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药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Tur cz.)Schischk的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主产于东北和华北等地。防风是传统中药,其功效祛风解表,除湿止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防风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了使防风的研究更加深入,现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综述如下。1 化学成分1.1 挥发性成分 1987年,王建华等[1]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与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法,从正品防风根挥发油中分析鉴定出2 0种成分。吉力等[2 ] 从防风挥发油中鉴定了38个成分。唐欣时等[3 ] 从宽萼岩风的挥发油中鉴定了6 0个成分。王建…  相似文献   

2.
罗布麻叶为夹竹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罗布麻(A pocynum venetum L.)的干燥叶[1].罗布麻中含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强心苷、氨基酸和微量元素[2],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心悸头晕、慢性支气管炎、高血脂等病症[3].罗布麻遍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及黄河流域的盐碱沙荒地区,资源丰富[4].罗布麻化学成分复杂,挥发油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5].罗布麻叶的挥发油由于产地、品种、生长环境、栽培变异等因素的影响而有较大区别[6].因此,全面表征罗布麻挥发性化学成分,筛选不同来源罗布麻的化学生物标志物,对于罗布麻的质量评价十分有必要.本研究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来源于新疆、吉林、天津、江苏4个不同产地的20批罗布麻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别以及含量测定,并且结合主成分分析(PCA)等多元统计技术的组合分析方法,筛选出对于质量评价起主要影响的化学差异标志物,为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的罗布麻药材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芸香科植物疏毛吴茱萸 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 var. bodinieri ( Dode) 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是中药吴茱萸的主要基源生药之一 [1] ,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阴止泻之功能 ,用于厥阳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外治口疮 ,高血压等。吴茱萸富含挥发油 ,有关吴茱萸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已有报道 [2 ] ,但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成分迄今未见报道。在吴茱萸化学成分的系统性研究里 ,我们曾首先对疏毛吴茱萸果实和其复方的生物碱成分进行了研究 [3 ,4] 。本文报道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成分…  相似文献   

4.
紫花前胡 Peucedanum decursivum ( Miq.)Maxim.属伞形科植物 ,根为传统中药。具有疏风清热、下气化痰等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等疾病。近年药理研究表明 ,紫花前胡挥发油的醇提物具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作用 [1]。同时还有抗菌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 [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紫花前胡的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对其挥发油的研究亦有报道[3 ,4] ,鉴于各地药材的化学成分及质量受产地、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利用毛细管气相 GC- MS仪对湖南邵阳产的紫花前胡挥发油进行系统、全面的…  相似文献   

5.
冬凌草为唇形科香茶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l.)Hara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我国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冬凌草化学成分复杂,含有黄酮、有机酸、生物碱、萜类等成分。近年来对冬凌草中二萜类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及其工艺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1~4],但有关冬凌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笔者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冬凌草中的挥发油,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并分析鉴定了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采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相似文献   

6.
佛手又称佛手柑 ,为芸香科 ( Rutaceae)柑桔属植物佛手 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Noot.) Swingle的果实。成熟佛手其味辛、苦 ,性温 ,具有舒肝和胃 ,行气止痛 ,祛湿化痰等功效 [1] [2 ]。在国内 ,佛手的品种有广佛手、川佛手和金佛手。关于广佛手挥发油的成分已有报道 [3 ] 。在国外佛手油作为一种天然香料常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中。本文运用 GC- MS技术 ,分析金华佛手挥发油 ( 1 #)和德国产佛手挥发油 ( 2 #)的主要成分。比较两者在主成分上的差异。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及仪器1 .1 材料 :佛手挥发油 1 #:由金佛…  相似文献   

7.
桑育黎  郝延军 《医学教育探索》2006,(10):I0011-I0012
独一味Lamiophlomisrotata(Benth.)Kudo为唇形科独一味属植物,又名独步通[1]。其根或根茎及全草入药,生长于海拔3000m以上的裸岩等,分布于我国青海、西藏、四川、甘肃等地区,有丰富的药用资源。现已从独一味中分离和鉴定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类和苯乙醇苷类等成分。独一味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尤其具有显著的止血镇痛作用。研究发现,独一味中总黄酮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其镇痛有效部位[2]。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独一味中的主要止血活性成分,作用与云南白药相近[3];挥发油类成分是其抗肿瘤活性成分[4]。1化学成分1.1地上部分1.1.1…  相似文献   

8.
藿香是一味常用中药,为唇形科植物霍香Agastacherugosa(Fisch.etMey.)O.Küntze的地上部分,广布全国各地。藿香味辛、性微温,有芳香化湿和中、祛暑解表之功效[1],被历代医家视为暑湿时令之要药。藿香植物由于具有怡人的清爽甘甜香气,作为天然香料植物亦受到国内外香精香料研究工作者的重视。国外对藿香属植物挥发油成分的研究较多。Charles等[2]分析报道了美国农业部NorthCentral RegionalPlantIntroductionStation内栽培种植的4种藿香植物,以及这4种藿香作为母本与A.foenicu-lum杂交F1代植物的挥发油成分组成,其中胡椒酚甲醚为主成分…  相似文献   

9.
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为伞形科植物,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美誉为"妇科要药,血中圣药",用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疾病的治疗.其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易挥发的物质,目前已知其挥发油成分有38种[1],而含量较高的为藁本内酯是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解痉止痛、平喘等作用[2].  相似文献   

10.
李松  隆龙 《医学教育探索》2006,(8):1173-1174
党参颗粒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pilosu-la(Franch.)Nannf.的干燥根制成,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的功效,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症,是临床常用的补益药[1]。党参中主要有多糖、聚乙炔醇、甾醇类、三萜类、苯丙素苷类、生物碱、内酯类、酚酸、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有免疫增强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双向调节作用,对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对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具有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的作用、抗衰老作用、抗应激作用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党参”项下仅有薄层鉴别,缺少…  相似文献   

11.
GC/MS法测定干姜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鉴定干姜[Zingiber officinale(Willd.)Rosc.]挥发油成分。方法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测定出57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06%,主要为烯及萜类化合物。结论本实验方法可靠,重现性好,能掌握干姜的内在质量特征,为藏药合理利用干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 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var. modesta (Nannf.) L. T. Shen及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游离糖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采用震荡提取法从党参中提取多种游离糖化合物,游离糖成分经乙酰化后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其组成、结构。结果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标准品数据以及相关文献,鉴别出3种党参中7种游离糖成分,分别为山梨糖、半乳糖、葡萄糖、D-甘露糖、果糖、肌醇、蔗糖,游离糖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对党参游离糖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党参品质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生姜鲜切法制备干姜片前后挥发油的含量,探求鲜切法制备干姜片对挥发油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湖北来凤及浙江临海2个产地的生姜采用鲜切法制备干姜片,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测定其中的挥发油含量,并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2个产地生姜经鲜切法制成干姜片后挥发油含量分别提高了33.3%和40.0%。从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1种成分,其中湖北来凤生姜中14种,干姜片中13种;浙江临海生姜中15种,干姜片中18种。2个产地生姜挥发油中异龙脑、(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等成分制成干姜片后相对含量增加,5-(1,5-二甲基-4-己烯)-2-甲基-[S-(R*,S*)]-1,3-环己二烯、β-倍半水芹烯等成分相对含量减少;制成干姜片后新增的成分有1-甲基-4-(1-甲基乙基)-3-环己烯醇、榄香醇等,消失的成分有(-)-β-甜没药烯。结论生姜加工成干姜片后挥发油含量与成分均发生变化,本研究为生姜鲜切法制备干姜片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赤果鱼木Crateva trifoliata(Roxb.)Sun是白花菜科鱼木属植物,该属植物在我国约有4种,是常用药物[1],具有破血、退热等功效,民间用来治疗结石、胃痛、扁桃体炎、关节炎,尤其是治疗骨质增生具有良好的药效.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在海南岛的崖县、乐东、陵水、保亭、儋县等地有分布[2],原材料十分丰富.但目前国内外对赤果鱼木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对赤果鱼木叶挥发油成分研究未见报道,为此我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对赤果鱼木叶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了66个色谱峰.  相似文献   

15.
臭牡丹挥发油成分SPME-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臭牡丹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臭牡丹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鉴定出2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95%。结论:臭牡丹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芳樟醇、1-辛烯-3-醇、1-己醇、3-辛酮、苯甲醛等。  相似文献   

16.
椒蒿 Artemisia glauca Pall.菊科蒿属(Artemisia L.) ,又名灰绿蒿 (灰蒿 ) [1] ,多年生草本 ,类花椒气味 ,在我国西北地区及蒙古等部分地区有分布 ,生于山地阳坡 ,属药用全草 ,夏季未开花前割取地上部分 ,阴干 ,用时切成段 ,可治疗风寒感冒等 [2 ] 。在新疆 ,椒蒿普遍被用来烹调或腌制食用 ,在日本也有类似记载 [3] ,但椒蒿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国内外均无相关报道 ,为确保食用安全及对新疆地产药用植物进行开发研究 ,我们采用 GC- MS- D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分析 ,共分离出6 6种成分 ,确证了其中 3 0个化合物及其含量。1…  相似文献   

17.
白花鬼针草的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丽  杨洁  王翔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4,21(3):179-180,183
目的 分离鉴定云南昆明产白花鬼针草 (Bidens pilosa L.)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气相色谱 -质谱 (GC/ MS)联用技术 ,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 39种化合物 ,占挥发油总量的 76 .4 % ,主要为长链脂肪烃及脂肪酸类。结论 白花鬼针草的挥发油成分也是活性成分或具有协同作用的成分。通过对其挥发油成分和含量的分析评价 ,为开发利用白花鬼针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鹅不食草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ca(L.)A.Br.et Ascher.的干燥全草.具有通鼻窍,止咳的功能,用于风寒头痛,咳痰多,鼻塞流涕等症[1].鹅不食草中有甾醇类、愈创木内酯类、单萜、三萜及三萜皂苷类、挥发油及黄酮类成分等.其中挥发油成分包括庚醇-2、苯甲醇、顺式乙酸菊烯酯等[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烟樨Pluchea indica(Linn.)Less.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宏观(植物形态)、微观(显微组织)方法对烟樨的鉴别特征进行研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研究了烟樨挥发油的成分.结果 烟樨根和茎的皮层均含有分泌腔,叶为等面叶;初步确定了烟樨挥发油的成分.结论 确定了烟樨的显微特征及其挥...  相似文献   

20.
潞党参与新疆党参体外均具有抗自由基作用 ,且 IC5 0 分别为 0 .111和 0 .10 1mg/ m L。动物体内实验发现潞党参对小鼠脑 SOD、MDA无明显影响 ,而新疆党参可使小鼠脑 SOD活性增强和使 MDA含量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