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芪的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宋登海  吴燕 《医学综述》2001,7(7):439-440
黄芪系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asmembranaceus(Fisch)Bge .Var.Mongholcus(Bge)Hslao或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为常用补气药 ,具有益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生肌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 ,黄芪富含黄芪皂甙、黄芪多糖、异黄酮类化合物及硒元素 ,富含 2 1种氨基酸 ,参与机体的多种代谢 ,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 ,在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现将近几年来黄芪的应用情况 ,综述如下。1 临床报道1 1 对心绞痛的治疗 戚宏等[1 ] …  相似文献   

2.
补气生阳: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脾为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脾肺气虚则会出现食少便溏、气短乏力等症。如兼中气下陷,则能导致久泻脱肛、子宫下垂;如气虚不能摄血,则能引起便血、崩漏。黄芪能补脾肺之气,为补气要药,且有升举阳气的作用,所以可用于上述诸症,须随不同的气虚表现而相应的配伍。  相似文献   

3.
黄芪的药物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黄芪味甘微温 ,入脾、肺经。李时珍称其为补药之长 ,后世有人将其理解为最补之药 ,其实不然 ,“长”是优的意思 ,不是“最”的意思。本意是指黄芪在补药中优点突出 ,能补一般补药之不能补之症 ,能治一般补药之不能治之病。张元素对其补的功用总结为 :“其用有五 ,补诸虚不足 ,一也 ;益元气 ,二也 ;壮脾胃 ,三也 ;去肌热 ,四也 ;排脓止痛 ,活血生血 ,内托阴疽 ,为疮家圣药 ,五也。”又曰 :“补五藏诸虚 ,治脉弦自汗 ,泻阴火 ,去虚热 ,无汗则发之 ,有汗则止之。”可见黄芪之补是一种动态的补 ,就是在行气活血的基础上起到补的作用。这与参类药…  相似文献   

5.
黄芪是中医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名贵中药材,具有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升肌等功效;又有强心、降压、利尿等药理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黄芪及黄芪注射液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黄芪临床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黄芪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相似文献   

9.
防己黄芪汤的现代临床运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己黄芪汤系医圣张仲景为风湿在表、卫虚不固而症见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而设的方剂 ,具有益气固表除湿之功效。此方在临床上被灵活加减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每每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近年来该方应用情况综述如下。1 循环系统疾病1.1 慢性心衰 夏氏 [1 ] 治疗风心并发心功能不全 40例 ,合麻杏薏甘汤、枳术汤、半夏麻黄丸加减 ,同时配合使用长效青霉素 ,每月 1次 ,每次 12 0万单位 ,用药后 2周内 ,总有效率为 92 .5 %。林氏 [2 ]治疗老年人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充血性心衰 36例 ,总有效率为 91.7%。气阴两虚证加生脉散 ,痰瘀互结证加半夏、茯苓、…  相似文献   

10.
11.
五苓散,<伤寒论>原用本方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本人在临床中按其组方要义,以本方为主加黄芪,并重用黄芪来治疗内科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在将验案三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黄芪 ,味甘 ,性温 ,归脾、肺经 ,是补气的要药 ,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水退肿之功 ,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配伍不同 ,在不同的方剂中 ,而发挥不同的作用。配伍应用有 :( 1 )黄芪与麻黄根、牡蛎、浮小麦相配 ,组成“牡蛎散”。主治诸虚不足自汗出 ,心悸 ,短气烦倦。本证是因为正虚无邪 ,滑脱不禁而致 ,故治宜固表敛汗。方中重用黄芪为君 ,取其益气固表 ,协同诸药以固腠理。( 2 )黄芪与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相配 ,组成“透脓散”。主治气血虚不能托毒外透之痈疡肿痛 ,脓成不溃证。治宜补益气血 ,托毒溃脓。方中用生…  相似文献   

14.
黄芪临床妙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黄芪,又名北芪,它药性甘、微温,归肺脾两经,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之功效。但其性温.升阳助火,走而不守,若用之失当易引起伤阴耗津或助邪为患。笔者临床喜用黄芪治疗多种病证,且屡用凑效.精究其临床运用,颇有体会,现将其运用经验归要如下。  相似文献   

15.
黄芪含有多种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促进机体代谢及利尿、强心、降压等作用.能够鼓舞肾阳,温煦三焦、激发气机、调理血脉,它激发与调节了各脏腑的功能与其配伍药物饮食吸纳有补气养血而使精血得以补充,从而使精气得以培养之故.  相似文献   

16.
黄芪原为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陶弘景谓:"第一出陇西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李时珍谓:"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  相似文献   

17.
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或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黄芪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是传统中药。味甘性温,归肺、脾经。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之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  相似文献   

18.
黄芪建中汤为仲景经方,见录于《金匮要略方论.血痹虚劳篇》,后世应用本方范围甚广,方简理清,用之确实,余用之深有体会,古人无见之理,圆直并俱,引人入胜。整理数则病例如下:1病例简介1.1虚劳患者女,25岁。初诊时间2009年3月6日。主症:精神倦怠,午后烘热如潮,开始不以为意,照常工作,渐至  相似文献   

19.
刘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22):2801-2802
黄芪建中汤为仲景经方,见录于《金匮要略方论.血痹虚劳篇》,后世应用本方范围甚广,方简理清,用之确实,余用之深有体会,古人无见之理,圆直并俱,引人入胜。整理数则病例如下:1病例简介1.1虚劳患者女,25岁。初诊时间2009年3月6日。主症:精神倦怠,午后烘热如潮,开始不以为意,照常工作,渐至  相似文献   

20.
黄芪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宏贤  李欣 《中原医刊》2000,27(7):45-45,54
1黄芪的来源及功效 黄芪来源于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干燥根,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产于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其性微温、味甘具有益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药物之2黄芪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2.1化学成分:黄芪主要含有黄芪多糖、葡萄糖荃酸。粘液质、数种氨基酸、苦味素、胆碱、甜菜碱、叶酸、2’、4’二氢基5、6──二甲氧基异黄烷、熊竹素等。内蒙黄芪脂质的皂化产物中分了亚油酸、亚麻酸,非皂化部分中有β-谷留醇,根中还含有以新三萜环黄芪醇为甙元的黄芪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