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术前辅助化疗对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07年4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9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术前辅助化疗的4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术前未进行辅助化疗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保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95.2±12.8)mL ,平均手术时间(117.3±14.8)min ,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98.4±14.6)mL ,平均手术时间(121.5±15.2)min ,两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的保肛率51.1%,对照组为11.1%,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共6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与术后一周细胞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辅助放化疗能够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保肛率,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会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128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保肛情况和随访期间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4.1%;观察组术后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8~47个月,平均随访(23.1±6.4)个月,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有效,与开腹手术相比可以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保肛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拔 T 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技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1例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开腹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41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复发率、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肛门排便功能(随访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173.43±7.56)d]、术中出血量[(113.73±6.58)ml]、住院时间[(9.57±0.98)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1例吻口漏;对照组出现1例吻口漏,1例吻合口出血,两组患者均无死亡,两组近期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观察无瘤局部复发情况,对照组2例(复发率5%);两组肛门均保存了控制排便功能,观察组在术后2周后每天排便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821,P=0.000);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每天排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外翻技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三孔法与四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三孔法操作,对照组采用四孔法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术中转开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选用三孔法优于四孔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阴武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淋巴结清除数目、术后1年内复发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及术后恢复快等优势,1年内临床疗效与传统开腹治疗相当,是子宫内膜癌手术治疗的理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所行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辅助保肛术;对照组40例,行开腹保肛术。对比分析两种术式治疗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38.9±37.2)min、术后住院时间(5.3±1.1)d及肛门排气时间(1.9±0.7)d均明显缩短,出血量(57.1±20.2)mL明显减少,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13.4±0.8)个明显增多(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其中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2. 5%)明显减低,而两组患者在排便频率、排便紧迫感、排便困难及肛门功能满意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相比,腹腔镜辅助保肛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出血少及安全性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9)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n=38)行传统开放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根治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45.2±50.2min,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00.4±10.5ml,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肿距切缘的距离以及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2%(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可以达到同样的根治效果,而且对患者损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术后早期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保胆术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囊息肉并胆囊结石保胆术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玲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494-1495
目的 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妇科疾病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于该院就诊治疗的200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12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选择腹腔镜微创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一般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患者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共出现4例并发症(3.33%),对照组患者出现9例并发症(11.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5,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并发症低,可作为临床妇科疾病的良好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宗云 《全科护理》2012,10(17):1546-154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术饮食管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禁食、禁饮方法,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禁食、禁饮方法,比较两组病人术前口渴与饥饿感、术中呕吐及术后腹胀、口渴、饥饿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输液量及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呕吐、术后腹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前与术后口渴、饥饿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输液量、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病人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缩短了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病人术后能早期进食进饮,增加营养,加快了病人康复速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叶新红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181-2183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LT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妇产科行腹腔镜下子宫完全切除手术的患者共200例,其中LTH组100例,LAVH组10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种类等情况。结果手术时间LTH组(126.20±8.35)min明显长于LAVH组(108.03±6.58)min;术中出血量LTH组(134.08±8.36)mL明显多于LAVH组(98.50±5.68)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并发症的种类和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H较LTH有较高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剔除肌瘤的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剔除肌瘤的最大直径、术后患者的平均最高体温、平均排气时间和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血肿形成。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剔除术都具有微创和保留生殖功能的特点,经阴道剔除术术中出血少,剔除肌瘤数目较多,但其术后并发症较腹腔镜高,且适应症较为局限。术前要仔细对患者进行评估,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45例采用低位直肠癌根治直肠前切除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84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61例(开腹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开腹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恢复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检出淋巴结枚数也明显多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56,P>0.05)。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直肠前切除术术中出血少、淋巴检出个数多,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比开腹直肠癌手术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5.
张惠 《山西临床医药》2014,(12):883-886
目的:观察硬膜外联合全麻减少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效果。方法:200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随机分成硬膜外复合全麻手术组(观察组)与全麻组(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两组手术过程中麻醉前(T0),CO2气腹前5 min(T1),CO2气腹[压力达13~16 mm Hg(1 mm Hg=0.133 k Pa)]后10 min(T2),40 min(T3)及术毕10 min(T4)患者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血糖(Glu)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的变化及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T0,T1,T2,T3,T4各时点Cor,NE,E,Glu,ACHT浓度的检测结果显示,除T0点Cor,NE,E,Glu,ACHT与T1点Gl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点Cor,NE,E,Glu,ACH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瘙痒的发生,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中,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降低手术过程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赵红军 《中国临床研究》2014,(5):516-517,520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6月96例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胃楔形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对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3.9±60.5)、144.7±61.1)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25%、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明显优于开腹手术,患者的创伤较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比较溃疡愈合率、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的溃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亦较对照组少,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91%,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2%,低于对照组的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随访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对42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组20例,传统腹腔镜组22例。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患者术中出血量、保留睾丸动脉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等指标;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精液质量。分别于术后1、3、6个月和1年对患者进行4次门诊复查,检查切口恢复情况及阴囊、精索、睾丸有无并发症发生,并询问患者阴囊下坠不适等自觉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与传统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5±1)ml和(5±1)ml,t=-0.452,P〉0.05]、手术时间[(41±7)min和(39±3)min,t=0.686,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1±1)h和(11±2)h,t=-1.631,P〉0.05]、术后住院时间[(3.1±0.7)d和(3.4+0.7)d,t=-1.44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应用止痛药单孔腹腔镜组1例(5.0%),低于传统腹腔镜组7例(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6,P〈0.05)。经脐单孔腹腔镜组切口近于“无瘢痕”。所有病例均于术后1年进行切口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6,P〈0.01)。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效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但更加微创,美学效果明显,是腹腔镜手术发展的掐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镜和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显微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而组间的视力改善率和肿瘤全切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鼻中隔缺损率和鼻窦感染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合计为73.3%(22/30),明显高于观察组20%(6/30),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术式对侵袭性垂体腺瘤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其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缩短了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并与传统开腹手术就手术效果、术后临床恢复等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分析既往诊治的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131例,其中选择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LCS组)共53例,同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OCS组)78例,详细收集每例患者的数据资料。就两组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术后肿瘤学效果以及恢复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相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个数、瘤体远切端距离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腹腔镜技术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可达到与开腹根治术相近的效果,是临床中可供选择应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