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手术救治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手术救治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急诊手术救治的170例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格拉斯哥计分(GCS)、血肿类型、血肿量、伤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瞳孔变化、中线移位、并发症与重型颅脑损伤的预后显著相关(P<0.01)。结论 GCS、血肿类型、血肿量、中线移位、瞳孔变化是判断颅脑损伤伤情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缩短伤后手术时间,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后,防治术后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小脑幕裂孔疝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方法:对188例重型颅脑损伤虱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因素是:颅内血肿量,GCS评分,瞳孔改变,损伤发生颅内血肿类型,脑挫裂伤范围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纤溶功能变化与颅内出血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9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24h内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浓度(D-D),作2次或多次CT扫描,分析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与颅内出血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9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早期D-二聚体浓度变化以颅内血肿患者最为明显,并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颅脑损伤早期存在凝血-纤溶功能变化,颅脑损伤者早期应密切检查凝血-纤溶功能,如有异常应及时行动态头颅CT检查以及早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建清  盖延廷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50-1852
[目的]探讨分析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2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GOS 5分)62例,中残(GOS 4分)53例,重残(GOS 3分)32例,植物生存(GOS 2分)12例,死亡(GOS 1分)64例.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GCS评分、年龄、脑疝与否及手术减压时间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独立因素.伤后1.5 h内完成手术减压者预后明显优于其他患者.31例(13.9%)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其中硬膜外血肿占74.2%(2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死残率高,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效果确切,手术减压时间是唯一可控制的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发病后1.5 h内手术减压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NIHSS评分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及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NIHSS评分的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轻型神经功能缺损者38例,中型神经功能损伤者46例,重型神经功能缺损者16例;年龄较大、存在呼吸异常、低血压、复合伤、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颅内血肿量较大、有消化道出血、出现脑积水的患者术后NIHSS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年龄、呼吸异常、低血压、复合伤、瞳孔散大、瞳孔对光反射、颅内血肿量、消化道出血、脑积水作为自变量,以患者术后NIHSS评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年龄、颅内血肿量、脑积水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NIHSS评分受年龄、颅内血肿量和脑积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总结2003-01~2007~(-1)2入院治疗的127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对其损伤后病情演化情况,从GCS评分、年龄、颅脑损伤类型、手术时机、高血糖、呼吸功能不全和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等方面综合分析多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GCS评分越低,死亡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存概率也随之下降;合并弥漫性脑肿胀、广泛性脑挫裂伤、脑内多发性血肿、脑干损伤患者较以单发性颅内血肿为主要表现者死亡率高;伴有明显血糖升高、呼吸功能不全、并发大面积脑梗死者与颅脑损伤的程度有关,并对疾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结论 颅脑损伤的程度、类型及年龄因素直接影响预后,且手术时机、损伤后高血糖、呼吸功能不全、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等因素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预后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骨骨折致广泛脑挫裂伤,脑干损伤或颅内血肿,昏迷在6h以上,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为3—8分,是脑外科常见的急症,其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我科2004~2006年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总结2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3例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恢复良好123例(50.6%),中残25例(10.3%),重残11例(4.5%),植物生存4例(1.6%),死亡80例(32.9%)。结论:重视现场与院前急救,及早清除颅内血肿、大骨瓣减压,早期ICU监护,防治并发症及尽早康复锻炼等综合措施,可显著改善GCS3~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的疗效及影向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微创钻孔治疗的105例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并依据GOS预后评定分为预后良好组(n=71)及预后不良组(n=34),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颅内合并损伤、伤后距手术时间、复合伤、术后严重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评分、血肿量、术后严重并发症及颅内合并损伤是影响微创颅骨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响微创钻孔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入院时GCS评分低、血肿量大、颅内合并损伤等,应高度重视及对症处理,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浆Nesfatin-1表达水平与术后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瞳孔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中线结构移位5 mm患者数、血常规和生化指标。记录手术至复发的生存率(RFS)和手术至死亡或末次随访的生存率(OS)。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并且应用Log-Rank法比较2组患者生存曲线差异。结果: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48例(40.68%)和预后不良组70例(59.32%)。预后良好组中线结构移位5 mm患者数、入院时间、血浆hs-CRP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GCS评分、血糖、血浆FIB、血浆Nesfatin-1、瞳孔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中线结构移位5 mm患者数、血糖、入院时间、血浆hs-CRP、血浆FIB、血浆Nesfatin-1、瞳孔评分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CS评分、中线结构移位5 mm患者数、血浆Nesfatin-1、瞳孔评分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浆Nesfatin-1高表达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RFS和OS生存曲线(P0.05)。结论:GCS评分、中线结构移位5 mm患者数、血浆Nesfatin-1、瞳孔评分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患者血浆Nesfatin-1高表达水平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以入院时GCS评分判定病情分成3~4分组(34例),5—6分组(38例),7~8分组(44例),人院后12h内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值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血糖浓度与GCS评分的关系。并对血糖变化与预后(良好、差、死亡)进行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明显增高,GCS评分三组间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人院时GCS评分越低,血糖越高,预后越差。结论高血糖可严重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后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200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4例颅脑损伤后出现脑挫伤及脑内血肿的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脑内血肿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颅脑损伤后脑内血肿进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原发的脑内血肿量、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瞳孔变化、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头颅CT中线偏移程度、环池是否消失与是否手术密切相关。结论:若颅脑损伤患者的头颅CT影像显示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或者原发的脑内血肿量大,则需严密监测头颅CT。一旦出现瞳孔变化、GCS评分降低、中线偏移或者环池消失,应考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神经生长因子(NGF)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63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分为NGF治疗组(n=33)和常规治疗对照组(13=30),观察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意识转归、CCS评分变化、伤后半年GOS评分情况。结果NGF治疗组的GCS评分从治疗第7天起明显好于对照组,伤后半年门诊随访GOS评分NGF治疗组(4.31±1.05)明显优于对照组(3.12±0.97)(P〈0.05),未观察到与NGF有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NGF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改善预后起到明确、肯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8):3344-3345
目的 探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临床治疗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式分为颅内监测组和对照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脱水剂使用剂量、术后GCS评分及预后。结果 对照组甘露醇使用时间为17.1±7.3d、剂量为900±75g,颅内监测组分别为10.4±5.7d、500±80g,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3.962、19.979,P0.01)。两组患者颅内压均逐渐下降,GCS评分均逐渐升高。术后第1d开始,颅内监测组患者颅内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7d开始,颅内监测组GC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颅内监测组预后不良率更低。结论 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救治具有重要价值,可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并给予有效处置,可避免盲目使用脱水剂,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经验。【方法】选取深圳市1994~2003年急性创伤病例资料数据库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经CT检查确诊,GCS评分3~8分、同时有COS评分的患者纳入研究。总结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并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车祸致伤320例(63.49%),神经外科手术232例(46.03%),其中血肿清除加标准去骨瓣减压术144例。GCS3~5分患者病死率77.25%(146/189),GCS6~8分患者病死率22.54%(71/315),总病死率43.06%(217/504)。217例死亡患者中24h内死亡86例(39.63%),24h至7d死亡102例(47.01%),7d以后死亡29例(13.36%)。【结论】原发伤的严重程度是决定患者是否生存的主要因素,在强化现场急救,规范住院治疗的基础上,缩短受伤至住院时间,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主要因素。方法用Logistic回归程序对114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GCS评分3-8分)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患者,死亡38例,死亡率33%。其中低血压、高龄、内环境紊乱(高血糖、高血钠)以及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OR〉3)。结论维持血压稳定、重视基础疾病处理、及时纠正内环境紊乱以及防治并发症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变化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颅脑损伤后血糖显著增高者预后很差,在病程中血糖控制不良者尤其如此^[1],本文总结了37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血糖升高的监护措施。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7例,均为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18-77岁,平均45.6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疝所致动眼神经损伤术后恢复情况并探讨影响动眼神经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疝所致动眼神经损伤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6~12个月随访动眼神经恢复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分析动眼神经损伤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年龄、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前双侧瞳孔大小、瞳孔对光反射、影像下CT中线偏移距离及颅内血肿计算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是脑疝性动眼神经损伤术后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影响脑疝性动眼神经损伤术后恢复因素较多,瞳孔对光反射消失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凝血功能障碍对评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4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T)7项指标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以判断其对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影响。结果急性颅脑损伤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组FBG及D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CS≤8分组7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障碍主要由受伤脑组织释放凝血因子引起,因而能够反映脑组织受伤程度,对早期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67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rna scale,GCS)3~8分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1992年2月至2006年10月收入院行手术治疗的6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存活45例(67.2%),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34例(50.7%),重残11例(16.4%).死亡22例(32.8%)。结论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包括院前急救、颅内血肿的早诊早治、骨瓣减压、颅压监护、亚低温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治疗、各种并发症的防治及全身支持治疗等措施,可改善老年重型颅.脑桶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