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以阵发性腹痛、果酱样血便、腹部包块、呕吐为主要症状。临床上常用X线下气、钡灌肠复位及手术复位,为减少X线对人体的辐射损害及手术创伤,我院1999年10月以来,开展B超直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治疗的过程、规律.方法通过患儿取仰卧位,经肛门插入带有三通管及球囊的肛管,一端连接血压计,一端注入适温的生理盐水,开始速度较慢,然后逐渐加快速度,并记入量,通过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观察小儿肠套叠治疗情况.结果 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比x线监视下空气或钡灌肠方法简单、准确,易于操作,同时免除X线造射,减少患儿手术痛苦及术后感染和术后并发症,减少术后危险,同时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3.
4.
施书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1):41-41
肠套叠是小儿肠梗阻的常见病因,80%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其误诊率高,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出现肠坏死,需行肠切除手术,早期诊断及治疗肠套叠,意义重大。我院自2002年6月~2003年6月共收治21例肠套叠患儿.均经B超确诊并在B超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整复,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
肠套叠是某段肠管进入邻近肠管内引起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灌肠复位是早期肠套叠的首选治疗方法,它是利用空气、钡剂或盐水产生的压力持续加压,使套叠的肠管缓慢退出复位而解除肠梗阻。近年来,我院采用在B超监视下行水压灌肠治疗婴儿急性肠套叠39例,获得良好效果,现将具体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婴儿急性肠套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婴儿急性肠套叠的疗效.方法:患儿常规肌注解痉镇静剂,经肛门插入18号Foley氏管约4~6cm,并将气囊充气约20~40 ml.将T型管一端接Foley氏管,侧管接血压计监视注水压力,另一端为注水口.在B超监视下,用注射器将37℃~40℃的生理盐水以均匀的速度注入肠腔.注水压力为6.65~12.0kPa(50~90mmHg),注水量在300~700ml.复位中,B超横断扫描上可显示"同心圆"或"靶环"状块影,纵断面扫描上可见"套筒"状块影逐渐向回盲部退缩,可见"半岛征"由大变小最后突然消失,液体急速通过回盲瓣进入回肠.复位成功后,水肿的回盲瓣呈"蟹足样"运动,末端回肠呈"沟壑样"和"铜钱样"改变.结果:37例患儿经水压灌肠复位成功,成功率达94.87%,时间5~15min,口服活性炭6~8h肛门排出黑色炭未.结论:运用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可有效地治疗婴儿急性肠套叠,效果良好,可避免X线照射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B超监视下诊断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疗效。方法 1999年1月-2002年5月对门诊可疑肠套叠患儿行超声检查,提示有同心圆征26例,男19例,女7例,同时在超声监视下行水压灌肠复位治疗。结果 26例确诊肠套叠,诊断准确率100%,24例经水压灌肠复位成功,成功率92.3%;2例手术治疗,其中1例手术复位成功,1例行回肠切除吻合术,术后证实均为回回结型。结论 B超诊断小儿肠套叠准确率100%,而水压灌肠整复压力较平稳,操作简易,可动态追踪观察,并且免除了X线对人体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黄庆玲,王淑敏(莱芜市人民医院)肠套叠是小儿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肠套叠的治疗,国内外普遍采用X光监视下空气或钡灌肠复位,但X线辐射给机体带来远期影响,特别是小儿更为甚之。我院自1992年以来,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及... 相似文献
10.
11.
小儿急性肠套叠在我国多数医院仍采用X线诊断。在X线透视下空气或钡灌肠复位及手术治疗。且把套叠48小时以上的病例视为空气或钡灌肠的禁忌证。我院于2002年9月~2006年10月间,对小儿急性肠套叠120例采用彩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超监测水压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本科室收治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2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患儿复位术时均不超过3 h,131例复位时间在0.5 h以内,52例复位时间在0.5~1 h,17例复位时间在1~3 h;灌肠复位成功者达191例(95.5%);9例复位失败者中,中转手术治疗者7人,复位时发现肠破裂改行肠切除吻合术者2例;随访3~6个月,复套率为0。结论 B超下行水压灌肠复位安全、简便、易复位,且可进行多次灌肠复位,成功率高,不易复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肠套叠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6例肠套叠病例。结果:所有患儿均行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检查,B超阳性率100%。52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4例手术,其中3例回结型,1例小肠型,均行手术中松懈。结论: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可以提高肠套叠诊断正确率,正确诊断,早期复位治疗是提高肠套叠治疗成功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刘美诗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27(3):348-348
超声检查是诊断肠套叠的有效方法,而在超声监视下采用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则具有操作安全方便、可重复性强、能够避免X线照射及还能发现部分继发肠套叠致病原因等优点。近年来笔者在超声监视下采用水压灌肠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30例并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5月至2007年5月经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并在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的28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诊断肠套叠准确率100%,B超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成功率100%.结论 超声对肠套叠早期诊断明确,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复位方法简便、迅速,为治疗肠套叠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168例。复位成功(治愈)率95.8%,灌肠过程未发生肠破裂穿孔。作者以自制密闭式手控加压灌肠器连接直径为O.6~0.8cm的肛管进行。该方法避免了X线对人照射的危害,操作简单、省时,充分发挥快速进水、稳压灌肠的效应,且复位率较高。该方法测压力方便、准确。安全可靠,适应范围较宽。回结、结结型套叠尤应首选,即使超过48小时病程或曾在X线下复位失败也可用。但当压力持续于11~12kPa,并放水后再灌肠失败者应中止手术。文章详叙了器材和使用方法。B超引导下改良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 相似文献
17.
近 5年来 ,我科对病程在 2 4h内的 5 8例婴幼儿急性肠套叠患儿 ,全部用B型超声波监视下水压灌肠疗法 ,均获成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4 0例 ,女 1 8例 ,年龄 2个月~ 3岁 ,平均 7个月。病程 2~ 2 3h ,平均 1 0h ,发病前有腹泻者 5 1例 ,占 88%。入院后血清胃泌素增高 5 6例 ,占 97%。,所有病例无腹胀及腹膜炎体征 ,全身情况好。所有病例按 5mg/kg肌注鲁米那 ,同时静脉点滴阿托品 ,剂量为 0 .0 1~ 0 .0 2mg/kg ,1 0min后用foley氏导尿管插入直肠后 ,注气囊 30~ 4 0ml,堵住肛门 ,将装有生理盐水的吊瓶提高到离患儿水平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B超监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月-2010年1月利用B超监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420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396例复位成功(94.3%),20例复位失败而行手术治疗(4.8%),4例复位过程中发生肠破裂(1.0%)。结论:B超监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复位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水压灌肠在基层医院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的实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可疑急性肠套叠患儿行超声检查,提示同心圆征158例,同时在超声下进行水压灌肠小儿腹部手术后近整复治疗。结果:158例肠套叠的患儿中151例整复成功,成功率95.%,7例未整复成功。结论:基层医院病程在48h之内,无其他并发症的小儿急性肠套叠,可实行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整复治疗,操作简便、易行、成功率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小儿肠套叠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X线下空气灌肠复位治疗,观察组给予超声监测下水压灌肠复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93.75%,对照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81.25%,两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有2例出现肠穿孔,对照组患儿有1例出现肠穿孔,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下进行水压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复位率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