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木瓜、栝楼、女贞子、郁金等中草药的浸提液,可明显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其中以栝楼的效果最明显。某些中草药除本身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外,还对光合细菌的抑菌作用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指出在水产养殖等实际应用中,添加某些中草药既能促进光合细菌的生长,又可增强其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槲寄生对光合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方法通过光合细菌培养液中不同槲寄生浓度及常规培养基浓度对光合细菌活菌数的影响、不同浓度槲寄生对光合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及槲寄生提取液对光合细菌脱氢酶活性的影响来考察槲寄生对光合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培养液中添加槲寄生最高可使光合细菌活菌数增加达8倍以上;而且可以使光合细菌不经过延迟期直接进入指数期,缩短光合细菌的生长周期;且使光合细菌脱氢酶活性提高8.4倍。结论培养液中添加槲寄生提取物可促进光合细菌生长,提高光合细菌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多种中草药的协同作用和一种中草药的多种作用,在祖国医学理论和实践中久有记载,但以现代的科技手段加以研究、提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为此,我们曾探讨过协同抑菌作用,发现了某些中草药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我们也注意到寻求兼有抑菌和促进免疫两种作用的中草药,因而设计了该试验,利用空斑技术观察抑菌中草药对抗体形成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丹参提取液对球形红细菌(光合细菌)生长的影响。方法 通过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常规培养基和丹参提取液,培养球形红细菌,考察球形红细菌的活菌数、生长曲线、脱氢酶活性及光合色素吸收光谱,研究丹参提取液对球形红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 培养基中添加丹参提取液后可使球形红细菌活菌数增加到之前的1.6倍,并缩短球形红细菌生长的延迟期,提前进入指数期及稳定期,可使球形红细菌脱氢酶活性提高到之前的6.6倍。低质量浓度丹参提取液基本不影响球形红细菌中光合色素的形成,高质量浓度时吸收均变低,且影响类胡萝卜素的形成,其红外光谱855 nm处红移至863 nm。结论 培养基中添加丹参提取液可影响球形红细菌生长,缩短球形红细菌生长周期,提高球形红细菌的活力,高质量浓度时影响光合色素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提高光合细菌应用效果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氧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的总称。光合细菌这一具有多种特定生理功能的水圈微生物 ,它不仅能利用光能 ,固氮合成有机物 ,也能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转化不同类型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质 ,在水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和水体净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光合细菌已在环保、生物工程、农牧和水产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虽然光合细菌有促进生长、防治病害、净化水质等多种生理功能 ,但由于光合细菌种类繁多 ,各有不同功能 ,因此如何提高光合细菌的应用效果 ,是人们目前特别关注的问题。本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滇重楼内生细菌,研究其抑制人体病原菌的能力.方法从表面消毒的滇重楼新鲜植株中分离内生细菌.在体外,用提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普通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白色念珠菌生长.结果来自温室的植株分离到更多的内生细菌,植株地下部位中内生细菌比地上部位更多;约60%内生细菌对指示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LRB11抑菌效果较明显.结论由于内生细菌与宿主相互作用,故具抑菌作用的内生细菌可用于新药的开发或中药植物的生防.  相似文献   

7.
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致病性弧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5种中草药对致病弧菌的抑菌活性,为水产品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法和试管法,以溶珊瑚弧菌(Vibrio coralliilyticus)、塔氏弧菌(Vibrio tubiashii)、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 olyticus)、鲨鱼弧菌(Vibrio carchariae)为供试菌株,测定中草药不同极性萃取部分的抑菌圈和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夹竹桃叶、芒果叶、苦楝叶和羊蹄甲叶4种中草药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对供试弧菌有很好的抑菌作用;苦楝叶和羊蹄甲叶石油醚萃取部分对副溶血弧菌有抑菌作用;芒果叶的水溶性部分对塔氏弧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枇杷叶提取物对4株弧菌均无抑制作用。结论除枇杷叶外,其他4种中草药可不同程度的抑制致病弧菌的生长,其抑制致病弧菌的活性成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药方剂Bingdeling体外对临床常见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方剂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菌落形成计数方法,观察Bingdeling对临床常见4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抑菌作用;采用液体培养基连续稀释法测定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中药方剂Bingdeling联合青霉素以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阿莫西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罗红霉素)等抗菌药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结果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中药方剂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的MIC是原液的0.016倍;体外Bingdeling联合青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罗红霉素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协同增强抗菌作用。结论Bingdeling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且与阿莫西林等抗菌药有协同抑菌作用,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五味子等中草药对肠道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五味子等12种中草药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方法:(1)药物用50%乙醇浸提,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观察抑菌圈的大小;(2)琼脂平板连续稀释法测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mg/m1)。结果:(1)对四种实验菌均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有5种:五味子、五蓓子、黄莲、黄芩、大黄(抑菌圈直径在13~39mm);(2)对三种细菌具有抑菌作用而对白念珠菌(真菌)无抑菌作用的药物有4种:山楂、秦皮、叶下珠、铁苋(抑菌圈直径在12~40nml);(3)只对白念珠菌具有抑菌作用的药物有知母一种;(4)各药对实验菌的MIC差异较大,对,三种细菌以五味子的MIC最低,为6.25~l0.00mg/ml;对白念珠菌则以黄莲的MIC最低,为5mg/ml。结论:五味子、五蓓子、黄莲、黄岑、大黄对全部实验菌具有抑菌作用;五味子、五蓓子、山楂等9种中草药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具有抑菌作用;黄莲、知母、五蓓子等6种中草药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抑菌作用;其中对肠道致病菌及绿脓杆菌抑菌作用最强的是五味子,抑菌圈最大者达40mm,MIC最低(6.25~10.00mg/m1);对白念珠菌抑菌作用最强的是黄莲,抑菌圈最大(32mm),MIC最低(5mg/m1)。  相似文献   

10.
光合细菌制剂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两种光合细菌制剂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瘤作用。方法 以荷S180 实体瘤小鼠为模型 ,灌胃给药 ,连续 10d ,计算抑瘤率 ,测定小鼠脾、胸腺指数 ,中性红比色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果 光合细菌制剂可促进小鼠脾及胸腺增殖 ,提高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并对S180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抑瘤率平均分别为 36 .1%和 4 2 .7%。结论 两种光合细菌制剂均具有免疫调节能力和一定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青藏高原唐古特大黄不同成分提取物及不同方法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唐古特大黄提取物中鞣质类成分、蒽醌苷类成分和蒽醌苷元类成分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显著,MIC值均(0.1g/m l。大黄醇提物抑菌作用优于水提物。结论青藏高原唐古特大黄不同成分提取物及不同方法提取物均有抑制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ctivity of selected Ethiopian medicinal plants traditionally used for wound treatment against wound-causing bacteria.

Methods

Samples of medicinal plants (Achyranthes aspera, Brucea antidysenterica, Datura stramonium, Croton macrostachyus, Acokanthera schimperi, Phytolacca dodecandra, Millettia ferruginea, and Solanum incanum) were extracted using absolute methanol and water and tested for thei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gainst clinical isolates and standard strains of wound-causing bacteria using agar well diffusion and micro titer plate methods.

Results

Most of the plant extracts ha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mong which Acokanthera schimperi and Brucea antidysenterica inhibited growth of 100% and 35% of the test organisms, respectively. Methanolic extracts had higher activities compared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aqueous extracts. The most susceptible organism to the extracts was Streptococcus pyogens while the most resistant were Escherichia coli and Proteus vulgaris.

Conclusions

This finding justifies the use of the plants in wound healing and their potential activity against wound-causing bacteria. Their toxicity level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with different extraction solvents should further be studied to use them as sources and templates for the synthesis of drugs to control wound and other disease-causing bacteria.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金钗石斛药用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用6-BA、GA3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根处理金钗石斛。结果与结论 表明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定浓度下可使石斛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而对金钗石斛碱的含量无影响。GA3能显著提高石斛总生物碱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黄连不同炮制品的体外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将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液置于培养基中与细菌同时温育,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以此判断药物抑菌作用的强弱。[结果]以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显示黄连不同炮制品均有抑菌作用,但作用强弱不同。[结论]黄连不同炮制品与生黄连一样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但作用菌群有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主成分含量及抗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剂中主成分含量的变化,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连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小檗碱为黄连的代表成分,运用HPLC法测定4种不同黄连炮制品水煎剂中代表成分的含量。将黄连不同炮制品水煎液置于培养基中与细菌同时温育,观察药物对细菌生长繁殖的影响,以此判断药物抑菌作用的强弱。结果:黄连不同炮制品中小檗碱的含量明显不同,以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显示黄连不同炮制品均有抑菌作用,但作用强弱不同。结论:不同炮制法不仅改变黄连药材的组分和含量,还可能通过影响其抗菌活性,使其药性及功能主治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我国传统药用植物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 osa ic v irus,TM V)的作用,为从植物中开发抗病毒类生物农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局部枯斑法和叶碟法对我国78科162种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抗TM V侵染和增殖作用进行测定。结果在10 m g/mL水平下,19种植物提取物可有效抑制TM V侵染,9种植物提取物有明显抑制TM V增殖作用。结论大多数药用植物提取物具有一定抗TM V侵染活性,仅少数药用植物提取物有较好的抗TM V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要用植物厚朴的枝条的皮质部分离内生真菌,并对抗肿瘤,抑菌等药理学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为分离及发酵培养基,并对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进行发酵培养,提取代谢产物进行抑菌活性分析。结果:从来源不同的三种厚朴中共分离出51株内生真菌;分别来自青霉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交链孢属(Alternaria),等20个属。其中青霉属有生长优势。对各菌株发酵液的提取物进行药理学检测,发现各发酵产物均呈现出不同的抗肿瘤及抑菌活性,而其中的13株有抑菌活性。结论:发酵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抑菌物质。可以并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以为下一步开发提供良好的微生物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核桃楸抗氧化的有效药用部位。方法对核桃楸叶、树皮、根皮及果皮应用乙醇进行回流提取,采用体外清除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研究核桃楸各药用部位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筛选并确定核桃楸抗氧化的有效药用部位。结果核桃楸树皮、根皮活性强于维生素E而弱于维生素C,其他部位活性顺序依次为核桃楸叶、核桃楸果皮。结论核桃楸树皮、根皮系抗氧化有效药用部位;核桃楸叶是一种可持续再生资源,可以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新来源,并有潜力针对多种疾病进行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肠菌群体外转化对甘草药用主要成分及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人新鲜粪便厌氧培养制备肠菌群转化模型,用HPLC对转化前后的甘草水提液进行分析,并以氨水引咳法观察肠菌群转化前后甘草提取液对小鼠的镇咳作用。结果 HPLC分析结果显示:肠菌群转化前,甘草水提液中甘草酸的含量较高,但未检出甘草次酸;经肠菌群转化后,甘草次酸的含量明显增加。镇咳实验结果显示:转化后的甘草水提液对实验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抑制率高于转化前,其延长咳嗽潜伏期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甘草经肠菌群转化后能够提高甘草次酸含量,这为筛选和利用肠道菌株转化甘草组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免煎制剂乳蛾方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提供药理学参考依据,寻找新的抗菌药物和开辟治疗新途径。方法体外抑菌实验采用在MH-琼脂中加入不同稀释浓度的乳蛾方药液制成培养基,分别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SAU)10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株]、大肠埃希菌(ECO)10株、肺炎克雷伯菌(KPN)10株、鲍曼不动杆菌(ABA)10株、铜绿假单胞菌(PAE)10株、肺炎链球菌(SPN)10株,35℃培养箱中培养18~24 h,观察细菌生长状况。结果免煎制剂乳蛾方对SAU和SPN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PAE和ABA抑菌效果较弱,对ECO和KPN基本无效。结论免煎制剂乳蛾方对SAU和SPN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抑菌作用,尤其对MRSA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