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益气扶正冲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6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益气扶正冲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60例,中医辨证均有气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病60例,结果显示:服用益气扶正冲剂后气虚证各种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积分值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其总有效率为90%(54例),显效率为48%(29例),且服用益气扶正冲剂30天后,患者CD3,CD4,CD8值均有升高,其中CD3、CD8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  相似文献   

2.
郑宋明  潘素梅 《医学文选》1999,18(5):761-763
我们于1994年10月~1998年5月间对168例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的治疗进行疗效观察,发现用自拟乙肝转阴汤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68例ASC均为本院肝科门诊病例,诊断符合如下条件:1HBsAg阳性,包括大小、三阳或二阳;2肝功能检查正常;3没有明显的症状体征;4B超显示正常。全部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治疗组81例,男52例,女29例,年龄6~43岁,平均31岁;对照1组48例,男35例,女13例,年龄8~45岁,平均29岁;对照2组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7~46岁,平均33岁。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检测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3.
清肝扶正胶囊经单盲对照法对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湿热困脾证)32例的临床试验治疗,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治愈1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38%;患者的产有较好的改善和稳定作用,并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研究表明清肝扶下胶囊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扶正解毒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和病毒标记物(HBVM)的复常情况.方法 将11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拉米夫定和泛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扶正解毒丸,疗程均为1年.结果 治疗组疗效、肝功能和HBVM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扶正解毒丸能明显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肝功能和HBVM的复常率.  相似文献   

5.
6.
<正> HBV-DNA位于HBV核心部分,其与HBeA8几乎同时出现于血液中,是HBV感染的最直接、特异和灵敏的指标,故可用于HBV感染的确定和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疗效考核。随着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的提高,使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清中HBV—DNA已在临床上运用。本文特将临床上所观察到的部分慢乙肝病人用PCR法检测的HBV-DNA的结果作一分析,以了解慢乙肝病人肝功能异常期间其  相似文献   

7.
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慢性乙型肝炎42例随机分为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15例,两组均每次1.5克,每日3次,连服6个月。动态观察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3、6个月ALT复常率分别为59.26%(16/27例)和66.67%(18/27例),对照组则分别为33.33%(5/15例)和53.33%(8/15例),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扶正化瘀胶囊对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IV型胶原)也有改善。用药3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显效率分别为48.15%、13.33%,用药6个月显效率分别为59.26%、20%,3、6个月两组比较均有显差异(P<0.01)。结论:扶正化瘀胶囊能降低ALT,改善或延缓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气疏肝、凉血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抑制病毒复制的疗效。方法:对90例CHB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方法,治疗组(46例)予益气疏肝、凉血解毒中药,对照组(44例)予乙肝宁冲剂,疗程6个月,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与体征、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IIBeAg72.HBV—DNA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或P〈0.05),HBeAg转阴率42.31%,HBV—DNA转阴率51.16%,后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HBeAg-抗HBe的血清转换率为36.3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ALT、AST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气疏肝、凉血解毒法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要法则,所选方药具有较好的抑制HBV复制、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扶正化淤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基础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保肝治疗上加用扶正化淤胶囊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CIV)、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和层黏蛋白(LN)数值均明显降低,组间C检验示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扶正化淤胶囊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江建宁  周桂英 《广西医学》1998,20(6):1005-1008
对374乙型肝患者血清用地高辛探针法检测HBV-DNA;用酶联法检测HBeAg、抗HBe、HBcAg、抗HBc-IgM。结果:HBV-DNA与HBeAg、抗HBeAg、抗HBe无明显相关(P〉0.05),与HBcAg、抗HBC-IgM呈正相关关系(r=0.18-0.2,P〈0.01);HBeAg组与抗HBe组HBV-DNA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以HBV-DNA为标准评价HBeAg、HB  相似文献   

11.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应正虚为本 ,邪实为标。在治疗上应辨明缓急 ,注意扶正。现代研究证明本病与免疫调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为主辨证论治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设计研究方法。选取晚期NSCLC一线治疗后疾病无进展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以扶正为主辨证论治进行巩固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中药抗肿瘤治疗。每月随访1次,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拒绝治疗为止。观察扶正为主辨证论治对晚期NSCLC一线化疗后疾病控制患者巩固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包括疾病进展时间(Time to Progression,TTP)、中医症状改善情况、体重变化、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结果:(1)治疗组中位TTP为89d,对照组中位TTP为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6.21%较对照组的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体重稳定率79.31%较对照组的4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扶正为主辨证论治能明显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活质量,EORTCQLQ—LC43中的躯体、角色、情绪、社会功能领域,总健康状况,疲倦、恶心呕吐、气促、失眠、食欲丧失、便秘、咳嗽、口腔渍疡、脱发的症状领域方面较对照组都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医巩固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疾病控制后患者能延长疾病进展时间;(2)中医巩固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中医症状和稳定体重;(3)中医巩固治疗能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有正虚因素参与。初病多由卫表不顾,感受风寒湿邪,气血痹阻发为痹证。久病致肝肾不足、脾胃亏虚,气血两亏。故疾病不同阶段应酌加扶助正气药物。初期益气固表,病程中顾护脾胃,后期补益气血,调补肝肾。  相似文献   

14.
用环磷酰胺对荷瘤小鼠进行化疗同时配合扶正健脾汤进行治疗的疗效观察,证明扶正健脾汤具有减轻环磷酰胺的副作用,其表现为实验组小鼠的胸腺系数增大;脾内 IgG、IgM 阳性抗体形成细胞增多;肝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提示扶正健脾汤具有拮抗环磷酰胺对骨髓、胸腺和脾脏的免疫抑制作用,为该方剂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健脾补肾法预防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中药对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7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于化疗日开始即予健脾补肾中药口服,每天1制,至化疗后第28天止对照组仅予化疗,不服中药.于化疗前1天、化疗后第7、9、12、15、18、21天各复查血常规1次[结果]治疗组37例患者共有5例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其中Ⅰ度3例,Ⅱ度1例,Ⅲ度1例,发生率为13.5%对照组34例有25例发生白细胞减少症,其中Ⅰ度3例,Ⅱ度13例,Ⅲ度8例,Ⅳ度1例,发生率为7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健脾补肾中药可有效预防化疗病人的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学创新》2015,(6):106-108
目的:观察以扶正祛邪法为主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甲状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内分泌治疗后给予扶正消瘿汤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的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及主要临床证候的变化情况。结果:67例患者TG水平降低率为91.04%,临床症候总有效率达79.10%。结论:甲状腺癌术后辅以中医辨证施治,能够减轻甲状腺癌内分泌治疗副反应,降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扶正排毒片水提取物的体外抗HIV作用,为寻找新的有效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日本创建的体外筛选抗HIV药物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试细胞株(MARBLE cells)观察扶正排毒片水提取物的体外抗HIV作用.结果:中药扶正排毒片水提取物在浓度≤400 μg·μL-1时对MARBLE细胞毒性较小,活细胞率>50%;药物在12.5~200 μg·μL-1浓度范围内对HIV-1的抑制率均>10%;在浓度为50 μg·μL-1时HIV抑制率最高,达34.54%.结论:扶正排毒片水提取物在体外对HIV-1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HBV-M与HBV-DNA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乙肝5项免疫标志物(HBV-M)与乙肝核酸(HBV-DNA)之间的关系,从而评价检测HBV-DNA载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血清HBV-DNA采用美国PE公司生产5700荧光定量PCR仪进行定量检测。5项免疫标志物采用ELISA法。结果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99.5%、e抗体、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56%;单项HBsAg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50.1%;HBsAg和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48.3%;5项免疫标志物皆阴性、含有3个抗体或2个抗体以及注射乙肝疫苗后单项抗-HBs阳性者,HBV—DNA阳性率为0。结论:HBV—DNA载量与抗原存在呈正相关性,而与抗体含量呈负相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无法清除乙肝病毒,HBV复制是激发机体免疫损害的关键环节,因此抗病毒治疗对减少或阻断肝病的发作和病情进展是十分必要的;HBV—DNA检测对乙肝早期诊断、传染性识别、病毒复制水平判断以及抗病毒治疗效果考核等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补肾助孕方对妊娠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诱导妊娠大鼠流产模型,补肾助孕方与阳性药、空白对照、模型组之对照观察.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模型组子宫腺体情况较正常组、阳性药组、中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 补肾助孕方改善子宫内膜发育,从而起到助孕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化饮食及心理护理对于在缓解孕妇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它院收治的200例妊娠剧吐孕妇作为其研究对象,据不同的护理,分为了观察组与对照组。一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饮食及心理护理。结果此试验研究中发现了,在对实施饮食及心理方面的护理的观察组中的孕妇在妊娠呕吐这一症状上能有效的缓解,这明显优于实施一般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实施饮食及心理护理这一情况来说,这种方法可以在孕妇呕吐症状上能得到缓解,适合于在广大孕妇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