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高密度脂蛋白(HDL)对THP-1巨噬细胞B类I型清道夫受体(SR.BI)的表达及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用HDL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处理 THP-1细胞,采用RT-PCR、Western印迹及液体闪烁计数法观察细胞SR-BI的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变化.结果:OX-LDL下调THP-1巨噬细胞中sR-BI的袁达,而HDL则上调THP-1巨噬细胞中SR-BI的表达;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发现OX-LDL减少细胞中胆固醇的流出,HDL可以增加细胞胆固醇的流出,且HDL的效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HDL可能通过上调THP-1巨噬细胞SR-BⅠ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PVT1在LPS诱导THP-1源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基因表达相关性,推测lncRNA-PVT1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LPS刺激THP-1源巨噬细胞产生炎症反应造模,利用RT-qPCR检测,比较不同刺激浓度(0、0.5、5.0μg/ml,8 h)下各组细胞中lncRNA-PVT1及TNF-α、IL-1β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β及TNF-αmRNA在LPS不同刺激浓度下,均表达上调,且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随着刺激浓度增加,IL-1β及TNF-αmRNA表达量上升,呈浓度依赖,在LPS 5.0μg/ml作用8 h下,IL-1β及TNF-αmRNA表达量达峰值。与对照组相比,在5.0μg/ml LPS组中ln-cRNA-PVT1表达明显上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01)。相关性分析发现5μg/ml LPS刺激8 h后,THP-1源巨噬细胞中lncRNA-PVT1相对表达量分别与IL-1β及TNF-αmRNA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20.6134,P=0.0125;R~20.7825,P=0.0015)。结论:LncRNA-PVT1在LPS致THP-1源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高表达,且与TNF-α及IL-1βmRNA表达呈正相关,提示该lncRNA-PVT1在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上腺素对THP-1源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与清道夫受体AI(SR-AI)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肾上腺素(1pmol/L~1μmol/L)处理THP-1源巨噬细胞24h,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其ABCAl与SR-AI mRNA表迭。结果 1pmol/L~10nmol/L的肾上腺素对受试基因mRNA的表达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00nmol/L及1μmol/L的肾上腺素上调SR-AI mRNA水平和下调ABCA1 mRNA水平,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上腺素上调THP-1源性巨噬细胞SR-AI mRNA水平,下调其ABCA1 mRNA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MgIG)在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巨噬细胞中是否能通过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HO-1)起到抑制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一氧化氮(NO)释放的作用。方法用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制作炎症细胞模型。①先用不同浓度的MgIG与LPS合并处理24h,分别为Control组、LPS组和LPS+MglG不同剂量组(O.01mg/mL、0.10mg/mL、0.50mg/mL和1.00mg/mL);②再将培养细胞随机分为不同处理组(每组n=5):Control组、LPS组、LPS+MdG(1.00mg/mL)和LPS+MdG(1.00m∥mL)+血红素氧化酶抑制剂[ZnPPIX(10μmol/L)]组。用ELISA方法测定上清HMGBl浓度,用Griess法测定上清液NO的浓度水平,用Western bolt检测细胞内HO-1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Control组比较,LPS能够明显增加上清液HMGB1和NO浓度(均P〈0.05),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细胞内HO-1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LPS组比较,LPS+MgIG不同剂量组均减少了HMGB1和NO的释放(均P〈0.05),并且随着剂量的增加,HMGB1和NO的上清液水平降低越明显,而HO-1的表达水平在LSP+MgIG(0.10mg/mL、0.50mg/mL和1.00mg/mL)组均明显诱导增加(均P〈0.05)。②与Control比较,LPS同样明显增加上清液HMGB1和NO浓度(均P〈0.05),以及明显增加细胞内HO-1和可诱导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水平(均P〈0.05);与LPS组比较,LPS+MgIG(1.00mg/mL)组上清液中HMGBl和NO浓度明显下降(均P〈0.05),细胞内HO-1的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细胞内iNOS的蛋白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而LPS+MgIG(1.00mg/mL)+ZnPPIX(10μmol/L)组上清液HMGB1和NO浓度、细胞内HO-1和iNOS的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glG能抑制LPS刺激巨噬细胞过度释放HMGBl和NO,能明显抑制LPS诱导的iNOS表达,并且依赖于HO-1的上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TLR4和Emilin1表达的影响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将传至2—4代的大鼠VSMCs,用不同浓度的OX—LDL(20、50、80、100μg/m1)干预,采用RT—PCR检测TLR4和Emilin1mRNA表达变化。另设1001μg/ml ox—LDL+TGF-β(0.01、0.1、1、10tzg/1)培养24h,采用RT—PCR检测TLR4mRNA表达。结果(1)用四种不同浓度梯度的OX—LDL作用后的VSMCs,TLR4和Emilin1在mRNA水平均比空白对照组表达增加,并且呈浓度依赖性。(2)不同浓度TGF-β(0.01、0.1、1、10ng/1)作用后的OX—LDL组(100μg/ml)TLR4mRNA表达明显下降,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OX—LDL可诱导大鼠VSMCsTLR4和Emilin1的表达,促进炎症的发展,OX—LDL可通过使VSMCsEmilin1表达增高途径抑制TGF-β的表达,最终达到促进TLR4高表达的目的。OX—LDL对TGF-β的抑制作用是上调VSMCsTLR4表达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共轭亚油酸(CLA)对脂多糖(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炎症表型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①体外构建LPS刺激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给予CLA处理24 h。②PPARγ抑制剂GW9662处理小胶质细 胞炎症模型,同时给予CLA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荧光的方法探究小胶质细胞的炎症表型转 化。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小胶质细胞后,促炎分子IL-6、iNOS、IL-1β和TNF-α转录水平较对照 组显著上调(均 P<0.05);小胶质细胞内促炎标志物 CD16/32 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抗炎标志物 CD206水平明显降低(P<0.05)。②与单纯LPS刺激相比,给予CLA处理后,小胶质细胞促炎基因被下调 (均P<0.05),而抗炎基因上调(均P<0.05)。③给与PPARγ抑制剂处理后,与CLA处理组相比,小胶质细胞 的促炎基因表达明显上调(均 P<0.05),抗炎基因表达明显下调(均 P<0.05)。结论:CLA 可能通过激活 PPARγ通路调控小胶质细胞由促炎表型向抗炎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淀粉样β蛋白(Aβ)1~42与α1-抗糜蛋白酶(antichymotrypsin,ACT)形成的复合物对神经胶质瘤细胞(DK-MG)脂质代谢的影响,探索脂质代谢紊乱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1-01/2002-03在瑞典隆德大学附属马尔默医院Wallenberg实验室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Aβ1~42与ACT溶液室温下以10∶1摩尔比混合孵育2h,琼脂糖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反应产物Aβ1~42/ACT。观察在Aβ1~42/ACT存在的条件下,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的摄取、降解和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红油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的含量;RT-PCR检测LDL受体(LDL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Aβ1~42,ACT单克隆抗体染色证实Aβ1~42/ACT复合物的存在。与对照组细胞相比,Aβ1~42/ACT使细胞摄取LDL增加50%(t=10.30,P<0.01),胞内脂质颗粒增加20倍(t=6.84,P<0.05),LDLr的mR-NA水平增加48%(t=20.79,P<0.01)。相反,Aβ1~42,ACT单分子对上述脂质代谢过程没有显著影响。Aβ1~42,ACT,Aβ1~42/ACT对LDL降解、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都没有影响。结论:Aβ1~42/ACT复合物使神经胶质细胞内的脂质累积增加,可能是LDLr表达上调增加LDL摄取的结果。脂质代谢紊乱是AD发病的假说之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课题以人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单核/巨噬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及药物洛伐他汀、罗格列酮对此过程中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1)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人血清脂蛋白,获取LDL;用Cu2+(15μmol/L)氧化法获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并鉴定。(2)160nmol/L的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成巨噬细胞,巨噬细胞与ox-LDL孵育成泡沫细胞,建立泡沫细胞模型。(3)ELISA法检测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中TNF-α、IL-6的分泌。结果 ox-LDL组(泡沫细胞)TNF-α、IL-6分泌较对照组(巨噬细胞)明显增加。ApoA-Ⅰ+ox-LDL组、洛伐他汀(或罗格列酮)+ox-LDL组、洛伐他汀(或罗格列酮)+ApoA-Ⅰ+ox-LDL组,TNF-α、IL-6分泌较ox-LDL组显著减少。洛伐他汀(或罗格列酮)+ApoA-Ⅰ+ox-LDL组较ApoA-Ⅰ+ox-LDL组,其TNF-α、IL-6的分泌进一步降低。结论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炎症反应活跃。ApoA-Ⅰ介导的胆固醇逆向转运可减轻炎症因子的分泌,洛伐他汀和罗格列酮进一步减轻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淀粉样β蛋白(Aβ)1~42与α1-抗糜蛋白酶(antichymotrypsin,ACT)形成的复合物对神经胶质瘤细胞(DK-MG)脂质代谢的影响,探索脂质代谢紊乱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实验于2001-01/2002-03在瑞典隆德大学附属马尔默医院Wallenberg实验室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Aβ1~42与ACT溶液室温下以10:1摩尔比混合孵育2h,琼脂糖凝胶电泳和Western-blot检测反应产物Aβ1~42/ACT。观察在Aβ1~42/ACT存在的条件下,细胞对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的摄取、降解和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红油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的含量;RT-PCR检测LDL受体(LDL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Aβ1~42,ACT单克隆抗体染色证实Aβ1~42/ACT复合物的存在.与对照组细胞相比,Aβ1~42/ACT使细胞摄取LDL增加50%(t=10.30.P&;lt;0.01),胞内脂质颗粒增加20倍(t=6.84,P&;lt;0.05),LDLr的mRNA水平增加48%(t=20.79,P&;lt;0.01)。相反,Aβ1~42,ACT单分子对上述脂质代谢过程没有显著影响。Aβ1~42,ACT,Aβ1~42/ACT对LDL降解、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都没有影响。结论:Aβ1~42/ACT复合物使神经胶质细胞内的脂质累积增加,可能是LDLr表达上调增加LDL摄取的结果。脂质代谢紊乱是AD发病的假说之-,Aβ1~42通过与ACT结合对脂质代谢造成的影响可能与AD的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EV71)与JAK/STA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EV71感染人横纹肌肉瘤(RD)细胞和人单核-巨噬细胞系THP-1细胞,用IFN-α2b(1 000 U/m L)刺激1 h,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RT-PCR)法检测EV71感染前后以及感染病毒细胞接受IFN刺激前后4种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ISG56、OAS1和MXA及STAT1、VP1的mRNA水平变化,观察IFN-α2b(1 000 U/m L)对EV71/VP1的影响,并用western blot分析转录因子STAT1磷酸化水平和EV71/VP1蛋白质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EV71感染RD细胞后,MXA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下调,未见STAT1的磷酸化。而感染THP-1细胞后,MXA、OAS1和ISG56 mRNA的表达水平及STAT1的磷酸化水平均上调。与未感染EV71而经IFN-α2b处理的细胞相比,EV71感染的RD细胞经IFN-α2b处理后ISG15、ISG56、OAS1、MXA的mRNA表达水平及STAT1磷酸化水平下降,并抑制EV71/VP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EV71感染的THP-1细胞经IFN-α2b处理后与未感染EV71而经IFN-α2b处理组细胞相比,上述4种干扰素刺激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及STAT1磷酸化水平明显上调,并抑制EV71/VP1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结论EV71感染可抑制RD细胞内JAK/STAT信号通路,而对THP-1细胞的影响则相反,提示THP-1细胞在EV71感染的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total spaonins of panax notoginseng,tPNS)对凝血酶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作用及与pp60c-src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4-10代的VSMCs的单细胞悬液用于实验。通过MTS法测定VSMCs细胞增殖率。用免疫沉淀测定pp60c-src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通过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单核细胞株TI-IP21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白介素6(imerleukin.6,IL-6)的表达影响,探讨炎症状态下APS对单核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THP21,以脂多糖刺激建立炎症细胞模型。以MTT法检测黄芪多糖对细胞的毒性,以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黄芪多糖对THP21细胞MCP-1与IL-6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以ELISA法检测黄芪多糖对THP21细胞MCP-1与IL-6细胞外分泌的影响。结果黄芪多糖在50、100、200μg/mL浓度下对THP21细胞均无明显毒性,100μg/mL的黄芪多糖明显抑制LPS诱导THP21细胞MCP-1与IL-6mRNA表达的增加及培养上清中MCP—1与IL-6的增加。结论黄芪多糖抑制脂多糖诱导的人单核细胞株THP21中MCP-1与IL-6的表达及分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脂多糖(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THP-1单核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辛伐他汀低、中、高浓度组;辛伐他汀三组加入不同浓度辛伐他汀预孵2h与LPS组均加入LPS刺激24h,应用Western blotting与ELISA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蛋白与培养基上清中MMP-9水平。【结果】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MMP-9表达显著增加,辛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显著抑制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MMP-9表达。【结论】辛伐他汀通过抑制LPS诱导人THP-1单核细胞MMP-9表达,可能是其在炎症状态下稳定AS斑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背景:目前对微小RNA-155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的研究还集中在总体单核巨噬细胞水平。目的:了解小鼠骨髓来源M1和M2巨噬细胞中微小RNA-155表达的差异。方法:用100U/mL干扰素γ和5μg/L脂多糖诱导骨髓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向M1分化,用10μg/L白细胞介素4诱导出M2巨噬细胞。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实验诱导的M1和M2巨噬细胞纯度分别达91%和95%。RT-PCR检测显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M1巨噬细胞中高表达,在M2中则基本不表达;而Ⅰ型精氨酸酶、发现于炎症区域1mRNA在M2中高表达,在M1中则表达较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在M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M2,相反白细胞介素10mRNA在M2中的表达高于M1(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M1巨噬细胞中微小RNA-15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2(P〈0.05)。提示微小RNA-155可作为鉴别M1,M2巨噬细胞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髓细胞触发受体2(TREM2)在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泡巨噬细胞(AM)上的表达,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及意义。方法:采用动物实验,以腹腔注射大剂量LPS诱导ALI模型;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AM表达的TREM2mRNA做定量分析。用ELISA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肺肿瘤坏死因子(TNF—α)定量检测。结果:AM在正常情况下表达大量的TREM2,在LPS造成急性损伤后表达大幅度下降。TREM2与TNF—α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1)。结论:TREM2可能在LPS致ALI中起重要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