(>21天)9例.结果 急性期脑静脉窦血栓信号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低信号为主;亚急性期T1 WI以高信号为主,T2WI呈低或高信号;慢性期T1WI表现为等或低信号,T2 WI以高信号或流空信号.3D-PC法MRV主要表现为脑静脉窦的闭塞或充盈缺损.同时14例患者合并有脑实质异常,出血9例,缺血水肿5例.结论 常规MR序列与3D-PC法MRV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具特征性,可做为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附15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 (V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VST患者的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全部行MR检查 ,其中 9例行增强扫描 ,8例行脑静脉MRA检查 ;12例曾行CT检查 ,其中 4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上矢状窦受累 12例合并横窦血栓 11例 ,窦汇 7例、乙状窦 6例、下矢状窦、直窦受累 6例 ,海绵窦受累 1例。血栓在T1WI上均呈等、高不均匀信号 ,并出现脑组织肿胀 ,脑沟变浅 ,脑回模糊 ,在T2 WI上信号因发病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 ,8例T2 WI脑实质无异常信号 ,7例T2 WI脑实质出现异常信号。增强扫描 9例全部出现静脉异常强化。MRA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信号较淡、边缘模糊且不规则的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完全消失。 12例CT检查中 2例见“空delta征” ,4例表现为梗塞、出血等不典型改变。结论 :MRI是诊断VST的首选检查方法 ,并对VST的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产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6例临床与影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产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已确诊的产后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6例患者临床均以亚急性高颅压症状为主,以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见,在轴位T2WI上,窦腔内可见长T2高信号影,在矢状位T1WI上,窦腔内可见短T1高信号影。结论对于有妊娠和分娩史,不明原因出现颅内压增高、局限性神经症状、突然意识障碍的患者,须行头MRI或DSA检查。  相似文献   

1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肖朝勇  陈宁  刘文  蔡宗尧 《放射学实践》2004,19(10):709-711
目的 :探讨MRI和MR血管成像 (MRA ,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CVST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全部病例行常规MRI和MRA( 3DTOF)、MRV( 2DTOF)检查 ,其中 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MR常规扫描示脑实质内均出现异常信号 ,仅 1例T2 WI未见异常信号 ,增强扫描 9例全部出现静脉异常强化。有 5例MRA除可见动脉正常显影外 ,还可见受累的静脉和静脉窦显影。MRV示栓塞的静脉窦不显影或显影欠佳。结论 :常规MRI结合MRA、MRV是诊断CVST的无创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CT、MRI表现。方法:通过分析2例确诊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表现,结合有关文献归纳总结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要点。结果: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直接征象:CT平扫呈条索征及高密度三角征;CT增强呈空三角征。MR平扫脑静脉系统血栓处流空信号消失,呈等、稍高或高信号;MRV示病变血管充盈缺损或不显影。间接征象:所属静脉引流区脑水肿、脑梗死或梗死与出血并存;替代引流静脉扩张。结论: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症状和体征无特征性,常规脑CT、MRI和脑MRV技术的结合是早期诊断本病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10例临床抗凝治疗无效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全部患者均接受经静脉插管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性碎栓治疗,其中4例在接受经静脉途径溶栓后又接受了经动脉溶栓.术后继续抗凝治疗6个月,随访12~29个月,平均21个月.结果 8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或部分缓解,其中6例头痛消失,2例存在轻度头痛.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病稃较长的患者残留语言功能障碍.所有患者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均恢复正常,未再发生血栓形成和新的神经功能症状.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颅内或全身出血并发症.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方法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7例抗凝治疗无效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19例行局部静脉窦溶栓及机械性破栓治疗,5例行局部静脉窦溶栓、机械性破栓及动脉溶栓治疗,3例行静脉窦支架置入术.结果 23例患者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其中头痛消失18例,视力改善12例;3例症状无改善,出院前22例患者测脑脊液压力正常,血管造影等检查证实21例患者静脉窦主干通畅,皮层静脉和深静脉恢复正常;3例部分再通,皮层静脉和深静脉部分代偿.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MRI assessment of unsuspected dural sinus thrombosi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Summary In three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unsuspected diagnosis, MRI has afforded a positive and conspicuous demonstration of dural sinus thrombosis, allowing specific treatment and followed by improvement in the patients' condition. Even in retrospect, CT examinations were nondiagnostic. Presenting symptoms were usual and nonspecific. CT and radionuclide scanning have proved valuable when performed on a clinically oriented basis. Angiography cannot be carried out without clear indications. MRI offers advantages in being a non-invasive technique without ionising radiation, allowing direct visualization and accurate delineation of the thrombus. MRI is definitely the method of choice to assess clinically suspected cerebral venous occlusion. As MR diagnosis relies on a routine examination protocol, we believe that it will detect other unsuspected cases of dural sinus thrombosi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脑结核的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经临床证实的颅脑结核患者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中,单发及多发脑实质结核者9例,单纯累及脑膜者16例,脑实质结核瘤形成合并脑膜受累者6例,脑膜受累者合并脑积水征象1d例。结论MRI通常能对颅脑结核作出明确诊断,尤其是增强扫描能为本病的定性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